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這不是我「印象」中的美國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07-9-27 22:5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九十年代初一部家喻戶曉的電視連續劇《北京人在紐約》不僅捧紅了姜文和王姬,十多年過去了,他們已經是炙手可熱的大明星了,同時也讓很多人記住了片頭的那段話:如果你愛他,就送他去美國,因為那裡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送他去美國,因為那裡是地獄。那時我正在讀中學,看過這部電視劇對地球另一端的美國充滿了想像:那裡是一個強者的天堂,弱者的地獄,美國是一個沒有溫情的地方……

後來讀過很多描寫美國的書,其中一本名叫《感慨美國不一樣》,書中描寫了很多中美文化的差異:在美國夫妻之間總是各付各的,一個中國女人嫁給了美國丈夫,他們開車到機場去接來探親的中國媽媽,而這個女兒必須付汽油錢;在美國老人一般都獨居,很多老人在晚年都很孤獨,有很多就這樣孤獨地死去,有的甚至死了好多天才有人發現;在母親節兒子請母親吃飯,父親一道參加,但父親必須為自己買單……

我相信在國內很多人都讀過類似這樣的書,從沒有來過美國,卻對美國有著很多各種各樣的「印象」。雖說漢語中「印象」一詞的解釋應該是「接觸過的客觀事物在人的頭腦里留下的跡象」,但人的經歷畢竟是有限的,我們腦海中很多對人對事對物的「印象」往往是來自於道聽途說的,所以會有很多初來美國的人驚訝:這不是我印象中的美國!

那天在新華社區看到一個帖子《六旬老父不堪女兒西方生活習慣,欲與其斷絕關係》(http://forum.xinhuanet.com/detail.jsp?id=43785847&agMode=1),巧的是主人公來自我的家鄉大連,如果是從前,我會認為她的行為變化很正常,但今天,尤其是通過在美國和我的老鄉紫萱紫蕤認識交往後,徹底顛覆了之前我對美國、對生活在這裡的同胞的諸多印象,所以讀過這篇帖子我不禁為那個做女兒的數典忘祖感到可笑!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沙發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07-9-27 22:53 | 只看該作者
我和紫萱紫蕤是在這裡通過新浪博客認識的,在去年等簽證那段日子裡,我很勤奮地更新博客,把自己的喜怒哀樂、心情故事都及時地記錄在這裡。可能是老鄉的緣故,加上她也住在洛杉磯,有緣的是她就住在和老公弟弟Mario家隔一條街的地方。她注意到我,偶爾會給我留言,給我一些及時有用的信息和建議,但因為她的博客疏於打理很少更新,紫萱紫蕤這幾個字對我來說只是個簡單的ID,對她本人沒有更多的概念。

在得知我拿到簽證后,她給我留言,告訴我她的手機號碼,在我來美國半個月後撥通她的電話,她一下子就猜到了是我,告訴她我家的門牌號碼,她開著車在GPS的指引下半小時後站在我家門口。她帶著我到華人超市買我和女兒喜歡吃的食物,帶我去申請了SSN,請我們在韓國餐館吃飯,告訴我很多美國當地的風土人情……

從那以後我們有了很頻繁的交往,這個看上去高挑清秀的大連女孩和我年齡相仿,在美國生活了近十年,通過這些年來不懈的努力打拚,已經有了自己的公司,雇傭著金髮碧眼的美國人為她打工,在一個風景幽美的半山腰有自己的房子——一棟僅衛生間就6個的大房子,但從她的身上絲毫看不到因為融入美國生活、成了美國公民而不知不覺中養成的於中國人的傳統相背離的習慣,相反她甚至仍然保留著即使在人情日漸淡漠的國內也越來越少見的熱情和真誠。

在我學車的時候,因為老公沒有時間教我練車,我請了教練,那時還不知道因為簽證原因我沒有考試資格。第一次預約路考,時間安排得很緊張,紫萱紫蕤給我打電話,得知我沒有充足的練車時間,要求開車來我家,在考試前讓我用她的車再練練(我的練車許可證要求必須在有駕照的成人駕駛員陪伴下練習),我跟她說我讓教練在考試前安排了一堂課她才作罷。

