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張學良:「我最恨那句『趙四風流朱五狂』……

[複製鏈接]

910

主題

1579

帖子

882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8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dede10 發表於 2007-12-1 19:0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朱五小姐與張學良

解舒勻
   
    1931年11月20日,上海《時事新報》以《馬君武感時近作》為題,刊登了廣西大學校長馬君武的打油詩《哀瀋陽》二首,引起民眾一片嘩然。其中一首尤為出名:「趙四風流朱五狂,翩翩蝴蝶最當行。溫柔鄉是英雄冢,哪管東師入瀋陽。」
   
     矛頭直指時任東北軍統帥的張學良,斥他在「九一八」日本關東軍入侵之時不顧民族安危只知風流快活,終至東北淪陷。然而,張學良因判斷失誤導致失守是真,於日寇襲城夜與佳人共舞一事卻純屬子虛烏有,事後亦被澄清,但詩中涉及三個女人,趙四、朱五、胡蝶,在當時卻被一些不知情的民眾視作禍國殃民的「紅顏禍水」,一度受到輿論指責。趙四小姐趙一荻,電影皇后胡蝶,一為張學良的紅粉知己,一為民國影壇風雲人物,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那麼另一位與她們並列的朱五又是誰呢?她就是朱啟鈐的五小姐朱湄筠。
   
    朱啟鈐曾為北洋政要,出任過交通部總長、內務部總長、代理國務總理。退出政壇后在津滬一帶經營實業,並致力於中國古建築、織綉、漆器藝術的研究,是當時的社會名流。他子女眾多,與原配夫人陳光璣、繼室夫人於寶珊共育有五子十女,由於他遊歷過歐美,思想較新,從不限制子女的社交活動,因此他家小姐們活躍於交際場合,在社會上頗有名望。比如三小姐淞筠,時人曾寫竹枝詞:「一輛汽車燈市口,朱三小姐出風頭。」朱家和張學良家是世交,往來密切,彼此之間也頗有淵源。四小姐津筠,1925年在張學良的撮合下嫁給他的副官吳敬安。五小姐湄筠 1930年結婚,夫婿是張學良的秘書朱光沐,主婚的即為張學良本人,張學良晚年接受唐德剛採訪時說:「我最恨馬君武的那句詩了,就是『趙四風流朱五狂 』……她(朱五)小的時候,我就認得她……我跟她不僅沒有任何關係,我都沒跟她開過一句玩笑!」少帥一生風流,女朋友不少,對此也從不諱言,偏偏被人把這個一句玩笑也沒開過的朱五小姐扯到一起,讓他大呼冤枉。
   
    原本兩人可以「載入史冊」的關係也就僅限於此了,然而30年後,又一樁政治事件將他們聯繫到了一起。中共中央文獻檔案中保存著一份周恩來寫於1961年5月31日的材料:
   
    張學銘、張學思給張學良的信,已托朱五送到台灣張學良手中,我寫「為國珍重,善自養心;前途有望,後會可期。」幾句話已帶到,張現住董顯光家中,僅獲有限度的自由。
   
     「朱五」再度登上歷史舞台,卻是充當了周恩來與張學良之間的信使。原來總理一向有心與被軟禁在台灣的張學良接洽,但費盡人力物力亦無法打開渠道,他找來張學良的二弟張學銘商量對策,事情這才有了轉機。張學銘的夫人朱洛筠正是朱家六小姐,而朱家在香港、台灣兩地人脈頗廣,於是總理的十六字寄語連同張學銘、張學思(四弟)的兩封家書先由張學銘夫婦帶至香港,交給在那裡定居的朱湄筠,再由她帶到台灣託付給朱十小姐浣筠,朱浣筠最終在張學良、趙一荻經常禮拜的凱歌堂,巧妙地將夾在《聖經》里的信件送至張學良手中。
   
    1985年初,朱湄筠80大壽,朱家後裔親屬從世界各地趕到香港慶賀,曾經的「北洋名媛」早已隨著時光的流逝淡出了公眾的視野,而今,我們只能從老照片中一睹她昔日的風華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23:3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