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唐朝時馬球盛行 兩位皇帝因為馬球而喪命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決策會員(三十九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851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2007-11-08            浙江在線

  唐皇帝在球技上的花樣時有翻新,層出不窮,宣宗李儇的球技數一數二,據說他擊球時:「每持鞠仗乘勢奔躍,運鞠於空中,連擊數百而馬馳不止,迅若雷電,兩年老手咸服其能」。

在馮小剛的電影《夜宴》里,我們可以看到葛優穿得如同聖鬥士一般,瀟灑自如地一桿把馬球打進洞,姿態絕美。馬球在古代主要流行於軍隊和宮廷貴族中,尤其是在唐代,馬球風行一時,上自皇帝,下至諸王大臣、文人武將,大多都「以此為樂」。

馬球的起源

馬球,史稱「擊鞠」、「擊毬」「打毬」,是騎在馬背上用長柄球槌拍擊木球的一種體育形式。

關於馬球的起源,至今還沒有定論。有相傳唐初由波斯(今伊朗)傳入,稱「波羅球」,後傳入蒙古,相沿至今;也有人認為是古代中國人自己創造的,中國古代的擊鞠、擊毬、打毬即為馬球運動。

在中國古文獻中,「擊鞠」一詞最早出現於三國時曹植的《名都篇》中,詩曰:「連騎擊鞠壤,巧捷推萬端」。盡情地讚揚了擊鞠之人爐火純青的技藝。《名都篇》的寫作時間在曹丕代漢不久,因此,擊鞠應在東漢時就已出現。

唐朝19位皇帝11位愛打馬球

唐朝時期,馬球成為了皇室貴族最喜愛的運動,全國上下球場林立,打球成風,得到了皇室成員的大力倡導,是馬球運動的鼎盛時期。唐朝的19位皇帝11位深愛這項運動,甚至有兩位因打球而喪命的。

在唐代的球迷皇帝中,唐玄宗李隆基算得上是個鐵桿球迷,唐人封演所寫的《封氏聞見記》中記載了李隆基二十四歲時參加的一次與吐蕃的馬球賽,那時唐中宗在位,李隆基還是臨淄王。他往來賓士如風回電激,揮動球杖,所向無敵,連連洞穿對手大門,大獲全勝,為唐王朝第一次外交球賽贏得了勝利,使得唐中宗大喜。


712年,唐玄宗開元元年八月,31歲的李隆基即位,其馬球癮不減當年。《題明皇打球圖詩》中說:「宮殿千門白晝開,三郎沉醉打球回,九齡已老韓休死,明日應無諫疏來。」天寶六年,唐玄宗登基35年後,又頒詔規定軍隊須練馬球,由此馬球與軍事體育開始結緣。

唐玄宗后,穆宗李恆也是個超級馬球迷,后因打球受傷而喪命。穆宗死了,敬宗李湛繼位后,對馬球的迷戀有增無減,從各地招來一些馬球選手,不分晝夜地打球,不理朝政。寶曆三年,敬宗與馬球將蘇佐明等28人一起喝酒時,被蘇佐明殺掉,時年僅18歲。

唐皇帝在球技上的花樣時有翻新,層出不窮,宣宗李儇的球技數一數二,據說他擊球時:「每持鞠仗乘勢奔躍,運鞠於空中,連擊數百而馬馳不止,迅若雷電,兩年老手咸服其能」。後來唐僖宗還玩出了「擊球賭三川」。「以先得球而擊過球門者為勝,先勝者得第一籌。」把三川節度使的職位輸給了大臣敬瑄,甚是荒唐。曾還很自負地對身邊的優伶石野豬說:「朕若參加擊球進士科考試,應該中個狀元。」

唐代最末一個皇帝唐昭宗李曄,甚至在被逼遷都洛陽,六軍都已逃散的情況下。仍將十幾個馬球選手帶在身邊,不忍捨棄。由此可見,打馬球在唐代發展到了何等狂熱的程度。

馬球讓唐代女子也瘋狂

馬球運動在唐代,不僅在帝王與文武百官之間流行,還普及於民間,甚至婦女也成了馬球活動的參與者。所謂「上有好看下必有甚焉」。司馬光在《資治通鑒?唐紀》中也有這樣一句話:「上好擊球,由此,通俗相尚。」唐代馬球運動的發展,離不開皇帝的倡導。

唐代女子有打馬球娛樂的,唐詩人王建的《宮詞》中有說到皇宮內宮女打球的:「新調白馬怕鞭聲,隔門摧進打球名」。劍南節度使郭英則看女伎打球作樂,據史料記載每天得花費數萬錢。

1972年,陝西乾縣唐章懷太子李賢墓出土的《馬球圖》壁畫,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唐代婦女打球圖銅鏡,新疆吐魯番出土的唐代彩繪打馬球泥俑,都反映了當時馬球運動的普及情況。

打馬球,不僅成為唐代帝王和貴族階層健身強體的體育運動,在對外文化交流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據文獻記載,當時相鄰的渤海、高麗、日本等國都有與唐王朝進行馬球競技的描述。現藏故宮博物院的《便橋會盟圖》(遼陳及之繪製),描繪了唐、遼兩國進行馬球比賽的場面。畫面以唐太宗李世民與突厥可汗頡利在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於長安城西渭水便橋會盟之事實為背景,數名騎士策馬持杖爭擊一球,場面甚是壯觀。

中國古代的馬球運動沿續了一千多年,演繹了許多故事,到清代後期才漸漸消失,中國目前開展的馬球運動卻是從西方引進來的,不能不有些遺憾。
我是一個熱愛自己祖國的中國人,我健康,我快樂。
細節成就完美。
圖片類未註明[原創]的均為轉帖!

22

主題

5763

帖子

1183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83
沙發
番茄好味 發表於 2007-11-9 22:4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5 05:1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