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都是「古盜鳥」惹的禍---假的遼西始祖鳥

[複製鏈接]

394

主題

1萬

帖子

532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532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研究 發表於 2007-9-20 05:5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http://www.gmw.cn/01ds/2000-12/27/GB/2000%5E332%5E0%5EDS2124.htm

中華讀書報  2000年12月27日


□本報特約記者 黃艾禾

  「古盜鳥」化石不但使得有百年盛譽的美國《國家地理雜誌》顏
面掃地,在中國國內也引起了中國地質博物館館長季強與中國科學院
古脊椎所徐星博士等人之間的一場軒然大波。雖然這場風波已經過去
幾個月了,但是「古盜鳥」的故事並沒有結束。在這場風波中有關的
紛爭或許只是事情的表面,而事情後面帶給人們的思考卻意味深長。


「古盜鳥」傳奇
  「古盜鳥」是一塊古生物化石,它產自中國遼寧西部。是誰把它
挖出來的,沒有人說得出,但肯定是當地的一位農民。這塊化石在出
土的時候,一定是一堆的化石碎片,這些碎片後來被人粘在了一起,
於是,它有了鳥的頭,恐龍的尾巴。這塊化石在神秘的地下渠道中悄
悄流動,最後,出現在美國。

  1999年的2月初,一對美國夫婦,猶他州布蘭登恐龍博物館館長柯
澤克斯和他的妻子在一個文物販子手上看到了這塊化石,他們一見便
激動得不能自己:當下關於「鳥類起源於恐龍」的理論正是如火如荼,
正是苦於缺少證據,這塊化石怎麼這麼合適,一半是恐龍,一半是鳥,
簡直是為支持這一理論而生的!當下,他們拍下了8萬美元,買下這寶
貝化石。他們把它命名為「古盜鳥」。

  但是柯澤克斯夫婦並不是研究恐龍的專家。這樣他們就找到了他
們的一位朋友,加拿大古生物學家菲里普·科瑞(PhilipCurrie)。
這位科瑞先生可非同小可,按古脊椎所的研究員們的介紹,可以稱得
上當今這一行當中研究恐龍的第一人。科瑞先生當然對此很感興趣,
但是有一條,他名氣太大,也太忙了,竟然有好長時間奔波在世界各
大洲之間參加各種活動,沒有坐下來好好看看這塊化石。

  還有一個問題:這塊化石是從中國走私出來的。按照國際學術界
不成文的規矩,是不允許以走私化石作為研究對象發表學術論文的,
除非你取得化石產出國的同意,或是與該國的同行合作來發表這篇論
文,否則你的論文就是非法的。這是為了打擊走私。於是,美國方面
就開始與中國同行聯繫,詢問是否可以合作研究。他們找過地質博物
館和科學院的古脊椎動物所,最終與後者達成合作意向。古脊椎動物
所提出的條件之一就是這塊化石在研究完成之後必須歸還中國。達成
了這項協議,這就有了後來的徐星的美國之行,他是作為合作研究者
去的。

  徐星在1999年10月方抵達美國。這時他才第一次看到了「古盜鳥」
化石。雖然時差還沒有倒過來,他已看出這化石有問題:它不像是一
只動物的骨骼,像是不同動物的拼起來的,「而且有的地方甚至正反
面都拼倒過來了。」但是,懷疑歸懷疑,如果要拿出觀點,你必須要
有證據,這也是做科學研究的一個基本原則。實際在此之前,美國人
也不是沒有人懷疑過,比如德克薩斯大學的蒂莫西·羅教授(
TimothyRowe),這是一位搞CT掃描的專家,他在對「古盜鳥」化石的
長達100多小時掃描和拍照過程中,發現它身上有大量的裂縫,一共分
成88個碎片。他覺得:「標本的身體和它的尾巴不像是屬於一個動物
的」。但是,出於對科瑞先生的權威的尊重,也許,也因為自己也已
成為了論文的合作者之一,他終於沒有向科瑞提出自己的質疑。

