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海南:留住大學生村官 給新農村一個期許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07-9-12 12:1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http://edu.sina.com.cn/l/2007-09-12/0930139228.shtml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2日 09:30   南海網-海南日報
  大學生志願者申紅光到海南省儋州市王五鎮枝根村當「村官」,經過自己的努力取得村民們的信賴,村民選他當冬瓜合作社理事長。從一名大學生到一位農村致富帶頭人,申紅光所走的「路」無論對廣大學生,還是農村建設都有借鑒意義。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院長、著名「三農專家」溫鐵軍認為,農村的人才、資源、資金外流導致農村經濟發展的要素缺失,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人才的流失,人才流失間接造成資源和資金的外流。一個村年年出大學生,卻沒有一個大學生回村;這些學生在外地上學、消費、就醫,使家庭的一大部分收入轉移到城市;城市人口增多,使得城市不斷擴張,又造成越來越多的農民失去土地。

  從這個鏈條我們可以看到,農村要發展留住人才最為關鍵,人才的迴流能最迅速帶動資金、資源的迴流。反之,人才、資金、資源的流失會形成一個惡性循環,越沒有人才就越貧困,越貧困資源流失就越快。

  在王五鎮枝根村,我們看到一個良性循環,一個大學生帶來了新觀念,在冬瓜村裡成立合作社;合作社讓分散的農戶集合起來,在貸款、購買農資、出售農產品等方面形成合力。農民在致富路上,也沒有忘記大學生,他們請外來的大學生當冬瓜合作社理事長,參與入股分紅,讓「村官」做大家的致富帶頭人。

  根枝村的良性循環源於兩方面,其一是大學生「村官」能靜下心,深紮根,想農民所想急農民所急,成為農民的真正朋友;其二是村民在留住人才方面有絕招,用事業留人、用發展前途留人。

  申紅光和枝根村冬瓜合作社的故事證明,農村有廣闊的天地,在農村一樣可以實現人生價值。當眾多大學生還在城市苦苦等待的時候,申紅光等一大批志願者已在農村找到「機會」。

  當申紅光們的故事被更多的大學生聽到時,他們對新農村建設的激情也會被激起,他們也會用自己的實踐,去縮小理想與現實的差距。

  留住大學生「村官」,不僅僅留住了一個人,留住的是先進觀念,留住的是前仆後繼的大學生;留住大學生「村官」在考驗大學生「村官」本人的同時,也考驗了村民,村民們致富的迫切心情,決定了他們有氣度留住外來人才,讓他們融入到新農村建設中來。

(王勇/文)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6 11:1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