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佛教徒的「邏輯」

[複製鏈接]

362

主題

3749

帖子

1226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2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和而不同 發表於 2007-9-16 14:2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彌蘭陀王問:
   「那先尊者,再生有無任何東西轉生?」
   「沒有,大王。再生沒有任何東西轉生。」
   「請舉一例說明,那先尊者。」
   「假如說,一人從一盞燈上點燃另一盞燈,第一盞燈上的光亮將會轉生到另外一盞燈嗎?」
   「不會,確實不會,那先尊者。」
   「正是如此,大王,再生沒有任何東西轉生。」

   「再給我舉一個例子。」

   「大王,你還記得你小時候從老師那兒學來的詩句吧?」
   「記得,尊者。」
   「那麼,大王,這些詩句從你老師處轉到你那兒去了嗎?」
   「沒有,確實沒有,尊者。」
   「正若如此,大王,再生沒有任何東西轉生。」

   彌蘭陀王又問:
   「那先尊者,再生到下一生者為何?」
   「大王,心法和色法再生至下一生。」
   「是不是與此生一樣的心法和色法再生至下一生?」
   「大王,不是同此生一樣的心法和色法再生至下一生,但是以現在生的心法和色法,一人行善作惡。由於這些行為,另外一種心法和色法再生至下一生。」
   「尊者,如果不是與此生相同的心法和色法再生至下一生,一個人不是就不受其惡業的果報了嗎?」
   「如果一個人不再生至下一生,他將從惡業中獲得解脫。但是,大王,正因為一個人再生至下一生,所以他沒有從惡業中獲得解脫。」
   「請舉例說明。」
   「大王,正如一個人拿走另外一個人的芒果,芒果的主人抓住了他,帶到國王跟前,說: 『國王,這個人拿了我的芒果。』但偷芒果之人卻說:『大王,我沒有拿他的芒果。這個人種的芒果和我拿的芒果不同。我不應受到懲罰。』那麼,大王,此人會不會受到懲罰呢?」
   「尊者,他肯定會受到懲罰。」
   「為什麼?」
   「無論他怎麼狡辯,他都要受到懲罰,因為後來的芒果是過去芒果所生長。」
   「正若如此,大王。以此心法和色法,一人作業,或善,或惡。由此業另一心法和色法再生於下一生。因此,此人不能從惡業中逃脫。」

[ 本帖最後由 和而不同 於 2008-10-7 19:44 編輯 ]

362

主題

3749

帖子

1226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26
沙發
 樓主| 和而不同 發表於 2007-9-16 14:22 | 只看該作者
   如果一隻球滾動碰撞另一隻靜止的球,移動的球將停止不前,而先前靜止的球將會滾動下去。起初滾動的球並沒有過去,而是停留在後面,止住不動;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是前一隻球的移動,它的動量,它的業力,而不是任何新產生的運動再生到前面一隻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62

主題

3749

帖子

1226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26
3
 樓主| 和而不同 發表於 2007-9-16 14:24 | 只看該作者
   彌蘭陀王問:
   「那先尊者,如果一個人死於此地往生梵天,但是另一人死於此地而往生克什米爾,哪一個首先到達?」
   「他們將在同一時刻到達。大王,您出生於哪一個城市?」
   「出生於一個叫克羅屍的村莊,那先尊者。」
   「克羅屍離此多遠,大王?」
   「大概十二英里,尊者。」
   「現在,大王,想一想克羅屍村。」
   「好了,我想了,尊者。」
   「現在再想一想克什米爾,大王。」
   「好了,我想了,尊者。」
   「大王,在此兩者中,哪一個你想得比較慢,哪一個想得比較快?」
   「兩個都同樣的快慢,尊者。」
   「同樣的,大王,離此而往生於梵天之人不晚於離此而往生克什米爾之人。」
   「再給我舉個例子,尊者。」
   「大王,假設兩隻鳥在空中飛行,並將在同一時刻棲息,其中一隻在高處.而另一隻於低處。您認為哪一隻鳥的影子將先映現於地,哪一個將后映現於地?」
   「兩隻影子將同時出現。不分先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1