  「古盜鳥」的研究論文實際在1999年的8月13日就寄出了。首先給
英國的《自然》雜誌。論文作者排序的第一人是柯澤克斯,接著是科
瑞教授、羅教授,徐星作為合作方的代表排名第四。徐星說,論文寄
出之前,也確實發到他這裡讓他過目過,他也曾提了幾條修改意見發
回去,僅此而已。但是,從美國回來以後,他感到有必要把這塊化石
調查研究一下。這樣,11月,他去了遼西的北票,拿著「古盜鳥」的
照片問當地農民有沒有見過這樣的化石。農民說,好吧,有消息我們
會通知你。真該著徐星的好運氣,就在他回北京不久,電話就來了,
讓他去看化石,徐星又趕到遼西,拿著「古盜鳥」的照片反覆地核對,
天啊,竟會有這樣巧的事,這正是那塊「古盜鳥」化石下半部的另一
面!這裡要解釋一下:在許多情況下,一塊化石在從橫剖面分開后,
是可以分成凹面和凸面(即陰模和陽模)的,徐星找到的,正是「古
盜鳥」下半部即尾部的另一面。他壓抑住內心的激動,回到實驗室又
反覆地核對,對著照片,一個特徵一個特徵地比較,最後認定:沒有
錯!然而這塊「古盜鳥」是連著身體部分的,從這塊化石上不但可以
看出它的恐龍尾巴,而且有恐龍身體,一個馳龍的身體,而決不是那
個狀似鳥類的身體。沒有比這更確鑿的證據了。「我可以百分之百地
確認,『古盜鳥』是一塊贗品」,他在12月20日發給美國《國家地理
雜誌》的電子郵件中這樣寫道。

  在此之前,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的編輯們已經陷入尷尬與慌亂
之中:11月號的雜誌已將「古盜鳥」作為封面專題隆重推出,但預期
中的《自然》雜誌並沒有同時推出科瑞教授等人的論文,文章在8月
20日就被打回來了,《自然》的編輯說得很客氣:因為出版周期太緊
(《國家地理雜誌》是計劃與《自然》同時登出相關文章的),時間
來不及。科瑞等人並不灰心,馬上決定改投另一家著名的權威雜誌,
美國的《科學》。但是,《科學》雜誌在審讀了文章以後,也拒發了。
他們的結論不太客氣:「若要說明『古盜鳥』的鳥類特徵,還需要更
多的證據。」

  所以,12月份徐星發來的電子郵件,無疑是斬斷了系著達摩克利
斯劍的最後一根頭髮,那把劍沖著科瑞教授、羅教授和美國《國家地
理雜誌》的頭上掉下來了。

  美國人徹底認錯。2000年1月21日,美國國家地理協會的網站據此
發布新聞,告訴公眾,遼寧盜龍化石很可能是不同動物的化石湊成的,
3月出版的《國家地理雜誌》,發表了徐星的來信,表示正在繼續研究
和用新技術鑒定,研究完成馬上發表。2000年4月7日,美國國家地理
協會網站發布了研究的結果:遼寧古盜鳥化石是拼湊的。

  

  

科學是件「簡單的事」嗎?
  我們假設,如果徐星沒有發現那塊證明「古盜鳥」為贗品的證據
標本,事情會怎麼樣?那麼徐星就是心裡再起疑,也只好悶在肚裡。
新近出版的今年10月號的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刊登了一篇長達5頁
的文章《「古盜鳥」化石的來龍去脈》,這是該雜誌特約一位資深記
者對此事件進行的調查。文章說,如果到今天徐星仍沒有發現那個證
據,那麼科瑞與他的合作者羅仍在享受著新的學術發現的溫暖,而買
化石的柯澤克斯夫婦今天也將分得一份榮耀。

  這是巨大的誘惑啊。為什麼羅在掃描時已經發現了化石存在問題
時仍然緘口不言?他是心存僥倖──這個謊言又怎麼能那麼巧就被人
揭穿呢?證據並不是容易得到的。而對於科瑞,他是太願意相信這塊
化石了。用古脊椎所董枝明教授的話來分析:「古盜鳥事件」本不應
該發生,始作俑者可能是一位貪財的化石販子,做得也不高明,研究
者只要深加思考、仔細觀察就能看出破綻,可他們沒有看出。因為他
們都是鳥是從恐龍進化來的倡導者或信仰者,堅信恐龍沒絕滅,至今
仍翱翔於藍天白雲之間。為了論證他們的假說,他們需要這樣一個動
物,貪財的化石販子給了他們這個怪物。他們先入為主,顛倒了是非,
鑄成終身遺憾。

