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鈺瑩vs吳頌
「忘年交」「師生情」「父女情」全已逝
我就是要讓這『陳芝麻爛穀子』見見陽光!」日前,網上的一篇關於著名音樂家吳頌今寫書披露他與美女學生楊鈺瑩之間的恩怨舊事的消息又再次在娛樂圈掀起不小波瀾。昨日,吳先生更是主動打電話給記者,他在電話中多次聲明,他寫這些「陳芝麻爛穀子」的事「不是要跟楊鈺瑩過不去」,只是對自己的藝術生涯做一個總結和回顧,也算是對公眾一個交代而已。
讓「陳芝麻爛穀子」見見陽光
「有人說這是陳芝麻爛穀子的事了,可又有誰知道其真實內幕?」吳頌今說大家都是從楊鈺瑩以前對媒體發表有關他的言論上來了解他,他只是做了「小的回擊」,因為創作和與侵權的音像公司打官司諸多事情,使他不能一一回擊,不能披露事件的真相,人們對他產生了許多的誤會。那場鬧劇式的「楊鈺瑩炮打吳頌今」事件,使不明真相的公眾把自己當成了「壞人」,對自己的名譽傷害太大,「有人認為我是一個腐爛、變質了的冒牌老師,一個黑心伯樂,一個恃強凌弱,不知廉恥的卑鄙小人」。事隔數年仍將這些陳年舊事寫出來旨在澄清事實真相,還自己一個清白,「以前這些『陳芝麻爛穀子』很少見過陽光,我要讓它們在陽光下狠狠地曬一曬!讓大家都來看看它的本來面目!」
讓讀者來評判是是非非
「『楊鈺瑩』這個曾讓我備感親切的名字,從此變成了我心中的一個痛。她也從來沒有到我家裡來看望過我!這些年來沒有給我打過電話。」吳先生表示他也不是斤斤計較的人,據吳先生介紹,他先後培養過李玲玉、任靜、楊鈺瑩、陳思思、黃偉麟、張也、吳瓊、張咪、金彪、楊洋等名歌手,「而我的學生陳思思、張也是你們湖南人,她們是我的學生中比較懂禮貌的,多次來家裡看望我,向我請教一些專業知識,我也不圖這些學生送什麼東西給我,談談心,聊聊天就可以了!我也時時牽掛他們!哪有老師不愛護自己的學生的!我希望他們都在藝術道路上走得很好!更加輝煌!」,記者問書中是否會加入自己對楊鈺瑩的觀點,「書是我寫的,或多或少會有一些個人的東西,但我會盡量避免,站在一
個公正的角度去衡量問題,盡量不發表自己的意見,這其中的是是非非就留給讀者去評判吧!」
一首好歌成就一位歌手
吳先生說,他與許多年輕人成了忘年交,他真切地感受到了當今年輕人的喜怒哀樂,為他的創作注入了青春的激素。「如果沒有陳小奇、許軍軍、李廣平、汪國真等人一首首青春洋溢的詩詞,就不會有我的《溺橋柳》、《你那裡下雪了嗎》、《女孩的心思你別猜》、《我的老班長》等獲獎歌曲;如果沒有韓乘光、梁軍、王鋼、杜鳴等人一曲曲清新動人的旋律與配器,我筆下不可能寫出《風含情水含笑》、《情哥去南方》等流行甜歌。」吳先生說他包裝的旗下歌手不僅稱他為老師,也把他當成他們的「乾爹老爸」,大家一起工作,一起開心,一起玩,合作得十分融洽。「如果沒有楊鈺瑩、張也、張咪、陳思思、周亮等人的精彩演唱,我的歌恐伯怎麼也飛不高,飛不遠,從這個方面來看,我要感謝他
們!但一個歌手的成名也離不開好的作品,這是相輔相成的!當初我就是給楊鈺瑩量身定做了一些歌曲,她才逐漸被人們所認識!」
