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冷眼看中國,世界誤讀了中國

[複製鏈接]

3004

主題

3519

帖子

3135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苦力打工

Rank: 4

積分
313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大蝸牛 發表於 2007-10-25 12:1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世界可以另眼看亞洲人,但不可另眼看中國人,人類創世之初,中華文明就點亮了世界文明的一簇篝火,從此燃煬不息。可以說,中國是世界上最神秘的國度,它的驚鴻照影,象是古老的符咒,破解它或闡釋它都是很困難的事,所以,中國多半是被世界誤讀。
   
       中國曾經被世界冊封為「帝國」的尊號,秦皇問天,漢武叩地,兩大帝國橫歷天下,風雷驚合,萬國朝覲,這是中國被世界所追頌的漢家絕唱,這一刻,世界說,中國是強大的。但中國又是孱弱的,大清帝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國,不可謂不大;民國新政,軍閥爭雄,氣,不可謂不壯,但它卻不能驅逐洋寇,抵禦外侮,一敗再敗於彈丸小國日本之手,辛丑條約割地,二十一條賣國,人成鬼,國幾欲亡,這一刻,世界列強捂口竊笑,又說中國是軟弱的。當今,中國崛起了,世界又炒作中國「威脅論」,加強對中國的戰略防範與牽制。可中國威脅得很不體面,小國根本無「驚悚之狀」,照樣佔領你的邊疆領土,搶奪你的文化遺產,更不用說天字第一號的美利堅合眾國了,可見,威脅論,只不過是捉鬼畫符的道士戲法;當中國面對世界聒噪,開始戰略調整,低調回應時,世界又熱議中國是「韜光養晦」, 猜忌中國是不露聲色,待時而動。中國就這樣被世界誤讀得忽左忽右,所以,中國很象一個爺孫買驢的笑話,爺爺騎驢有人說,孫子騎驢也有人說,最後乾脆爺孫倆抬驢而歸,讓世人徒增笑耳。
   
       當今,世界又製造「中國世紀」輿論,說中國是經濟強國,世界銀行說中國的GDP總量位居世界第四名,中國已接近發達國家水平了。當然,這只是遊歷中國東部地區得出的結論。的確,東部地區,富甲一方,正如宋詞所道「市列珠璣,戶盈羅綺」,東部的上海,是國際一流大都市,流光溢彩,紙醉金迷,人稱「上海歸來不看城」,長三角地區,經濟發達,居民早已是奔大康了,如刨開其它地區不論,東部堪稱中國的「小北歐」,世界說中國是經濟強國,恐怕只是一個假言判斷。還有,當我們遊客走出國門,無論是在貧窮的非洲或是富足的歐洲,大把大把拋撤人民幣的時候,世界驚叫的聲音,更佐證了這一點,中國人太有錢了!然而,世界遊客到了中國西部地區猛一瞧,見到還有人窮得仍住在窯洞里,生活尚處在溫飽水平,人均收入不過在600元左右,便大呼中國在忽悠世界,原來中國是金粉泥身。世界這時重新認證中國,發現中國人均GDP在世界排名100名之後,而中國的人均財富只佔世界人均的1/13,中國還有相當人數的赤貧人口,中國目前的社會狀況是經濟發展不平衡,東西部差距擴大化,此時,世界說中國勉強接近發展中國家水平,世界富人俱樂部開始對中國說不,七國集團也沒有給中國備一把交椅。
   
