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生存第一分手第二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風乾的影子 發表於 2007-11-19 12: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深圳人的收入水平不算低,但深圳人的壓力還是不小。因為深圳人的經濟問題已經提高到另一個層次。採訪發現,深圳人的離婚,也有一種明顯「壓力傾向」問題,那就是首先考慮到分手后的生活、工作與財產分割問題。

  案例一 供完房子再離婚

  很多人面對自己的離婚,總是不願談起,即使偶爾談起也是遮遮掩掩,但在物業公司任職的廖小春卻是個例外。一個月前,廖小春找記者傾訴過一次,近日又打了兩次電話再聊他的煩惱,他一直希望記者把他的情感經歷寫出來。

  廖小春原是小學教師,15年前就辭職到深圳謀生。混了三年後,他依然一無所有。他說,那時最大的願望就是娶一位家庭富裕點的女人。人有了想法,就會往自己的目標去努力,就在26歲那年,他真的找到一位廣東客家女孩,她叫林明珠。客家女孩非常傳統,感情很專一,輕易不戀愛,一戀愛就執著地往婚姻邁進。

  林明珠本身並不富裕,但她姐姐當時是一家大型國有企業副老總。戀愛的時候,廖小春就明確告訴她,很希望能到她姐姐單位工作。經過林明珠的努力,廖春很快如願以償,到了她姐姐公司下屬單位做物業管理員,從此告別了四處跳槽謀生的緊張日子。廖小春承認,當時並不是很愛林明珠,但他想情感是可以慢慢培養的。

  1995年,林明珠跟廖小春結婚。第二年,他們生下一個兒子。

  廖小春本來就很勤奮,加上工作穩定了,更加努力求上進了。幾年後,他拿到了自考大專文憑,又把戶口和關係調到了深圳,還在羅湖供了一套房。

  林明珠高中畢業后就來深圳,也是在她姐姐的幫助下,在一家民營企業做文員。沒有後顧之憂的人,一般就缺少危機感,八九年來,一直都在做同樣一份工作。而且,傳統的客家女人習慣於婚後以家庭為重,生下孩子不久,林明珠就辭職出來,做專職太太。這麼「兩極分化」后,廖小春漸進地覺得跟她很難溝通。廖小春說,溝通的問題還不是離婚的主要原因。他認為,林明珠很本分,但就是思想極為保守,要求他每天下班就要回家,有時有應酬,晚點回家,她很快就會打電話質問他去哪裡,跟誰在一起,回家后還要查他的手機。他說,自孩子出生后,這一矛盾一直存在,而且逐漸尖銳,兩人吵了無數次,甚至打過架,鬧得雙方親戚都知道他們整天鬧離婚。

  廖小春告訴記者,最早鬧離婚,因為林明珠和小孩的生活問題沒法解決而擱淺,他說,他願意把房子、孩子和所有的家產都給林明珠,但她供不起房,更不要說培養孩子了,所以就一直拖了下來,一拖就是將近10年。他說,在他最困難的時候,是林明珠和她姐姐幫了他,離婚的時候,他首先要考慮的是她們母子的生活問題,如果生活沒有保障,他寧可一生沒有愛情,也必須維持婚姻。

  2005年1月,廖小春終於把房子供完了,孩子也長大了,他也幫林明珠找了一分比較穩定的工作,一切安排好后,他才下決心離婚。此時,林明珠儘管很不情願離婚,也覺得離婚是很失敗和丟人的事,但她覺得10年來跟廖小春同床異夢,便痛苦而無奈地跟他去辦了手續。

  離婚後,林明珠和她的家人都罵他虛情假義,說他達到自己的目的后,就一腳把老婆踢開,另尋新歡。而廖小春自己覺得很委屈,他說自己滿肚子苦水,沒人能理解,他當初結婚時,萬萬沒有想到會跟林明珠這麼難以相處。
把你的影子加點鹽,風乾。

老的時候,下酒。
沙發
 樓主| 風乾的影子 發表於 2007-11-19 12:35 | 只看該作者
  案例二 辦手續前先考慮後路

  5月的最後一天,走進安琪的客廳,她的女兒海倫馬上從房間跑出來,像個保姆似的從開放式廚房取出一隻橙色杯子,開了冰箱的門,給我倒果汁。

  37歲的安琪是個非常有禮貌的女主人,胖胖的海倫則像個訓練有素的小保姆,她只有12歲。她是安琪與前夫的女兒。1998年,安琪從新加坡把她帶回深圳。2000年秋天,在深圳從事外語教育的安琪,通過某婚姻介紹所的牽線,嫁給比她小3歲的李生。

