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轉貼]揭穿蔣介石「西沙戰事緊」的愛國謊言!

[複製鏈接]

105

主題

311

帖子

14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4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yhc888  發表於 2007-10-31 22:3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974年的對南越政府海軍進行的西沙海戰,因老蔣默許大陸艦隊通過台灣海峽而傳聞頗多,最近又有添油加醋之勢。……傳的有鼻子有眼,直唬得小青年們差點高呼「蔣總裁萬歲」了。」
  
  我也說說西沙海戰與老蔣的愛國。我自從上了艦船就一直是反蔣派,這個我不否認。但我討論歷史時從不敢造謠捏造,我尊重歷史的真實。老蔣是否愛國呢?是的,如果以一個普通中國人的標準來要求他,他的確是一個民族主義者,是愛國者。但如果以一個政府領導人的標準來衡量,那老蔣的表現極其惡劣。說他是罪人也不為過。老蔣也愛國愛民,但是,此公愛家之心、高於愛國,愛權之心、高於愛民。這也是他一生為人詬病的原因所在。
  
  具體而言,我們就說說西沙海戰。蔣先生的一句「西沙戰事緊」,允許東海艦隊通過台灣海峽。就象核平說的那樣,唬得小青年們高呼「蔣總裁萬歲」,特別是貓眼的那些右派青年,連「盼望中國再出一個蔣公」這樣的話都說出來了(我在貓眼看到的)。而大陸的一些報刊為了所謂「國共和解」的需要,也罔顧事實的推波助瀾,誤導民眾。
  
  我說幾點看法:
  
  第一、「西沙戰事緊」這句話,由於在很多專業歷史書籍中都提到過。可以相信它是真的,因為東海艦隊的確順利通過了台灣海峽。但是,這一句話,也就是老蔣為收復西沙所做出的唯一好事了。他也只不過就是說了這麼一句話而已。
  
  第二、有很多帖子引用了一份所謂的蔣介石手令-----在台灣,蔣中正先生批下手令∶「查我東海艦隊,赴西沙作戰,沿線我國軍,開放航道,太平島軍醫院隨時待命,救治西沙之戰傷員……」。。這個「手令」最早出現在2005年6月30日《青年參考》的一篇文章上。從那以後,各大論壇的蔣粉們就爭相引用,當做蔣公愛國的證據。可我就感覺奇怪了,怎麼就沒有人想一想。現在的很多記者水平低的如同幼兒園寶寶,難道說就不會為了掙稿費而胡編亂造嗎?我在這裡可以負責任的說,這個所謂的蔣介石手令純屬捏造,是無稽之談。
  
  我有以下兩個理由:
  
  1、請大家看看西沙的地圖,永興島當時在我海軍的控制中,可以為艦隊提供補給,而且距離近在咫尺,而太平島遠在南沙,又是國民黨軍隊駐防。如果需要補給,永興島放著距離近,有自己人駐防的永興島不去,卻捨近求遠,繞一個大圈子跑到國軍駐防的太平島去,這東海艦隊吃飽了撐的?退一萬步說,就算永興島是個小島,補給不夠用,那麼去海南島總可以吧?找張地圖來看看就能明白,以東海艦隊當時所處的位置,去太平島的距離與去海南島的距離幾乎相等,犯的著一定要去國軍駐防的太平島嗎?
  
  2、更為關鍵的一點,太平島上當時只駐紮著國民黨海軍的一個海軍陸戰排,根本就沒有什麼太平島軍醫院!這個「偽手令」也真能忽悠啊,居然憑空造出一個「太平島軍醫院」來,大家可以去查查資料,我看誰能找出這個「太平島軍醫院」來。
  
  接下來要說的話題,對那些高呼「蔣總裁萬歲」的右派青年們,殺傷力就比較大了。在抗日戰爭時期,如果有中國人為日軍提供援助,那這人肯定是漢奸。那麼,南越當局出兵侵佔了西沙群島,已經是中國的敵人了。如果我要告訴你,蔣介石在這個時候正悄悄的為南越當局提供軍事援助,你相信嗎?如果你不相信,請看看台灣《全球防衛雜誌》的報道:
  