  經歷了這次事件,科瑞教授痛悔地說:「這是我一生中犯下的最
大的錯誤」。而另一位捲入此事的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的編輯阿倫
說:「非凡的觀點需要非凡的證據,而我們只有非凡的觀點,平庸的
證據」。

  就是這隻「古盜鳥」,不但使得有百年盛譽的美國《國家地理雜
志》顏面掃地,在中國國內也引起了中國地質博物館館長季強與中國
科學院古脊椎所徐星博士等人之間的一場軒然大波(關於雙方的論辯,
《南方周末》等各媒體多有報道,在此不再贅述)。

  徐星在經歷了這一切以後,沉重地說:「我是在北大讀的專業。
我們班裡17個同學,到今天堅持在做古生物研究的只剩下我一個。這
是一個艱苦的寂寞的工作。我們常常沒有周末,每天干到深夜,更不
用說出野外了。我堅持下來,是因為我喜歡干這個,我是覺得,從事
科學是一件相對簡單的事。可是現在看來,它比我原來想象得複雜多
了……」

  

  

媒體:該讓公眾怎樣了解科學?
  在採訪中,徐星曾不只一次地說:他不能理解季強為什麼這樣和
他過不去。因為他認為過去他們之間的關係還是不錯的,在學術觀點
上也接近:他們都是主張鳥類起源於恐龍。

  據地質博物館季強的同事說,實際事情起因於一篇報道。今年的
6月7日,《羊城晚報》刊登一篇題為《遼西一農民騙了中外科學家》
的文章,文章中除了有關於「古盜鳥」對徐星的採訪,還有古脊椎所
另一位工作人員的話,談到一位農民也是一位化石販子在某化石的后
部加上了一條尾巴,「沒想到此舉竟然懵過了中國地質博物館的一位
資深科學家,該科學家於是便以此化石為標本在一個權威科學雜誌上
發表了一篇頗為轟動的論文,聲稱找到了從爬行類到鳥類進化更為充
足的依據等等……」明眼人一眼就看得出,「中國地質博物館的資深
科學家」,不是指季強還能是誰?這樣,就有了季強在6月19日在香港
《文匯報》上的文章《「遼寧古盜鳥」事件真相》及後來在《南方周
末》的文章。

  且不論《羊城晚報》的文章談及的事實是否真實,但是有一點是
絕對地出了錯:文章所附的圖片,說明是「拼接而成的假化石『古盜
鳥』」,但那卻是一張原始祖鳥的照片。

  事實上,媒體在這場「古盜鳥風波」中所起的作用,太值得反省
了。

  美國《國家地理雜誌》是在今年4月里認錯的,消息傳到國內,到
5月,國內的媒體開始大炒特炒。雖然徐星說:這事沒有什麼可炒的,
我只是向世界承認了我們中國人自己的錯誤。因為那塊從國內走私出
去的「古盜鳥」化石的拼接造假者正是中國遼西的農民。──然而媒
體的熱情已不是徐星能控制得了的。看看當時部分報刊的標題就明白
了:「美國《國家地理雜誌》被化石販子玩了中國科學家戳穿『古化
石』騙局」;「中國兩位年輕的科學家戳穿了「古化石」的騙局,使
世界上權威的美國《國家地理雜誌》作出了公開的道歉,大長了中國
科學家的志氣」;「中國科學家可以說『不』──遼寧古盜鳥醜聞始
末」……造假並不是美國人造的,是中國人造的。美國人是受騙者,
他們在了解真相以後,向全世界承認自己栽了。這裡又何「大長了中
國科學家的志氣」之有?