主題

1萬

帖子

8420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420
4
同往錫安 發表於 2007-9-16 14:2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3 和而不同 的帖子

原創嗎?要好好弄明白一下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62

主題

3749

帖子

1226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26
5
 樓主| 和而不同 發表於 2007-9-16 14:33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同往錫安 於 2007-9-15 22:29 發表
原創嗎?要好好弄明白一下子~


不是原創,我的原創沒別人的原創好,心裡想說的道理,人家能很淺顯的表達出來,我暫時還不行
不過你應該好好弄明白一下,這是關於輪迴和再生的比喻,緊扣佛理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62

主題

3749

帖子

1226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26
6
 樓主| 和而不同 發表於 2007-9-16 14:48 | 只看該作者
還有一個比喻,很好的回答了佛教徒在沒有外力的情況下,如何產生強烈的自我約束的問題。

  比丘尼奢羅車羅說:「如果一個人在睡眠中夢遊,下了床,漫步於走廊邊緣,跌倒后掉到下面的路上,很有可能,他會摔斷胳膊或腿。但是,這件事的發生,完全不是對其夢遊者的懲罰,僅僅是其後果而已。其本人記不住走出走廊,但這並不會對其跌倒及折斷骨頭的形狀產生任何細微的不同。所以,佛教徒,無論是在睡覺中,或是覺醒時,警醒自己不行走於走廊,或其它危險之地。這樣,他就避免傷害自己,或掉在其他人身上而傷害他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68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盤古教紅衣主教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680
7
人間的盒子 發表於 2007-9-16 14:49 | 只看該作者
轉世這東西看你怎麼看了,象自己運氣比較好的時候會感謝自己的前世(或感謝神,管他呢),但真說起來,具體一下的話,哪個的轉世是哪個,就不是那麼有意義了。如果來世有一隻豬在世上,這隻豬究竟是你修出來的還是我修出來的,對你對我甚至對那隻豬好象都沒什麼意義,除非大家都修,到世上不再有豬。
我那麼好的簽名什麼時候沒了,氣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62

主題

3749

帖子

1226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26
8
 樓主| 和而不同 發表於 2007-9-16 15:02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人間的盒子 於 2007-9-15 22:49 發表
轉世這東西看你怎麼看了,象自己運氣比較好的時候會感謝自己的前世(或感謝神,管他呢),但真說起來,具體一下的話,哪個的轉世是哪個,就不是那麼有意義了。如果來世有一隻豬在世上,這隻豬究竟是你修出來的還 ...


你我好比是那股生命之流的寄主,雖是寄主,但寄與被寄之間,還是存在緊密的互動的,因緣果報,也不僅僅是往生之後才判決,當下也是可以見效的。
只是我們即使意識到了,也鮮少能從父母保護孩童的層面去看待它。
父母保護孩童,對於父母自身,似乎也可說有意義也有意義,說沒有意義也沒有意義,看你怎麼看了。
這股生命之流,也是一樣的:L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68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盤古教紅衣主教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680
9
人間的盒子 發表於 2007-9-16 15:08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和而不同 於 2007-9-16 15:02 發表

你我好比是那股生命之流的寄主,雖是寄主,但寄與被寄之間,還是存在緊密的互動的,因緣果報,也不僅僅是往生之後才判決,當下也是可以見效的。
只是我們即使意識到了,也鮮少能從父母保護孩童的層面去看待它。
父母保護孩童,對於父母自身,似乎也可說有意義也有意義,說沒有意義也沒有意義,看你怎麼看了。
這股生命之流,也是一樣的



是啊是啊,我是相信姻緣果報今生就見得到的。

我是說輪迴那東西就象靈魂去天堂地獄一樣,到底哪個靈魂是誰的都不知道,到了天堂里他記得他是因為信了而去的嗎?
我那麼好的簽名什麼時候沒了,氣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62

主題

3749

帖子

1226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26
10
 樓主| 和而不同 發表於 2007-9-16 15:19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人間的盒子 於 2007-9-15 23:08 發表



是啊是啊,我是相信姻緣果報今生就見得到的。

我是說輪迴那東西就象靈魂去天堂地獄一樣,到底哪個靈魂是誰的都不知道,到了天堂里他記得他是因為信了而去的嗎?


