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15歲澳洲性感女模特闊克引發的軒然風波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雲遊大俠

Rank: 5Rank: 5

積分
1357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allenjsau 發表於 2007-9-23 11:5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金凱平  sina 生活記錄


(圖片說明:被取消時尚周表演機會的15歲模特科萊雅·闊克,圖片來源:悉尼先鋒早報)

     科萊雅·闊克是位模特,上帝的眷顧下,今年15歲的她,卻擁有著天使般的嬌悄面容、魔鬼般的成熟身材,按照朋友的話來說,她天生就是吃「模特」這行飯的。所有的人看到她,決不會聯想到她的年齡數字,「性感」、「美麗」等讚譽評價聲不絕於耳。她也非常  享受著模特的工作與旁人的讚美。15歲就進入模特行業,她是幸運的,「性感」的評價也很受用,模特這行靠的就是青春和身材,她才15歲,有著大把的美好發展前景,足以讓人艷羨。孰不知,就是這令人艷羨的15歲年齡加上性感的評價,突然成為了她最大的阻礙。

    2007年7月,墨爾本春季時裝表演周在這個月內。模特們都摩拳擦掌的等待著這個重要的時段,一展傲人身姿。15歲的科萊雅·闊克自然也是滿心期待。但是,舉辦地的市政廳經過討論篩選后,決定取消科萊雅·闊克的表演資格,原因是,她太年輕了,她有著15歲這個年齡不該有的「性感」成熟。

    隨即,8月15日的澳洲新聞,響起了「禁止性感小孩廣告」的緊急呼聲,這呼聲的來源強勁——澳洲民主黨領袖林·安莉森(Lyn Allison)。林·安莉森認為澳洲媒體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少年廣告模特,以打扮性感的妝容示人,目的是幫助某些商家擴大銷售市場,打進青少年消費群。這些「性感」廣告直接導致了孩子們在一種「保持身材」的困惑概念下成長。孩子們因為外界對「性感」文化的主流認可下,從小就追求「性感」路線。「我已經非常厭倦看到12歲的小女孩們穿著性感暴露,妖艷地在鏡頭前扭動著身姿。看著一些僅僅9歲的小女孩們聚在一起談論她們自己是否性感的話題,我真的很痛心。現在有的商家居然將胸罩的銷售對象鎖定在4-6歲間。這是我們這個社會該有的現象嗎?!」

    她的疾呼馬上引來了眾多的支持者。澳洲的知名心理學家以及一些兒童教育學家紛紛表示:廣告中出現的「性感化妝扮」的少年模特可能會導致日常生活中孩子們意志消沉、飲食紊亂、缺乏自信以及不合身份的性感舉動等嚴重後果。澳洲心理學家協會會長阿曼達·戈頓(Amanda Gordon)說:「孩子們在媒體廣告的轟炸下,已經在心理信服「性感」的重要性,他們會不惜一切的為追求性感而努力,現在澳洲越來越多的孩子被診斷為厭食症,這種疾病嚴重時會是致命的。」

    社會的呼聲引起了澳洲國會議員對此的關注。澳洲聯邦政府參議員、澳洲信息產業部部長海倫·庫南(Helen Coonan)與參議院內眾參議員經過商討后,作出了一個決定:澳洲政府信息產業部將對媒體的「性感孩子類」廣告進行嚴格徹查,預計於10月將「性感孩子類」廣告的嚴格控制形成一項政策,在澳洲各媒體行業法規內推行。政府也將儘快推出措施,解決「性感小孩」影像造成的一些社會負面影響。

    於是乎,一場「性感路線」的風波終是得到了較為圓滿的解決。這個風波依託在一位小模特被取消演出資格的事情上,但幕後真正的「黑手」卻是兩個字——性感,這個全球流行的辭彙上。

性感一詞據說是個「舶來品」,多年前作為洋時尚傳到了中國。1986年,我與電視台的幾位朋友聊天。一位後來去了美國的朋友遇麟兄說起「性感」在西方是被推崇、在普通人日常交流中平常出現的辭彙,著實把我嚇了一跳。那時,雖說改革開放風潮正勁,年輕人們一股腦地追求西式生活,但敢提「性感」一詞的還是少數,評價人性感,不擺明是說人穿著暴露、不檢點嗎?!太具貶義性質了,還是少提為妙。

如今,時過境遷,這詞義也進步了。質的飛躍下,「性感」就成了讚美溢譽的代名詞,人們大都習慣用它來誇獎女性的成熟美,間或男性的英俊之氣。

   「性感」的情形遭遇似乎在我生活了二十年的澳洲也是一樣。80年代末90年代初,性感之類的詞我也不常聽到的,感覺上澳洲人開始頻繁使用這個詞似乎也就是在前些年,「Sexy」、「Hot」(均為性感的意思)的辭彙成為讚譽美女帥哥的口頭語,但印象中,也僅止於形容成年人。有時我都會很自然地用起「性感」 一詞。

    社會發展下,容易被影響的孩子們也開始追求性感,以性感為美。偶爾看到說,中國8歲的小女孩在家長的鼓勵下,動輒與同學討論誰的衣服更性感、誰的妝化的更好、誰的身材更苗條;而在美國年輕的孩子們當中竟然流行一種「隨便主義文化」,專為4—8歲兒童設計的布拉茨娃娃也穿起了迷你裙、網眼襪;有一個小女孩公然宣稱:有了性感身材和面容,就不需要大腦了……

    「性感」風潮可稱得上是席捲全球。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媒體的功力、商家的努力、娛樂業的魅力等等,市場營銷者們往往只關注自己的利益,運用一切宣傳表現手段。但是宣傳所引發的後果,他們便不再關心,這個就留給家長們自己去處理吧!孩子們就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貪慕虛榮、盲目攀比、節食減肥成為孩子們中的時尚。

    看著孩子們童真不再,取而代之得是濃妝艷抹的老成,所有的商家、廣告商、媒體、家長們或許都該反思對待孩子們的教育問題,還孩子們一個健康快樂的生活空間!

    於我而言,還是比較喜歡看到孩子們天真無邪、自然向上的樣子。世界是我們的,更是孩子們的,希望未來一代的生存環境不僅沒有大自然的污染,更沒有社會負面的影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 18:4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