  同樣,在早先關於「中華龍鳥」的報道上,現在看來也問題多多:
「原始中華龍鳥為鳥類始祖」──事實上,現在在國際上公認中華龍
鳥是歸到恐龍類的,即使季強本人,在《自然》上發表的論文中,也
把它稱作「帶毛的恐龍」;「被世界各國教科書中沿用了138年的鳥類
祖先──德國始祖鳥,今後將更換為中國的中華龍鳥」——這話說得
是不是說得有點大了?……

  對於公眾來說,媒體是了解科學的重要有時甚至是唯一的途徑。
正因為如此,媒體在報道科學的問題上,更需要科學精神。

  

  後記:在經歷了這場風波以後,「古盜鳥」化石標本已於今年5月
25日回歸中國,存放古脊椎動物所。這是世界上第一次無償歸還我國
珍貴脊椎動物化石標本。

394

主題

1萬

帖子

532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5329
沙發
 樓主| 研究 發表於 2007-9-20 06:43 | 只看該作者
遼寧的始祖鳥是假的,但德國的始祖鳥是真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4

主題

1萬

帖子

532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5329
3
 樓主| 研究 發表於 2007-9-20 07:03 | 只看該作者
找到始祖鳥這樣的化石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主題

90

帖子

26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26
4
syuan 發表於 2007-9-20 07:57 | 只看該作者

「遼寧古盜鳥」騙局中有騙局

「遼寧古盜鳥」騙局中有騙局

近來,一件由恐龍和鳥的化石拼接而成的人工產品——「遼寧古盜鳥」
標本,在國際古生物學界引起軒然大波,中國大陸和港台地區的新聞界的報
道則鬧得沸沸揚揚,甚至出現報道失實、以訛傳訛的現象。為了還事實真面
目,以正視聽,季強博士撰寫了《「遼寧古盜鳥」事件的始末與真相》一文,
將事實的全過程及秘聞在有關媒體上公布。他說,有些年輕科學家急於表現
自己,先捲入騙局,后又進行打假,戳穿所謂「古盜鳥」騙局。其實,騙局
中還有騙局,一般人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就是了。
季強博士告訴筆者:「遼寧古盜鳥」由三部分拼接而成:一個孔子鳥的
身體、一個爬行類的頭部和一條恐龍的尾巴。去年11月,美國《國家地理》
雜誌發表了一篇題為《霸王龍長羽毛了嗎?》的文章,認為「古盜鳥」是連
接恐龍和鳥類的「缺失環節」,為鳥類恐龍起源說提供了最為直接的依據。
有報道說,是從事古生物研究的某青年科學家指出了「古盜鳥」為假化石,
糾正了《國家地理》雜誌的錯誤。
事實上,這位青年科學家正是參與了「古盜鳥」化石的中美合作項目研
究,雙方商定於1999年10月在美國華盛頓國家地理學會總部專門為此
「重大發現」召開隆重的新聞發布會,並將此消息刊登在《國家地理》雜誌
上。另一方面,美中科學家加緊撰寫學術論文,並將論文投送英國《自然》
雜誌(該青年科學家為論文第四作者)。然而,從英國傳來一個不幸的消息,
《自然》雜誌拒絕發表他們的學術論文,原因很簡單,就是在論文評審過程
中,有兩位專家發現該化石標本是拼湊而成的。令人迷惑不解的是,有些人
既然已深深地捲入了「古盜鳥」騙局,怎麼又成為戳穿「古盜鳥」騙局的人
呢?
談到這裡,筆者禁不住插話:「你揭穿騙局中的騙局,不怕人家打官司
告你嗎?」季強回答說:「國際合作項目、新聞發布會和學術刊物均有據可
查,外國專家也將事件經過告訴了我,我已經做好了足夠的思想準備。我敢
於挺身而出,用真名實姓在媒介上揭開真相,正是為了維護科學的尊嚴。」
季強博士還告訴筆者:早在1998年6月,遼寧錦州的一位化石販子
想將假化石賣給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的陳丕基研究員。陳丕基觀察后,認
定這是一塊假化石標本,斷然拒絕了那位化石販子。當他經過觀察發現為人
工做假化石標本時,就拍下了照片。季強說,「今年6月,陳丕基研究員還
向我展示了當時拍攝的『古盜鳥』化石標本照片。我將其與美國《國家地理》
雜誌上刊登的圖片進行對比驗證,證明就是走私到美國的『遼寧古盜鳥』化
石標本。因此,真正發現 『古盜鳥』假化石的是陳丕基研究員。」
1999年2月,該化石走私到美國,在「圖桑礦物和化石交易會」上
被美國猶他州布蘭丁博物館的一位工作人員花8萬美元買去收藏了。近年在
鳥類的起源問題上,中國和加拿大有發言權,美國沒有發言權。得到了「古
盜鳥」化石標本之後,美方如獲至寶。1999年3月,美國國家地理學會
發函給季強博士和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張彌曼院士、邱鑄鼎研
究員,邀請美中科學家合作研究該化石。由於季強對化石的處理意見不符合
美方的利益,因而就不再找他了,而單方面與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接
觸。季強說:「以美方為主來進行研究,說穿了是一場交易。我認為原則歸
原則,交易歸交易。」
季強指出:當前商業交易捲入了科學研究,化石造假和走私販賣對科學
研究產生了嚴重的負面影響。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4