  台灣《全球防衛雜誌》月刊6月號報道 題:中華民國駐越建設顧問團——一段失落的軍援越南秘史(記者 宮常)
  
  1973年1月27日,南越在美國的壓力下與北越在巴黎簽署《巴黎和平協定》,並達成《停火協議》,2月17日協議生效。依照該協議規定,所有美國和其他駐南越的外國軍隊和軍事人員必須在同年3月底前全部撤出南越,我駐越軍援團自不例外。不過在南越要求下,我仍以「駐越建設顧問團」名義秘密派駐軍事顧問。由於事屬機密,加上很多資料在建設團撤離越南時焚毀,建設團的存在幾乎成為失落的歷史。
  
  軍援南越 協助整軍
  
  打開台灣援越史,其實台灣派遣軍事顧問赴南越時間甚早,最早的軍事顧問團,就是1960年由當時的政工幹部學校(政戰學校)校長王升率軍事顧問組成的「奎山軍官團」。
  
  1960年,當時的南越總統吳庭艷受邀訪問台灣,受到我熱情接待。吳庭艷並參觀國軍演習,留下深刻印象。因此在與蔣中正總統及蔣經國會談時,兩度要求我派遣一位將軍前往越南,協助軍隊整建工作。
  
  同年底,政府同意吳庭艷所請,派遣由王升任團長的7人軍官團赴越,協助南越軍方建立政戰制度,即「奎山軍官團」。當時因越南共和國(南越)成立不久,軍官階級都相當低,國防部各署長、海空軍司令和陸軍師長大都只是中校,因此我軍官團還特別將團員軍階降一級。駐越期間,軍官團協助南越軍方成立政治作戰研究班等班隊,代訓幹部,並於1962年1月5日完成任務返國。
  
  1964年9月1日,南越國防部長兼三軍總司令陳善謙上將,發函給我參謀總長彭孟緝上將,正式邀請我國派遣軍事顧問團赴越。國防部立即成立「中華民國駐越軍事顧問團」,以鄧定遠中將為首任團長,全團共15人,於10月8日飛抵西貢。
  
  軍事顧問團除了在南越政戰總局及所屬各局派駐顧問外,還從1966年7月開始在各戰術區司令部派駐顧問,隔年3月,又在海、空軍司令部派駐顧問,使顧問人數增為31人。由於當時除了美國外,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泰國與菲律賓等國都陸續派兵援助南越,因此南越政府特別成立「自由世界軍援委員會」,我國也獲邀參加,因此1967年2月我軍事顧問團改為「中華民國駐越軍援團」,團長也改稱司令。
  
  當時的團長徐汝楫已是第三任,成為了第一任司令,第二任、也是最後一任司令為姜獻祥。
  
  我顧問團和軍援團駐越期間,協助南越軍方成立政戰總局、建立各級政戰組織、開辦政戰教官班,創建政戰大學等。我駐越軍援團是在1973年3月12日離越返抵台北,結束為期9年的援越工作。位於胡志明市的前南越總統府獨立宮(現已改稱統一府)地下作戰指揮中心還留有一張越文的「1968年越南共和國各同盟國駐越軍隊統計表」,其中即標明中華民國派駐人數為31人,為我駐越軍援團留下歷史見證。
  
  當時我政府非常重視援越工作,為助越軍和美軍作戰,特選派胡璉將軍任駐越大使,胡被列為越共暗殺對象。越共攻擊當天上午,胡璉正在大使館內主持例行會議,越共就在胡璉身後引爆炸彈,整個后牆被炸大意,所幸胡璉並未受傷。負責暗殺的越共竟是一名華裔女子。
  
  經過這次教訓,政府決定在西貢自建大使館,為一宮殿式建築,有獨立庭院,還特別加強防護功能。目前我前駐越大使館建築仍存在,並改為越南政府機關辦公室、不過年久失修,已不復當年亮麗。
  
