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張閎:憤青的狂暴已經接近病態

[複製鏈接]

1093

主題

4185

帖子

6753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75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goodoctor 發表於 2007-7-27 02:4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話語暴力與民族主義的結合,無非是藉助「愛國」的道義力量,為話語暴力確定合法性保護和爆炸性力量,與「愛國」與否本身關係不大。

                                                                                張閎


策劃:林斌  執行:謝海濤  景錦

受訪人:張閎 上海同濟大學哲學系主任、文化批評研究所教授。


理想主義憤青時代

南都周刊:據說「憤青」一詞本源自上世紀六十年代的西方,指歐美左翼思潮中,那些主張顛覆傳統社會價值的叛逆青年。在中國大陸,最早的憤青是指那些上山下鄉的知青,你認為是什麼具體原因促使憤青在「文革」前後的產生?和國外的憤青相比,他們有哪些異同點?

張閎:由「知青」變「憤青」,是很自然的事情。這些「知青」的前身是「紅衛兵」,多半是一些抱有革命情懷的年輕人。在成為「知青」的初期,也依然相信自己將在農村廣闊天地里大有作為。但事實上呢?他們被放逐到陌生的環境里,為生存而苦苦掙扎。當初的理想破滅,人生毫無前途。尤其是在「九一三」事件之後,他們開始反思,1970年代中期,一些覺悟的青年通過閱讀禁書和小氛圍的思想交流,重新尋找人生的價值。直到「文革」結束后,他們的聲音開始浮出水面,表現為「今天派詩歌」和「傷痕小說」等。

與1960年代西方的左翼憤青相比,知青一代的中國憤青更理性。1960年代西方學生造反運動與「嬉皮士」運動密不可分,他們更強調慾望、生命激情,在形式上跟「紅衛兵」運動很像。但知青一代則是通過對「文革」和「紅衛兵」運動的反思和背離,來表達自己的。他們雖然表現出某種程度上的叛逆姿態,但更多的是耽于思考而疏於行動,較少具有破壞性。雖然他們也並沒有表現出強大的建設性,但充滿了對新的理想和價值的呼籲。在舊的理想和價值業已破產的情況下,甚至扮演了新的道德代言人的角色。

南都周刊:「文革」以後的1980年代,是慷慨悲歌的理想主義的天下,從文學上看,大批「知青小說」,表現一代知識青年在那場荒謬的歷史運動中所顯示出的理想追求和人格精神,另有一些作家以平民代言人的角色,描寫社會下層的追求及幻滅,默默無聞中孕育的憤怒和反抗。有人說,以上社會因素促成了理想主義憤青的成長,比如梁曉聲就公開宣布:我是一個憤青。這一階段的憤青有什麼特徵?

張閎:「文革」后,國家進入一個新的時期。通過高考、返城、招工等措施,知青大多得到了安置。更為重要的是,全社會有了新的政治認同和文化認同:實現現代化。至於如何實現且不論,但至少在理論上承諾了每個人都有自我價值實現的可能。在此種情況下,憤怒的理由不多。縱然個人有諸多不滿,但在當時都被解釋為改革過程中不可避免但「陣痛」。因此,當時的「憤青」所針對的大多依然是「文革」。

接下來的問題是,新時期的社會理想雖然在理論上高唱的是「實現四化」,但公眾的日常生活卻越來越務實,越來越物質化。而對「紅衛兵」、「知青」運動的否定,同時也包含著對一代人青春的否定。一代人已然失去了青春,如果又得到多少物質利益的話,他們的生命價值就顯得很低廉了。所以才會有梁曉聲這樣的作家,他們試圖通過文學重新在「知青」生活中發掘激情和理想輝光。讓那些在新時代並沒有得到多少利益的普通人,在對昔日時光的回憶中重拾青春理想,以贏得自我肯定。這是一個善意的動機,是一個浪漫主義的舊夢,一個「一無所有者」的精神鴉片。

更年輕的一代人則不同,比如崔健。這一代對「一無所有」的理解,表現得更加坦然。他們更願意以一種遊盪的姿態,表達對現存秩序和價值的反叛。由此看來,梁曉聲既不憤、也不青。崔健才是那個時代的憤青代言人。

南都周刊:1980年代後期,是理想主義逐漸告別中國的時期。一個例子,就是後來電影《保爾·柯察金》,解構了保爾·柯察金這個影響中國幾代人心靈的理想主義英雄形象。這是否意味著理想主義憤青的歸隱江湖,其原因是什麼?

