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解放軍專家:中國潛艇為何要追美國航母?

[複製鏈接]

4192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28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長白山 發表於 2007-11-23 03:2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英國《每日郵報》報料,「中國潛艇現身美海軍演習現場」追蹤美國航空母艦,文章稱,在日本南部和台灣之間,中國潛艇越過12艘保護小鷹號航母的美國艦船。美軍沒能偵測到這艘潛艇。當這艘常規動力潛艇浮出水面時,它已到達向航母發射魚雷或者導彈的射程之內。

人民網報導,幾天前,英國小報《每日郵報》報料,「中國潛艇現身美海軍演習現場」追蹤美國航空母艦,「接近搭載有4500名官兵的「小鷹」號航母,令美國軍官瞠目結舌。」文章稱,在日本南部和台灣之間,中國潛艇越過12艘保護「小鷹」號航母的美國艦船。美軍沒能偵測到這艘潛艇。當這艘常規動力潛艇浮出水面時,它已到達向航母發射魚雷或者導彈的射程之內。

報道還援引「北約高級官員」的話說,「這次事件令美國海軍驚慌失措。美國根本不知道,中國潛艇部隊已達到如此先進的程度,或者說已經構成如此威脅」。北約官員誇張地說「這次事件帶來的衝擊不亞於蘇聯人1957年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開啟空間時代所帶來的影響」。聽起來,這則報道確實能讓人產生諸多的聯想,然而事實並非如此聳人。

中國官方對此次沒做任何評論,但稍有常識的人便會看出其中破綻:第一,和平時期,海軍不會主動派單艘潛艇去跟蹤另一國家的航母編隊,而且還要浮現在編隊面前,這種顯眼的做法只有傻子才會做出來。



[size=-1]中國海軍宋級潛艇


航母本身防禦薄弱,是搭載作戰飛機的平台。美國航母出動都會有10餘艘軍艦同行,包括防空的巡洋艦、反艦的驅逐艦、反潛的潛艇以及1~2艘後勤補給艦,對航母構成一張嚴密的保護網。演習期間,航母還會不斷派反潛飛機和其他預警飛機在周圍空域巡邏。

第二,美軍和其他國家演習或訓練有固定海域,大多數情況下公開通報演習時間,告知有關國家在特定時間裡小心通過這些海域,這是國際慣例。對另一國海軍來說,在明知道是演習區的情況下,艦艇編隊往往是繞過演習訓練區。

第三,中美有約在先,雙方海軍不主動向對方做具有挑釁性舉動。1998年1月,中美簽署《關於建立加強海上軍事安全磋商機制的協定》,這是兩國間第一個建立信任措施的軍事協定。

因此說,不論是從海軍習慣作法和國際慣例看,還是中美兩軍事先約定看,中國派出潛艇去跟蹤美國航母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只會挑起兩軍的不信任和關係的緊張,也會為「中國潛艇威脅論」的鼓吹者提供說事的依據。

炒作中國潛艇並不是現在才有的事。去年11月美國小報《華盛頓時報》報道,1艘中國潛艇當年10月曾在太平洋跟蹤美國航母「小鷹」號,在射程範圍才被發現。中國外交部指出此報道失實。

媒體炒作中國潛艇不是簡單命題。近年來,隨著國力增加,中國國防現代化成為包括媒體在內的關注焦點,包括中國航天能力、導彈、潛艇、作戰飛機等一系列武器裝備都被列為重點關注內容。由於潛艇所帶有的神秘性,它們更不是遺餘力追蹤蛛絲馬跡:一會稱在中國某軍港發現新型核動力潛艇,一會又報道中國潛艇與美國航母編隊發生正面接觸,一些所謂官員和學者也跟著起鬨。

這些報道不能不說有借中國潛艇提高其閱讀率和報紙發行量之嫌。中國軍力發展非常透明,包括海軍潛艇部隊,無論在數量還是質量都以完成防禦作戰任務為前提,不會對他國安全構成威脅,更不會去主動挑釁他國。這有悖中國建設和諧社會的思想,也不符合國際慣例。



[size=-1]原報道稱,在日本南部和台灣之間,中國潛艇越過12艘保護「小鷹」號航母的美國艦船

中國潛艇與世界其他國家潛艇一樣按照推進模式發展,可分成兩個基本形式:核動力與非核動力。既核潛艇與常規動力潛艇。前者是中國海軍已經於2001年開始建造的新型093/094核動力潛艇。作為老式091/92型核動力潛艇的替代。按照中國核潛艇建造與控制系統技術,093/094並不能算是先進水平。但093/094的設計還是具有一定威懾能力的。

在常規潛艇中,中國以往主要依靠來自前蘇聯的多達84艘的R、W級潛艇。這些潛艇都是前蘇聯製造於上個世紀40-50年代。潛艇應用技術已經十分老化。面對現在的「第三代反潛技術」他們只能應用於布雷等輔助性工作。中國在1994年開始設計新的常規動力潛艇。北約稱作「宋級」潛艇。它是中國第二代常規動力潛艇。外觀採用法國設計的「阿格斯塔B」型。中國試圖在「宋級」潛艇上更多應用一些AIP技術。為此他們裝備了燃料電池組件等先進設備。在1997年該艇的兩個不同版本被拍攝到。前者是中國自行設計外觀。而後者則是參照法國「阿格斯塔B」的設計。最後中國人選擇了後者。

根據美國海軍情報中心的數據顯示,從1997年開始,中國不斷以每年3-4艘的建造速度在裝備海軍。截止2007年,中國海軍大約總計裝備了30-40艘「宋級」常規潛艇。其中包括大約20艘經過改進AIP推進系統組件的增強型「宋級」。但是從2000年開始,中國海軍開始設計新的常規動力潛艇,北約稱作「元」級。在此之前,中國從俄引進了12艘「基洛」級常規潛艇。按照中國固有習慣,他們會根據「基洛」級潛艇來重新設計自己的第三代潛艇。

「元」級潛艇具有AIP系統化隔艙能力。與以前的宋級潛艇,在技術上提升了很大能力。可以在較長時間(大約2-3周)的水下航行。它的出現意味使中國常規潛艇可以在水下中等深度海域停留時間首次超過1周。從2003年開始建造至今,已有至少3艘實驗性元級潛艇在服役。據美國海軍情報部提供資料顯示,中國可能要追加製造數量至少達到5-8艘。用於彌補「宋級」潛艇的水下停留能力不足以及其水聲特點能力的缺陷。同時它的採取類似俄羅斯常規潛艇技術,使水聲特點得到顯著提高。

「元級」潛艇實際上才可能算中國第二代常規潛艇。但是,中國海軍並沒有大批量建造。這與中國海軍一貫謀求「廉價」手段分不開。另一個原因:顯然中國在以前制定的所謂「生產計劃」影響到了「元」級潛艇的製造進度,而且元級水下排水量要遠大於「宋級」這需要中國有足夠適合的的製造船台。據悉元級至少可以規避美國海軍目前所掌握的3種以上「第三代反潛技術」。這將迫使美軍提前開始更新包括航母在內的全部水面艦艇的反潛能力。這項耗資巨大的項目已在布希總統及國會認可下開始實施。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03:2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