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十七大能否結束一段歷史?

[複製鏈接]

506

主題

1329

帖子

708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0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fkfnew 發表於 2007-10-12 13:5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 杜平
聯合早報

  中國現狀的複雜程度,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比擬的。從東部沿海到西部內陸,從繁華的都市到貧困的鄉村,從政治到經濟,從社會到文化,從民生到環境,凡是19世紀以來西方發達社會所出現的幾乎所有現象,在今日中國都能同時看到。

  換言之,在中國13億人口當中,儘管有一部分人「與時俱進」,雙腳已經踏進21世紀,但還有一部分人卻生活在20世紀,甚至停留在19世紀。不只是相互之間的生活方式差別很大,而且在思想意識、價值觀念、思維模式和精神狀態上,同樣存在著明顯的差別。如此地自相矛盾,甚至五步之遙就能看到反差,這樣的國家應該如何管理?

歷史包袱不堪重負

  可以這麼說,由於中國發展現狀極其特殊,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的成功經驗,可以幫助中國解決當前的所有問題,因為中國目前所要應付的挑戰,是西方發達國家在過去兩百年裡所遇困難的總和:工業化轉型初期的經濟混亂狀態,資本主義崛起之初給政治管理者帶來的挑戰,社會兩極分化導致尖銳的階級對立,政治體制和法律體系趕不上社會變遷的步伐等等,這些具有根本性的問題在發達社會都已基本成為過去,但在中國卻是活生生的現實。

  若把美國作為參照,就能更清楚地看出中國之難。布希總統的治國智慧和能力雖然有所不濟,但他所擁有的國家體制,可在「無人駕駛」的情況下按照既定軌道運行。這是美國開國以來的歷代政治家所做出的功德無量的偉大貢獻,也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的最佳寫照。

  而胡錦濤及其團隊所面對的,卻是反差極大而又彼此對抗的新舊兩個中國。不只是新問題千頭萬緒,各種老問題更是堆積如山。中國在一代人時間裡所要肩負的歷史重擔,相當於百多年以來美國幾十屆政府共同鑄造的偉業。

  中國社會的進步為什麼如此緩慢?為什麼歷史的沉痾不斷淤積而少人問津?歷史家們也許有更好的答案,但筆者還是要不揣冒昧地指出:數百年以來,特別是近代以來,中國之所以一直落後於人,原因在於每個時代的當政者都沒有盡到應盡之責,都不敢或者無心面對自己所應該解決的問題,反而是一代又一代傳之不斷,永遠指望子孫後代替他們了結。

  中國曆朝歷代,所有統治者幾乎都曾發誓要立千秋之業,澤被於後世。可是實際上,多數統治者只有近憂而無遠慮,只圖眼前之功而無長遠之計,不願對歷史負責,不願為後人分憂和鋪路,甚至作出自我犧牲。為什麼中國每一個時期的當政者都是如此地不堪重負和舉步維艱?為什麼全球化時代的中國還在為千百年前的問題所困擾?為什麼現代中國人還要重複承受著前幾代人就已經遭遇過的苦悶、挫折和失望?其中主要原因之一,在於過去的統治者把方便留給了自己,把困難留給了下一代。

政治改革擱置太久

自清朝末年開始,憲政思想就已經滲入中國,政治改革本可從那時就已啟動。但是,此後百多年以來,憲政體制這個真正攸關千秋大業的根本問題,卻一直原封不動,至今依然束之高閣。從辛亥革命、國民政府、「五四運動」及至共產黨執政,要求政治改革的呼聲之所以從未間斷過,就是因為中國的政治體制在本質上一直處於未定之態,不能給人以穩如磐石之感。中國歷史的進步是如此緩慢,社會穩定也顯得脆弱不堪,這是近代以來所有當政者都應負起的責任。

  今天,雖然中國的經濟之足在歡蹦亂跳,但整個社會依然在獨腳跛行。現代政治文明,包括民主體制、言論自由和博愛精神,基本上還停留在「五四」時期的痛苦吶喊階段。中國人究竟是否應該有民主、自由和博愛的權利?從國民黨到共產黨,當權者都曾信誓旦旦。但時至今日,對絕大多數人口而言,所謂民主、自由和博愛,不是極度奢侈的「奢侈品」,就是極度危險的「危險品」。總之是百年求索,得之無門。

  從陳勝吳廣到太平天國直到社會主義,中國文化的基因里從來就不缺少博愛的政治理想,但由於大多數人沒有說話的權利和自由,「博愛」終究都變成了少數當權者的自愛和自戀。胡錦濤擔任中共總書記以來,最令人刮目相看的地方,就在於對這種自愛、自戀心理及其衍生的「三個代表」,替之以具有博愛精神的「三民主義」: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這是中共十七大召開之際,世界輿論對胡錦濤過去五年的政績給予積極評價的原因。

  但是,中國政治文明的落伍現狀已經持續得太久,不只是與民眾的願望相差太遠,與自身的經濟實力很不相稱,而且更阻礙了社會健康發展的進程,制約了更多承擔全球責任的能力。過去,中國當政者以種種理由和借口來拖延政治改革,但現在這些理由和借口不再具有說服力。若要避免政治文明的進程蹉跎不休,那就必須從現在做起,結束一段舊歷史,開啟一個新時代。

·作者是《聯合早報》評論員
愛江山,更愛美人

196

主題

8058

帖子

721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211
沙發
11nn93n9 發表於 2007-10-12 20:35 | 只看該作者
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也有站著說話不腰疼的地方。
領袖們不肯冒很大的風險實行巨大的革命性的改革,不全是為個人私利。拿全民族的長遠利益壓上的改革,有著巨大的風險的改革,的的確確要非常非常的慎重。 不僅國家的內部條件, 國際的外部條件也要具備。而且要一步一個腳印的走。 中國在上三十年的經濟的政治的改革,以歷史的時間來看是十分快速的。 這和共產黨對國家的有效控制有關。 如果台灣問題解決了, 我保證中國的政治改革還會加快很多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10

主題

8362

帖子

3134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134
3
mm021 發表於 2007-10-12 22:07 | 只看該作者
革命性的改革?真是高見啊


拿全民族的長遠利益壓上的改革,...
=================
改革就肯定要觸及到人民的既得利益。什麼「全民族」還「長遠」的,就扯太遠了。確實有人的利益會被壓上,那就是改革所針對的人及改革的推動者。
如同朱總理的企改中,數千萬的職工下崗。影響範圍夠大吧?也沒見到做了多少準備,具備了多少條件。

要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我們黨的光榮傳統不能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4 01:2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