  我方駐越人員除了胡璉被列為越共暗殺對象外,當時國安局駐越代表高潔也因身份暴露,被列入越共暗殺名單。國安局駐越代表負責督導情報局和國民黨大陸工作會在越活動,主要任務是發展電訊情報、監聽北越飛機通訊,尤其是中共飛機活動情形,所以國安局在南越的監聽站是設在靠近南北越邊境的順化。雖說只是監聽,但有一次因順化監聽站成員一時大意,竟自己上街買菜,引起越共分子注意,結果使得監聽站遭越共突擊,損失慘重,後來這個監聽站就搬到硯港。
  
  空運美軍 不惜代價
  
  除了軍事顧問外,「我國」也曾派遣援越空運隊,於1965年11月25日抵達西貢,空運隊由空軍34中隊成員組成,首任隊長為趙任俠中校,初期全隊共有飛行軍官7人、機械士3人和C—46運輸機2架,由我駐越軍事顧問團督導,協助南越社會部空投救濟物資並執行深入敵後的人員物資運載、空投空降、電子偵測等特種任務,每3至6個月,由空軍總部派一架飛機來越換防,使空運隊機組人員能輪替返國,飛機也能進廠維修。不過至1967年8月,援越空運隊殉職組員多達25名,含飛行員17名,士官8名,折損C-123運輸機3架。
  
  另外,在南越政府衛生部的邀請下,「我國」也在1966年派遣援越醫療隊,全隊工程師護士共10人,工範圍為南越中部的平順、平綏和寧順等省,也都由軍事顧問團負責督導。
  
  另外,在援越中也曾扮演重要角色的就是中華航空公司。1962年時,剛成立3年的華航在西貢成立「南星辦事處」,接手中情局在南北越叢林空投運補的特種任務。隨著越南戰事的白熱化,大量美軍投入越南戰場,華航南星辦事處業務也日漸繁忙。在越南戰地從事運輸任務的這段時間,華航南星組員遭遇的危險可說是援越各單位之冠,除了飛機本身的機械故障等問題外,還有飛機中彈、撞山等意外,其中以不知來自何處的地面炮火威脅最大,甚至還有兩組人員是被越共的肩射防空飛彈擊落。
  
  面對中南半島的戰事,台灣除了派遣軍事顧問團協助越南外,也曾軍援柬埔寨、寮國,甚至馬來西亞。
  
  不過受限於國力,我軍援中南半島國家大都以軍服、鋼盔、通訊器材為主,也有少部分的槍械彈藥;另外,國安局也曾援助收發報機和發電機等通信器材。
  
  1973年南北越簽訂《巴黎和平協定》后,所有援助南越的外國軍隊和軍事人員必須全部撤出,越戰徹底「越南化」。不過久經戰亂的南越政府在孤立無援的情形下,希望我駐越軍援團能繼續協助,我政府基於共同反共的立場,決定軍援團以「駐越建設顧問團」名義繼續留越援助。
  
  建設團任務仍以延續過去軍援團協助南越軍方政戰工作為主,以加強政訓、心戰、安寧、社會為工作重點。
  
  較特別的是,建設團還推動「克難生產」。因為建設團發現南越政府軍經常久駐一地,很少調動,大都與軍眷同住。
  
  南越久經戰亂,廣大肥沃的土地大多閑置,建設團於是利用團內經費購買玉米種子、農藥、農具,提供越軍及軍眷參與農墾。由於農獲所得皆歸部隊和軍眷所有,除可改善部隊和眷屬生活外,部隊也會為保護自己利益而拚命作戰。
  
  不過才推動一年多,南越就亡國,實在可惜。
  
  由於建設團是機密計劃,因此團員皆著便服,且行事低調。當時南越仍是戰區,很多團員都不敢讓家人知道要派駐西貢,只好騙說要到日本琉球美軍心戰班受訓,直到半年後首次休假回台才告知。在西貢,團員上街都結伴而行,且身揣手槍以防萬一。由於團內生活紀律要求嚴格,並無太多娛樂,和住在和尚廟沒有兩樣,團員有時只好繞著團部庭院慢跑發泄精力,戲稱為「拉磨」。
  
