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上海馬路的前世今生

[複製鏈接]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12-9 01:5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近代百年歷史的風雲造就了上海的每一條馬路,各色人等都在上海的馬路上或多或少留下了他們的氣場和故事,或濃烈或淡雅,或激揚或平靜。讓我們跟隨本書去聽聽上海老弄堂里的胡琴,曲折委婉,意味深長……
   
風光依舊華亭路
   
    華亭路是風光的,像一段歐洲的小鎮優雅地橫卧在淮海中路與長樂路之間。華亭路直而短,全長大約只有400米,從淮海中路這一頭可以一眼看見那一端。華亭路雖然緊靠著淮海中路,但不是交通要道,鬧中取靜。馬路兩側的樹後面是一幢幢形狀各異的三層小洋樓,這些樓房的樣式大都是地中海式,前面有帶券柱廊或半圓形敞廊,廊上面為陽台;小樓的背面則有直通二樓的室外扶梯,外觀不是灰色就是黃色的拉毛水泥牆或棕色的細卵石牆面,它們的漂亮和華貴讓你感到有點落寞和意外。
   
    從淮海路上走進華亭路,左邊是沿圓形街角而建的中間有玻璃幕牆飾面的6層大樓,底樓為肯德基快餐店和地鐵一號線常熟路出口處,每次從地鐵站出來就像是從商店裡出來。大樓的3樓以上則為永隆世尊傢具廊,而東邊則是幾幢屋面呈三角形的英國式的三層小樓,連在一起看猶如鋸齒形的波浪。這些樓房都有高高的台階,連續的券式門窗。如今這些樓房大都開著服裝店,其中靠近華亭路的是一家叫做「秋水衣人」定做坊。看來這裡的服裝店都還延續著80年代「華亭路服裝市場」私人裁縫的風格,講究獨創,所有的服裝都是「只此一件」。
   
    80年代的時候,華亭路服裝市場以它的價廉物美、風格獨特而聞名上海,一度成為上海個體服裝市場的翹楚,成為引導上海年輕人流行服裝的「橋頭堡」。馬路兩旁全是簡易的帳篷式的店鋪,小貨攤上掛滿了各種樣式的舊衣服和私人裁縫模仿製作的衣服,還有飾品以及打火機和香煙。
   
    如今華亭路在遷移了服裝市場之後,已無昔日的喧嘩,這裡變得極其安靜整潔。
   
    華亭路始終是風光的。如果說80年代它以服裝市場而著名,那麼如今的華亭路則以它的寧靜優雅的歐陸風情聞名於上海西區,這是它的本來面目,就像洗去了塵埃的玉壺,近觀遠眺都有水一樣的寧靜和柔美。
   
    假如在雨天里漫步華亭路,天光雲翳樹姿樓影反射在馬路中央,使華亭路更有一份湖水般的寧靜。那些花園洋房的圍牆也是別緻的,有的是尖尖黑鐵鑄欄桿,間隔著一座座由紅色條瓦裝飾的三角形水泥柱,典雅活潑;還有的是漆成淡褐色的竹籬笆,足有三四米高,一副拒人千里之外的感覺。但是透過籬笆的縫隙,則可以看見花園內的綠樹和灌木,以及洋房前有花紋的廊柱。
   
    華亭路只與一條叫做延慶路的馬路相交,站在十字路口,對面西邊是一家叫做「湘巴佬」的湖南菜館;而對面東邊大門上掛有圓拱形招牌的是上海肺科醫院延慶路門診部。透過大門可以看見一幢通體為檸檬黃的法國古典式花園住宅。建於1928年磚木結構的此樓主立面是對稱設計的,設計者頗有匠心,底層前有凸弧形柱廊,二層退平台,三層退陽台;二層欄桿上飾花盆,平拱窗鎖石上飾浮雕頭像。總共三層,卻一層層往後退,顯得表面構造紛繁複雜,有一種奢華的貴族氣質。
   