張閎:保爾·柯察金的故事是一個問題男孩變成革命戰士的成長小說,這個過程,「知青」一代人已經演繹過一回了。對於他們來說,這個故事除了懷舊之外,不再有其他功能。而對於更年輕一代人來說,成為革命戰士的機會也不多。即使沒有這樣一個劇本去建構它,它的意義也不如當年。人們在英雄夢想破滅之後,更願意看見真實的、普通的自己。這個解構的故事只是這個時代精神變化的結果。如此而已。

民族主義憤青的崛起

南都周刊:1990年代,全球化日益加深,民族主義再度興起。此時,憤青概念也開始分化,一些人逐漸與意識形態和政治觀點聯繫在一起,被冠以民族憤青之名。你怎麼看待這一類憤青產生的背景?

張閎:一般而言,強烈的民族主義情緒是在民族國家面臨生存危機的情況下,才容易出現的。它出現在1990年代的中國,情況確實非常特殊。這個時期,中國開始進入全球化的國際秩序當中,一般而言,這是中國國家發展的一個新的機遇。毫無疑問,它同時也是一個挑戰。進入全球化體系會引發民族認同危機嗎?

新的國際秩序需要學會新的外交原則。這些原則既有「叢林原則」式的強權政治,又有多重勢力相互妥協的商談政治。這兩種交往原則,中國人都沒有學會。既無力應對強權,又不懂得妥協。挫敗感無可避免。這就刺激了100多年來中國公眾最敏感的心理舊創——民族屈辱。100年的歷史彷彿是一個圓環。在民族主義這一點上,官方新的意識形態與民間文化心理達成了空前的契合。對於憤青來說,適當地表達一下民族義憤,這在政治上是正確的,在心理上也是安全的。

南都周刊:1996年,《中國可以說不》的流行,標誌著中國民族主義情緒升溫,它有著怎樣的影響?

張閎:儘管《中國可以說不》是一本刻意製造出來的粗糙之作,但它確實是合時宜的。「說不」,是表達憤怒的通行手段。國家可以「說不」,這在一定程度上賦予了「說不」行為以合法性,而且,有可能將「說不」行為上升到民族國家大義的高度來予以肯定。這對憤青是一個強大的心理支撐。儘管他們未必知道為什麼要「說不」、對什麼東西「說不」和如何「說不」。

南都周刊:伴隨著網路的普及,「憤青」一詞頻頻出現在BBS及QQ群聊天室。充斥論壇的往往是各種漫罵和煽動性的「愛國言論」,粗鄙的人身攻擊和詆毀,還有對戰爭的無原則鼓吹。最新的一個事例,就是上海大學教授葛紅兵被罵為漢奸,被迫失聲。怎樣看待網路極端憤青的殺傷力?

張閎:網際網路話語暴力,並非僅限於民族主義憤青。這是中國大陸一個普遍化的暴力傾向。話語暴力與民族主義的結合,無非是藉助「愛國」的道義力量,為話語暴力確定合法性保護和爆炸性力量,與「愛國」與否本身關係不大。葛紅兵的言論確實有諸多值得商榷之處,但他恐怕還沒有資格被稱之為「漢奸」。

其實,憤青是話語權利資源相當稀薄的一群,如果沒有網際網路,他們很少有機會發表自己的意見。一旦有了這樣一個意見發布平台和表達權利,他們也不知道如何來使用它。網際網路的匿名性和群體效應,為憤青提供了很好的心理保護,憤青只能滿足於在虛擬空間里獲得一些虛幻的表達權。雖然他們依靠數量和音量,似乎發出了很強的聲音,但實際上他們的聲音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內容,因而也就變得可有可無、無關緊要了。

