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諾貝爾獎為何不看好中國?

[複製鏈接]

50

主題

96

帖子

63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6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退二進三 發表於 2007-10-12 19:3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瑞典皇家科學院諾貝爾獎委員會宣布將2007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馬里奧-卡佩奇和奧利弗-史密西斯、英國科學家馬丁-埃文斯,以表彰他們在幹細胞研究方面所作的貢獻。這三位科學家是因為「在涉及胚胎幹細胞和哺乳動物DNA重組方面的一系列突破性發現」而獲得這一殊榮的。這些發現導致了一種通常被人們稱為「基因打靶」的強大技術。這一國際小組通過利用胚胎幹細胞在老鼠身上引入特定基因修飾。卡佩西出生於義大利,他現在是美國公民,埃文斯和史密西斯都出生在英國,埃文斯是英國人,史密西斯目前是美國公民。三位科學家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154萬美元)的獎金。
  今天各大媒體報道,我們翹首以待的文學獎又花落別家。諾貝爾獎100多年的歷史中,為何在中華大地卻沒有出現過一次?中國與諾貝爾獎真的無緣嗎?中國與諾貝爾獎無緣的根本原因是什麼?諾貝爾獎果真不看好中國么?
  中國有的是阿Q精神,你諾貝爾獎算什麼?我們這裡只要有錢,各種獎項大大的有,你看兒子畫畫特等獎就是花錢買的,領獎時發現舉辦方的獎狀滿滿堆了一倉庫,要獎么,拿錢來:出書也容易極了,按斤論價,只要有錢,要出多少出多少;評職稱要論文,有困難就找我,只要肯出錢包寫論文而且國家級刊物發表……我們的獎項多如牛毛。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然道這麼多獎還頂不上你個蘿蔔獎!
  只要有錢有權就有獎。娃子啊,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啊,只要有錢就什麼都有了。如今公務員還要考呢,學而優則仕嘛,做官光宗耀祖,做明星出人頭地,做企業家腰纏萬貫,這才是前途無量!想想吧,我們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怎樣在教育孩子做人,做人教育到底又給孩子多少科學的素養?
  特別是應試教育扼殺了中國孩子的創造性。學生從小學到高中,甚至到大學,都是一套考考考,教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的教育體系,頻繁的考試,作業多如山,孩子做夢都被考試嚇醒,醒著的時候被重複而煩瑣的作業熬得哭,轉鍾了還做不完。更糟糕的是,如今小學生的作業必須家長陪同,家長不斷輔導,不然就無法做,什麼奧賽題連本科生的家長也無能為力。孩子的偶像是歌星,而家長的偶像是「高考狀元」,天天鼓勵孩子考個好學校。中國學生的思維總是圍著符合標準答案轉,而科學的前沿都是處於不斷的變化與發展之中的,不可能有標準答案。諾貝爾獎獲得者朱棣文看來,考試並不重要,學生也不要只滿意一個解決方案;重要的是培養一種科學直覺的習慣,用不同方式看待問題。即使有一些不錯的「科學苗子」,也在這種意識的指導下,慢慢變成一個個角逐分數的考生。
  科學從小抓起。所有的諾貝爾獎獲得者無一不是從小就對科學具有濃厚的興趣。當今教育急功近利,家長只求給孩子找個賺錢的職業,學生只求賺錢謀生,這樣的投機心理,能培養出科學大師嗎?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30 08:0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