正好轉貼6樓里完整的一篇給你感悟一下

   是業的造作者,還是另外一有情在下一生中接受因果報應?
  有人說,業的造作者絕對就是業的受報之人,這是一個極端;有人說,造作者完全不是受報者,這又是另一個極端。佛陀沒有認同這兩個極端,而是在因果關係上,闡述了中道學說。覺音尊者在《清凈道論》中寫道:「非一非二」。在這裡,我們可以引用蝴蝶的蛻變更生為例說明。
   蝴蝶的最初形式是一卵,然後轉化為小毛蟲,稍後,它又成為一隻蝶蛹,最後成長為一隻蝴蝶。這種變化過程發生在一生之中。蝴蝶既不相等於,又非截然不同於毛蟲。在這裡,也有生命流轉,或繼續。
   那先尊者以一盞點燃了一夜的油燈為例,說明了這一點。第一夜時分的火苗並不等同於最後一夜時分的火苗,但是,火苗依靠同一盞燈而燃燒了整個夜晚。對火苗來說,存有一種生命的延續,每后一個生命階段,依託於其前者。
   如果沒有靈魂.將還會有什麼道德責任嗎?
   那是肯定的。因為在此發展過程中.有其延續性或共同性,它取代了同一不變的自我。
  例如,一個小孩,長大成為一成年人。後者既不完全相同於前者,因為細胞已經徹底的變化;但是,又不完全不同,因為共為同一生命之流。不過,就一個人來說,成年人應對他在孩童時代所做的一切承擔責任。無論生命之流是由此而終止,再生其它有情道中,還是繼續生存於同一生命之中,最為重要的因素是這一延續性。假如說,一個人在前一生中為A,而在此生中又為B,隨著A的死亡,業力的外在表現形式,即物質的軀體不復存在了。隨著B的誕生,新的物質身體又產生了。它們雖有明顯的物質變化,但無形的意識之流並沒有受到死亡的破壞,而是帶著它從感官支流接受過來的一切印象,繼續遷流下去。從傳統習慣上來看,難道說B不必對其前者A的業行承擔責任嗎?
   有人也許要提出反對,認為若如此,由於死亡的緣故,記憶不復存在。
   但是,在衡量道德責任方面,同一性,或記憶是否絕對必不可少呢?
   嚴格來說,二者都不重要。
   假如一個人正欲犯罪時突然喪失了記憶力,並且忘記了這件事,難道他就不該對他的行為負責嗎?
   他的健忘並不會免除他對所作罪行的責任。對此,有些人或許會問:「他本人並沒有意識到他要因其罪行受到懲罰,那懲罰又有什麼意義呢?這哪裡還有什麼公道?」
   如果說,我們的生死被上帝所主宰,那當然就沒有意義了。
   佛教徒相信,公正,理性的業力,自行其事。佛教徒說的是因果,而不是恩賜和懲罰。
  比丘尼奢羅車羅說:「如果一個人在睡眠中夢遊,下了床,漫步於走廊邊緣,跌倒后掉到下面的路上,很有可能,他會摔斷胳膊或腿。但是,這件事的發生,完全不是對其夢遊者的懲罰,僅僅是其後果而已。其本人記不住走出走廊,但這並不會對其跌倒及折斷骨頭的形狀產生任何細微的不同。所以,佛教徒,無論是在睡覺中,或是覺醒時,警醒自己不行走於走廊,或其它危險之地。這樣,他就避免傷害自己,或掉在其他人身上而傷害他人。」
   一個人不記得他前生所作所為,並不妨礙一個對業律活動的理智理解。在此娑婆世界的人生中,正是由於對業果絕對存在的理解,幫助鑄造了佛教徒的品質。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主題

115

帖子

27

積分

註冊會員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1

積分
27
11
zhoujun2006 發表於 2007-9-16 15:21 | 只看該作者
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62

主題

3749

帖子

1226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26
12
 樓主| 和而不同 發表於 2007-9-16 15:42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人間的盒子 於 2007-9-15 23:08 發表



是啊是啊,我是相信姻緣果報今生就見得到的。

我是說輪迴那東西就象靈魂去天堂地獄一樣,到底哪個靈魂是誰的都不知道,到了天堂里他記得他是因為信了而去的嗎?


