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與女兒談商業模式之6:我要辦電力公司

[複製鏈接]

1097

主題

4592

帖子

2155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15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華夏之聲 發表於 2007-10-14 06:1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陳志武
刊登於2007年8月《創富志》

美國式商業模式的最大訣竅其實很簡單,專門找人們每天要用、要吃或者要住的東西,最好是每天要換個樣、每天要幾件或多次的重複需要的東西,你如果生產、銷售這種商品,市場潛力就大得不得了,特別是像中國有十三億人,任何每天沒人要用的東西,都隱含巨大的商機。市場規模和生產規模兩者既連在一起,又不完全一樣,但這基本是美國兩百年商業史的核心,也是中國正在發生的商業革命的要點。

跟陳笛講微軟、星巴克、沃爾瑪等模式之後,她基本領悟到這些道理,也讓她不斷思考她自己的億萬富翁夢。上次在中國開糖果連鎖店的想法被我否決后,她就在另找其它的主意。

一天晚上,陳笛說,「爸爸,我今後要辦電力公司!」

「為什麼要辦電力公司呢?」

陳笛,「你看,我們每天用電,人人每天都用電,電不就是你說的最有市場規模的消費品、日用品嗎?所以,辦電力公司,給家家戶戶提供電,那一定很賺錢!」

「電的確是人人都用,而且現在幾乎沒有電就無法生活了。這是好主意。但是,有一點得知道,就是世界上幾乎所有國家都對電價進行管制,把電價定得不高不低,讓電力公司的資本一年正好有10%左右的回報。所以,如果你要辦電力公司,賺大錢的機會有限。」

陳笛,「為什麼政府要管制電價呢?這沒有道理吧。」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一種原因是,幾乎所有國家都有一些社會主義思潮,認為越是涉及老百姓日常生活、涉及民計民生的東西,政府越要管制,說是怕市場上那些唯利是圖的商人亂要價,讓老百姓受不了。不過,在許多情況下,只要市場的競爭充分、不受阻擾,政府過多管制可能幫倒忙,因為太多政府管制、特別是那些錯位的管制反而大大降低商品或服務的供給量,結果使價格反倒上升。比如,像中國的房地產,你媽媽總要在北京買房,但我覺得北京房價太貴,要她等些年,可是越等越貴了。原因是,政府想要通過調控土地供應、通過規範房地產開發商等等,來把房價壓下,這樣讓更多人能買房子,可實際結果呢?政府越調控,房價漲得越高。人為調控的結果是,市場上的房子供應越來越少了,而想要買房的人不斷在增加,你說在需求增加的時候,也就是像你們小朋友都喜歡新的iPod、大家都想買,假如這時候蘋果公司還減少生產,那結果iPod的價格會更高還是更低呢?」

陳笛,「當然會更高,產品就越吃香了。」

「這種思路實際上影響到很多領域。比如,大米價格在中國一直收到政府管制,理由也是因為這涉及到人民大眾的生活,把米價壓得很低。雖然這表面上讓城市人受益,但,卻壓抑了農民種糧食的積極性,米價太低,有誰還願意生產糧食?會抑制供給。」

陳笛,「可是,這並不說明為什麼電價就該受政府管制。電市場跟房地產市場難道是一樣嗎?」

「當然,像房地產這樣的市場,如果政府不控制土地供應、不控制房地產商,這應該是一個充分競爭的市場,只要沒有壟斷剝削,就不該由政府來插手。但是,電力市場可能有差別,主要原因是,一旦一家電力公司將電網線路接到我們家門口,這家公司就擁有該電力線路,也就擁有了我們家作為它的客戶,於是,其它公司不可能來了,至少沒有太多別的公司再願花錢另鋪新電線到我們家。因此,第一家公司就獨佔我們家,使我們成了它的固定客戶,我們沒有太多靈活性、沒什麼選擇了。按經濟學的話說,這家公司對我們家有某些自然壟斷,他們就可以對我們隨便提高電價了。按中國的話說,這些電力公司一旦擁有我們,它們即可『關起門來打狗』,自然壟斷使客戶沒有選擇,只能聽任這些電力公司擺布了。」

陳笛,「對電力公司,這不是很好嗎?它們就可賺大錢了!」

「不過,問題也出在這裡。由於電力公司的相對壟斷地位,在1930年代開始到1980年代後期之前,美國電價一直由各州政府自己管制,每個州都有電力管制委員會,專門負責定電價。起初,電價完全由政府根據發電成本加一年10%左右的投資回報決定;1980年代后,各州已將電價放開浮動,但有一定的價格區間。」

