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秋時賞菊品詩文

[複製鏈接]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7-10-30 04:5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秋時賞菊品詩文        

  古今吟菊的詩詞歌賦,可謂琳琅滿目,多姿多彩。有的吟其色,有的贊其姿,有的歌以詠志,有的借景抒懷,美不勝收。在眾多的吟菊詩人中,陶淵明自然獨佔鰲頭。

  據載,東晉詩人陶淵明,在擔任彭澤縣令時,不願為五斗米折腰,解綬還鄉,隱耕田園,一直過著「擊壤以自歡」的生活。勞動之餘,他特喜愛菊花,認為菊花品格高尚,不逢迎風雅,敢於傲雪凌霜,即使是殘菊,也懸掛枝頭,挺然不落,依舊含香吐芳。陶淵明用菊花的清雅倔強,來操守自己的君子之節。他家位於廬山下的栗里村。每到秋來時節,南山坡上,到處綻開野菊,競艷爭芳。他十分欣賞這「秋菊有佳色」,甚至還採摘花瓣,帶回家中釀製菊花酒,常常一個人自斟自飲。「三徑就荒,松菊猶存」,「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寫盡自己自由舒適的生活情態。那其中《和郭主簿》一首中寫到:

  芳菊開林耀,

  青松冠岩列,

  懷此貞秀姿,

  卓為霜下傑。

  詩人高度讚賞「霜下傑」,以這菊花的品格和氣質自勵,後人因陶淵明有此不慕榮利,志存隱逸的品格,尊稱他為靖節先生。

  菊迷陶淵明有一個有趣的故事:他在重陽節窮得沒有酒喝,只好在園裡摘了大把大把的菊花來吃,這時忽然有朋友王弘送酒來了,這故事就叫「白衣送酒 」。陶淵明每日每夜都勞作于山間野地,他用斧頭斬去雜草,斬去心中萬般苦悶,這才驚覺,自己原本是南山的兒子,菊花的朋友。他耳不聞是非,於是省氣;口不評是非,於是省心。這才有了《歸園田居》《桃花源記》。

  【菊花名稱的由來】

  歷代人們愛菊賞菊,不僅贊其實用和姿態美,更喜愛其不畏寒霜的特性。我們不妨來了解一下菊花名稱的由來。

  《禮記·月令》篇中這樣記載,「季秋之月,鞠(菊)有黃華」。它的意思是說,菊花開放的時間是每年秋天的秋末,九月份,所以菊花也叫「秋花」。菊花的「菊」字,在古代是作「窮」字講,是說一年之中花事到此結束,菊花的名字就是按照它的花期來確定的。因為九月是陽,所以菊花表示九月九日重陽節這個意思,後來「重陽節」賞菊這個習慣由此而產生。「菊」字也寫作「鞠」。「鞠」是「掬」的本字。「掬」就是兩手捧一把米的形象。菊花的頭狀花序生得十分緊湊,活像抱著一個團兒似的。人們發現菊花花瓣緊湊團結一氣的特點,所以叫作「菊」。

  知道菊花名稱的由來后,我們再回到賞菊品文中來,自從陶淵明對菊花給予了特別的關愛之後,歷代文人便對菊花的高風亮節、高尚情操給予更多的關注和讚譽。光是在《紅樓夢》一書里,我們就可欣賞到10多首吟詠之作。現在,我們來欣賞一下《紅樓夢》中林黛玉的《吟菊》詩:

  無賴詩魔昏曉侵,繞籬欹石自沉音。

  毫端蘊秀凌霜寫,口角噙香對月吟。

  滿紙自憐題素願,片言誰解訴秋心。

  一從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風說到今。

  黛玉三首吟菊詩是園中姐妹吟菊詩之冠,而「魁奪菊花詩」這一首更是三首之冠。「毫端蘊秀凌霜寫,口角噙香對月吟」。花美,人美,景美,情美,構思巧妙,合諸美於句中。「滿紙自憐題素願」,寫出黛玉平素多愁多病,自怨自艾的情狀;「片言誰解訴秋心」,道出自己一懷情愫不被人理解的苦悶,最後,又將同菊花關係最深的陶淵明拉出來,歌詠菊花的亮節高風,也把自己的高潔品格顯示出來。

  【從菊花詩看「紅樓女子」】

  將女人比作花是自然的事,但若將女人與菊花對上號,可就不一般。自古菊的疏野淡泊、獨標傲世、頑強清高多與陶淵明、李白、屈原、黃巢等豁達豪邁、錚錚傲世的一類人士所託,而曹雪芹筆下的紅樓女子,卻也紛紛訪菊、問菊、憶菊甚至戀菊,寄託各自不同的思想,史湘雲伴菊而歡,理想如月光下的菊影移動模糊、虛幻、隨遇而安,林黛玉懷秋心作菊夢,與菊同潔同傲同堅。賈探春精明嚴謹,又常故作豁達之菊習。薛寶釵在菊的陶染下一反雍容嫻雅、穩重和平的淑女風度,憨情菊思,凄傷戚戚。

  菊的無論某一方面與紅樓有所牽連便預示著紅樓女子將有怎樣的人生際遇,或悲或喜已不在話下。紅樓女子尤其類菊的一點便是"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她們的聰穎不凡的才學及鮮明的個性都對封建禮教世俗發起了抗爭,雖奏不出鏗鏘鼓聲,但她們的抗爭卻也是歷史的發展進步所不可欠缺的。

  菊是花中君子之一,紅樓女子與菊同行為友,她們的婉約、傲強、美好更添女性詩章的耀眼流金。

  欣賞完了前面兩首菊詩,我們來細細品味黃巢的《題菊花》,卻又別有一番風味。

  颯颯西風滿院栽,

  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

  報與桃花一處開。

  第一句渲染了颯颯西風,作為滿院菊花開放的背景,顯示了菊花的高潔勁拔。第二句再突出「蝶難來」,就不能不令人感到菊花所受境遇的不公。三四句正是作者感情的自然發展,以極其浪漫、極其雄放的豪情,集中地表現了詩人改造社會的宏偉抱負。詩中的菊花,是當今社會處於底層的人民的化身,作者既讚賞他們傲迎風霜開放的頑強的生命力,又深深為他們所處的境遇、所遭受的命運而憤激不平,立志要徹底改變這一狀況。

  同樣是菊,在不同的背景,不同的詩人口中,吟出了一道道秋菊的風情畫。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384

主題

1921

帖子

1698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698
沙發
xli710 發表於 2007-10-30 12:02 | 只看該作者

好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03:2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