       世界更多的了解中國,是從萬里長城的青磚看到了中國人的古樸,從景德鎮的瓷器看到了中國人的精緻,從西安的兵馬俑看到了中國人的神武,中華文明的古韻遺風,讓世界著了迷,這時,遊客紛至沓來。中國之所以稱為禮義之邦,也是緣於有了一位國際大儒孔聖人而聲名遠播,他早在二千多年前就說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世界認為,孔聖故鄉,一定是人人會吟風詠月,個個能描圖作畫,中國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自然會孕育出文明的子民,在馬可波羅遊記中,義大利人就已經告訴了世界。所以,世界認為,在遙遠的東方有一個神秘的國度。隨著中國經濟的繁榮,大量的中國人開始週遊世界,但世界就是從這些中國來客中看到了中國人的另一張面孔,那就是,當中國的遊客在他們的國土上隨地吐痰,大聲喧嘩;當中國的腐敗官員逃到他們的國家尋求避難;當祟洋媚外的中國人為獲得一張綠卡,不惜紅顏嫁白翁,世界又抱怨說,中國人真***!世界看中國,也不自覺地陷入了斯芬克思之謎中,中國展現給世界的,一面是人像,另一面是獅身,迷人時,風景這邊獨好,麻煩時,真是「醜陋的中國人」!中國人在西方眼裡真像古希臘神話中的查格留斯神,具有魔鬼與神靈的雙重素質。
   
       世界看中國,還往往從體育方面來解讀中國。奧運會的申辦成功,世界說中國是當之無愧的體育大國,奧運會花落中國是奧林匹克精神的獻禮。而世界級的體育名星如姚明、劉翔,鄧亞萍等,在讓世界驚艷的同時,又為中國在體育王國找到了一席之地。體育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體現,體育文化的價值是構成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一個重要參數,它涵蓋了整個社會文明的一種廣意性,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中國的綜合實力確實強大了。但世界另一種聲音也隨風而起,他們說,如從中國體育整體水平和平均的國民素質來衡量,中國只能算是體育大國,還不是體育強國!有許多體育項目與世界不在同一起點上,世界上有許多國家體育運動是自發組織的,象中國獨攬其美的項目,比如乒乓球、羽毛球,中國是「御林軍」,而他們是「民團軍」,中國是大投入,精產出,不求兵多,但求將能,中國人口有這麼大,出現幾個體育名星有何誇者?這種觀點仍佔上風。的確,體育強國或者說是體育大國,國民體育的整體水平都是靠前的,因為從體育盛事中,可以反映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從運動員比賽中,可以展現一個民族精神。在國際和平環境下,國與國的論劍方式,已被體育競技所替代,體育中的拼殺,就是擬戰化的雙方交兵,運動員的精神,就是國家精神,胡適說體育是:「羅馬時代的角抵和斗獸的遺風」,但這種斗獸所表現出來的勇氣和拼殺精神,是不可缺少的,「猛如虎,狠如羊,貪如狼」這句話同樣適用於運動員,但中國只能從乒乓球比賽中才能感受到中國運動員的這種精神,而在足球場上,中國運動員早失去了山林野性,變成「圈養家化」了。在世界看來,中國體育一邊是壯士斷劍,扼腕長嘆,一邊是橫掃千軍,笑傲群雄,可謂是雲泥兩重天。儘管體育是尊崇公正、平等、競爭的精神,但它卻是「神聖斯戰」,我們知道在第 11 屆柏林奧運會上,當希特勒看到一個被他認為是劣等民族的黑人運動員歐文斯取得了超過白人運動員的成績時,竟無奈地離開了看台,這一幕永遠印在了體育史冊上。這時,運動員就會理解「國運興」才能「體育興」的真正含義。具有象徵意味的是,世界軍事強國,也是體育強國,至少是經濟強國,美國、俄羅斯、德國莫不如此。但世界認為中國不是體育強國,更多的是從體育迷中找到了旁證,當體育迷用狂熱烤焦賽場時,一種不和諧的倒場噓聲,讓外國運動員頓然失語。體育的含義有著廣義性,它不僅折射了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經濟實力和民族性格,而且還體現了一種人性精神,這就是為什麼,一場體育賽事,能使兩個交戰國止戈息武,讓體育精神融入休戰的瞬間。
   
       林語堂老先生說:「中國曾經被人極大地誤解過」,所以,中國就一次次的被誤讀又一次次地被修正,這個過程將不斷地延續下去。
http://i12.tinypic.com/52dtvew.jpg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13:0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