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立法部門、政策決定部門包括賭博業界,對「社會責任」這一問題充耳不聞。為了財政收入的增加,關於怎樣防止、減少和彌補賭博對個人、家庭和社區帶來的社會性傷害的話題已經很少有人再提起了。根據聯邦政府撥款、芝加哥大學National Opinion Research Center曾經進行的「賭博的衝擊與行為」(Gambling Impact and Behavior Study)研究結果顯示,有賭場的地區,青少年犯罪、白領犯罪(如盜用信用卡)、家庭暴力、濫用藥物、借貸糾紛和因借貸而引起的追債追殺現象嚴重。另一項由一家非牟利機構Chinese Health Coalition所作的研究顯示,大約七成中國成人認為,賭博是華人社區的問題之一。 但這些呼籲象沙粒被巨浪捲入大海那樣,被政府的財政窟窿迅即湮沒
賭博一到喪失理智的狀態就成為一種心理疾病,這種心理疾病在政府將賭場收入作為財政平衡的重要手段時更容易被傳染和發作。亂性之賭並非指賭注多少,而是指賭博的慣性,因賭博而引起的個人及家庭悲劇屢見不鮮,據1999年國家賭博影響委員會(National Gambling Impact Study Committee)的報告,有200萬受訪者認為,賭博是導致他們離婚的主要原因;當新的賭場開業后,家庭暴力的個案也隨之而上升;虐待或忽略照顧兒童的例子,在賭場附近屢屢發生。還有諸如丈夫因賭債跳樓亡、朋友因借款不還而反目成仇等等。中國城法拉盛近年來發生的槍擊案兇殺案有多宗都與賭債有瓜葛,同樣,賭博還容易同高利貸、吸毒和賣淫這些不利於社區治安的事情產生連鎖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