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台角力導致台灣政治生態變化

[複製鏈接]

482

主題

680

帖子

803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0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star 發表於 2007-10-5 11:4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 薛理泰
  陳水扁使盡全力,發動以台灣名義進入聯合國的「入聯公投」之役。據筆者觀察,日後華盛頓同台北之間的關係可能出現某種變動,台灣政治生態可能發生目前未被人察覺的若干變化。這可能是「入聯公投」之役發軔之後,由台灣外交延及內政的一個後果。

  這次陳水扁頂住了來自華府的接二連三的巨大壓力。鑒於民進黨執意推動「入聯公投」,華府最近幾個月以來關閉了同台北之間高層溝通的渠道。日前陳水扁也親自對此予以證實。尤可駭異者,他絲毫沒有顯示將會退讓的跡象,僅表示台北仍然透過其他渠道,持續進行溝通。

  美國對兩岸關係發展方向的關切,以及制定對北京﹑台北的相關政策,自然是基於美國本國的安全利益所致,何足詫異。換個大國,易地自處,恐怕還不如美國穩健。

  

美國會以國家安全利益為考量

    

  美國正在伊拉克﹑阿富汗打仗,還在全球從事國際反恐怖戰爭,可謂長路漫漫。緊接著,美國還要處理在日程表上咄咄逼人的伊朗核問題,而伊朗核問題牽涉面之廣,遠非當年伊拉克問題所可比擬。況且,猶如燙手山芋的朝核問題至今仍懸而未決。在這情況之下,美國豈能聽憑陳水扁以一己之私,打亂它的全球戰略,被台獨勢力推向同中國這個地區核大國「迎頭相撞」呢?

  說白了,美國或許會為了維護中東地區民主的典範,開罪小國如敘利亞,而不會冒著同伊朗這類中等強國開戰的風險。要同伊朗開戰,就必須有涉及國家重大安全利益的戰略考量。因此,美國怎麼可能會為了確保台獨局面安全,寧肯同中國這個核大國陷入一場世紀大戰?持有這種觀點者,除非心智不正常或者別有用心,已經自不待言。

  何況,筆者早已撰文指出:美國不必冒著同中國陷入一場玉石俱焚的大戰的風險,也有其他行之有效的辦法,以確保台灣在第一﹑第二島鏈中的重要的戰略地位屹立不倒。那些認為美國為了牽制中國的崛起,寧可同中國血戰到底,也要維持台灣的戰略地位的論點,純屬書生之見,並無現實基礎。
在國際政治學理論和實踐中,小國往往有能力在幾個大國之間搬弄是非,最後把大國捲入戰爭的旋渦之中。這方面,不乏先例。當初,金日成在莫斯科﹑北京之間穿梭往來,巧舌如簧,終於誘使毛澤東同意支持北朝鮮對韓國發動大規模的戰爭。而在遭到美國軍隊反擊以後,中共又派遣志願軍大舉到朝鮮參戰。
 
陳水扁以個人利益為出發點

    

  陳水扁在這場豪賭中背水一戰,即使得罪美國也在所不惜。其個人動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一旦國民黨在台灣重新執政,其本人及其家人完全可能受到法律追究,闔家鋃鐺入獄。即使目前他對美國的耳提面命,亦步亦趨,屆時美國又能幫到他什麼呢?如果陳舉家入獄,美國可能還會樂觀其成,譽為民主政治的典範。

  陳水扁為了護妻庇婿,在國際舞台上演一場戲。美方對陳的底蘊豈有不知之理?美方頗為費解的倒是民進黨高層的行徑。為什麼謝長廷﹑蘇貞昌等人在陳水扁進行的豪賭中全部患上軟骨病,不敢挺身而出稍予牽制呢?甚至連一個出面嗆聲的政客也沒有,全部被綁在陳的戰車上,動彈不得。台灣綠營政治生態和民進黨內權力格局表現如斯,在一場嚴峻的國際危機中的表現又將如何,就值得美方趁早反思了。

  維持台海現狀,既是美﹑中之間的默契,也是當前美﹑中確保彼此合作的基本點。一旦台海現狀被打破,中﹑美合作關係的框架即告崩潰,台海和平自然消失。北京對華府承諾不輕易動武,必然有個前提,即華府能約束住台北,不至於打破現狀。如今,遏制「急獨勢力」看來成為美國在亞太地區的當務之急了。稍後,美國或許採取更嚴厲的懲罰措施。

  陳水扁的操切行徑,恰如李登輝所預測的,最終害苦了謝長廷﹑蘇貞昌。謝﹑蘇缺乏國際觀,一味盲從陳水扁,不免咎由自取。

  估計美方在事後將會對經由「入聯公投」之役觸發的一系列事件進行評估,並且可能會就美國對民進黨的政策作出若干調整。這項政策一經調整,台灣政治生態勢必會出現一些變化,而台灣政界必然也會看到這項變化。

[ 本帖最後由 cstar 於 2007-10-5 11:51 編輯 ]

232

主題

348

帖子

263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63
沙發
紫風衣 發表於 2007-10-6 23:21 | 只看該作者

「入聯公投」是陳水扁當局發動的民粹動員

  貪腐無能的陳水扁和民進黨推動「入聯公投」,是在利用選舉、打著所謂「自由、民主、人權」的幌子,進行一場全島範圍內的「台獨」民粹動員。
  「入聯公投」不是陳水扁當局所聲稱的「台灣2300萬人民的共同心聲」,而是其利用民粹轉移焦點、謀求私利的工具。當前,台灣社會最突出的問題是民進黨上台後執政無能所帶來的民生問題,島內諸多民眾發出「生不起」、「養不起」、「死不起」的悲嘆,民眾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增加就業機會、提高經濟收入、縮小貧富差距,「入不入聯不重要,肚子最要緊」。但陳水扁當局卻對這一最普遍而迫切的要求置若罔聞,執意煽動民眾、推動「入聯公投」,企圖用這個聳動的政治議題來挑起民粹、轉移焦點,讓民眾淡忘其執政無能和貪污腐敗的本相。
  「入聯公投」不是陳水扁當局聲稱的「由民眾自下而上自動發起」的,而是陳水扁個人執意發起並不擇手段地調動所掌握的行政資源自上而下強行推動的。該案從發起、送審到聯署以及造勢活動,處處可見陳水扁當局高度動員的黑手。為趕上「綁大選」的時程,民進黨把持的所謂「行政院訴願審議委員會」迅速強行推翻了「公審會」對該案的否決。為在6個月內達到82.5萬人的聯署門檻,民進黨中央發動黨機器展開動員,在全台25個黨部陸續成立聯署指揮中心,並定出黨公職人員的聯署責任額,對無法達標者祭出罰則,以至於在聯署進展困難的情況下,死人的名字也赫然出現在聯署名單中。台灣當局所謂的「新聞局」8月底公然發文要求各行政單位從即日起到12月底止,在現有的文宣網路上、在辦公處所的明顯處、在編印的各類文宣品及印刷品上,包括電視、燈箱、外牆、公務車、期刊、各類收費單、說明資料、宣傳單、海報、請柬、停車證等,打上由其統一提供的鼓噪「入聯申請」的標語。同時,民進黨與島內「獨派」社團還將舉辦「入聯公投」遊行的造勢活動。民進黨當局企圖以極具煽動性的民粹口號、無孔不入的宣傳標語和強力動員的大遊行,來鼓動風潮、製造氣氛,欺騙、蠱惑、綁架島內民眾。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9 02:5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