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市場:價廉物美仍可尋

[複製鏈接]

4854

主題

6919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18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大西洋人 發表於 2007-10-16 09:1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今年以來中國股市的上漲速度可謂驚人。然而,雖然股市總體已處於高位,但仍有一些股票能讓投資者有機會以誘人的價位從中國的長期增長中獲利。

對中國證券業的憂慮主要集中於面向國內富裕人口的A股市場。但BCA Research主管編輯Yan Wang說,境外人士也可購買的H股目前價格相對較低。他還說,H股現已進入瘋狂階段,但還沒有達到最高點;相信至少還可以上漲30%到40%。

雖然中國公民不久有望直接買賣H股,但目前他們還不允許在大陸以外地區投資股票。因利率較低,他們幾乎沒有其他投資選擇來釋放手中龐大的個人存款。這對A股市場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上周四,上證綜合指數收於5913.23點,創歷史新高,較年初上漲了121%。

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中國證券市場部總監李晶(Jing L. Ulrich)說,相比A股,今年以來H股漲幅只有約70%,而H股股價僅相當於對應A股加權平均值的50%。

預計A股股票相對於明年預期收益的市盈率是54倍。這當然不低,但考慮到每股收益年增長率為70%,這個數字也不算讓人吃驚。

李晶預計,隨著收益增長及北京開始允許國內基金管理機構和個人投資海外市場,一部分A股需求將被轉移,中國股市估值水平將趨於溫和。

Putnam Global Equity Fund基金經理麥金農(Shigeki Makino)說,香港股市將成為中國大陸投資者的「第一站」。這將刺激H股,縮小H股與A股的估值差距。

麥金農說他們持有中國石化(Sinopec)和中國網通(China Netcom Group)的股票,還持有一些在華擁有業務的外國鋼鐵、煉油、能源和航運公司的股份。

最近,康涅狄格州Newgate資本管理公司投資總監艾維•赫斯曼(Avy Hirshman)因中國股市估值過高而將其投資策略從增持變為減持,雖然中國的長期基本面仍很穩健。

但他仍看好兩家受益於高油價的公司:中國石油(PetroChina)和中國海洋石油(CNOOC),這兩家公司明年都可能再漲25%。他還說,在交易所交易的新華富時中國25指數基金(FXI)是最佳短期投資項目,因為當很多人預期股市會進行盤整時,個股的風險會加大。個股更適合那些進行長期投資的人。

FXI最近交易價為191.91美元,而實際資產凈值為185.17美元,溢價3.6%。Templeton Asset Management CK的董事總經理馬克•莫比烏斯(Mark Mobius)認為,這樣的溢價表示投資者對市場非常看好,而折價表示對市場不看好。

技術分析網站INO.com的總裁亞當•西維森(Adam Hewison)說,在11月份盤整發生作用前,未來幾周內中國股指可能會上漲8%到19%。盤整的周期通常為7個月。

赫斯曼看好中國移動 (China Mobile)。他說,該公司每月新增300至500萬用戶。中國移動與地方政府關係良好。赫斯曼預測,中國移動採用的全球通系統將打敗競爭對手採用的CDMA系統。

施羅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Schroder Investment Management Ltd.)國際證券業務主管維吉妮•梅桑納夫(Virginie Maisonneuve)說,那些面向中國消費者需求的企業(包括教育、日用品和外國奢侈品牌)具有極高的投資價值。她看好的企業有:東風(Dongfeng Motor Corp.)與日產(Nissan Motor)的合資企業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Dongfeng Motor Group Co.)、華潤股份(China Resources Co.)、香格里拉(Shangri La)、中國聯通(China Unicom Ltd.)和中國建設銀行(China Construction Bank)。

香港Marc Faber Ltd.董事總經理麥嘉華(Marc Faber)說,他基本已從股市抽身了,因為他預期成熟的全球經濟未來三年中將經歷「同步放緩」。

相比之下,眼下在中國市場他更願意打商品的主意,比如黃金、糖和棉花。糖價目前比2006年的最高點下降了50%,而棉花從來沒有真正上漲過。他說,未來五年黃金市場有望強於道瓊斯指數及中國市場的表現。

Naureen Malik

(本文譯自《巴倫周刊》)

和平不是一個絕對的和平,而是不同的勢力在衝突和較量中所達到的一個短暫的平衡狀態。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2 07:1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