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民工苦樂

[複製鏈接]

804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5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07-11-18 13: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時下網上提及民工一詞頗多貶義, 可當年鄉下這可是個肥差, 鄉親們爭先恐後趨之若騖. 敝人先後當過兩回民工, 一般都是秋收以後縣裡統一組織, 每天獎勵一斤糧食五毛錢伙食補助. 第一次是去一項"國際項目", 本縣治下有的公社冠名中 友好公社, 有時候這社會主義兄弟國家代表團來訪, 就要翻修小型水庫栽花種樹清理淤泥, 花香鳥語池水清清以示大國風範. 敝人所在連隊(民兵建制)的任務是清理一座小型水庫, 深秋初冬深水過膝冰涼刺骨, 一干就是半天才上岸. 每天收工回來都是滿身淤泥臭氣熏天, 晚上為了節約用電工棚里熄燈很早, 唯一的娛樂就是各式鄉間段子, 有些當過兵的講得比較有意思. 兩個多月下來還落下了關節炎的毛病. 那時候渾身都是勁兒, 就盼著立功授獎入團入黨早日回城. 次年又挖了一回運河支流(大型引水乾渠), 隊伍浩蕩有好幾千人, 帶隊的主兒後來當上了京城的父母官. 這位特別能做鼓動性宣傳, 從福綏境基層做起, 文革前在市府車前馬後捉筆操刀. 後來打破"獨立王國"全員下放, 至本縣任縣委副書記兼公社書記. 將近完工為了趕進度副書記站得岸上喊話: 若提前完成進度, 晚飯每人加餐一斤米飯半斤肥肉. 7點收工會餐, 本人吃了一斤多肉外加一斤米飯(由房東家的二丫頭牽頭兒, 本隊幾位大姑娘小媳婦給俺湊了滿滿一茶缸肥肉, 不過後來她外嫁平原俺可是沒少使勁兒, 從對付媒婆討價還價要足嫁妝, 到後來每次回門陪妹夫喝酒, 房東大爺說得好, 不能讓平原人小瞧了咱. 不過嘴最甜的還是老丫頭, 小學3年級, 不叫親哥專叫俺. 上次回去忘了問她嫁到何方, 想來已是兒孫滿堂). 有位同學跟人打賭一口氣吃了十個饅頭, 撐得一個鐘頭都不能挪窩兒還一個勁兒的翻白眼, 真把眾人嚇得不輕. 後來這位招工回城大喜之日還沒忘了患難兄弟, 婚禮之上咱打了個哈哈, 說嫂夫人做飯可得悠著點兒要不就得叫好救護車. 每次去DC中國城, 見了北京市古建隊建的牌坊就容易想起咱這段民工經歷, 這位題的金字至今還在那兒, 讓咱吹牛有據蓬蓽生輝.

另一處中國城裡亦有名人墨寶, 如紐約二戰華裔將士紀念碑上著名書法家于右任老先生的題字. 記得80年代末孔子塑像底下有個小型華人移民史展覽記載了這段歷史. 華人踴躍參戰在海外作戰勇敢而且很多人身懷絕技, 為盟軍減少了傷亡(修鐵路淘金練就的本事, -構築戰壕工事等). 故戰後國會廢除了一些歧視性法律條款, 打開了華人正式移居美國的大門, 自由女神像肚子里的移民史概況亦有記載. 有些膠片, 有空翻拍幾張與諸位共享. 其它民族亦有類似經歷, 在公共台看過一個長達兩個小時的文獻片, 描述了紐約西屋百貨公司的發展史. 戰時支前有功當權者一改祖訓, 一紙政令行商變坐賈生意漸入佳境. 如果哪位對這段歷史感興趣, 不妨讀讀歐洲文學史(網上有免費的), 從莎士比亞的 "威尼斯商人" 到狄更斯的 "Oliver Twist", 法俄名著中更是俯拾皆是.

[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7-11-19 05:20 編輯 ]

804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51
沙發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07-11-19 01:35 | 只看該作者

一時半會兒找不到紐約的照片, 來張倫敦中國城的牌坊先充充數. 在美第一次窮小子出遊歷時倆禮拜, 買了兩張灰狗半月票(250塊)轉了十二個州, 從紐約到佛羅里達的盡頭(Key West)真正的走馬觀花, 有的州就在車上照了幾張相, 回來一看整整18卷.

[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7-11-20 08:51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05:3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