從這個意義上說,他們依然是話語上的「弱勢群體」。他們的表達權相當有限,而且得不到有效的保障。一個版主隨隨便便在幾秒鐘之內,就可以把他們的言論刪除得一乾二淨。所以,這種貌似強大的聲音,實際上是弱不禁風。雖然我不支持憤青們的暴力化的表達,但我覺得社會應該為他們提供更充分和更可靠的表達權利和表達空間,否則,這種暴力化的反彈將會更嚴重,後果也更危險。

這些人是靠不住的

南都周刊:就目前來看,極端民族主義憤青主要有三類。第一類是反日和反美憤青;第二類人則是反美憤青的分支,不顧道德和國際法則,通過將本·拉丹和薩達姆等人奉為英雄,來發泄心中的情緒。第三類人是要求武力攻台者。在全球化時代,從國與國以及國與地區的關係來看,民間的民族主義具有微妙的制衡機能,在這種背景下,如何引導並建構一種健康的民族主義,如何來看待這一類憤青的影響?

張閎:我對這種極端民族主義的言論並不特別在意,無論它是反美還是反日。一般而言,它還只是停留在盲目的情緒衝動的層面。這種盲目的本能衝動,隱含著某種危險性。但要傳化為危險的行動,還需要一些重要條件。一是極端主義理論。比如本·拉丹的基地組織,有伊斯蘭原教旨為理論基礎。二是強人式的領袖。目前中國所謂「極端民族主義」憤青,缺乏這樣的條件。

民族主義是一個含混的、似是而非的概念,根本就沒有足夠強大的心理凝聚力,而在中國目前的條件下,強人式的精神領袖似乎也沒有可能出現。缺乏這兩者,憤青就只能淪為烏合之眾。依靠盲目的本能衝動糾集在一道,一有什麼危險的風吹草動,旋即做鳥獸散。薩達姆就上了這些人的當。當初他們支持薩達姆,狂熱反美,結果怎麼樣呢?國家真有危難,這些人是靠不住的。

南都周刊:從國內原因來講,有學者認為,極端民族主義憤青以及極端民族主義的泛濫,會形成一種深層的「受害意識」,不利於我們民族奮力爭取富強的精神資源;而且在中國的現實條件下,這種激憤民族主義將有可能走向「閉關鎖國論」,又必然與極左思潮的死灰復燃相聯繫,這個有沒有道理?

張閎:這種說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對外的極端民族主義和對內的極左思潮是最容易結盟的。這二者的同盟一旦建立,將是社會政治生態急劇惡化的徵兆。不過,這還要看這種思潮所影響的人群。在現代政治制度不健全的情況下,對國家發展走向起決定性作用的,不是依靠人群的數量。如果人數能決定國事,那政治改革就已經完成了。

南都周刊:有社會學家認為,極端民族主義憤青雖然愛國,但其激進的思維方式和言論卻有可能因「遮蔽了真理」而最終導致誤國。魯迅先生早在許多年前稱他們為打著愛國旗號的「愛國賊」。如何評價以上言論?

張閎:我在網上已經看到過稱魯迅為「漢奸」的言論。這已經夠極端的了吧。如果魯迅也是「漢奸」的話,我就不知道這些「愛國者」所愛的「國」是一個什麼東西了。我只能稱他為「無賴」。這種無賴實際上什麼都不愛,只愛一個空洞的、子虛烏有的「國」,用來應對自己內心的麻木、愚頑和冷漠。對這種人,有一個西方思想家說得一針見血:愛國主義是無賴最後的避難所。

糞青玷污憤青的名字

南都周刊:從積極的意義上考慮,有一種憤青,是具有正義感、責任心、公民意識覺醒的人。他們嫉惡如仇,鞭撻時弊、為己為民爭權利。然而憤青的概念發展到今天,他們也似乎已經被妖魔化、邊緣化,被「一鍋煮」,有沒有為憤青正名的必要?