正如父母對於小孩,自小孩脫離母胎,就已經是兩個獨立的個體,從此喜怒哀樂都未必同步了,更遑論自己老衰,小孩叛逆、獨自成家立業或者從此遠走高飛,甚至久病床前無孝子等等等等。但你仍然會無怨無悔照料你的小孩,操持和計劃他/她的一生,不是嗎?你不會因為你比你小孩先走而放棄這個責任,不是嗎?也不會因為擔心小孩日後是否娶了老婆忘了娘,或者她/他反而比你先走就放棄這個責任,不是嗎?你不會不斷去追究日後到底小孩心裡裝了你幾多、記了你幾多恩德或許小孩再也不會思念你而放棄這個照料的責任,不是嗎?
這生命之流也一樣,它今生寄於你身,與你互動,同步感受喜怒哀樂長達一生,你和「它」的感情,應該更為深厚才是,如此,又何必關心「它」往生在天堂還是地獄或人間的時候,是否還會記得你呢?你也會無怨無悔照料「它」,不應該是這樣嗎?即使退一萬步,「它」完全忘記了前世和誰在一起,但你和「它」互動的信息,已經給「它」打上了烙印(當然同時你也深受影響了),那至少,你該關心這烙印是不是在你手上打得漂亮不漂亮吧?更何況今生「它」還在和你緊密互動呢,還真不能象你的小孩那樣,「它」可完完全全不會離開你呢,趕都趕不跑。
你只要知道「它」在,儘力給「它」一個好的歸宿就好了,何必在乎日後「它」怎樣怎樣呢,日後「它」怎樣怎樣,恰恰要看你現在和'它「如何互動才能決定啊。
這就是佛教輪迴和外道所謂靈魂、命運之說的差別所在了。

[ 本帖最後由 和而不同 於 2007-9-16 00:04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1

主題

472

帖子

342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42
13
02lin2 發表於 2007-9-16 21:08 | 只看該作者
是你和宿寄在你身上的靈魂的關係,還是你本身就是這靈魂
二者如和分別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68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盤古教紅衣主教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680
14
人間的盒子 發表於 2007-9-17 02:50 | 只看該作者
我的原則就是把自己那份做好,別人的事能影響多少算多少,我認為這樣就活出價值了。

請青青再來說說。
我那麼好的簽名什麼時候沒了,氣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62

主題

3749

帖子

1226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26
15
 樓主| 和而不同 發表於 2007-9-17 03:49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02lin2 於 2007-9-16 05:08 發表
是你和宿寄在你身上的靈魂的關係,還是你本身就是這靈魂
二者如和分別


既是你和宿寄在你「身」上的「靈魂」的關係,又是你「本身」就是這「靈魂」。【假如在這裡,我們兩個都認可:「身」指我們當前這個軀殼,而「靈魂」指的並非常人所理解的那個永恆不滅的主體的話。】
二者的分別,是長期和短期的分別。
假如非要淺顯引用「靈魂」這個詞,才能與其他宗教主張對話的話,那佛教所說的「靈魂」,不是永恆不滅的,是可以改變或改造的,甚至這個「靈魂」,分分秒秒也在無常變化當中。

