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貨幣戰爭》與《Money Master》,《看不見的手》及其它
宋鴻兵
2007-10-06
就一般而言, 本人不是特別喜歡與人爭辯, 一方面是天性懶散, 平時又忙, 另一方面是相信事實本身會說明問題。但現在看來需要澄清一些疑問了。
《新京報》9月7日登出了一篇苦行僧的文章,該文指出《貨幣戰爭》是翻譯《The Unseen Head》(原文如此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7-09/07/content_668321.htm), 我很懷疑苦行僧是否看過此書, 在amazon.com上一查, 沒找到該書, 仔細想了想, 覺得可能是《The Unseen Hand》而不是《The Unseen Head》, 結果果然找到了此書. 但我想書評人如果將"看不見的手"當成了"看不見的頭", 連書名都沒搞對, 我不能不擔心他的認真程度. 在amazon.com上可以查到該書的全部目錄.(http://www.amazon.com/gp/reader/ ... 2BI%3D#reader-link)
全書共41章, 它們是:
1. 上帝或政府
2. 自由
3. 政府的形式
4. 經濟學概念
5. 通貨膨脹
6. 錢和黃金
7. 更多的經濟學概念
8. 秘密社團
9. 共產主義
10. 俄國革命
11.古巴革命
12.美國革命
13.羅斯切爾德家族
14. 門羅宣言
15. 內戰
..... ....
太長了, 還是自己看吧. 從目錄和書評上看, 該書主要是談"Illuminati"(光照會)對政治和社會的影響, 其中也涉及到了金錢權力問題. 如果說中間的羅斯切爾德家族, 美國內戰和美聯儲的有關內容與《貨幣戰爭》中的內容類似, 我覺得並不奇怪. 如羅斯切爾德家族在拿破崙戰役中的故事, 幾乎每本這方面的書都提到了, 描述內容大同小異。
但是, 被西方媒體大肆稱讚的Niall Ferguson的"權威著作"《The House of Rothschild》(上)p98-99頁上, 講述了一個與其它版本都不一樣的說法, 他說, "At midnight on June 18 ... Indeed, so premature did Nathan's information appear that it was not believed when he relayed it to the government on the 20th; nor was a second Rothschild courier from Ghent. But no matter how early it reached him, the news of Warerloo was anything but good from Nathan's point of view."
換句話說, Niall Ferguson承認內森早於英國政府和市場24小時得知戰爭結果, 但卻無法獲利, 非但如此, 內森還兩次差人向政府報告, 但政府拒絕相信. Niall Ferguson估計內森在這次巨大的機會中獲利微不足道, 總共不超過7000英鎊(p100). 由於Niall Ferguson的結論與其它五六種書的記載完全不同, 而其它記載高度一致. 再加上紐約時報曾報道過羅斯切爾德狀告一位作者關於內森當年利用24小時間差爆賺20倍利潤的事情是虛構的, 但法院裁決報道屬實.(《貨幣戰爭》p22). 所以我們沒有採用Niall Ferguson的說法。
在整個《貨幣戰爭》資料收集中, 充滿了類似相互矛盾, 有時又相互佐證的信息. 我們花費了大量時間去查詢各種信息的源頭, 並儘可能找到兩種以上的信息來源加以確認, 有時會捨棄一些孤立的信息。
也有人說《貨幣戰爭》是翻譯的《Money Master》這部記錄片. 和《看不見的"頭"》一樣, 批評者並不嚴謹. 首先, 《Money Master》這部記錄片是在《貨幣戰爭》全部成書之後才聽說, 至今沒有全部看完過, 因為片中的內容已經知道了. 我覺得批評者不嚴謹之處在於憑什麼認定當《貨幣戰爭》中的描述與這部片子相似就一定認為《貨幣戰爭》的信息源是這部記錄片呢? 在該片的網站上http://www.themoneymasters.com/order.htm#books列出了參考書目, 它們是:
1. TRAGEDY AND HOPE, A HISTORY OF THE WORLD IN OUR TIME
by Dr. Carroll Quigley
2. CREATURE FROM JEKYLL ISLAND; A Second Look at the Federal Reserve
by G. Edward Griffin
3. BRAVE NEW WORLD "Community, Identity, Stability" is the motto of Aldous
4. 1984 by George Orwell
5. THE EMPIRE OF THE CITY; 130 YEARS OF POWER POLITICS
by E.C.Knuth
6. WALL STREET AND THE BOLSHEVIK REVOLUTION
by Antony C. Sutton
7. HOW THE WORLD REALLY WORKS by Alan B. Jones
《貨幣戰爭》的引用文獻數量遠遠大於該片. 從引用信息的來源來看, 《貨幣戰爭》使用的應該是更加本源的信息. 就內容跨度而言, 該片連《貨幣戰爭》一半的量都不到。
那些認為《貨幣戰爭》只是簡單翻譯一本書或一部電影的看法是不負責任的. 明確地說, 沒有任何一部書或其它任何形式的媒體涵蓋了《貨幣戰爭》的跨度與內容。
還有人說《貨幣戰爭》的內容全部是翻譯的英文資料, 這話也欠妥. 更加準確的說法是所有信息是源自英文的. 沒辦法, 中文資料幾乎找不到相關內容. 但是, 簡單翻譯和信息收集, 整理, 取捨, 思考, 判斷, 提升, 邏輯推理, 數據佐證, 交叉核實, 體材構思, 行文推敲之間, 公平地說還是有差距的. 如果是簡單地直譯, 連一個月都不用. 如果是早有一本現成的書等著翻譯, 以中國學者之多, 海外華人之眾, 開放時間之長, 信息傳播之便捷, 沒有道理會等到現在才被發現。
這本書謙虛一些說是編著, 私下是擔心受迫害, 畢竟以一人之力挑戰一個龐大的系統, 說腿肚子不轉筋是吹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