我沒有必要炒作
一些網民認為吳先生寫書是藉此炒作自己,而吳先生則表示,他今年都58歲了,在圈內闖蕩了多年,沒有必要再拋頭露面,也沒有必要炒作,本來打算去年要去北京發展的他,因為一場非典而耽擱了行程和計劃,清閑在家的他想起了用寫書的方式來總結和回顧自己幾十年的音樂生涯,他與楊鈺瑩之間的師生恩怨舊事只是人生中的一個小插曲。此外他正準備著手寫一本《人靚歌甜陳思思》,在該書中,他將學生陳思思鮮為人知的求學經歷呈現在FANS面前,他還將自己創作的作品整理成了歌曲集、歌詞集、詩文集等。
我不在乎別人的反應
吳頌今說他寫書是他單方面的決定,也不是要跟楊鈺瑩過不去,「我不在乎別人的反應,這些對於我都無關緊要,寫書披露僅是我對公眾一個交代而已!」據悉,目前此書已基本完稿。有數家出版社正在同他洽商有關出版事宜。如無意外,今年上半年可望與讀者見面。據吳先生透露,該書暫時整理的字數有20萬左右,這本書是他計劃中自傳體紀實系列的第一本,書中詳實記敘了他從小培養楊鈺瑩、一手將她推上歌壇前後20年來的交往過程,該書披露了楊鈺瑩不少鮮為人知的真實故事,意欲告訴人們一台下幕後真實的楊鈺瑩。

周筆暢vs張國立
拍戲結下感情周筆暢拜張國立當乾爹疼愛有加
「我很喜歡周筆暢,這孩子特純凈。」《第601個電話》在北京首映,並在華星影院舉行見面會。張國立如此表揚筆筆,並且承認他已經是周筆暢的乾爹。雖然有乾爹在身旁助陣,筆筆卻還是把話說得像蝸牛爬一樣費勁,當大家問她對乾爹的評價時,筆筆悶悶地說出兩個字:「很好。」張國立憐愛道:「這已經算說多的了,還知道加個『好』字。」
在張國立眼中,周筆暢是個特別純真的孩子,所以他也對筆筆格外關照,張國立說:「我告訴她要學會面對媒體,因為你是一個公眾人物,你能不承認你是一夜之間就成為了一個名人了,就像戲里演的那個角色一樣。」
但是「溺愛」筆筆的乾爹也有對她嚴厲的時候,張國立昨日告訴記者:「我逼著她念過劇本,因為她不愛說話,話很少。你問半天,她就只會說『嗯』、『沒有啦』,我看著真是著急,於是問她:『台詞背下來了嗎?』她說『背下來了』,我讓她給我讀一遍,她說『現在呀?』,我說當然現在了,給我念,她又說『不好吧,沒有對手啦』,我就說你現在必須給我讀。」為了表現兩個人當時溝通的困難,張國立是按照筆筆慢吞吞的語氣現場演繹的,其逼真的情形引發了大家一片笑聲。
為了讓筆筆成為好演員,張國立首先在做人方面教育筆筆:「有一天她生病了,確實很難受,但是那天郭德綱老師只有一天的檔期,我就連拍帶打強迫她起來拍戲。那天非常冷,刮著風,下著雨,我一直坐車上,所以我吹病了,她好了。所以我覺得做一個乾爹還是應該的。我希望她健康發展,最重要的是心態,我相信她會的,因為我們會永遠都站在她身邊提醒她。」
張國立說這些話時,筆筆卻只是在旁邊微笑,讓她說話,她還只是悶聲悶氣地客套兩句,那種不好意思的樣子,讓旁邊的「乾爹」哭笑不得,張國立又著急、又無奈的神情,使得他「乾爹」的責任感在眾人面前一覽無遺,筆筆有這樣一位乾爹罩著,讓眾人不禁感嘆她的幸運。

梁靜茹vs李宗盛
師徒、乾爹、一家人!
