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不要妖魔化網際網路 要形成網上正面輿論強勢

[複製鏈接]

2156

主題

2603

帖子

1939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4

積分
193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風雨瀟瀟 發表於 2007-10-2 05:5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當今時代,網路媒體處在思想輿論陣地的前沿,尤其要肩負起應有的重大責任。應當在加快建立法律規範、行政監管、行業自律、技術保障相結合的管理體制的同時,加強網際網路宣傳隊伍建設,形成網上正面輿論的強勢:對日常輿論宣傳,突出社會發展主旋律;對突發事件報道,加強「第一時間」的信息發布,用客觀、公正、翔實的報道先發制人,引導輿論。這樣,通過為社會公眾提供全面、透明、迅捷的信息服務,就能使流言謠言迅速被戳穿,使社會正氣得到弘揚,民族凝聚力得到提升
     
     
     
     在多樣性、多元化的網路環境中,必須體現和保持馬克思主義的意識形態、價值觀念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對網路輿論的引導作用。應當看到,在信息傳播扁平化、價值觀念多樣化、經濟利益獨立化的現代社會,意識形態必然呈現出面對世界範圍各種思潮激蕩的態勢。用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的思路,來認識保證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佔主導地位的問題,是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的一個新思路。執政黨堅持和保證意識形態的主導地位,離不開黨不斷提高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能力、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能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應對國際局勢和處理國際事務的能力等方面的基礎性的、富有成效的改革舉措。
     
     現代社會,大眾媒體更加具有巨大而不容忽視的引導輿論、影響受眾的傳播影響力。其中,網路媒體的作用正逐步被認識。網際網路的巨大影響在於它的廣泛運用。經過10年發展,目前我國網際網路上網人數超過9000萬戶,僅次於美國1.85億戶,居世界第二。新形勢下,堅持黨管媒體原則,需要研究並提高引導輿論的技術和藝術。
     
     
    網路的信息傳播特點是扁平化、互動性、多樣性,對網路信息利弊加以甄別並形成統一的價值判斷標準無疑是個很棘手的問題。特別應當注意的是,現在,許多所謂的「網路熱點」,集中於社會陰暗面,集中於官員腐敗案件,集中於突發事件的一些負面效應,種種偏激的言論甚至比正面的主流的言論傳播的速度快、波及面廣,使「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的某種「規律」插上了現代化、高技術化翅膀。這對我們新媒體條件下的輿論工作提出了挑戰。
     
     當然,妖魔化網際網路是不對的。多元化的聲音畢竟是一種「社會客觀存在」,關鍵在於如何應對,如何疏導,如何引導。具體來說,對於那些無事生非、造謠惑眾、惡意歪曲、混淆視聽的言行,當然要義正辭嚴,堅決予以批駁、予以反擊,包括拿起法律的武器追究責任。但對於那種雖然情緒化、片面的,甚至偏激卻又不乏善意的言論,應當仔細分析。偏激而善意的言論的存在,對利用輿論監督、改進社會治理績效而言,一定意義上也可看作「苦口良藥」。而以理服人,拿事實說話,善加引導,形成共識,也正是推進網上正面輿論的重要基礎性工作。換句話說,我們應當在提高引導輿論的技術和藝術的同時,積極利用現代傳媒環境加強監督,改進社會管理,實現社會輿論與政府管理及時而良性的互動,形成社會發展持續井然有序、處理事件責任果斷得體的強勢。
     
     與此同時,網路媒體的自律與他律同等重要。應當看到,網路媒體不僅是大眾傳播媒介,同時也是思想輿論陣地。一方面,世界範圍內的思潮激蕩,會反映在網際網路上,使「話語權鬥爭」在「家門口」發生。另一方面,國內網站陣地也有激烈的「爭奪」。這就需要我們尤其重視正面消息對負面消息在網路陣地上的爭奪。否則,話語權從手中喪失,不僅會影響地區形象和投資環境,更會影響黨和政府的形象。當今時代,網路媒體處在思想輿論陣地的前沿,尤其要肩負起應有的重大責任。應當在加快建立法律規範、行政監管、行業自律、技術保障相結合的管理體制的同時,加強網際網路宣傳隊伍建設,形成網上正面輿論的強勢:對日常輿論宣傳,突出社會發展主旋律;對突發事件報道,加強「第一時間」的信息發布,用客觀、公正、翔實的報道先發制人,引導輿論。這樣,通過為社會公眾提供全面、透明、迅捷的信息服務,就能使流言謠言迅速被戳穿,使社會正氣得到弘揚,民族凝聚力得到提升。(摘自2004年11月12日《文匯報》 趙傑)
凡事總須研究,才會明白。古來時常吃人,我也還記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葉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狂人日記》魯迅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5 00:0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