張閎:「憤青」原是指那些有理想、有激情、有勇氣、有正義感和有責任心的年輕人。有正義和責任在心,才會對不公有憤怒。事實上,任何一個正直的人,在年輕的時候,都不同程度上是「憤青」。而如今,「憤青」已被寫作「糞青」,表達了人們對那些盲目、愚昧、沒有理性、不負責任的言行的不滿。「糞青」的種種無端的狂暴情緒,已經接近病態了。他們對具體的事物漠不關心,對具體的不公視若無睹,對身邊的事物也沒有愛。只有一派歇斯底里的狂吼亂叫。如果這不是心理病態的話,那麼,就是沒有廉恥。「憤青」已經成為「無賴」的代名詞,很難再糾正。「糞青」應該為「憤青」這個可愛的名字被玷污負責。

[ 本帖最後由 goodoctor 於 2007-7-26 10:48 編輯 ]

1093

主題

4185

帖子

6753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753
沙發
 樓主| goodoctor 發表於 2007-7-27 02:43 | 只看該作者
劃清界限的時候到了!


作者:河伯

  是時候為憤青群體清理門戶了!

  一種巨大的變化令我們深深困擾:今日之「憤青」,就如同志、小姐、農民這樣的辭彙一樣,隨著時空的變幻,正發生著不可逆轉的內涵蛻化,從「心懷義憤的青年」變成「當下噴糞的腎上腺素分泌紊亂人群」。

  這種變化,令那些曾經反省自己憤青立場的前憤青與隱憤青們,認為有必要聯手行動起來,與迅速擴大卻迅速蛻化的糞青團體劃清界限,因為真正憤青們的心跳與熱血並不源於一個小小的腺體。為了維護人類高於生物性的本質,為了與激素做鬥爭,我們首先需要重拾經典憤青時代的光榮傳統。

  憤青,憤與青,當然與熱血和衝動一刻不離,但回顧一部憤青史,我以為憤青並不是一群嗔怒乖戾的小屁孩。拆分來看,「憤」源於知識結構的建立與生活經驗的積累,而「青」,則是對於個體成長史上自由與叛逆因子的珍視。換言之,我們的心智構築起我們為何義憤、如何義憤的基石,而生命則提供了義憤的動力源泉與呈現形式。

  這是一條從感官到心智再到情感繼而是行動的人性線索,與犬儒和俗昧不同,憤青精神,是面臨群體慣例、制度、不公與淫威的重重圍困時,個體所彰顯的抉擇與行動的自由,是一種以熱忱和行動為核心的生活方式。此外,「義」表達了一種個體與群體間的張力,它使得我們既不明哲保身,亦不陷入群氓。

  幾時,憤青居然成為匿名漫罵、口號主義、戰爭妄想狂與夜半扎車胎者的代名詞?果若如此,這個群體真的有必要發起一場自我清理的運動,將蛻化變質的部分清除出去,以維護這個以純潔為最高榮譽的群體的純潔。

  我看憤青之蛻變,跟網路時代來臨有關。麥克盧漢有言,網路時代將伴隨出現人類文化的重新部落化趨向,文身打孔碎布頭服飾以及訴諸感官與肢體只是表象而已,且看糞青們的惡毒帖子與群氓式樣的現實行動,便知道代表理性與邏輯的文字,如今也真的成為匕首與投槍了。這種「重××化」並不拗口難解,其實現世動輒嚼舌詛咒、上綱上線、打倒一切的糞青,不過是在觸目驚心地演繹三四十年前的一幕。

  這甚至突破了憤青演化史中的一種過渡狀態,狹隘××主義。這可能是地方主義,不管是盲目仇視還是盲目自信;也可能是民族主義,不管他們對本民族與外民族的文化與歷史多麼的不熟悉;抑或是小群體主義,動輒進行群體間PK,儘管我們知道,只有人和黑猩猩會集結本群體的雄性個體,對其他群體進行有預謀的襲擊。

  雖然狹隘,但畢竟是「主義」,在狂熱與盲從之外,肯定也有內涵與紀律以及哪怕不健全的心智,而網路這一媒介不斷縮短著糞青們的「感知-行動反射弧」,最後成為一種腔腸動物的應激反應,一種虛無主義與習慣性失禁的雜糅體。

