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嫦娥」從此伴月飛 中國進國際月球俱樂部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05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張行行 發表於 2007-11-8 16:4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國家航天局7日宣布,嫦娥一號最終成功進入環月工作軌道。隨著嫦娥一號衛星正式進入距月球200公里的工作軌道,中國將第五張「月球俱樂部」的門票牢牢地攥在了手中。

  香港《大公報》報道,繞月探測工程總指揮欒恩傑說:「在人類活動又一次向太空拓展的節骨眼上,中國沒有像前兩次向海洋、天空拓展那樣耽誤太多的歲月與工夫,終於邁進了『月球俱樂部』。」在此之前,已進入「月球俱樂部」的四名成員是美國、俄羅斯、歐洲和日本。

  獲得這張「門票」,中國的一萬餘名科技人員用了三年多時間。「從2004年1月23日國家正式立項,到2007年10月24日發射,繞月探測工程是我參與的幾十項航天工程中最快的。與其它國家和地區比起來,時間也是短的。」繞月探測工程衛星系統總指揮兼總設計師葉培建說。

  獲得這張「門票」,中國花費了十四億元人民幣。「我們用相當於修建兩公里地鐵的錢,搭建了嫦娥一號衛星兩百多萬公里的奔月天路。」繞月探測工程總設計師孫家棟說,與「月球俱樂部」其它四名成員的花費相比,中國的航天事業延續了「少花錢、多辦事」的一貫傳統。

  月球是人類的共同資源,儘早進入「月球俱樂部」關係各國長遠利益。月球不僅是人類資源補給的「生長點」,而且是人類探測更遙遠太空的「中途島」和「轉運站」。有人計算,美國在「計劃」中大約每投入一美元就有四至五美元的回報。

  成為「月球俱樂部」成員的中國,將獲得怎樣的回報?「它就是一個集合哨,搞地質的、礦物的、氣象的、天文的、地球起源的……大家全走到一起來了。」欒恩傑把繞月探測工程比喻為「火車頭」,「它已經對中國大推力運載火箭的研製、月球相關科學技術的發展,起到了明顯的推動作用。」

  雖然起步晚,但中國繞月探測工程的起點並不低。中國首次探月就採用了繞月探測方式,直接跨越了從月球近旁飛過和撞擊月球的前兩個階段。嫦娥一號衛星承擔的探測任務,許多也是「月球俱樂部」其它成員沒有做過或沒有做全的,如探測月壤厚度、繪製月球三維圖像等,在世界上都是第一次。中國國家航天局已經宣布,嫦娥一號衛星探測數據將公開,進行國際性的交流與合作共享。

  「中國成為『月球俱樂部』成員,不僅為人類探索宇宙奧秘增添了新的活力,而且必將為人類共同的太空事業作出自己的貢獻。」繞月探測工程月球應用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說。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5 08:3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