    這樣的洋房在華亭路上比比皆是,這使得華亭路在當時就已經成為上海非常優美因而非常昂貴的高級住宅區。
   
威海路暢遊
   
    威海路是上海市中心一條東西方向的馬路,西始於延安中路高架橋下,東與武勝路接壤,全長大約1800米。威海路原名威海衛路,築於公共租界時期。後來「威海衛」改為威海市,威海衛路也就隨之改名為威海路。總之,威海路由西向東略呈波浪彎曲的路形在有意無意中暗合了威海這個中國東部海濱城市的「寓意」。
   
    從延安西路高架下的上海展覽館起,威海路開始它漫長的「海岸線」。走過弄口標有「林村」牌坊的新式里弄,穿過陝西北路,在威海路與陝西北路的轉角處有一個三角小花園,綠色竹亭四周遍植綠色的竹子,清風徐來,風吹竹葉簌簌作響,竹葉像海浪一樣起伏。緊靠著小花園的是威海路幼兒園,而它的對面則是第二工業大學校園和文匯新民報業集團大樓以及建於1903年的民立中學校園,這些教育和文化單位使這一段的威海路充滿了書報的油墨香味,讓人感到一種清馨的文化氣息。
   
    威海路茂名北路這一帶聚集著上海所存不多的精美的弄堂,如「靜安別墅」,向南京路開口的一面,主弄堂的道路已經相當寬闊,支弄里的一排排房屋整齊高大,門楣雕花,有些窗戶的玻璃是彩色圖案的。
   
    在茂名北路威海路交叉口的東南方向,在周圍鱗次櫛比的高樓群中還保留著一幢老式石庫門建築。它現在的門牌號是茂名北路120弄5—9號,原門牌號是慕爾鳴路甲秀里318號。這就是毛澤東早期從事革命活動,來上海時間住得最長,與夫人楊開慧一起生活的舊居。這是一幢頗為典型的兩層老式石庫門房屋,磚木結構,清水外牆,黑漆大門,銅環門扣,條石門框。二樓的廂房住著蔡和森、向警予一家,毛澤東一家則住在樓下,中間是毛澤東會客的地方。毛澤東在1924年12月因病同家人一起返回家鄉湖南。毛澤東從1919年至1926年,先後十次來上海,可見毛澤東同威海路真是結下了不解之緣。
   
    近幾年威海路的老房改造步伐也很快,如今從茂名北路到重慶北路這一段,現代化的樓房成群成片,上海電視台大廈、四季大酒店、中凱城市之光住宅小區、紳士大廈、浙商銀行、長生大廈、中國民生銀行大廈、上海招商局廣場等彷彿一夜之間就在這裡矗立起來。其中,中凱城市之光住宅區的環境布置讓人讚歎,「城」門口一道棕色微拱的花崗岩石牌門造型抽象現代,「城」內一幢幢米色牆面外鑲綠色窗框的高層大樓典雅高貴,「城」門兩邊全是黑色大理石飾面的兩層樓商鋪小店,櫥窗內陳列的商品包裝精美華麗。街上種植著一排行道樹,每兩棵行道樹間隔一盞宮燈式的路燈,給威海路帶來了新潮的現代氣息。
   
    威海路的東段與人民廣場南邊的武勝路相接。人民廣場原來是舊上海最大的跑馬廳,武勝路過去就叫跑馬廳路,這條路至今還留有弧形跑馬道的痕迹。而當年的威海路因為緊靠著跑馬廳,所以在威海路與黃陂北路之間分散著許多馬廄。如今威海路20號就是當年馬廄和馬廄的管理機構。這是一幢兩層的鐘樓建築,平面呈凹字形,鐘樓樓上是管理人員辦公室及騎手的宿舍,底層的兩廂分別有九個馬廄。在馬賽開始之前,馬匹先集中進行檢查,配上號衣,隨後依次拉到跑馬廳的主看台(也就是現在的上海大劇院處)馬道上,賽后再拉回到馬廄。
   
    如今跑馬廳已經銷聲匿跡,但是當年的馬廄卻變成了民房而保留下來。這不能不說是威海路上的一個「奇觀」。許多人初看到這幢紅瓦綠檐黃牆的房子總以為這是什麼造型奇特的洋房,等知道這裡曾經是跑馬廳的馬廄時,往往會感到難以置信,但再仔細看那比一般房屋要低的紅瓦坡頂二層樓房和頂上留有白色水泥呈穹隆狀的鐘座時,才不得不相信是時間演變了一切,威海路真是一條有獨特歷史的馬路。
   