國王說:"尊者龍軍,若人轉生,為同一人為另一人?"
長老說:"非同非異。"
"大王,當你為嬰孩弱小、細嫩、遲鈍、仰卧時,是否即是現已成人的你?"
"尊者,否。那弱小、細嫩、遲鈍、仰卧的嬰孩是他人,現在已成人的我是另一人。"
"大王,若如此則無母無父……。大王,是否第一期的胎兒的母親不同於第二、第三及第四期胎兒的母親?是否幼稚者的母親異於成人的母親?是否一人作惡,另一人的手足被切斷?"
"尊者,否。但尊者既然這樣說,意將作何詞?"
長老說:"那弱小、細嫩、遲鈍、仰卧的嬰孩是我,現在成人的仍是我。依靠此身,它們同一。"
"大王,譬如有人燃燈,是否它會通宵照明?"
"尊者,是。它會通宵照明。"
"大王,是否一更天的燈焰與中更天的燈焰是一回事?
"尊者,不同。"
"是否中更天的燈焰與末更天的燈焰是一回事?"
"尊者,不同。"
"如是大王,是否一更天的燈焰為一物,中更天的燈焰為另一物,而末更天的燈焰更為另一物?"
"尊者,否。燈依靠它自己而通宵照明。"
"大王,法之延續而有連接,一生一滅,連接起來似無前後;因此,最後之識屬於非同非異。"
"大王,再譬如擠出的牛奶經若干時變為酪,從酪到生酥,從生酥到熟酥。大王,若有人說:'牛奶即是酪,即是生酥,也即是熟酥。'大王,是否如此說為正確說?"
"尊者,否。只因牛奶,其餘始出生。"
"大王,法之延續而有連接,一生一滅,連接起來似無前後;因此,最後之識屬於非同非異亦復如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1

主題

472

帖子

342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42
16
02lin2 發表於 2007-9-17 04:42 | 只看該作者
我只是偶然想到,在我們內省自己時,常常有各種原本不為所知的念頭湧現
而這些念頭與我們的思考好想形成二個對話體.這時就易迷惘於究竟那個
是真正的"我"
流雲花溪明,沉水舟木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62

主題

3749

帖子

1226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26
17
 樓主| 和而不同 發表於 2007-9-17 06:41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02lin2 於 2007-9-16 12:42 發表
我只是偶然想到,在我們內省自己時,常常有各種原本不為所知的念頭湧現
而這些念頭與我們的思考好想形成二個對話體.這時就易迷惘於究竟那個
是真正的"我"


都是「我」又都不是「我」,舞台劇里不會只有一個角色。
一切都是虛妄,如夢幻泡影。
只因沒有恆常的主體,所以是虛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8

主題

2167

帖子

576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76
18
一說實相 發表於 2007-9-17 07:5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5 和而不同 的帖子

感謝和師兄的帖子和大家的提問和跟貼。受教良多。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8

主題

2167

帖子

576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76
19
一說實相 發表於 2007-9-17 09:25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人間的盒子 於 2007-9-16 14:49 發表
轉世這東西看你怎麼看了,象自己運氣比較好的時候會感謝自己的前世(或感謝神,管他呢),但真說起來,具體一下的話,哪個的轉世是哪個,就不是那麼有意義了。如果來世有一隻豬在世上,這隻豬究竟是你修出來的還 ...


盒子,我也有很長時間琢磨這個問題。從感性上講,如果轉世之後根本不記得以前的事情了,那麼那個受果報的下世又與我何干呢?雖然理論說可以假說燈燈相續的道理,三世因果的關係,可是感性上有怎麼讓人覺得真切聯繫呢?這不僅是你的問題,是我的問題,也是很多人的問題,很多學佛人的問題。

這個問題不妨礙我們一天一天照常過日子,當然也可以一邊過日子一邊多聽聞多思考,再加上觀察自己了。今年夏天,我在國內收到金土給我寄來一本書,書名叫做《現代輪迴實錄》。現在人編寫的,記錄了對很多當事人和他們的親戚朋友同事的採訪,至少態度很客觀,並沒有刻意宣傳佛教觀點。正反兩方面的紀實都收集在裡面了。也引用了許多已經在國際上發表和出版的書和研究成果(不少我以前都知道的),所以給我的感覺很平實。因為不對讀者做引導,僅僅是給出事實和出處,讓人自己思考,反而倒讓我很欣賞很觸動。

學佛修行的人,到了一定階段會有一些副產品,就是神通(五眼六通)。叫它們副產品是因為佛教有「正信不尚神通」的強調,因為一旦追求神通迷戀神通了,那麼一定會著魔,而脫離了菩提覺悟的正道。比如可以看到常人看不到的東西,可以知道他人的心思等等。在這些通裡面,也有一個叫做宿命通,就是可以看到自己和他人的前世。然而有宿命通的人,比有其他通的人少很多。再加上這些人修行都比較高,密不示人,也輕易不肯承認有宿命通,所以大家知道的更少了。由此看來,要獲得輪迴的感性認識實在是不太容易的,且不說它到底有沒有。

