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李 大 師 「牛」 論 解 析

[複製鏈接]

59

主題

207

帖子

78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7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海南島 發表於 2009-11-12 22:4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李大師講:"有的學員到今天還執著於常人中的民族問題,其實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是先轉生到中國的,天體大穹中的生命來結緣,第一站就是到中國,所有的人都在中國轉生過,哪是中國,誰是中國人呀?都是中國人大家知道,在中國古代,是沒有國家概念沒有民族概念的,一朝一代,得民心者得天下,上順天意,下順民心,管你朝代是什麼、哪個民族的人統治,所謂的中華民族是中共邪黨強加的一個概念,是根本不存在的,這血統也不一樣啊,滿蒙漢回藏苗多了去了,中華民族這叫什麼民族呀,根本就沒有這麼一個中華民族!".   
       世界上所有的民族,所有人,都是中國人。說這話的人不是瘋子、就是白痴。
   「民族」一詞見於《南齊書》

    20世紀80年代,學者彭英明於漢代學者鄭玄之《禮記註疏》中,發現有「大夫不得特立宗社,與民族居百家以上,則共立一社,今時里社是也」之語。但一覽便知,此處「民族」二字雖前後連綴,但並未組成一個名詞。與此同時,韓錦春、李毅夫等二位專家對「民族」一詞的出處、用法和含義等問題也極為關注,並悉心搜求、研究有年,對相關史料、報刊和書籍進行了認真爬梳與摘錄,取得很多收穫。由於漢文典籍浩如煙海,一直未能在古籍中尋到出處。但終有所獲,他們在中國近代的書刊中,發現多處「民」、「族」二字連用組成一詞之情況,並將其最早出現時間確定為1882年王韜所撰之《洋務在用其所長》。王韜云:「夫我中國乃天下至大之國也,幅員遼闊,民族繁殷,物產饒富,苟能一旦發奮自雄,其坐致富強,天下當莫與頡頏。」而真正具有當今「民族」含義之出處,當屬梁啟超於1899年所撰之《東籍月旦》,中有「日本人十年前,大率翻譯西籍,襲用其體例名義,天野為之所著萬國歷史,其自序乃至謂東方民族」;「蓋於民族之變遷,社會之情狀,••••••及能言之詳盡焉」等語。至於系統介紹西方學術界「民族」之定義,則始於1903年梁啟超撰《政治學大家伯倫知理之學說》,將德人布倫齊利的民族八大特質翻譯引進之時。由於長期搜尋未果,「『民族』一詞不見於中華古籍」之提法被普遍接受。例如,民族學大家林耀華先生就認為:我國「民族」一詞的使用是「受日語的影響,日人用漢字聯成『民族』一詞后,我國又從日語引入」。由牙含章先生撰寫的《中國大百科全書•民族卷》中「民族」詞條綜合當時的研究成果,認為漢語「民族」一詞在我國出現較晚,最早出現時間為19世紀後半葉,普遍使用是在1903年梁啟超將瑞士 德國政治理論家、法學家布倫齊利(即伯倫知理,筆者注)的民族概念介紹到中國以後的事情。我國大型權威工具書《辭源》中亦不見「民族」之詞條,其舶來身份似成定論。
     至2001年,青年學者茹瑩根據其掌握的史料,認定「民族」一詞始見於唐代李筌所著兵書《太白陰經》之序言中,並撰《漢語「民族」一詞在我國的最早出現》,發表於《世界民族》。該文將史料原文予以摘錄,中有「智人得之以守封疆,挫強敵;愚人得之以傾宗社,滅民族」之語。茹瑩認為,此處宗社與民族相對應,同為並列結構,應理解為「社稷」與「民眾」,原意可解釋為「滅國亡族」。這裡的「民族」一詞雖不具現代民族的含義,但是漢語「民族」一詞絕非近代的「舶來品」。漢語「民族」一詞是為中國本土辭彙,其最早出處,或即在於此。
     茹瑩之發現頗具學術價值。筆者亦一向抱定「『民族』一詞來自本土」說,只是苦於無史料支持。十分幸運的是,筆者最近在搜檢史料時,偶然發現《南齊書》列傳三十五《高逸傳•顧歡傳》中,「民族」二字赫然見於紙上,且含義亦與當今「民族」之所指十分接近。其云:舟以濟川,車以征陸。佛起於戎,豈非戎俗素惡邪(耶)?道出於華,豈非華風本善邪(耶)?今華風既變,惡同戎俗,佛來破之,民有以矣。佛道實貴,故戒業可遵;戎俗實賤,故言貌可棄。今諸華士女,民族弗革,而露首偏踞,濫用夷禮,雲於翦落之徒,全是胡人,國有舊風,法不可變。
     此語出自道士顧歡。歡字景怡,一字玄平,吳郡鹽官(今浙江海寧縣西南)人,乃南齊著名道教學者,具體生卒年月已不可考。其上述言論意旨十分明確。「諸華士女,民族弗革」之「諸華」即「諸夏」,對之以「戎」、「夷」、「胡」,「民族」則必指生活於中原及江東地區之漢族無疑。而所謂「士女」即成年男女,他們「民族」尚未改變,卻「濫用夷禮」;「翦落」乃「落髮為僧」之意,「全是胡人」當理解為「認定胡人全都正確」之意。顧歡認為,國家原有風俗,不能輕易改變。