我們雖然都住在洛杉磯,但洛杉磯太大了,從我家到她家的高速公路是LA最繁忙的一條路,時常堵車,正常半個小時的路,往往需要花費一個多小時。前些天在我還沒有收到工卡的時候聽說我想工作,她就接我到一個華人聚居區買了報紙,讓我嘗試著找工作。我告訴她我老公說"我喜歡工作就工作,不想工作就不工作",她對我說:「一定要工作,靠自己多好啊!」那天她幫我打簡歷、挨個搜索報紙上密密麻麻的招聘廣告、發簡歷、打電話……她的那股認真勁讓我非常感動!那一天,在不經意間她說了幾次「靠自己多好啊」,以至於回到家這句話一直在我耳畔迴響:是啊,靠自己多好啊!

後來幾天我的電腦壞了,她儼然成了我的私人秘書,繼續給我發簡歷,把自己的郵箱署名改成我的名字,知道我現在不能開車,即使有合適的工作暫時也去不了,她還是告訴我:「有人打電話讓你去面試你就打電話給我,我開車帶你去面試,多積累些面試經驗也好。」她想的真周到,我的心情已經不能僅僅用感動來表達了。

那個周四我收到第二天上午10點面試的電話,這家公司就在她家、她公司附近,她一大早開車來我家,然後拉上我去面試,下午給我送回來,她再開車回去,這條路一天時間裡她跑了四遍!

更讓我過意不去的是,每次她開車帶我和女兒出去,都是她爭著請我們吃飯,吃過西餐,吃過中餐鼎泰豐,吃過韓餐,吃過泰國餐……好幾次在點餐前我跟她說好了:這次我請你!她不吱聲,等吃過飯她就搶先拿過帳單,我急了跟她搶,她緊緊拽在手裡,告訴我別跟她搶,旁邊有人笑我們為付賬爭執,她有些誇張地給那人陪上笑臉,我一下子意識到自己有些失禮,不好意思將手縮了回來,她安慰我:「等你工作了你再請我」。在她帶我面試那天,之前說好了這次讓我請她吃飯,但坐進那家格調優雅的泰國餐館她就變卦了,對我說:「在我的地盤我請你。」她帶我去的地方當然都是她熟悉的所謂的「她的地盤」!

小的時候父親「屈己為人」的人生觀多少影響了我,他告訴我:取物廉潔者舍物必然慷慨;取物貪婪者舍物必然吝嗇。這麼多年來經歷過這麼多人情世故我發現父親的這句話真是至理名言。我總是希望自己能做一個付出多於索取的人,但好像紫萱紫蕤也是一個有著這樣想法的人,所以跟她交往很多想法我只能寄希望於「來日方長」了……

那天跟一位同在洛杉磯比我晚來美國3個月的妹妹說起我的這位大連老鄉,我寥寥幾句使她充滿了好奇:這是一個怎樣的奇女子啊!?很多人看到我在這裡多次提及我的這位老鄉,有的甚至到她的博客上尋找答案,很多次我想提筆寫寫這位在異國他鄉給與我諸多關心和幫助的老鄉,想到她是一個低調內斂的人,我也不願在這裡過多張揚,但今天終於忍不住還是輕描淡寫記錄在這裡,因為無論現實生活中她是怎樣精彩鮮活的一個女人,紫萱紫蕤這幾個字對這裡的朋友們來說仍然只是一個ID,一個普通的符號。

今天借這個話題寫下這些我自己的親身感受,只是想告訴所有讀過這篇文章的朋友們:其實美國不是一個非天堂即地獄的地方,在這裡同樣有來自同胞的人間真情!
文章引用自: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29

主題

1577

帖子

12萬

積分

貝殼二級功勛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20890
3
8288 發表於 2007-10-2 15:28 | 只看該作者
在這裡同樣有來自同胞的人間真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06:1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