  另外,團部後方為一高中女校,有些團員有時也會站在二樓陽台上看看女學生「望梅止渴」。
  
  當時建設團團部位於西貢韓國公園附近,為一法國殖民式建築,為前駐越韓軍司令官官邸,現改為越南農業科學協會辦公宰,外表已破舊不堪。
  
  雖然南北越簽署《巴黎和平協定》,不過從1973年到1975年初,越共仍攻勢不斷。1975年初越共經過兩年的整補,在1月4日發動攻擊,一舉攻佔位於西貢東北臨接柬埔寨的福隆省,接著於3月上旬在中央高地發動大規模的攻勢作戰,3月10日佔領中央高地重鎮邦美蜀,阮文紹總統下令自中央高地撤退,使局勢完全改觀,揭開南越50日亡國的序幕。這段日子也成為建設團團員水難磨滅的回憶。
  
  當阮文紹下令棄守中央高地,我派駐該區的部分顧問來不及搭機逃出,只好混在難民群中,輾轉逃回西貢。3月29日峴港棄守前,我顧問在兵荒馬亂中衝出人潮,分別搭上最後一班南越軍機和美軍軍艦返回西貢。
  
  這些顧問回到西貢,都只剩身上的衣服,非常狼狽。這時團部也將其餘派駐在外的顧問全部召回西貢團部。4月5日蔣總統過世,建設團就以此名義,讓大部分團員回台,只留下包括團長、首席參謀宮、侍從官和負責譯電的團員陳興國。
  
  4月初邊和淪陷后,西貢已聽得到炮聲。4月8日早上,南越空軍一名飛行員叛變,駕機轟炸總統府獨立宮,總統府內有2人喪生,彈著點就在獨立宮直升機停機坪,現在還被用紅漆圈出,而炸彈破片就陳列在旁供人參觀。陳興國當時就站在陽台上親眼目睹。
  
  西貢淪陷前已有越共滲透展開破壞,而團部衛兵已撤離,留守的4人只好緊閉大門,晚上則分睡團部二樓四個角落的房間,枕頭下壓著手槍,床邊靠著卡賓槍,床下則擺著一箱子彈,一旦越共來襲隨時進行殊死戰鬥。後來情報也顯示,建設團確實已被列為越共暗殺隊的對象,因為團員常去就醫的西貢「六邑醫院」的副院長為一華僑,團員就醫時都熱情接待,不過後來西貢淪陷后才發現這名副院長竟是越共間諜。
  
  4月15日,大使館轉告美方通知要準備撤離,陳興國立刻發電報請示國防部准予撤離,他已預感西貢很快就不保了。國防部回電同意撤離后,四人即著手焚毀帶不走的文件。由於當時先返台的團員大都認為只是暫時回台避避戰禍,還會回西貢,因此所有的文件檔案都留在團部,使得最後撤離時無法全部帶走只好焚毀。這些檔案和文件總共燒了3天,十餘年來我援越的很多珍貴檔案就此化為灰燼,只有少部分帶回台灣保存。
  
  4月18日,四人在越共的炮聲中搭乘華航班機回台,我援越工作正式畫上句點。3天後,剛下台的南越總統阮文紹也飛抵台灣,4月26日,我大使館人員隨著最後一班華航班機撤離越南。4月30日上午10點45分,兩輛北越坦克沖人獨立宮,南越亡國。
  
  大家看完上面的文章了吧?西沙戰事緊,好一個「西沙戰事緊」啊。我在這裡列一個時間表,對比一下南越當局與老蔣的行動:
  
  1956年5月26日,南越政府向中國提出領土要求,聲稱對全部西沙群島、南沙群島擁有主權,同時出兵佔領了西沙永樂群島中甘泉等島嶼。
  
  1958年8月21日,南越又大舉增兵並且侵佔了琛航島。
  
  1960年,當時的南越總統吳庭艷受邀訪問台灣,受到老蔣熱情接待。吳庭艷並參觀國軍演習,留下深刻印象。因此在與蔣中正總統及蔣經國會談時,要求派遣一位將軍前往越南,協助軍隊整建工作。
  