  糞青們以為自己是漫天飛舞拯救人類的黑客尼奧,卻不曾想其生存狀態更接近只有輸入輸出兩條即時通路的「人類電池」,而複雜、豐富的理性與精神悄然蛻化。還記得那些只有條件反射與化學反應的場景嗎?雖粉嫩如嬰兒,卻凜然可怖。每當理性在閃光,黑暗中便有這樣的凜然目光片片點亮。

  我時時擔心,或許這就是我們的歷史與未來。但就算已如麥克盧漢般慧眼目擊文字時代的衰落前景,處在憤青墮落前夜的我們仍舊有理由、最重要的是有義憤,去直擊與批駁憤青的蛻化,因為相比脫韁馳騁的歷史,我們首先且可能關懷的,是一代憤青們的榮譽。

[ 本帖最後由 goodoctor 於 2007-7-26 10:47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

主題

440

帖子

10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1
3
新漢奸 發表於 2007-7-27 02:51 | 只看該作者
病者謀國, 國將無病乎?

從他們的"民族主義"罵聲中, 我憂心地看到了中國走向法西斯的可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97

主題

4592

帖子

2155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155
4
華夏之聲 發表於 2007-7-27 02:54 | 只看該作者
殖民主義、霸權主義就是極端民族主義的變種。自己都沒有能力搞這些,卻忙著批判
民族主義,實質上就是變相的洋奴主義。自己在批判民族主義,日本人卻偷偷跑到
中國搞軍事測繪。這是什麼世道。等到打仗時,又要悲歌,中華民族,到了最危急
的關頭。
這是什麼黑白顛倒的世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97

主題

4592

帖子

2155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155
5
華夏之聲 發表於 2007-7-27 03:18 | 只看該作者
有本事就把藏南收回來,把南沙的聲稱擁有主權的島嶼從越南手裡奪回來,把台灣統
一了。收回釣魚島,收回琉球群島,趕走蘇岩礁上的南韓人。之後,再來談民族主
義。再給人民更多的自由,恐怕那時中國是一個從容的,恢復了文化創造力的國家,
沒有了憤青,多了蘇軾李白飲酒弄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

主題

440

帖子

10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1
6
新漢奸 發表於 2007-7-27 03:21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華夏之聲 於 2007-7-27 02:54 發表
殖民主義、霸權主義就是極端民族主義的變種。自己都沒有能力搞這些,卻忙著批判
民族主義,實質上就是變相的洋奴主義。自己在批判民族主義,日本人卻偷偷跑到
中國搞軍事測繪。這是什麼世道。等到打仗時,又要 ...


俺知道, 上個世紀, 有三個國家高揚民族主義而變強大的, 他們是德,意,日.
正在找上個世紀中, 因不高揚民族主義而亡國的例子, 在GOOGLE上沒查到, 麻煩你幫忙.


為民族文化歷史自豪是本分. 但如果動不動就把別的國家喊作"化外之邦", 只能證明自己生活在幻想里.

就說這幾天被罵的最凶的越南吧, 建議有空去讀讀別國(非越南)學者寫的越南史.  你會知道越南的李氏王朝是如何體恤自己的百姓. 也會知道兇悍的元朝軍隊在席捲中國后, 在陸地上是被越南擋住南進的鋒芒, 在海上被日本擋住東進的鋒芒.

中華文化是世界上支悠久而獨特的文化, 值得保護和繼承. 但記住, 各國文化都有好的成分和不好的成分. 中華文化悠久獨特, 但既不比別人強, 也不比別人差, 長河中一條比較大的支流而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97

主題

4592

帖子

2155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155
7
華夏之聲 發表於 2007-7-27 03:34 | 只看該作者
戰爭的勝負,民族的存亡,不能全然用民族主義解釋。我只是想說明,別的主要國家
的民族主義並不少於中國。只不過人家有更多的言論自由,極端派別都是公開的,政
府也動輒以『NATIONAL INTERESTS』為圭皋,所以官方並不討伐民族主義,所以這
個問題被掩蓋掉了。
世界上的民族主義一定會導致軍國主義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