主題

1萬

帖子

532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5329
5
 樓主| 研究 發表於 2007-9-20 08:26 | 只看該作者
機槍認為古盜鳥是真的嗎?國家地理需要自打耳光嗎?假的真不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主題

90

帖子

26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26
6
syuan 發表於 2007-9-20 08:27 | 只看該作者

遼寧古盜鳥事件始末 [ZT]

「遼寧古盜鳥」作為古生物研究史上一件非常尷尬的事件,不僅在專業的古生物學家當中,甚至在普通大眾當中也造成了不小的影響。這一事件是如何發生的?一向以嚴謹著稱的美國《國家地理》雜誌怎麼會犯這麼大的錯誤?回顧一下整個事件的過程,也許能幫助讀者了解事件的真相。

    這一故事開始於1999年2月初,當時猶他布蘭丁恐龍博物館館長斯蒂芬·賽克斯在位於圖桑的世界最大的化石市場,買下了他認為非常具有科學價值的一塊化石,這就是後來「著名的」古盜鳥標本。賽克斯是一位狂熱的恐龍愛好者,也是一位藝術家,他曾經寫過一些有關恐龍的科普書籍和學術文章,但從來沒有接受過正規的古生物學訓練。他後來承認,當時他絲毫沒有懷疑標本的真實性。在買下化石一個星期後,賽克斯夫婦請求著名的加拿大科學家、皇家特瑞爾古生物博物館的菲利普·居里合作撰寫一篇論文。居里是世界上研究獸腳類恐龍方面最有經驗的專家,享有很高的聲譽。他聽說后表示有興趣介入研究。由於居里經常向美國《國家地理》提供古生物方面的諮詢,所以他把這件事告訴了該雜誌的藝術編輯斯隆。斯隆認為《國家地理》也許可以寫一篇關於這件化石的報道。不過居里和斯隆知道中國的法律不允許走私脊椎動物化石,作為知名學者和著名雜誌,他們不想捲入對走私化石的研究和發布這一有損形象的事件中,但如果化石能夠回歸中國,那情況就會不一樣了,因此他們試圖說服賽克斯夫婦在完成化石的研究后把標本歸還中國。我首次聽說這件標本是在1999年4月。當時斯隆一行正在訪問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以下簡稱「古脊椎所」)。在交談中,他們提到有一塊「帶羽毛的恐龍」化石走私到美國,現被一地方博物館收藏。美國國家地理學會願意協助將標本歸還中國。在過去幾年中,化石走私非常猖獗,對我國的古生物學事業是巨大的損失,現在有人願意歸還走私標本,當然是一件好事,因此古脊椎所的領導同意和對方接觸,商討如何將標本早日歸還中國。在居里和斯隆的努力說服下,賽克斯夫婦終於同意把標本歸還中國。斯隆在信中寫道:「首先我高興地通告你們,標本的擁有者願意歸還標本,但他們為標本花費了8萬美元,希望得到補償。國家地理學會願以某種形式補償他們的投入。其次,他們還希望貴方能夠做些什麼來作為對歸還化石的友好表示,比如提供一些中國化石的模型以加強猶他博物館的展示。他們還希望標本能夠在美國借展5年。他們強調研究必須在美國完成,不過歡迎中國科學家參加研究。」