我們凡人只能做一些思考和幫助理解的猜想了。說一個自己的比方,歡迎大家批評。我們不知道輪迴有沒有,但是我們都有做夢的經驗。有時候夢做的非常真切非常投入,追逐,廝殺,逃跑,懼怕,好像在電影中的場景里一樣。那時候夢中人沒有意識自己是在做夢。如果就按常理說「日有所思(所行)夜有所夢」,那麼到了夜裡做夢的時候卻並不知道這是因為日有所思啊!我們會說,管他呢,夜裡是那隻豬在做夢呢!我們還是希望做一個好夢的,至少大家都不喜歡做噩夢的吧?儘管做夢的時候,我不知道我就是醒來的時候的我,可是我的意識確實在經歷那些追逐,廝殺,逃跑,懼怕呀。夢裡不知身是客,一廂貪歡。唯有醒來的時候才知道剛才是在做夢,而做夢的時候卻不知道本來是可以醒來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主題

450

帖子

105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5
20
那爛陀寺 發表於 2007-9-17 09:32 | 只看該作者

ZT 無我、前世記憶

  (在新那爛陀聊天室的對話)

  某網友:請問善知識,我看書中講「無我」,覺得邏輯上不能信服。但感覺自己是信無我的,只是這道理是不是真的能明白呢?
  某網友:是不是只有修證才知?
  二麻子:光憑道理是不夠的。沒有道理是不行的。
  某網友:善知識,現在總是信無我的道理,可總是覺得就是有我啊,這怎麼回事呢?
  二麻子:若要這麼容易就能解決,佛門這麼多人都花那大力氣幹嗎?嘻嘻。
  二麻子:哪個成就者不是千辛萬苦的?
  某網友:是。
  某網友:善知識,我一直不懂,到底那個在輪迴里的是誰呢?
  某網友:下一世那個人我總覺得我不認識呀。
  二麻子:「我」。就是這個虛幻的執著。
  二麻子:認識不認識並不關鍵,關鍵的是你造業他得承擔。
  某網友:可是,從前想,他承擔關我什麼事呢?既然沒有我,那他和我沒關係呀。
  二麻子:能這樣想也不錯,你就不應該對你遇到的一切不順利抱怨了……哈哈。
  二麻子:我說的是現在……哈哈。
  某網友:謝善知識開示!
  二麻子:嘻嘻,客氣了……
  某網友:善知識,為什麼人不記得上一世或前些世的事情呢?
  某網友:為什麼入胎不迷住胎迷,住胎不迷出胎迷?
  二麻子:這沒什麼要說的道理,這世的事你全記住了?
  某網友:可是總有一些是可以想得起來的呀,這一世,為什麼前些世的就沒有一點能想起來呢?
  二麻子:不見的。有人就能想起來。
  二麻子:記住前世又怎麼樣呢?還有前前世,前前前世……
  二麻子:你想都記住?
  二麻子:都記住了,你還會喜歡生命而不厭煩嗎?
  二麻子:那時可慘了,死又死不掉……
  二麻子:因為只要能記住,就相當於沒死……
  二麻子:嘻嘻,你想過這些方面嗎?
  某網友:沒想過,善知識。我只想到要想起來從前世的事情多好啊!
  二麻子:只想好不想其不好,是不是愚蠢呀?
  某網友:您說得是。如果都想來的話,那麼多記憶本來這一世都夠煩了,那不就更煩得不得了了么?
  某網友:就有更多的放不下了。
  某網友:是,善知識您說得對。我是愚蠢呀。
  二麻子:不僅如此,受苦太大時往往導致不容易恢復的心理創傷。
  二麻子:若是忘不掉在地獄呆過的經歷,嘻嘻,這心理大概怎麼也是沒法正常的吧?
  二麻子:所以,記不起來實際是對生命的保護。
  二麻子:除非你真有能力承受,你不可能記起來……
  二麻子:但你也沒真忘掉。等你真有這能力時,會記起來的。
  二麻子:菩薩們不都這樣?
  某網友:謝善知識!!!!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20:1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