陳笛,「這樣做不是讓電力公司賺不到錢了?我真恨政府管制!如果虧損由電力公司承擔,而賺錢的空間又被政府卡死,那誰還願意去投資興辦電力企業?」

「的確是這樣,過去這些年,電力行業難有太多新技術創新。只要電力公司的利潤空間有限,它們投資做新技術開發的動力就不大,潛在投資者也不願意進來,所以,過去很多年,大家都把電力行業投資看成穩定性的,而不是高風險、高回報的投資領域。電價管制的結果,是抑制了對新技術的投入。到最近幾年,能源價格、電力價格被放鬆管制了,能源危機感上也來了,就像你們老師在學校講的那樣,終於有新的風險資本進入新能源技術開發了。」

陳笛,「你說的風險資本是什麼意思?」

「風險資本是指願意承擔很高創業風險的投資,有時也叫創業投資資本。特別是對新技術的投資,可能十個投資項目,有八、九個失敗,風險很大。所以,對風險資本來說,是否能有非常高、甚至超常地高的回報,非常非常關鍵。否則,如果投資回報被政府規定不超過10%或15%,有誰還願意去冒險創業、冒險做技術創新呢?」

陳笛,「再回到壟斷這個話題。我在想,難道由政府管制價格,或者由政府去經營,壟斷就不會對老百姓構成威脅了嗎?萬一政府經營后也利用壟斷亂漲價,怎麼辦?」

「說得對。實際上,中國就有很多這種情況。比如,我們在中國使用的手機服務都是中移動的,中移動和聯通是兩家國有企業,他們絕對壟斷中國的無線電話服務,掌握絕對的定價權。我最早在2001年買了中移動的手機,到今天已6年多,可每分鐘的使用價還基本為6毛錢,有些服務價格下降了一點,但總體上,這麼多年價格沒降。而相比之下,由於其它國家的電信公司多為私營企業,有許多競爭,所以,在這6年間,幾乎所有其它國家的電信價格都大規模下降。還有就是中國石油公司,也是國有壟斷,它們就成了政府變相加稅的方式。由國家監管跟由國家以贏利為目的經營石油、電信,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安排。如果是由國家既為贏利而經營、又作為規則制定者和執行者,三種角色混在一起,結果只會讓老百姓更糟糕。」

陳笛,「這麼說,如果有國有企業在的行業,我就不能往那個行業鑽了,因為如果我還進去,我將來的企業怎麼能跟國有企業在同一條線上競爭呢?看來,如果在美國做電力行業,電價和贏利空間會受政府管制,因此,吸引力不大。而如果在中國做這一行業,就更不好做了。」

跟陳笛的一席對話,讓她當然有些失望。她意識到,像涉及到基本民生的行業,雖然規模和潛力都大,但所牽涉的政治也會太複雜,特別是那些已經很成熟的民生行業,會有太多既定的條框,讓任何新手進入都難。不過,一年多以前,我們參與了一個太陽能公司的投資,雖然股份很小,但出於陳笛對能源行業的興趣,這個太陽能公司的事情以及上市后股票行情變化,倒為我們進一步討論提供了基礎。這次談話讓我吃驚的不是別的,而是她對政府監管有一種本能的反感,看來長大后,她也會是一位天生的自由市場人物。雖然她才12歲,但對人的趨利本性,卻有一種極其自然的領悟。

1097

主題

4592

帖子

2155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155
沙發
 樓主| 華夏之聲 發表於 2007-10-14 06:30 | 只看該作者
好呀,陳教授。我沒有錢辦電力公司。幾年前美國電力公司垮掉幾個,因為投資太大,借貸太多,收入不及付利息。
可是我們可以買電力公司股票,本人就有華能的李小鵬在為本股東打工。電力公司股票壞處,漲得比較慢。好處,長期漲,分紅多。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8

主題

2646

帖子

2238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海外苦力(七級)

Rank: 4

積分
2238
3
YellowTiger 發表於 2007-10-14 07:16 | 只看該作者
問題是這個爸爸是姓陳的,人家的爸爸是姓李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10

主題

8362

帖子

3134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134
4
mm021 發表於 2007-10-14 21:36 | 只看該作者
hehe,說對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4 23:3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