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大片」情景火爆 細心軍迷專挑「穿幫」情節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07-10-28 20:2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電影《兵臨城下》中的蘇軍神槍手瓦西里 [資料]



電影《巴頓將軍》中,巴頓用手槍射擊德軍飛機的「經典」鏡頭 [資料]



電影《坦克大決戰》中,龐大的德軍重型坦克集群中,居然全部是美製M-24輕型坦克「冒充」的 [資料]

    許多好萊塢大片以名演員、高成本、大製作為影迷們提供了豐盛的視覺大餐,一些軍事題材的影片也反映了特定歷史年代中的戰爭場景,演員們使用的道具往往就是當年士兵廝殺所用槍械的再現。

    但細心的軍迷們卻從中發現了諸多兵器「穿幫」情節。

    《兵臨城下》:裝彈五發連斃十人

    派拉蒙公司在2001年出品的影片《兵臨城下》,是根據蘇聯紅軍在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中的真實故事拍攝的。主人公瓦西里有一手好槍法,在戰場上幾乎彈無虛發,創造了「瓦西里神槍」的神話。

    在影片中,瓦西里使用的是「莫辛-納干」步槍,它的設計粗糙且過時,整體感覺比操作一挺機槍還要麻煩。其有效射程是400米,在瞄準鏡輔助下能達到800米。《兵臨城下》在展示該槍威力時「穿了幫」,瓦西里曾連續操槍射擊10餘次,成功狙殺10名德軍官兵。這在實際情況下是不可能的,因為「莫辛-納甘」步槍的彈容量只有5發。

  《巴頓將軍》:忘記加水的水冷機槍

    這部獲得1970年奧斯卡最佳電影桂冠的影片講述了美國陸軍上將巴頓的傳奇經歷,他率領士氣低落的美國第3集團軍從北非一直打到義大利,再打到法國阿登山區,一路上所向披靡,成為美軍勝利的象徵。

    本片最大特色是全部外景都在非洲沙漠和歐洲西部高原實地拍攝,從大漠戈壁到白雪覆蓋的叢林,再加上巧妙的攝影,使得電影的真實性無可置疑,就連影片中所用的M1卡賓槍、M1湯普森衝鋒槍、勃朗寧M1917重機槍等槍械,也是從博物館里借出來的原裝貨。可是鐵桿軍迷還是從一個細節上挑出了毛病:在一望無際的利比亞沙漠深處,美軍用「勃朗寧M1917」重機槍抵抗德軍集群衝鋒,槍口發出如同機器撕亞麻布的聲音。要知道,該槍屬於水冷式機槍,射擊前要在槍管外面套上一個大水桶,槍管長時間射擊後會變得滾燙,需要用水桶里的涼水冷卻。問題是當年戰役是在零上幾十度的沙漠環境中進行的,美軍如果在沒有冷卻水的情況下用「勃朗寧M1917」重機槍作戰,純粹是找死。

    《史密斯行動》:廚房裡能發火箭彈?

    20世紀福克斯公司的這部槍戰片,把「家庭暴力」推向極至。在片中,約翰·史密斯和珍·史密斯這對夫妻,實際上都是身懷絕技的殺手,並互為敵對公司工作。

    該片不僅出現了大量精良槍械供男女主角擺「酷」,還精心設計了「家庭戰爭」的火爆情節。在夫妻把各自底牌揭曉的晚上,約翰·史密斯和珍·史密斯從床頭櫃、冰箱、花盆乃至牆壁夾層里,找出不下十餘種名牌槍支,打得昏天黑地。

    最刺激的鏡頭莫過於約翰·史密斯先生從廚房裡抄起一挺SMAW火箭筒,活生生將老婆連同外面的樓梯一起炸上天。

    SMAW火箭筒目前只有美國海軍陸戰隊使用,它能夠輕鬆地打穿500毫米厚的混凝土牆壁或坦克鋼板,但它的致命弱點是不能在封閉的房間里使用。

    因為火箭筒發射時產生的火焰如沒有開闊的空間供釋放,反噬作用會將操作者燒成一個柴火堆。

    因此史密斯先生如果真的在廚房裡用這種火箭筒「打老婆」,他自己也會變成一支「大火把」。(中青在線-青年參考)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05:0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