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為什麼中國成為跨國公司的福地

[複製鏈接]

2156

主題

2603

帖子

1939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4

積分
193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風雨瀟瀟 發表於 2007-10-11 11:3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很多外國公司長期以來把中國看作是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的地方,而非可以立即獲利的市場。直到20世紀90年代末,西方市場營銷人員通常都覺得中國帶給他們更多的是失望和沮喪,而不是豐收的喜悅。

諮詢公司科爾尼公司(A.T. Kearney)於1998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在中國,大約三分之一的跨國企業處於虧損狀態,另外有25%也就是僅能做到盈虧平衡。面對中國美國商會(America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China) 1999年調查問卷上這樣的問題──貴司的中國業務需要多長時間才能盈利?很多公司選擇了調侃,而非正面作答。

然而,這種狀況很快發生了變化,其速度超過了很多高層管理人員的預期。如今,中國不僅僅是很多跨國企業快速增長的收入來源之一,還是他們利潤增長的源泉。正是由於這種變化,中國繼續延續其向世界經濟增長發動機迅速轉變的勢頭與這些跨國公司及其股東們變得休戚相關,但是有時候人們並未意識到這一點。

雖然中國以出口聞名於世,但它如今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手機市場,擁有5億行動電話用戶;這也使它成為諾基亞(Nokia Corp.)及摩托羅拉(Motorola Inc.)等公司的重要市場。

中國的網際網路用戶數量高達1.62億,僅次於美國。也難怪Sun電子計算機公司(Sun Microsystems Inc., 又名:昇陽電腦)預計,其在中國市場的收入將在三年內增加一倍,從而使中國超過日本成為該公司在亞洲地區最大的市場。

廣告此外,中國是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個人電腦及汽車市場。而且它對鐵礦石等商品的需求也位居全球前列,這推動了力拓股份有限公司(Rio Tinto)等大型採礦公司的發展。

總部位於舊金山的Revere Data對在美上市公司提交給監管機構的文件進行分析后發現,2001年時僅有44家公司報告稱其收入中有5%以上來自中國市場。但是到了2006年,這個數字上升至108家。顯然,實際的數據肯定要比這個數字高,因為很多公司並不單獨公布來自哪個具體國家的收入。

重型建築設備生產商卡特彼勒公司(Caterpillar Inc.)中國業務董事長理查德•雷文(Richard Lavin)說,那時候每個人都認為中國有一天會崛起,但是沒有人知道這一天什麼時候會到來。

雖然卡特彼勒公司早在1978年就已在華開展業務,但它在中國市場的銷售情況真正大有起色也只是最近5到8年的事。在此期間,隨著中國於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由此帶來的一系列重大改革使中國市場的開放程度大大提高,各種不利於企業發展的體制障礙明顯減少。10年來中國的人均收入增加了兩倍,人們的消費支出相應增加,相伴而來的建設熱潮增加了中國市場對原材料商品和重型機械的需求。2006年卡特彼勒在華銷售額超過10億美元,其中在本地生產的產品和進口自美國的產品大約各佔一半。

雷文說,雖然在中國的銷售額目前只佔卡特彼勒415億美元全球收入的2.5%,但該公司預計2010年時其在華銷售額將增加兩倍,公司在此期間增加的全球收入中將有五分之一來自中國。正因為如此,卡特彼勒公司2005年將中國確定為其「重要成功因素」之一,這表明中國市場對該公司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卡特彼勒的其他「重要成功因素」都非某個具體市場,甚至並非某個具體產品,而是分銷和質量等更廣義的領域。

雷文表示,如果卡特彼勒不能在中國成為市場領頭羊,那麼該公司的全球領導地位將受到挑戰。

卡特彼勒還建立了一個由多位公司高管組成的中國理事會,以確保公司的高級管理層能對迅速作出有關中國市場的投資和其他決策。中國是唯一受到卡特彼勒公司如此重視的個別市場,個中原由不難理解。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估計,中國今年將首次成為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率最大的國家,美國也只能退居其後。鑒於中國今年迄今為止的經濟增長率已超過11%,不出意外的話,以美元價值衡量,今年它將有望超過德國成為世界第三經濟大國。不過,以市場匯率計算,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依然不足美國的四分之一。