  當初選擇李生,並願意掏首期款供下一套大房子,完全是因為李生對海倫的關愛。之前安琪見了很多男人,有未婚的,有離異的,有喪偶的,不是她嫌棄人,就是別人嫌棄她。有一個異性的男人,但跟他女兒形影相隨,從女兒身上寄託對妻子的追思,見了海倫后,只擔心將來海倫會跟他女兒相處不好。最後通過工作關係見了一個離了婚的大學老師,安琪起初覺得他還不錯,他也主動約她帶孩子出來見面。在肯德基,老師掏錢買漢堡,海倫瞄到兒童套餐送玩具,就小聲問媽媽能不能要那個,老師皺著眉說,兒童套餐不划算,不如來一個有大瓶子可樂的家庭套餐吧。之後,他一邊吃一邊教育海倫不能過於縱容孩子,說孩子要在艱苦的環境下長大,才會懂事,他列舉了很多例子,說明自己如何把兒子培育成一個懂得節儉的大學生。弄得安琪一點胃口也沒有,看著他把她吃剩的小半個漢堡包小心翼翼地打包,她突然覺得,大學老師很令人尊敬,但他的生活方式與她完全不同。「我們沒法在同一個世界生活。」

 李生跟大學老師截然不同的是為人豪爽,他錢不多,但願意花在她和海倫身上,海倫說學校同學都有MP3,他馬上掏錢給她買容量最大,牌子最好的。他說:「孩子離開了親生父親,心理已有欠缺,不能讓她在同學面前自卑!」海倫生病,他一個人送她到醫院,讓安琪好好休息,由他徹夜照顧孩子。

  相處才半年,他就讓安琪和孩子有親人一樣的感覺,所以,儘管他的生活全靠他在房地產公司的銷售業績,經歷不淺的安琪還是不顧一切地跟他結了婚。

  婚前她幾乎傾其所有,拿出50萬積蓄用作150多平方的房子首期和裝修,「因為他平日為人大方,把這些年掙的錢都用在廣交朋友的酒飯上了,但他答應我房子由他供,因為我相信他的能力和前景,所以購房時特意寫了兩個人的名字……」

  沒想到,不到兩年,李生就表現出他多情的一面。在業務應酬中,他認識了一位大業主的女助理,兩人酒醉後有了一夜情。此後,因為對方的認真,李生就變得搖擺不定起來,安琪通過簡訊查詢,知道兩人有染后,傷心欲絕,兩人談過兩次離婚,談過房產如何分割,有一次還跑到李生戶口所在地河源的民政部門,在簽名前,又莫名其妙地反悔。安琪在最苦惱的時候把這事跟女友傾訴了,女友說她很沒骨氣,但她說:「倘若分手,我就失去一半財產,因為他一下子拿不出那麼多現金還我。還有,不知情的海倫,她那麼喜歡他,發自內心叫他做爸爸,我不知道怎樣向她說,假若再次離婚,我以後再找一個人,海倫一定會有陰影的,為了孩子和房子,我只能把離婚的事拖晚一些,等他有錢把房子供完,等孩子長大一些,懂得承受一點生活和感情的壓力再說。有了孩子,離婚不得不先考慮後路。」
把你的影子加點鹽,風乾。

老的時候,下酒。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樓主| 風乾的影子 發表於 2007-11-19 12:35 | 只看該作者
  案例三 辛苦錢不給負心人

  自從在自己精心設計的卧室中看到丈夫阿強和另一個女人的醜態以後,王小慧就已經下定了離婚的決心。今年是王小慧結婚的第四個年頭,在此之前,幾乎所有人都誇她有眼光,找了個「五好」老公,王小慧對阿強也很滿意,他不抽煙、不喝酒,每天準時上下班,煮飯做菜都是他包了,每個月的工資也全數上交給王小慧。

  「我怎麼也想不到,這個貌似老實的人竟然會去找別的女人。」王小慧氣憤地說,「我當初真的是瞎了眼。」

  王小慧在一家私營企業做市場工作,工作沒有規律,經常出差,那次之所以能夠抓到他們在一起的證據,就是因為她提前從北京回到深圳,想給阿強一個驚喜。想不到打開卧室的門,卻看到了最尷尬的一幕。

  當她得知躺在自己床上的那個女人竟然是一個髮廊妹后,王小慧簡直快要崩潰了,她歇斯底里般地砸爛了卧室里一切可以砸的東西,沖著呆若木雞的阿強冷冷地說:「你要是品位高點,找個情人,我還能理解,想不到你竟然如此下賤!」

