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新華網的」博客廣場-教育」欄目中發表了」提高博士的質量,關鍵在於博士導師的質量」一文: http://blog.xinhuanet.com/blogIn ... 829&page=detail
請大家討論.
提高博士的質量,關鍵在於博士導師的質量
博士質量總體下降是有目共睹的。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人事部9月28日下發通知,要求開展博士質量調查工作,以期全面評價博士研究生教育的發展狀況,分析影響博士質量的相關因素,總結博士研究生培養的經驗和問題,提出進一步提高博士質量的對策。博士質量下降與近些年來教育產業化, 教育大躍進,盲目擴大招生密切相關。這不僅是博士質量下降的問題; 同時,更重要的是應當看到博士導師質量的下滑。新華網肖暢的文章」博士教育,應還其精英本色」 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07-09/30/content_6816933.htm 和很多網友的觀點都提到存在許多博士導師質量低的問題。現把一些現象和問題提出來大家討論:
1. 行政職務代替學術貢獻: 不可否認很多單位的行政領導不僅業務過硬, 而且具有良好的行政領導才能. 但是, 問題的關鍵是在很多單位和院校中有很多人都」削尖腦袋」要當官,從科主任到院長,有了行政頭銜就能很容易拿到教授,博導的位子,不論是否有真才實學,業務水平是否真的過硬, 是否真有學術貢獻, 「官本位」情況嚴重. 另外,擔任行政職務又有多少時間真地做學問和指導如此眾多的博士生?
2. 博士導師的選擇標準過低: 博士導師應該站在國內乃至國際學術的前沿. 然而, 有很多院校為了保住本單位原有的博士點,以單位行為將一些學術水平和質量並不高的人士充填進去.很多博士導師多年沒有國家,甚至省一級的科研項目和經費; 有的沒有一篇SCI收錄的國際雜誌上發表的論文和著作. 這種情況在二類大學中更為明顯. 客觀上, 大多數國內博士導師水平不如在歐美國家完成3-5年博士后的學者,尤其在生物和醫學領域.
3. 近親繁殖,任人唯親: 很多院校人才的去留都是按照這個規則進行. 外面的人才進不去; 即便你進去了,大家也嫉妒你,恨你,排擠你,你也無法呆住.其結果是人才的質量下降. 導師做官,提拔自己的學生也做官,以延續自己的利益.
4. 學術腐敗: 海外」新語絲」網站上揭露國內學術腐敗現象的文章很多http://www.xys.org/ 另外,國內的醫學雜誌真可以說是多如牛毛 ,從國家級到各縣市級,到各醫學院都自己辦醫學雜誌,看看萬方數據網站就知道http://www.wanfangdata.com.cn/Se ... 6%e7%b1%bb%7croot.R , 大多數省級以下(包括省級) 醫學雜誌,發表的文章中絕大多數質量低劣,東抄西湊,只是堆積學術垃圾.要晉陞職稱到編輯部找關係, 送點錢就能發表.很多教授, 博導的大多數論文也只是發表在這類雜誌上, 也是他們拿來晉陞博士導師, 評科技成果獎的重要學術貢獻的依據.此外, 抄襲, 剽竊, 造假等常有發生.
5. 商業利益: 很多博士導師以賺錢為目的根本沒時間做學問.
6. 突擊提拔: 2000年前後國內突擊提拔了一大批博士導師,其中不乏質量低劣者. 用大躍進的方式提拔博士導師,必然導致魚龍混雜,質量下降.
等等, 等等…. 不再列舉.
那麼, 怎樣才能提高博士導師的質量, 最終提高博士的培養質量呢?先提幾條, 拋磚引玉:
1. 提高博士導師遴選的標準,實行公開招聘; 對沒有國家和省級科研項目和經費, 沒有SCI收錄的國際雜誌上發表的論文和著作的博士導師,應該停止或暫停他們招收博士生;取消博士導師終身制;
2. 博士導師的遴選應該以學術貢獻為評選標準,公開其學術成就(保密學科例外), 有一定數量的發表在SCI收錄的國際雜誌上的論文和著作,並對論文發表雜誌的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有一定的規定, 有國家和省級科研項目和經費; 不能以行政職務, 或選先進工作者等行政榮譽代替學術貢獻. 有學術腐敗行為者,不能成為博士導師.
3. 在現階段,國內學術風氣不正,水平不高的情況下,國家有關部門應當承擔起把好博士導師評選質量關,明確規定標準和責任,以防止各單位,各部門的本位主義和地方保護主義,以主持公正.
4. 各院校應開放胸懷,擯棄嫉賢妒能的狹隘思想,真心實意歡迎和引進在發達國家完成多年博士后以上(一般歐美國家博士后要3-5年), 並在SCI收錄的國際雜誌上發表一定數量和質量的論文和著作的學者到國內工作.
5. 建議國務院、教育部、人事部對全國博士導師質量也進行調查,而不是只調查博士質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