儘管條件較為苛刻,古脊椎所考慮到標本的重要性以及它一旦回歸中國后對制止化石走私產生的積極影響,古脊椎所如此答覆:「如果標本能在研究后歸還中國,我們可以考慮接受部分條件。」並答應將保持和猶他恐龍博物館的學術交流。居里建議古脊椎所派我參加古盜鳥標本的研究,所長邱鑄鼎進一步提議我去美國3到5個月,幫助研究古盜鳥標本,並完成科研論文。由於國內工作繁忙,計劃一直沒有付諸實施,因此在參與研究過程中一直未能親眼觀察到標本。早在3月6日,居里就飛往布蘭丁看過古盜鳥標本。居里後來回憶說,「我當時意識到這裡有點問題,因為在身體和尾巴之間沒有關聯,而且兩條腿顯然是正副模。」然而賽克斯夫婦說居里當時只提到古盜鳥的一隻腳,並沒有涉及尾巴。儘管如此,居里並沒有把他的擔心告訴斯隆。他後來解釋說,他以為賽克斯夫婦會這麼做。但賽克斯夫婦說,沒有理由擔心標本會有問題,因此沒有必要告訴斯隆。本來按照《國家地理》雜誌的審稿程序,編輯會向專家詳細諮詢有關問題,不過這一次有像居里這樣的著名專家參與,編輯儘管也讓一些專家審閱了稿件,但似乎沒有往常那樣細心。後來負責科學內容準確性的編輯凱瑟·馬霍回憶說,當時認為絕不會有什麼問題,國為是居里在負責,沒有理由不想念他。現在居里承認自己失責,他說:「我絕對應該自己警告《國家地理》,而不是依賴別人。」8月2日,居里和賽克斯夫婦在德克薩斯大學奧斯丁分校進行了短暫的會面。該校教授蒂莫西·婁和同事對古盜鳥化石進行了100小時以上的CT掃描。婁同意只收 10000元的掃描費用。作為回報,居里和賽克斯同意他作為研究論文的另外一個作者。實際上在居里到來之前,婁和賽克斯就一起討論了掃描結果。婁後來說,掃描結果表明,化石總共由88個岩塊組成,有些裂縫似乎是人為拼接在一起的,尾巴並非自然地連接到身體上,他告訴賽克斯夫婦,這件標本有可能是假造的。但居里卻記得當他到達的時候,賽克斯夫婦和婁已經達成了一致的意見,認為身體和尾巴確屬同一動物。後來婁和居里告訴記者,當時他們確實對化石的真實性產生了懷疑,但屈從了賽克斯夫婦的壓力。

9月初,特瑞爾博物館的愷文·奧蘭伯克化石技師前去布丁修理古盜鳥標本。在返回的飛機上,他寫了一個詳細的備忘錄,並通過電子郵件告訴正在戈壁考察的居里:古盜鳥標本至少是由3件,甚至可能是5件標本組合起來的。但當時他不知道這些碎片是否來自同一動物或者多個動物。遺憾的是,《國家地理》沒有及時了解到有關古盜鳥標本的爭議。在華盛頓,斯隆想知道的只是古盜鳥是否會飛,在得到肯定答覆后,《國家地理》決定把古盜鳥作為11月刊登的《霸王龍長羽毛了嗎?》一文的題頭部分。大約在8月13日,在修改了近20遍后,由賽克斯、居里、婁和徐星共同署名的論文被寄往倫敦《自然》雜誌編輯部。在論文準備過程中,我曾幾次收到草稿。雖然我針對稿件提出了十幾條修改意見,但由於沒有親眼觀察過標本,所以對文章的貢獻很小,被安排為第四作者。就在文章寄往《自然》的時候,我收到了編輯亨利·吉傳抄來的電子郵件,他說《自然》不會考慮論文的發表。後來他對《今日美國》解釋說,原因在於沒有中國研究單位的標本編號。本來賽克斯夫婦同意歸還標本,而且我本人也在某種程度上參與了文章的撰寫,應該給古盜鳥標本編上我所的標本編號,但考慮到有關歸還的一些技術問題尚未解決,如尚未簽署正式協議等,還是暫時不給標本編號為好,否則就有可能將一件有古脊椎所編號的標本流失國外。後來論文改投《科學》雜誌又被拒絕了。居里和賽克斯繼續向斯隆和《國家地理》雜誌的主編比爾·艾倫保證:科研論文將會在《國家地理》雜誌的科普文章之前發表。然而到9月19日,載有古盜鳥文章的11月斯的《國家地理》雜誌已經送往印刷廠,而相關的科研文章尚未被任何科學刊物接受。

