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棄「漢語拼音」 引「井蛙」質疑

[複製鏈接]

603

主題

846

帖子

484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8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俺說兩句 發表於 2007-11-14 22:4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由於特殊的歷史發展過程,台灣地區仍然沿用舊有的注音字母。平心而論,注音字母在注音識字教育過程中曾經發揮過積極的作用。但是,注音字母不是音素文字系統,只能作為漢字的注音符號,不能用做漢語的拼寫體系,加上當初設計時的許多缺陷,注音符號已經不能適應台灣文化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需採用一種新的注音或拼寫系統。
  祖國大陸的《漢語拼音方案》顯然就是很好的選擇對象,它充分考慮了漢語的特點,又盡量與國際接軌。1982年,國際標準化組織規定拼寫漢語以漢語拼音為國際標準。當然,最主要的是,漢語拼音經過歲月的考驗,已經較為圓滿成熟。

  但是,島內偏偏有那麼一些人,出於某種政治目的,不願採用《漢語拼音方案》,一直沿用注音符號。後來,台灣當局炮製了一個所謂的《通用拼音方案》,並於2002年由台「教育部」宣布使用。這個通用拼音系統雖然只是對《漢語拼音方案》略加改動,但是卻與漢語拼音大相徑庭。同樣一個人名,同樣一個地名,漢語拼音和所謂的「通用拼音」可以完全不一樣,更不用說其他差異了。比如,台北市的木柵地區,「木柵」的拼音,漢語拼音是Muzha,但是通用拼音則是Mujha,雖然只差一個字母,但是卻相去甚遠。再比如台北市區著名的「忠孝東路」的「忠孝」,漢語拼音為Zhongxiao,通用拼音則是Jhongsiao,差別更大。

  所以,「通用拼音」一面世,便受到島內的批評和抵制。島內輿論認為,「『通用拼音』一點也不通用」,根本無法和國際接軌。台灣作家龍應台詰問,「如此一來,台灣將自外於世界文化。從政治封鎖到文化封鎖,台灣要用什麼面對未來?」在台灣的外國人也一邊倒贊成採用漢語拼音,反對另搞「通用拼音」。美國商會前主席韋傑夫以微軟視窗依靠開放的相容性,在佔有率上遠超別家為例,說明「如果台灣2300萬人堅持不用多少億人使用的漢語拼音,實在太像井底之蛙」。

  面對各方質疑,時任「教育部長」的黃榮村只好在記者會上打馬虎眼,說什麼「通用拼音」不會強制執行,為了尊重各個族群,不會採取「一統天下」、「車同軌、書同文」那一套。話雖這麼說,但在實際操作上,台當局規定採用「通用拼音」的縣市,可以申請巨額補助,採用漢語拼音的則沒有政策優惠。儘管這樣,還是有一些眼光長遠的縣市選擇了漢語拼音系統。比如台北市就在2003年正式敲定中文譯音的原則,各個機關、學校、景點以及其他名稱標示譯音採用漢語拼音。格式以聯合國標準為原則,採取名稱連寫、第一字母大寫、其餘字母小寫的方式。至於一些約定俗成的特定詞等,可以繼續使用舊有譯音。

  有關拼音系統的取捨,在島內已經爭議良久。政治外力的干擾,使得原本屬於語言文化範疇的爭議,儼然成為一場曠日持久的政治角力。此次台灣當局意欲徹底棄用漢語拼音,再次遭到島內輿論的質疑。有識之士認為,台灣地區放棄大多數國家採用的漢語拼音,是自斷台灣中文文化發展的後路。國親兩黨也猛批民進黨當局「政治壓過專業、意識形態打倒實用」。島內民眾認為,台灣當局政治掛帥下犧牲的是學生的利益,因為通用拼音根本就出不了島。有位台灣學生說,如果不會漢語拼音,對於我們這些學生的深造可是件麻煩事。這位學生說,我打算去俄羅斯留學,所以正在學俄文,我和很多朋友使用的都是中國大陸生產的俄漢電子辭典。但每當我用中文查俄文單詞時就非常頭疼,因為中文輸入必須用漢語拼音,由於根本沒有學過漢語拼音,因此每次都只能猜著輸入。

  對於當局準備在年底前把全部地名統一採用「通用拼音」為基準,台北市長郝龍斌表示,為了要和國際接軌,台北市決定仍採用漢語拼音,因為漢語拼音是國際普遍使用的拼法。他表示,「內政部」如果要達致全島統一,最好尊重一下專業,事前討教島內的語言專家。

2

主題

1219

帖子

251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51
沙發
xwangm 發表於 2007-11-15 07:1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13: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