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十七大對台政策:主動製造軍事衝突維持內戰狀態?

[複製鏈接]

4854

主題

6919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18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大西洋人 發表於 2007-10-15 20:5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東森新聞記者王宗銘/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15日起一連七天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進行,現任總書記胡錦濤可望全面掌權,並對其第一任任內的對台政策進行調整。胡錦濤提出以一中原則呼籲兩岸進行結束敵對狀態的協商,簽署和平協議,乍看之下似乎並無新意,不過,參照五年來兩岸情勢的急遽變化,這樣的微調則是反映出確實有其內外環境的需要。

在兩韓峰會有重大進展的和平氛圍中,胡錦濤選擇了一個討好的議題帶出其新對台政策,一中原則仍是兩岸談判前提,實際上的效果仍然是兩岸不能協商,實質問題是繼續拖延下去;而一般預期,面對民進黨政府推動公民投票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以及可能的下一步,中共十七大對台政策將以反對遏制台獨為首要任務,如何落實,遠比外界所想象地要更加複雜得多。

在中國涉台部門的思維中,「採取適當規模的軍事行動製造衝突與危機」的聲音一直是存在的。從涉台專家陳良生、楚樹龍、陶紅兵所共同著述的「中國國家統一戰略」一書中的說明可以知道,這樣的聲音當前正接受現實的檢驗,極有可能正式浮出檯面,為官方所認可採用。

這項較由胡錦濤拍板定案的當前反分裂國家法來得強硬的主張,突顯的是,使用軍事手段對台獨的打擊及遏制不能被動應對,要主動出擊,必須防止在法理台獨後再採取軍事行動;因為美國有可能搶先承認台灣獨立,然後應台灣共和國的邀請派兵入島,這時大陸的戰爭行動很可能被美國認定是對一個新的國家的侵略,而不是一個國家的內戰,美國的介入就會被辯解為是保護台灣的法理獨立,而不是對中國領土的侵略。

因此大陸應該在台灣法理獨立步驟前,選擇製造軍事衝突,以恢復內戰狀態,重開內戰,以此壓迫台灣中止法理獨立步驟,從而打亂台灣獨立時間表,延緩台獨步伐的戰略目的。用更簡單的話來說,只要北京當局認定台灣的某個步驟是法理獨立,它就可以採取先發制人的動作。在當前的反分裂國家法中,這個動作被稱作是「非和平手段」,未來是否會直接調整成包括軍事打擊,將是觀察重點所在。

這也就是為何北京當局當前對於台灣入聯公投的認定仍然在於是「邁向台灣法理獨立的一個步驟」的其中一個可能原因,換個角度觀察,在未來五個月期間,中共十七大真的會決定在台灣入聯公投結果揭曉前採取必要的先發制人動作嗎?又或是,假如中共十七大決定採取更強硬的新對台政策,那麽台灣入聯公投將會是這個新對台政策的試金石?

胡錦濤過去五年的對台政策在其宣傳中是自認極為成功的,尤其是通過國共平台所進行的軟性對台交流更是掛在嘴上,無奈是國民黨推動返聯公投,讓這條路線是受到中共內部的質疑;而胡錦濤硬的一手方面,則是連續受到陳水扁總統推動「終統」、「正名」、「四要」、「入聯公投」等衝擊,同樣使得硬的一手部分也被懷疑是否有真正作用。

如果真是如此,那是否胡錦濤的對台政策真得不可行?那倒未必。更準確的說法是,胡錦濤較為務實去了解台灣的動向,並且發現其實情勢仍然是在他所可以控制的量程內,就如同陳總統所一直突顯的並未改變台海現狀,因此可以抗拒黨內強硬派的主張,不致於可能因一時衝動而中了台灣的計。

這也就是胡錦濤之所以能夠以對台政策在黨內立威,並以台灣問題作為其全面掌權的墊腳石的關鍵原因。因此,胡錦濤可望「唯我獨尊」,以其對台政策說服黨內其他新領導人繼續接受他的領導。

然而也正因為中共十七大的新對台政策同樣也取決於胡錦濤個人對消息的掌握及情勢判斷,因此尚未塵埃落定的台灣入聯公投以及新總統的下一步仍然還是未知數。面對兩岸統獨情勢已經面臨攤牌的新形勢,胡錦濤勢必選擇是否採取說到做到的新政策,才能說服內部強大不滿的聲音。

和平不是一個絕對的和平,而是不同的勢力在衝突和較量中所達到的一個短暫的平衡狀態。

196

主題

8058

帖子

721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211
沙發
11nn93n9 發表於 2007-10-16 00:27 | 只看該作者
"因為美國有可能搶先承認台灣獨立,然後應台灣共和國的邀請派兵入島,這時大陸的戰爭行動很可能被美國認定是對一個新的國家的侵略,而不是一個國家的內戰,美國的介入就會被辯解為是保護台灣的法理獨立,而不是對中國領土的侵略。"

如果真的如此,技術層面上,可以說是台灣和美國的最差的選擇。
一是以台灣為戰場, 中美互練,倒霉的是台灣。
二是在台灣練, 美國基本上以不對稱的戰爭成本和大陸打仗,拖不起的。
三是全球的,不可逆的核擴散將徹底的敲響西方繁榮的喪鐘。
本人認為儘管這種保持衝突地戰略可以而且應該考慮。 但是本文中給出的基礎不對。衝突是要顯示意志和實力。 不是為了杜絕美國的介入。 如果美國要介入, 即使在內戰狀態下, 也可以推動台灣進行獨立公投, 然後介入的。但大陸如果用行動顯示了意志和實力,即使美國願意介入, 台灣還不幹呢。 因為歸根結底, 台灣會是戰場。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2 07:1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