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懂得炒菜的道理,理財也不是什麼難事

[複製鏈接]

1656

主題

6857

帖子

3030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03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空手 發表於 2007-11-17 05:2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做菜最重要的既非刀功,也不是火候,而是放鹽。不放鹽,則食如無味;若鹽放得太多,同樣難以下咽。理財投資,同樣講求投入資金量的大小,特別是最關鍵的一筆錢的使用。當你瞅准了市場機會,就應當加大投資量,而不至於日後因少賺錢而後悔。當看不清市場前景的時候,就應當分散投資,不要把所有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里。要留出一定量的備用金,沒準像鹽一樣在關鍵時候發揮作用。

  接下來說火候和烹飪時間,火太大菜會糊,火太小又達不到烹飪要求。早出鍋菜不熟,晚出鍋菜太軟。理財投資亦然。入市的時機不當,可能會被套牢,「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交割太早,只賺取一點薄利,未免心有不甘;轉手太晚,恐怕牛市已過。

  一名好的廚師,能根據不同地方客人的口味,調整炒菜的方法和調料的搭配。理財也是如此。對風險偏好型、口味比較重的投資者來說,不妨吃點麻辣風味的菜肴,做做股票、期貨等,買些股票型基金,或乾脆親自下海創業。對風險厭惡型,也就是口味比較淡的投資者來說,可以購買國債、貨幣市場基金等,或者做做房產投資,體驗一下每月收租的長期房東的生活。

  飲食還講究營養平衡,做菜要葷素搭配。理財也是這個道理。先構建起家庭的保障體系,留出足夠的備用金;然後,再根據不同目的配置資金的使用比率。資金的比例搭配,要做到以下幾個平衡:一是安全性與贏利性的平衡,二是短線與長期投資的平衡,三是固定資產與流動性強的資產之間的平衡。

1410

主題

8362

帖子

3134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134
沙發
mm021 發表於 2007-11-17 19:53 | 只看該作者
有這麼層意思在裡面,要不怎麼說「治大國,若烹小鮮」呢。

不過有點不同的是,投資理財中的廚師可不是一個人。放調料的時候還得瞧瞧另外一個人放了多少。這個人就是政府。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7 15:0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