     這裡「民族」一詞之含義,與當前我們經常應用的民族的含義幾乎相同,且在顧歡看來,民族變易之根據,就是「風」(風俗)和「法」(禮法)。說明在當時,以文化本位來區別民族的觀念便已被國人所接受並深入人心。關於「夷夏之辨」之理念,產生於春秋時期。由於不同族屬之間鬥爭劇烈,反映在當時中原華夏族士人階層心靈深處的便是「夷夏之辨」理念的形成。其主要代表人物就是儒家創始人孔子。他從政治統一的觀點出發,在《論語》中強調「夷夏之別」;另一位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則主張「用夏變夷」,即以傳播推行中原文教風習的方式使四夷接受中原文物衣冠、禮儀制度,以將其同化。從此「嚴夷夏之別」的思想成為儒家主要傳統理念之一。到漢武帝時「獨尊儒術」,儒家學說佔據統治地位,而作為儒家重要理念,「嚴夷夏之別」更普及至社會各階層成員之中。顧歡出於道教立場,雖在表面看來似乎是在調和佛道兩教之紛爭,但實際上卻是以根植於中國傳統文化體系的「尊夏卑夷」觀點來抵制佛教,並重視對本「民族」文物、衣冠、風俗、禮法的保持。這就證明,南北朝時期在區別不同民族時,已運用以文化本位為基礎的「華夷之辨」的認同標準。
     《南齊書》為南朝齊梁之間蕭子顯撰,子顯字景陽,乃南齊開國之君高帝蕭道成裔孫,豫章王蕭嶷之子,梁時曾出任吏部尚書,頗具文史才能。其生卒時限大致在南齊武帝蕭賾永明七年(公元489年)至梁武帝蕭衍大同三年(公元537年)之間。其所撰《南齊書》多取材於檀超、江淹等所撰《國史》。而道士李筌主要活動於唐玄宗至肅宗(公元713 761年)之時,因此,《南齊書》中「民族」之出處比《太白陰經》中「民族」一詞出現大致要早200年,且其所指較之後者,與當今「民族」一詞的含義更為接近。
     考慮到《南齊書》作為正史的學術地位,而日本所用漢字、典籍又皆學自中國,因此甚至可以推斷,即使近代中國學術界運用「民族」一詞曾受到日本漢字的啟發,而日本所用該詞是否是直接取自漢典,亦頗值得深思也。
古代中國人和其他很多民族一樣,相信自己生活在世界的中心。居於世界中心的中原地帶是中國一詞的最初來源, 近代以來,「中國」一詞成為民族國家意義上的政治概念。特別是孫中山建立「中華民國」后,「中國」一詞始成為民族國家意義上的法律和政治概念。
    《詩經•民勞》云:「中國,京師也。」;「惠此中國,以綏四方。」
     三國志上說:「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
   《史記 東越列傳》云:「東甌請舉國徙中國」。
    《史記•武帝本紀》云:「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蠻夷,五在中國」,
    《論語集解》云:「諸夏,中國也。」
           據史料記載:
中國一詞由來
      自戰國時期以來約兩千年間,「中國」(等於「中土」、「中原」)在地理上指的是黃河中下游地區,其他地區不算「中國」。由於「中國」(中原)地區的王朝建立之時間最早,經濟與技術的水準遠較「四夷」為高,華夏文化也一直居於「四夷」之上,是所謂禮儀之邦;戰國策(趙二)將「中國」的實際內容說得極為詳盡:「中國者,聰明睿知之所居也,萬物財用之所聚也,賢聖之所教也,仁義之所施也,詩書禮樂之所用也,異敏技藝之試也,遠方之所觀赴也,蠻楚之所義行也。」所以隨著華夏文明的擴展,也隨著北方游牧民族對「中原」地區的不斷侵入,「中國」一詞逐漸擁有地域、文化和政治的多重意義。
      那麼「中華民族」一詞是怎樣來的呢?
      公認的是:「中華民族」一詞是20世紀初開始出現的,經過一個多世紀的傳播,如今已被廣泛地運用在現實政治生活中。它不是一般的辭彙,既是民族的族稱,又是民族的認同符號,因而蘊含著中國人民深厚的民族情感。但據了解,自「中華民族」一詞問世以後,在不同歷史時期被肩負不同歷史使命的人們賦予不同的內涵,時至今日,學術界對如何闡釋這一概念依然各持己見,爭執不一。
      歷史學者陳連開先生考證說:「中華」一詞,大約在晉代已出現,與「中國」一詞一樣是個多義詞,論地區是指中原,擴而大之及於王朝直接管轄的郡縣地區;論民族主要是漢人;論文化是指中原傳統文化;因此歷史上的少數民族如北魏鮮卑、遼代契丹在接受了傳統的中原文化以後自認為無愧於「中國」和「中華」的稱號。「民族」一詞大約在19世紀與20世紀之交從日文中引進,是指民族與國家同一的含義。在「民族」一詞出現以後,不久就出現了「中華民族」一詞。率先使用 「中華民族」一詞的是梁啟超。
      歷史記載:孫中山提出了民族統一,五族共和,孫中山不僅認定漢、滿、蒙、回、藏同屬「中華民族」,而且要把中國各民族融合同化成一個民族。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9-23 16:4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