新馬出歌手,馬來西亞的梁靜茹19歲殺到台北,「一夜長大」、「勇氣」、「無條件為你」…,梁靜茹一首首的「梁式情歌」總是如此細膩而深刻的打動人心。去年情人節高唱「分手快樂」,不但讓梁靜茹成為「另類情人節代表」,一首首唱出「心聲」的情歌,更讓靜茹在去年被選為「全球華人最好的朋友」。
出生在馬來西亞,從小就喜歡唱歌的梁靜茹,得過許許多多、大大小小的歌唱比賽獎項,這樣聽來在這個新人備出的時代,好像並不足為奇;然而靜茹現在能夠站在歌唱舞台上,最戲劇化的起因,卻是在一次馬來西亞海螺新韻獎(民歌創作比賽)中。梁靜茹與兩個同樣愛唱歌的同學,從初賽到決賽,自己搭公車到遠遠的吉隆坡,只為了「想唱歌、愛唱歌」;在最後的比賽成果,梁靜茹與同學獲得了第三名,也因為此份殊榮,於是在馬來西亞滾石發行的一張合輯中,初試啼聲。之後,馬來西亞的老闆帶著這張CD給李宗盛聆聽,並推薦其中一些新人,看看李宗盛有沒有興趣。其實當時梁靜茹並沒有被列入推薦的名單之中,但是李宗盛聽著聽著聽到了梁靜茹的聲音,開始對這個感情純厚的女聲感到有興趣,認為她可以來試試看,於是便約了梁靜茹,在新加坡試唱。在試唱的時候,梁靜茹以冷靜而穩定的表現,贏得了李宗盛的讚賞,大家都沒想到,一個新人,在面對天王級製作人李宗盛時,還能夠那麼「氣定神閑」的唱歌。於是李宗盛簽了梁靜茹,梁靜茹也在1997年10月,來到台灣,開始進行專輯配唱與籌劃的工作。能夠得到李宗盛的賞識,梁靜茹心中自是感覺十分榮幸,不過想當然的,梁靜茹所承受的壓力也相當的巨大。
在幾乎整整兩年的配唱過程中,曾經因為靜茹水土不服,以及面對大哥嚴格的要求,挑選歌曲難度也相當高的狀況下,讓靜茹產生了壓力與惶恐:不禁懷疑起自己會不會唱歌?當初因為愛唱歌,而決定把唱歌當作自己的事業發展,卻在這樣一個專業且嚴格的音樂環境里,疑惑起自己。而個性外柔內剛的靜茹,也撐著好強不說、習慣自己承受;表面堅強,但在台灣無親戚的靜茹,感到十分挫折。面對這樣的挫折感與自我懷疑,一度讓進行中的配唱工作停頓下來,大家都覺得靜茹應該可以做得更好,靜茹也認為一定有什麼方法可以讓自己重新找回當初只是單純愛唱歌的自己,於是靜茹主動提出了,希望回馬來西亞,重新整理自己。
在靜茹回到馬來西亞這個熟悉的環境,重新檢視自己,發現自己在台灣太過自閉,忽略了周圍的工作人員也可以當朋友,也可以互相傾訴、依靠,於是她開始懂得和工作人員傳真談談自己、或相互關心;也為了要找回那個當初愛唱歌的自己,靜茹選擇到較沒有壓力的民歌餐廳,唱別人的歌,唱過去她喜歡的歌、唱過的歌;希望找回唱歌的樂趣與自信。想起大哥說過一句話:「不管在任何狀態唱歌,都要跟當初為什麼要唱歌的是一樣的。」也許就是這句話,讓靜茹在熟悉的生活環境中理清了自己,整理了自己;在1997年4月回到了台灣,告訴大哥:「大哥,我準備好了。」於是專輯又開始動作,靜茹把有的歌都重唱了一遍這兩年靜茹幾乎一直都在錄音沒停過,可是這段過程,真的很像歌詞里所說的,讓她成長了不少。
梁靜茹不是那種音色和條件都特別優秀的歌手,她的聲音有時候甚至有一點沙啞和帶一點點撕裂的感覺,不是最優秀的音樂,也不是最優秀的歌詞,有一種歌手是在用她的心和內涵去表述,當你零亂悲傷,心裡不平衡,不懂得超然的時候,你可以從她的微笑和聲音里尋找你久違的答案,她的聲音就是在這樣一種平凡中直指人心,直指你愛的世界,她告訴你「你也可以堅強,用微笑祝福離你而去的人,面對一切悲歡。」如果受到傷害,遇到感情迷惑,靜下心來聽聽《彩虹》《分手快樂》《第三者》,你也可以體會包容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了自己的快樂。

「乾爹」徐克最了解自己,不斷挖你的潛力
楊采妮透露,徐克夫婦是看著她長大的,因此兩家關係很好,徐克認了她做乾女兒。但她也抱怨說,徐克是個對自己對他人都要求很高的人,在他手下做事很辛苦,他要不斷挖你的潛力,不斷推著你向上,很累人。徐克對她的建議是,不斷演新鮮的角色,不斷地變。而楊采妮因為是家中獨女,所以特別重視與外界的一切關係,她透露,她總是很主動地給徐克送小禮物、寫卡片,很會維持,所以徐克很疼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