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海外學子說:指望我們有點難!

[複製鏈接]

2845

主題

1萬

帖子

6163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616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魔女 發表於 2007-11-22 18:4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兩個月前,清華大學校園裡雲集了眾多一流的翻譯界專家、學者。我們在會上發現了一個重要的現象:近年來,國外作品大量被翻譯成中文引進到國內市場,而中國目前卻缺少把國內優秀作品和思想翻譯成外文向世界各國介紹的人才。

  那麼,作為更熟悉國外環境、更了解當地風土人情的海外學子,能部分的承擔起這個重任嗎?

  學子更了解當地國家的語言環境

  大多數的留學生都掌握了留學當地國家的語言,也更加熟悉國外的環境和外國人的思維方式,有著如此優勢的留學生更知道如何更快地讓外國人接受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但與此同時東西方或者不同國家之間的確存在文化、習慣等方面的差異。

  留學瑞士的學子溫溪說:「翻譯工作首先是要對兩方面的語言都有很深的了解。這其中不僅僅在於你掌握多少辭彙,你的語法技能有多麼精湛,而是要掌握整個語言的大背景。」留學生生活在國外,對當地文化和風土人情有切身的體會,翻譯出來的作品更符合當地人的語言習慣,能在更忠於原著的同時,表達出更易讓當地人接受的作品。

  很多人反而「提筆忘漢字」了

  在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留學的王禕表示,因為在國外留學大部分時間都被專業課程佔據,沒有富餘的時間和精力來做這樣的翻譯工作,但從內心來講,還是想為自己的國家做些事情的。「短時間內就讓對中國很陌生的外國人通過翻譯的作品來了解中國還是有一定難度的。」王禕說。

  留學芬蘭、后又到丹麥技術大學深造的李沖也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她認為,從與外國人交流的優勢和留學背景來講,留學生擔當起翻譯中國作品的工作是好的。但同時她強調:「翻譯工作是專業性非常強的工作,並不是僅僅有著幾年留學國外的經歷或者通曉當地國家的語言就能夠勝任的。雖然留學生翻譯中國作品的本意是好的,但有時候可能會力不從心。」

  留學瑞士的溫溪則提出了另一種困惑,她說:「在國外的留學生,首先要對自己所要翻譯的作品或作品涉及到的領域熟知,但生活在國外,要在最短的時間內融入到當地的環境中,在思考問題的時候腦子裡會大片地出現外語,脫口而出的也是外語。自己已經很久沒有閱讀過中文書籍了,甚至提筆忘字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問題了。」

  雖然處於不同的語言環境,但溫溪仍然表示,留學生們在儘快與當地環境相適應的同時,還應該保留中國文化和語言中原有的東西,保持說漢語、看中文、寫中文的習慣,並在能力所及範圍內翻譯中國作品。

    如何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中國

  如何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中國?海外學子在接受採訪時談了各自的看法。

  留學丹麥的孫亮表示,留學生是一小部分人,在當地社會影響力遠遠不夠,要想從根本上傳播中國文化,應該充分利用當地的媒體資源。比如大使館與當地主流媒體協商開闢專欄,再由留學生自願翻譯自己感興趣的中國作品,在開闢的專欄里刊登,這樣會更具有影響力。

  李沖也提出自己的設想:「其實現在完全可以把真正專職翻譯與國外留學生二者結合起來,這樣在翻譯作品時,既可以達到專業水準,又能以外國人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傳播中國文化。如此一來,既可以使中國作品的精髓以專業化的形式展示給世界,又可以在中國與世界文化的融合中形成一股內在的合力,對各方都有好處。」

  留學加拿大的焦吉妮則表示,即使翻譯中國作品,也應該有選擇性地翻譯,只有自己感興趣的作品或者是在自己所熟悉的領域,才會有更深層次的感悟。

  留學海外或學成歸來的人才可能會受各方面因素影響,沒有足夠重視他們自身就是很好的資源,能夠起到「傳播中國文化」的橋樑作用,也許是有心無力,也許是缺少平台,但希望不久的將來在海外留學人員中不斷湧現出可以充當中國與世界「聯絡翻譯員」的海外學子,讓世界更了解中國。  

  

  「中譯英」弱於「英譯中」

  在國內書店的一角,2006年亞馬遜年度最佳圖書,被譯成中文的《狼與狗》、《孤獨之酒》等放在顯著位置上。與「英譯中」相比,如何使現在的中文作品就像當年《四世同堂》被翻譯後走出國門在世界上受到關注,是值得思考的。  

  

  

  除了包餃子、教武術,可以做的事還有很多 ……

  目前,海外學子傳播中國文化的主要形式是演出民族歌舞、過傳統節日、包餃子、教授武術。除去這些,應該更多地關注中國當代思想文化的傳播。
信心清凈,則生實相。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2 23:2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