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礦業巨頭合併或令中國陷入困境

[複製鏈接]

1410

主題

8362

帖子

3134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13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mm021 發表於 2007-11-15 15:3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必和必拓(BHP Billiton Ltd.)欲收購其競爭對手──同為資源巨頭的力拓股份有限公司(Rio Tinto Plc)。此舉表明,隨著世界對大宗商品的需求持續高速增長,西方礦業公司正努力增強其影響力。這種趨勢與全球石油業的發展形成了鮮明對比,並可能使中國這個亞洲最大、增長最快的礦產品消費國陷入困境。

雖然西方的石油公司利潤豐厚,但這些公司近年卻發現長期發展前景黯淡。原因是世界上大部分現有原油都被外國政府所控制,正當發現新的原油儲量越來越困難的時候,這些國家又加緊了對原油供應的控制。隨著油價的大幅上漲,西方國家常常成為受害者,而諸如沙烏地阿拉伯和委內瑞拉等國的政府和國有石油公司卻發現自己的影響力在不斷增強。

礦業的情況恰恰相反,控制權不斷集中到少數幾家西方上市公司手中。這些公司通過一系列合併,成長為全球性供應巨頭。必和必拓、力拓、巴西的Companhia Vale do Rio Doce(CVRD)和英國的英美資源集團(Anglo American PLC)控制著世界上很多大型礦山,尤其是在澳大利亞、智利和加拿大。西方資本還為勘探項目提供大部分資金,以便在今後提高供應量。

這種趨勢增強了西方礦業公司的獲利潛力,但同時也使資源消費大國的經濟前景複雜化,對中國來說尤其如此。中國的強大需求推動了全球大宗商品價格的迅速增長。

Fairfax IS這家投資銀行駐倫敦的資源分析師約翰•邁耶(John Meyer)在上周五給客戶的一份報告中指出,必和必拓與力拓的合併可能會使大宗商品價格更加強勁,原因是合併后的公司在增加產品供應方面會更加自我約束以及主要礦業公司爭奪市場份額的競爭將會減小。如果這些西方公司在擴大產量上步伐緩慢,則有可能使中國和其他金屬消費大國處於不利地位。雖然市場目前對大宗商品有旺盛需求,但西方礦業公司的產量卻增長緩慢。

西方公司的市場統治地位在鐵礦石領域表現尤其突出,必和必拓、力拓和CVRD這三家公司大約控制了國際鐵礦石貿易的75%。這些公司在銅、煤炭和其他一些大宗商品上也具有強大的實力。必和必拓與力拓已擁有世界最大銅礦──智利的Escondida──85%以上的儲量。西方公司還支撐著很多新建大型鎳、銅和鐵礦的發展。

中國在煤炭方面尤其容易受到影響。雖然國內煤炭公司的產量已經很大,但有時仍無法滿足大幅增長的需求。今年早些時候,中國成了煤炭凈進口國,推動煤價不斷創出新高。與原油供應不同的是,中國的煤炭進口貨源主要為包括必和必拓在內的西方公司所把持。

中國科學院(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教授劉建明說,簡單來講,這兩家礦業巨頭合併后,它們在礦產品市場上的話語權會增強,對國際礦產品市場會產生巨大影響。這對其他礦業公司絕不是好事,包括中國的礦業公司在內。

中國主要的礦業公司正在採取措施提高產量,有些公司還在積累資本,以成為更為強有力的競爭者。但要與西方巨頭抗衡,它們還需要很多年的時間,或許永遠都不可能了。

幾周前,中國煤炭生產商中國神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China Shenhua Energy Co. Ltd.)完成了今年迄今為止全球第二大首次公開募股(IPO),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籌資近90億美元。該公司表示正在考慮進行海外收購,包括在東南亞地區實施收購。今年全球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IPO由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Petrochina Co. Ltd., 簡稱:中國石油)進行。

其他中國資源公司也已紛紛於近期上市或準備上市,其中包括中國中鋼集團公司(Sinosteel Corp.)、鋅礦企業西部礦業股份有限公司(Western Mining Co. Ltd.)以及鎳銅礦企業新疆新鑫礦業股份有限公司(Xinjiang Xinxin Mining Industry Co. Ltd.)。新疆新鑫礦業10月份上市時共籌資5億美元。

有些中國資源公司已經在進行海外擴張。鞍山鋼鐵集團公司(Anshan Iron & Steel Group Co.)在澳大利亞成立了合資公司開採鐵礦石,註冊資本16.5億美元。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Zijin Mining Group Co. Ltd.)最近收購了英國上市公司Monterrico Metals PLC.。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Aluminum Corporation of China Ltd.)最近宣布斥資8億美元收購了加拿大溫哥華的Peru Copper Inc.。中國鋁業及其上市子公司在越南、幾內亞和澳大利亞有一批處於不同進展階段的礦業開發項目。

但與西方競爭對手相比,很多中國公司的規模仍然很小,開展國際業務的時間也較短。而西方公司早在幾十年前就已開始在非洲、拉美和其他地區從事礦業生產了。

澳洲銀行(National Australia Bank Ltd.)駐墨爾本的大宗商品市場預測師傑拉德•伯格(Gerard Burg)說,它們還要很長時間才能對市場產生影響。它們與其他生產商一樣面臨諸如勞動力和設備等方面的障礙,而在這些領域它們可能不敵必和必拓這樣的大公司。

這一切都發生在中國的礦產品需求不斷超出預期之際。很多分析師相信,來自中國的需求會在未來幾年中使原材料價格保持強勁水平,雖然可能比目前水平要低些。中國每年的鋅和鐵礦石消耗量超過世界總消耗量的三分之一。

位於堪培拉的澳大利亞國立大學(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最近在一份報告中指出,中國的鋼鐵消費水平與其他工業化國家相比仍然較低。

Patrick Barta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13:1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