    10月份我來到華盛頓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總部,隨後前往布蘭丁恐龍博物館匆忙停留了兩天。我在博物館的一個工作室中第一次觀察了古盜鳥標本。當時我向賽克斯指出標本的尾巴部分是背向保存而身體部分則是腹向保存,表明標本被拼接過。賽克斯表示同意我的看法,不過,正像所有看過標本的人一樣,我們同意雖然標本被拼接過,但根據化石各部分的比例關係、化石骨骼的特點和岩性,還無法找到這一標本是由不同動物拼接而成的證據(發現化石是拼接而成的,與提供確鑿的證據證明化石是由不同動物拼湊而成的,兩者在科學上有著本質的區別)。賽克斯還告訴我,他還邀請加拿大的一個實驗室做了岩性分析,並向我出示了有關照片和一些CT掃描的照片。所有這些證據都傾向於支持古盜鳥標本屬於同一動物個體的觀點。後來居里告訴記者,他也是由於這些原因才認為古盜鳥標本沒有問題的,因為這是古生物學家判定標本是否屬於同一個體的常用標準。10月15日在華盛頓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居里和賽克斯介紹了古盜鳥的科學意義,我介紹了中國龍鳥和北票龍的發現。在會議上,我代表古脊椎所與賽克斯先生簽署了正式協議,表明古盜鳥標本將回歸中國。10月底,我參加了在丹佛召開的北美古脊椎動物學年會並做了「中國帶羽毛恐龍」的學術報告。會上我遇見了婁和亨利·吉,我們一起討論了古盜鳥問題。吉同意《自然》破例重新考慮古盜鳥論文的發表,但前提是必須用我所的標本編號,由我來撰寫解剖方面的內容,婁負責CT掃描的結論,因為吉對上一稿的質量很不滿意。我們一致認為,從目前的信息來看,尚無古盜鳥標本是由不同動物拼接的證據,但是在論文中也必須指出身體和尾巴之間存在非自然裂縫,這的確是個問題。

    然而,一件非常湊巧的事情發生了。1999年12月,我和同事們在研究另外一件采自遼寧的獸腳類恐龍標本時發現,這件標本的尾巴恰恰是古盜鳥標本上拼上去的尾巴的正模,因此有充足的科學證據表明,「遼寧古盜鳥」是一個由不同動物骨骼拼湊起來的人為「物種」。我們隨即通過電子郵件通知了美國國家地理學會。這一消息震驚了包括《國家地理》主編在內的所有人。本著有錯必糾的原則,國家地理學會於2000年1月宣布了這一消息,隨即在西方引起軒然大波。包括 NBC、《今日美國》、《自然》和《科學》等著名媒體紛紛予以報道。《國家地理》雜誌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壓力。2000年第3期的《國家地理》雜誌上刊登了我寫給《國家地理》雜誌編輯的一封簡訊:「在觀察了一件私人收藏的新的馳龍標本,並且把它和『古盜鳥』化石進行比較之後,我肯定『古盜鳥』是一個拼湊起來的動物。這兩件標本的尾部一模一樣,但新標本的其他部分和『古盜鳥』很不相同,實際上新標本和中國鳥龍更為想像。儘管我不願相信這一現實,但『古盜鳥』在確實是由一條馳龍的尾部和一隻鳥的身體拼湊在一起的。」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遼寧古盜鳥」標本至少是由兩種不同的動物拼湊而成的。它的頭部和身體部分代表一種全新的中生代鳥類,初步觀察表明,這種鳥類比大多數同時代鳥類要進步,具有更強的飛行能力,對於研究原始鳥類向進步鳥類的演化可能具有重要意義。儘管 「遼寧古盜鳥」是一件假標本,但標本的不同部分分別包含著重要的科研信息,它依然是一件重要的標本,只不過現在蘊含的科學意義和人們最初所期望的不同。