主題

440

帖子

10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1
8
新漢奸 發表於 2007-7-27 04:00 | 只看該作者
民族主義是正當的好東西, 民族文化靠民族主義者來保護傳承. 但一極端就不好. 今天喊著滅A, 明天又去殺B. 不是日這個, 就是日那個. 有人(葛紅兵)在學術博客上表達不同意見, 即招來一片喊打喊殺. 你說象不象法西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97

主題

4592

帖子

2155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155
9
華夏之聲 發表於 2007-7-27 04:0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9 新漢奸 的帖子

我不知道什麼葛紅兵,也不認為分散的個體能導致法西斯,像法西斯不等於擁有法西
斯的能量。是極端民族主義精英兼當權者導致和煽動了法西斯,而不是相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

主題

440

帖子

10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1
10
新漢奸 發表於 2007-7-27 04:13 | 只看該作者
適當的土壤也是必要條件, 雖然不是充分條件.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97

主題

4592

帖子

2155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155
11
華夏之聲 發表於 2007-7-27 04:28 | 只看該作者
早已知道,洋人擁有的權力,中國人是擁有不得的。日皇訪英,英老兵是可以抗議的。
中國人自發地抗議日本政府如何,從美國到日本都會說那是中國政府煽動的,中國
政府往往很聽話,或為了避嫌,對這種抗議聲音壓制一番。到最後的結果,就是自
己找出種種借口嚇唬自己,成了自宮主義者。
網上的『糞青』,哪個國家沒有?鮮少看到別的國家還動輒跳出來什麼『哲學教授』
罵『糞青』病態。中國人多壓抑多嘴雜,多點『糞青』值得大驚小怪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87

主題

6068

帖子

2188

積分

禁止發言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積分
2188
12
phtsl 發表於 2007-7-27 05:46 | 只看該作者
多點糞蛋值得大驚小怪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3

主題

1043

帖子

1279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79
13
一鷗 發表於 2007-7-27 08:38 | 只看該作者
張閎,什麽哲學教授,看面相,分明是個花西施分子,專制獨裁的傢伙。對愛國的人士狂吠亂咬,還有人幫他,不能用打狗棍打狗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10

主題

8362

帖子

3134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134
14
mm021 發表於 2007-7-27 11:06 | 只看該作者
很好的討論,請繼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15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07-7-27 16:32 | 只看該作者
又一找扁的教授,估計也想出一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

主題

440

帖子

10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1
16
新漢奸 發表於 2007-7-27 21:16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一鷗 於 2007-7-27 08:38 發表
張閎,什麽哲學教授,看面相,分明是個花西施分子,專制獨裁的傢伙。對愛國的人士狂吠亂咬,還有人幫他,不能用打狗棍打狗麽???


你怎麼這樣不動腦筋呀? 那張閎正等著有人給他的論點提供證據呢, 你這麼快就給他一個活證, 這回他一定也高興地抓狂了.

下次敲鍵時要斟酌啊.

謹記, 保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17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07-7-27 21:36 | 只看該作者
怎麼沒有教授說,這些打著愛國旗號的反H反G人士已經瘋狂到變態的地步?起碼,可親的幾位先生就是這樣的。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

主題

440

帖子

10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1
18
新漢奸 發表於 2007-7-27 22:07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藍藍的天 於 2007-7-27 21:36 發表
怎麼沒有教授說,這些打著愛國旗號的反H反G人士已經瘋狂到變態的地步?起碼,可親的幾位先生就是這樣的。


怎麼沒有? 人大都差點要討論"懲治網上漢奸言論法". 提著腦袋發表漢奸言論的人肯定是瘋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97

主題

4592

帖子

2155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155
19
華夏之聲 發表於 2007-10-7 00:21 | 只看該作者

張閎:憤青的狂暴已經接近病態

老帖子,看一看。張教授說的那些憤青,以前還真沒見識過。不打不相識呀。

[ 本帖最後由 華夏之聲 於 2007-10-7 00:27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3

主題

3746

帖子

861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61
20
fsspider 發表於 2007-10-7 03:44 | 只看該作者
看看張某的言論,實際上他本人就很「憤」啊,
對這個「憤」,張某有下過一個明確的定義么?就泛泛而言,真懷疑他就是為了炒作。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5 20:4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