  無論阿強怎麼苦苦哀求,王小慧都毫不動搖,從那天開始,她就搬到了書房去睡覺,「雖然他把床上的所有東西都換了新的,但我還是無法忍受,一想到不知有多少女人曾經在那張床上翻騰過,我就感到噁心。」讓王小慧感到心有不甘的是,去年剛買的那套100多平方米的房子,大部分錢是王小慧出的,戶主的名字是阿強。「當時他要求戶主寫我的名字,但我想既然是夫妻,就應該相互信任,況且那段時間我特別忙,根本沒時間去辦這些手續,從購買房子到裝修,全部都是他處理的,當時我還特別感動,覺得他為這個家付出了太多。」談到兩個人的事情,王小慧一律用「他」這個稱謂來代替阿強,可以看出,她對阿強的恨可以說比較深了。

  王小慧諮詢了律師,得知雖然戶主是阿強,由於是婚後的共同財產,離婚後她還是可以得到一半的房產。但即便是這樣,她仍然認為便宜了阿強,她說要讓這個負心的人得到應有的懲罰。

  律師告訴王小慧,如果能夠證明阿強是婚姻中的過錯方,法庭在財產分割的時候,會考慮照顧非過錯的一方,但必須王小慧自己去尋找證據。

  為了拿到證據,王小慧故意和阿強提起那次被她抓到證據的事件,她把兩人的對話和阿強的苦苦哀求都做了錄音,但律師告訴她,這種錄音不能作為法庭上的證據,最多只能是讓法官產生一些同情而已。最後,王小慧甚至撥通路邊那些「私家偵探」的電話,找人去跟蹤阿強尋找證據,但花了幾千元,還是找不到一點的蛛絲馬跡,阿強每天除了去單位,就是回家。


  「我現在拿他沒有辦法,但我真的不甘心,如果這樣離婚,和他一人一半財產,對我太不公平——家裡的大部分財產都是我辛辛苦苦掙回來的,那都是我的血汗錢啊。」

  記者認為,既然曾經是夫妻,就沒有必要計較誰掙錢多,用金錢來衡量感情的損失,永遠不可能有答案,如果王小慧真的下定決心離婚,就沒有必要為了一點房產而猶豫不決,到頭來只會蹉跎了自己的青春。

  短評 愛情需要階段性反思

  教育學上有個概念,叫階段性反思,我覺得如果把這個概念用於戀愛、婚姻和家庭生活,對處理兩性關係,特別是婚姻關係,有一定的哲學意義。

  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出現結婚時不懂愛情、離婚時不懂婚姻的現象,而且離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的人折騰了半輩子,等到拿到一張離婚證,已經白髮蒼蒼。到了八十年代,出現一次離婚高潮,但社會壓力和家庭壓力仍然很大,一些圍城裡的人雖然繼續維持婚姻,但內心仍然有「渴望」衝破圍城的願望。到了前幾年,都市人的離婚持續幾年高潮,很多人以為離婚後可以一切從頭開始,可以找到完美的幸福,但這幾年的實踐證明,不管離婚後再婚還是單身的人,不管離婚後經濟突飛猛進的人,還是離婚後經濟蕭條的人,大多數人也仍然在折騰感情,仍然叫嚷愛情和婚姻的傷痛,仍然在四處倒苦水。很多人發出這樣的感嘆:離婚後也不過如此啊!有些人甚至「好馬偏吃回頭草」,走上尷尬的復婚道路。

  正因如此,這兩年來便出現了挽救婚姻的行為方式:試離婚。這其實是「階段性反思」在愛情和婚姻中的應用。只是應用得太遲而已。如果我們都能把階段性反思應用在戀愛過程中,應用在婚姻生活的每個「單元」,也許就不必等到鬧離婚的時候,才想起「試試看」的想法了。

  階段性反思是對過去兩性經歷的總結,不僅對感情、親情進行反思,也要對兩人共同生活的財產、工作和生存能力進行分析。我們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太深,習慣於清高,習慣於鄙視金錢,總是在戀愛時對「錢財」之事開不了口,這事實上給愛情和婚姻埋下了炸彈。在進入圍城前,就應該考慮到對方的優點和弱點,考慮到互相支持和依靠的方式,這樣,不管「強弱配」還是「強強聯合」,就不會感覺誰吃虧、誰佔便宜的事了,也就不會等到分手的時候再來計較財產了。
把你的影子加點鹽,風乾。

老的時候,下酒。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10:5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