   為了徹底澄清有關疑問,美國國家地理學會邀請筆者於2000年4月攜帶新的馳龍標本前去華盛頓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總部,接受一個由5名著名學者組成的委員會的最終確認。4月4日,由加拿大多倫多大學蘇斯博士領導的這一小組一致認為,筆者的結論是正確的,即「遼寧古盜鳥」確實是由不同動物拼湊的。隨後,美國國家地理學會對外正式宣布了這一消息。也正是在這一天,我代表古脊椎所和賽克斯簽署了另外一份協議,寫明古盜鳥將在2000年5月無償歸還中國。2000年 5月28日,「遼寧古盜鳥」標本終於回到了中國,並保存在古脊椎所標本館中,這是外國博物館或者個人第一次無償歸還的從中國流失到國外的具有重要科研究價值的古脊椎動物標本。從科學的角度上講,儘管「遼寧古盜鳥」是一件「假標本」,但是這一標本的不同部分分別包含著重要的科研信息,它依然是一件重要的標本,只不過它現在蘊含的科學意義和人們最初的期望值有所不同。根據雙方達成的協議,中美科學家將對這一標本的真正科學意義進一步研究和探討。不管怎麼樣,值得慶幸的是,「古盜鳥」化石的真偽得到了確認,科學發現和研究上的一次錯誤得了糾正,同時也避免了一場更大的科學悲劇的發生。「遼寧古盜鳥」化石回歸了它的祖國,將作為這一段歷史的見證長存於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4

主題

1萬

帖子

532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5329
7
 樓主| 研究 發表於 2007-9-20 08:31 | 只看該作者
至於機槍與他人的矛盾我們是局外人,不要在這裡費唇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4

主題

1萬

帖子

532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5329
8
 樓主| 研究 發表於 2007-9-20 08:34 | 只看該作者
古盜鳥萬歲!應作為歷史的見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9

主題

2萬

帖子

928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284
9
在美一方 發表於 2007-9-20 08:36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研究 於 2007-9-19 18:31 發表
至於機槍與他人的矛盾我們是局外人,不要在這裡費唇舌。


科學糾錯歡迎大家參與,費唇舌來自爆家醜是為了不再犯類似錯誤。這裡談的不是什麼誰和誰的矛盾,而是化石偽造事件的來龍去脈。狂叫化石作假的人,怎麼到頭來反倒對作假真相不感興趣了呢?那為了發現一個偽造化石而大興其奮連篇累牘發帖,真的是為了科學真相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10
chico 發表於 2007-9-20 08:39 | 只看該作者
我非常讚賞科學家們的科學態度!
科學萬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4

主題

1萬

帖子

532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5329
11
 樓主| 研究 發表於 2007-9-20 08:49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在美一方 於 2007-9-20 08:36 發表


科學糾錯歡迎大家參與,費唇舌來自爆家醜是為了不再犯類似錯誤。這裡談的不是什麼誰和誰的矛盾,而是化石偽造事件的來龍去脈。狂叫化石作假的人,怎麼到頭來反倒對作假真相不感興趣了呢?那為了發現一個偽造 ...


我們透過他們各自的論述,可以看到這個化石是假的。但它們之間的恩恩怨怨你理得青嗎?別不自量力。汗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4

主題

1萬

帖子

532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5329
12
 樓主| 研究 發表於 2007-9-20 08:50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chico 於 2007-9-20 08:39 發表
我非常讚賞科學家們的科學態度!
科學萬歲!


贊一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9

主題

2萬

帖子

928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284
13
在美一方 發表於 2007-9-20 09:03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研究 於 2007-9-19 18:49 發表
我們透過他們各自的論述,可以看到這個化石是假的。但它們之間的恩恩怨怨你理得青嗎?別不自量力。汗顏。


科學家是人,時不常地會為假象所蔽,但從來都是科學界自己糾錯。請問這偽造是神學家護教師們揭出來的么?

這個古盜鳥化石有假,不能磨滅我國遼寧成百上千的過渡性化石的真實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9:4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