百勝餐飲集團(Yum! Brands Inc.)中國事業部總裁蘇敬軾(Sam Su)說,當初人們對中國市場有很多懷疑,誰都無法確定公司在中國市場迎來大發展的日子要多久才能到來。百勝餐飲集團目前近20%的收入來自其在中國的必勝客(Pizza Hut)和肯德基(KFC)連鎖餐廳。

雖然百勝餐飲集團長達20年的在華經營史是大多數在中國開展業務的西方企業難以比肩的,但像該公司這樣從中國市場獲得豐厚收入的西方企業卻有很多。不斷增長的中國業務收入正推動這些企業的在華利潤節節上升。大多數在華外資企業近來都表示它們在這裡賺到了錢。

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US-China Business Council)和歐盟商會(European Union Chamber of Commerce)進行的調查顯示,80%以上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的中國業務去年實現了盈利。

其結果是,中國對世界各地投資者的重要性正在大大加強,即使是對那些未投資任何一家中國公司的人來說也是如此。紐約投資管理公司Julius Baer Investment Management投資總監布雷特•戈拉弗(Brett Gallagher)說,中國太大了,人們無法忽視它,你必須時刻關注那裡的情況。

看看中國國內市場的巨大潛力就能明白,為什麼如此多的商界和政界人士對中國與其主要貿易夥伴美國和歐盟不斷加大的摩擦感到擔憂,這些摩擦主要圍繞中國的貨幣政策展開,而近來中國出口產品的安全性問題又成了爭議的焦點。

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正在改變西方企業做生意的方式。製藥企業阿斯利康(AstraZeneca PLC)的前身2000時就已在華開展業務,在中國建立了一家製藥廠並從事銷售業務。阿斯利康目前已擴大了它在中國的臨床試驗業務,增加了研發人員並設立了採購業務。鑒於該公司去年在華收入只有3.2億美元,不及公司當年265億美元全球總收入的2%,這一努力可謂力度不小。但阿斯利康預計其在華銷售額今年將增長25%,中國5年之內將成為其第三大市場。

該公司負責運營的執行副總裁大衛•史密斯(David Smith)說,中國是一個新興市場,但也是一個規模巨大的市場;它是兩個世界的混合體;所以公司管理層對它十分重視。

百勝餐飲集團也調整了業務經營方式,以反映中國業務對該公司的重要性。隨著公司旗下必勝客和肯德基連鎖餐廳最近10年來在中國遍地開花,中國目前已成為百勝最重要的市場增長點。今年上半年,該公司較去年同期增加的利潤中有70%是由包括台灣和泰國業務在內的中國事業部創造的。如果不是有來自中國市場的6,500萬美元運營利潤,百勝上一季度將出現經營虧損。

正因為如此,該公司在投資決策方面給了蘇敬軾及其領導的中國事業部以很大自主權,使其得以加快新餐廳的開設速度。蘇敬軾說,百勝在中國市場的做事方式很多方面都與在世界其他地方不同。中國市場對該公司的重要性也反映在蘇敬軾的薪酬上,他去年是全公司收入第二高的管理人士,總薪酬達到380萬美元,僅次於該公司首席執行長。

英特爾公司(Intel Corp.)也進行了類似的調整,因為中國市場對其總收入的貢獻率去年達到了14%,大大高於2000年時的6.4%。該公司去年首次單獨公布中國市場的銷售額。英特爾今年將其中國業務拿出來單獨成立了一個子公司,該公司在全球範圍內共有5家直接歸公司總部管轄的子公司。

英特爾中國區總裁陳偉錠(Wee Theng Tan)說,中國是英特爾在美國以外擁有業務最廣、最全的國家,英特爾的每一項業務在中國都有反映。

Andrew Batson / Jason Dean
凡事總須研究,才會明白。古來時常吃人,我也還記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葉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狂人日記》魯迅

15

主題

3234

帖子

1328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328
沙發
F.Z. 發表於 2007-10-12 11:18 | 只看該作者
因為中國多妓女,公司高層可以不攜帶家眷,而且可以夜夜洞房換新娘,
故此,每一個發達的國家在發達之初妓女們都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1:1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