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解密1949:美大使欲見周恩來 中美或有建交可能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決策會員(三十九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851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一個中國人 發表於 2007-10-26 22:5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Top娛樂網    2007-10-25  

    核心提示:中國外交部檔案館解密檔案顯示,在1949年,司徒雷登曾試圖和中共建立聯繫,並與周恩來見面,但因為中共不太熱心,美國方面也有爭論,這件事最終擱淺。


    1945年重慶談判期間周恩來與司徒雷登會面

    司徒雷登試圖與中共接觸

    1949年4月,南京解放以後,李宗仁將國民黨政府遷往廣州,以司徒雷登為大使的美國大使館卻不肯跟著南遷,而一直留在南京,其原因是對國民黨政府的腐敗無能深為不滿,對其喪失了信心,希望留在南京找機會與將來的中共接觸。外交檔案中的很多材料記載了這一過程。

    司徒雷登不走,顯然是美國國務院的安排,表明美國的對華政策有可能在新形勢下發生變化。周恩來臨時決定將黃華調任南京市軍事管制委員會外僑事務處(簡稱南京外事處)處長,克日赴任。

    司徒雷登原是燕京大學的老校長,1946年7月應杜魯門總統派到中國「解決內亂問題」的私人代表馬歇爾將軍的推薦,出任美國駐華大使,這時他已經70歲。黃華原名王汝梅,1932—1936年是燕京大學經濟系學生,也是北平「一二·九」學生運動的領導人之一,司徒雷登對他是熟悉的,黃華在「軍事調處執行部」工作時,也和司徒雷登見過面。

    5月初,黃華到任後幾天,早在燕京大學早期就擔任司徒雷登的秘書和顧問、與黃華也熟識的傅涇波到外事處與黃華見了面。在傅的建議下,5月13日,黃華以燕京大學老校友的身份拜訪了他的老校長。

    司徒隨即向外交界散布自己已與中共方面取得了聯絡,收到了周恩來的回信,藉以抬高自己的地位,並要求其他國家的外交使節與自己保持一致行動。對於司徒的這一說法,黃華隨即強調自己與司徒的接觸純系私人交往,不知道司徒與周恩來有什麼信件,更談不上回信。

    美國政府不急於建立美中關係

    從檔案中可以看到,黃華與司徒接觸的每一個行為都是在上級嚴密指導下進行的。之後,司徒雷登和傅涇波也找黃華談過幾次,除一些具體事務外,談話的中心內容主要是關於建立新的中美關係的問題。黃華指出,美國援助蔣介石的政策,造成中國人民重大損失,創痛極深,中美要建立新的關係,美國首先要停止援助及斷絕與國民黨逃亡政府的關係,承認新的人民政權。司徒雷登表示,美國已經停止援助蔣介石,現在所運來的,是國會去年通過而未運的部分,所余無幾,今後再無援助。

    至於承認的問題,目前尚未成立新政府,沒有承認的對象,待新政府成立后,如果得到中國人民的支持或至少為他們所接受,同時證明它願意並且能夠按國際慣例同別的國家保持關係,自然就會討論有關承認的事,但在這之前,按照國際法,美國尚不能斷絕與舊政府的關係。

    過去,對美國有所謂干涉內政的評論,今天美國更宜慎重從事,不能表明擁護或反對哪一方面。中國的問題不只是一個對華政策問題,也是關係到世界和平的問題,美國現在很難做出正式表示,需他返美之後努力云云。

    司徒雷登的態度,似乎表明美國政府並不急於建立新的美中關係,這與司徒雷登留在南京不走的布局顯然是不相稱的。另一方面,美國國務院對於情況和進展的不明朗似乎又頗著急,由副國務卿魏伯出面給司徒雷登發來電報,要他赴北平求見周恩來,直接了解中央的態度,並準備以經濟合作總署原定援蔣的一批糧食、棉花及向新中國大批貸款和開展貿易作為見面禮。對此,中共中央考慮通過非官方聯繫較好,根據過去每年6月24日司徒雷登都要爭取回燕京大學過生日的情況,由燕京大學校長陸志韋出面寫信邀司徒雷登訪問燕京大學,並由黃華告訴司徒雷登,他希望與當局晤面的事亦有可能。這時已是6月28日。司徒雷登表示,獲此消息,極為高興,但國會於7月底即將休會,時間恐怕來不及,同時國會內部派別複雜,此時去北平很容易引起議論,增加不便,所以,他要將此事報告國務卿艾奇遜,由艾奇遜決定。

    司徒雷登想見周恩來

    司徒雷登在回美國以前,希望能北上北平,借去燕京大學訪問探故的機會,與周恩來見面。黃華接到上級指示,可以允許司徒去燕京大學訪問,是否與周恩來見面則可等其到北平后再定,但此二事均系司徒提出,不是中共主動邀請,這一點必須明確,不給對方宣傳的借口。此外,上級還明確指示,司徒到北平,可在火車上掛一卧車前往,派人護送,不得乘美方的專機。

    6月24日是司徒雷登的生日,司徒的秘書傅涇波邀請黃華去參加生日宴會。也許是考慮到這種場合過於公開,黃華經向上級請示,婉拒了這一邀請。

    但是司徒雷登與中共接觸的努力也只是幾個人的主張,美國政府方面對此有很大爭論,各方看法很不相同。根據檔案中的記載,7月2日,傅涇波造訪黃華,告知司徒已接艾奇遜的來電,要求司徒雷登須於7月25日以前直接趕回華盛頓,中途不要停留,為恐引起各方評論,暫時不要去北平。黃華隨即答覆,去北平是司徒雷登自己提出來的,去否可由司徒自己決定。直到此時,司徒雷登還心存幻想,問回美后如何與中共保持聯絡,黃華答覆還考慮不到聯絡的需要。

    事實上,美國政府內部在對華政策上有很大爭論,直到7月21日,傅涇波還給黃華打去電話,說馬歇爾以私人身份給司徒雷登打去電話,說個人主張司徒應去北平一趟,但杜魯門害怕反對派議員講話,不贊成司徒去北平,南京美國大使館內部對此也有很大爭論。可以看出,直到司徒雷登離華前的最後一刻,內心仍是充滿矛盾。

    司徒雷登最終還是沒有去成北平。8月5日,就在司徒雷登已經離開中國而尚未到達華盛頓之際,美國政府發表了《美國與中國的關係──特別是1944—1949年間的關係》的「白皮書」,正文前面有國務卿艾奇遜為說明編寫該書的經過和宗旨給杜魯門總統的一封信。

    8月18日,新華社發表了毛澤東撰寫的評論——《別了,司徒雷登》。為這段歷史畫上了句號。
我是一個熱愛自己祖國的中國人,我健康,我快樂。
細節成就完美。
圖片類未註明[原創]的均為轉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6 12:0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