乍浦路的起伏
   
    乍浦路從橫跨在蘇州河上的乍浦路橋開始,如今的乍浦路橋建於1927年,是一座歐洲古典式風格的鋼筋混凝土結構橋。乍浦路由南向北,一路直穿天潼路、武昌路、塘沽路、崑山路、海寧路、武進路,直到與四川北路公園相接:這些小馬路也大都是在虹口開埠時期就修成的馬路,地名大都出自長江三角洲一帶,因而在乍浦路行走,有一種時時在長江三角洲穿越的親切感。
   
    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乍浦路以美食街的美名享譽上海灘。鼎盛時期,長約1200米的馬路上前前後後聚集著100多家大大小小的飯店、酒家。每到夜幕降臨時分,高低錯落、五彩繽紛的霓虹燈廣告牌將狹窄的乍浦路兩旁建築映照得流光溢彩,金碧輝煌。當時到乍浦路來吃飯,似乎是一種身份和檔次的顯示,而能到乍浦路開飯店等於抱到了一個金娃娃。
   
    如今乍浦路的飯店只集中在天潼路到武昌路這短短几十米長的馬路上。入夜霓虹燈依舊閃耀,各種飯店的裝潢布置留有20世紀的風格。不過這裡依然有一種熱鬧世俗的煙火氣,也許能夠在乍浦路商海的起伏中挺立下來,說明這些飯店還有「絕招」。
   
    璀璨的燈光多少修飾了乍浦路夜的輪廓,但白天一到,當霓虹燈光熄滅,乍浦路這條老街無不顯出幾許疲憊和滄桑。難得的是乍浦路上曾經和現在還留有許多上海早期的老建築。
   
    盤龍街,舊稱阿爾盤弄,就坐落在乍浦路南端。13幢房屋聯列,建築坐南朝北,平面為長方形,立面為歐式構圖。北立面採用條形粗石貼面,讓人感到一種強烈的西洋建築風格。最有特色是底層有排列整齊的半圓形券式拱形窗,外設木百葉窗避雨遮陽;樓上是落地平拱木門落地長窗,典雅規整。長廊前設一排呈幾何形狀的鑄鐵欄桿作圍護,統長的陽台組成裝飾性細柱敞廊。這幢建築
   
    在乍浦路存在近90年了,至今外觀基本依舊。在塘沽路口隔路相望分別聳立著兩幢「姐妹」式公寓,原名叫披亞斯公寓,現已改名叫浦西公寓。這兩幢公寓建於1931年,為現代集合式公寓,立面簡潔沒有過多的花飾,縱向二段劃分,中部為清水紅磚,底層入口處有古典裝飾。兩幢相形相似的公寓同時疊立在一個路口,這在上海比較少見。
   
    書店的對面塘沽路380號是上海市工業設備安裝公司所在地,但是鐵柵欄內的一幢對稱的磚木結構,外牆為清水紅磚勾自縫,券式門楣,四坡頂屋面,紅色平瓦的西洋建築卻十分引人注目,這就是「西童女校」舊址。
   
    19世紀80年代末,來上海經商和定居的各國僑民日益增多,隨之出現了許多專門供各國僑民孩子念書的學校。1893年,在原有的學校不能使用的情況下,工部局擇址在此重新建造了新的學校,取名「西童女校」。
   
    如今修繕一新的這幢建築古樸典雅,斜對著乍浦路口,讓人再一次感覺到乍浦路不只是以美食聞名,更是一條歷史底蘊豐厚,建築色彩多姿的老馬路。乍浦路上曾經有上海第一家發電廠——電光公司,有中國第一家電影院,中國第一所美術專科學校,還有日本佛教在上海最早開辦的分院「西本願寺」……
   
    摘自《叩街問巷》  周林著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8年8月版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923

主題

4917

帖子

1599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599
沙發
鐵螳螂 發表於 2008-12-9 06:32 | 只看該作者
對這個話題很有興趣,得仔細看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8 17:1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