  同年底,蔣政府同意吳庭艷所請,派遣由王升任團長的7人軍官團赴越,協助南越軍方建立政戰制度,即「奎山軍官團」。駐越期間,軍官團協助南越軍方成立政治作戰研究班等班隊,代訓幹部,並於1962年1月5日完成任務返國。
  
  1964年9月1日,南越國防部長兼三軍總司令陳善謙上將,發函給國軍參謀總長彭孟緝上將,正式邀請派遣軍事顧問團赴越。國防部立即成立「中華民國駐越軍事顧問團」,以鄧定遠中將為首任團長,全團共15人,於10月8日飛抵西貢。
  
  軍事顧問團除了在南越政戰總局及所屬各局派駐顧問外,還從1966年7月開始在各戰術區司令部派駐顧問,隔年3月,又在海、空軍司令部派駐顧問,使顧問人數增為31人。1967年2月軍事顧問團改為「中華民國駐越軍援團」,團長也改稱司令。
  
  顧問團和軍援團駐越期間,協助南越軍方成立政戰總局、建立各級政戰組織、開辦政戰教官班,創建政戰大學等。駐越軍援團是在1973年3月12日離越返抵台北,結束為期9年的援越工作。位於胡志明市的前南越總統府獨立宮(現已改稱統一府)地下作戰指揮中心還留有一張越文的「1968年越南共和國各同盟國駐越軍隊統計表」,其中即標明中華民國派駐人數為31人,為駐越軍援團留下歷史見證。(留著這東西,免得有人不認帳)
  
  1973年南北越簽訂《巴黎和平協定》后,所有援助南越的外國軍隊和軍事人員必須全部撤出,越戰徹底「越南化」。不過久經戰亂的南越政府在孤立無援的情形下,希望駐越軍援團能繼續協助,政府基於共同反共的立場,決定軍援團以「駐越建設顧問團」名義繼續留越援助。
  
  一九七四年一月十一日,南越當局明目張膽地公布地圖,把我西沙群島全部劃歸它的版圖。
  
  一九七四年一月十五日,南越海軍的16號軍艦「李常傑(Lnbsp;Thg Kit,HQ-16.)」首先入侵,對著我廣東省海南島漁業公司正在甘泉島附近生產作業的「402」、「407」兩艘漁輪方向開炮威脅,又瞄準甘泉島上的我國國旗轟擊。次日,4號軍艦「陳慶瑜(Trn Khánh DQ-4)」號也趕來與之會合。一月十七日上午,南越軍隊在西沙永樂群島的金銀島登陸,下午又派兵強佔了甘泉島。我東海艦隊迅速南下,西沙海戰隨後打響。
  
  1974年1月20日,我陸軍三個連,一個兩棲偵察隊官兵配合民兵乘坐海軍艦艇和漁輪開赴永樂群島,廣州軍區還出動了各型戰鬥機、轟炸機115批、401架次。有力地支援、掩護了登陸部隊、艦艇部隊和西沙軍民,將士們以及當地群眾的協力奮戰,終於奪回了金銀、甘泉以及被西貢當局佔據了十八年之久珊瑚島,終於完全收復了西沙。
  
  1975年4月18日。民國軍事顧問團最後四人在越共的炮聲中搭乘華航班機回台,我援越工作正式畫上句點。

118

主題

7228

帖子

1691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天下風雲出我輩,搗搗漿糊歲月摧

Rank: 4

積分
1691
沙發
王劍 發表於 2007-11-1 03:0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 syhc888  的帖子

老蔣是個權術家,不是謀略家。所以在資源勝出的情況下大敗不是意外。如果他繼承當年的大陸,大陸的運動只會更多,不會更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

主題

1219

帖子

251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51
3
xwangm 發表於 2007-11-1 23:5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21:2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