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李光耀父子異口同說「中國機遇論」說明啥?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雲遊大俠

Rank: 5Rank: 5

積分
1357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allenjsau 發表於 2007-11-20 19:4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文/秦恨海 人民網  |  強國博客  2007-11-19

前幾天李光耀來中國訪問會見胡錦濤、習近平等中共中央領導人時,以及昨天(11月18日)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與到訪的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會談時,分別談到中國的發展是一種機遇的觀點。

胡錦濤同志會李光耀時,李是這麼說的:「中國的發展無論對亞洲還是對世界都是一件大好事。」習近平同志會見李光耀時,李是這麼說的:「中國自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來,政治穩定,經濟快速發展,社會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這不僅造福中國人民,也為地區和世界和平繁榮作出了重要貢獻。新加坡認為中國的穩定發展對新加坡和世界有利。」 而李顯龍在和溫總理會談時也說到:「新加坡對中國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相信中國的發展對新加坡和亞洲是機遇。」

眾所周知,新加坡雖只是個城市小國,但其在國際上特別是在亞洲的經濟和政治影響力並不弱。李光耀是國際關係中的打牌老手,也是有名的「熱愛新加坡」的愛國主義者;李顯龍更是現任的新加坡總理,他們自然站在其本國利益的立場說話。那麼,他們為何在這個時候異口同聲地宣傳「中國機遇論」呢?

有人也許又會說,這是禮節性的,是當面說好話給我們聽。自然,國家領導人之間會晤,是要有一些禮節性的話,但並非一定要說中國發展是機遇,只要他們不隨著國際上眼下正形成暗流的「中國威脅論」說話,也就不會拂主人或者客人的顏面了。我倒認為,除了禮節性的表示外,李光耀父子對於「中國機遇論」,確實有必說的幾項理由。

首先,中共十七大向世界明顯宣示了中國「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理念。胡錦濤總書記在十七大上對中國外交方針政策進行了完整而系統地闡述。其中的幾個重要理念是:繼續推動建設和諧世界;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堅持並不斷完善外交總體布局等,這向世界發出了明確信息:「走和平發展、獨立自主的道路始終是中國外交奉行的準則。」中國共產黨在外交政策上向來說一不二,說到做到,「和平發展」四個字,應該讓許多國家、許多人減輕了心理上的壓力。

其次,中國近些年來和平崛起的實踐,證明中國發展是機遇而不是威脅。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快速發展中的中國並沒有像世界史上其他新崛起國家表現出咄咄逼人的擴張態勢,反而一直堅持奉行睦鄰友好的方針,更把這一方針作為今後較長時期的根本,所以中國的亞洲鄰國除個別別有用心的國家外,已經事實上看到了中國和平發展的誠意,自然在內心仍繼續保持戒備的同時,也敢公開宣示「中國機遇論」了。

第三,無論是從整個亞洲還是從新加坡本國利益角度考量,一個穩步發展的中國,肯定要比一個落後動亂的中國更有利。同樣,去尊重、靠近、接軌一個快速發展的中國,肯定也要比去挑釁、遠離、排斥一個快速發展的中國更有利。李光耀曾創立了兩岸平衡外交模式,但對於中國發展重要性的認識也是不斷發展的,原動力是如何更有利於本國利益,助推力是中國發展的現實。同樣,李顯龍的認識也有個過程。在就任新加坡總理之前,他曾不顧不中反對以副總理身份訪問台灣,導致了中新關係一段時間的低潮。但現在中國大陸的繁榮發展、國際上的影響力與中國台灣的停滯不前形成了鮮明對比,而新中關係的不斷發展也給新加坡的發展帶來了事實上的機遇,因此,李光耀父子的「中國機遇論」,應該是有感而發的。

李光耀父子的話,在東南亞政壇上有時起風向標的作用。他們的「中國機遇論」,也應該是目前東南亞各國領導人比較普遍的觀點。這與十幾年前的境況已大為不同。這次溫總理將出席第十一次東盟與中日韓、中國與東盟領導人會議及第三屆東亞峰會,與各國領導人一道,就推進東亞合作深入發展交換意見。李光耀父子的「中國機遇論」,既是他們本國意志的體現,客觀上也為溫總理此行作了較好的鋪墊,有利於溫總理此次外交活動的圓滿順利。

如何在紛繁複雜的世界大家庭中自處,贏得別人善意的關注,贏得發展的良好外部環境,是中國一直在思考的問題,也是中共十七大回答的重要問題。現在十七大已提出新時期中國外交總方針並付諸實施,世界各國怎麼回應,也是我們需要認真加以了解的。在這一背景之下,「中國機遇論」是一個非常及時而積極的信號。

8

主題

1357

帖子

984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84
沙發
millermin 發表於 2007-11-23 02:49 | 只看該作者
第三,無論是從整個亞洲還是從新加坡本國利益角度考量,一個穩步發展的中國,肯定要比一個落後動亂的中國更有利。

這個是胡扯。顯然是出於禮節。四小龍的發展完全得益於中國國內的動亂,相反,中國發展快了,就意味著其他周邊國家的發展機會小了,這是必然趨勢。否則,為什麼這麼多國家想抑制中國的發展,中國的市場需求畢竟太大了。但是,面對這樣快速發展的大國,與他做對,等於自己段了自己的材路,只有順應他的發展,才有可能分到一小塊蛋糕。這個和股市裡的大戶和散戶的關係一樣。新在以前是最抵觸中國的,但由於他自己也是華人華僑,所以他並不排華,現在覺得跟著美國屁股尾也不見的擋的住中國發展的衝勁,開始識事務了。逼近是華人的子孫,有著同我們一樣的智慧。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新太小,地理位置又太重要,打起來,雙方都必須爭奪,他的本事再大,也無法和任一方較勁,中立也不可能,惟有兩面討好。再有,新的軍隊委託台灣訓練,台灣遲早要收回。拿下台灣,他就成為入侵他國的敵人,如何處置,就要看主子的臉色了。新可是強制服役的,誰家的孩子都機會,有是民主國家,這裡也有點民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

主題

1316

帖子

2673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4

積分
2673
3
東方邪 發表於 2007-11-23 06:15 | 只看該作者
不管別人怎麼說,一定要自強.
唐朝強大,李世民被稱為天可汗.
當時整個中亞,還不都是我們的後院?
衰落了.越南獨立,丟朝鮮半島北部,弄的現在高麗棒子還亂叫.
台灣被割,現在還不老實回歸.
原因只有一個,不夠強大.
這既是歷史,又是現實.
誰愛嚷誰嚷,我們得干好自己的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6 01:4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