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華人女教師玩遊戲創造百萬虛擬財產風靡全美

[複製鏈接]

2萬

主題

6萬

帖子

4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4236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葉可兒 發表於 2007-9-11 11:1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玩遊戲還能完成百萬富翁對很多人來講簡直就是天方夜譚,但是身著紅色唐裝的虛擬化身「鍾安社」卻在「第二人生」創造了大量虛擬資產,折算成美元之後超過了100萬美元,成為這個網路世界造就的首個百萬富翁,還登上了美國《商業周刊》的封面。創造這個奇迹的是德籍女華人愛林·格雷夫。

  在網路遊戲中聞名已久

  「第二人生」最著名的公民「鍾安社」是一位無人不知的房地產商,但現實中的愛林·格雷夫此前只是德國的一位華裔女教師,生於中國湖北,上世紀90年代中期隨丈夫岡特拉姆·格雷夫定居德國。

  在玩「第二人生」之前,愛林在角色扮演遊戲中就已經頗有建樹。她1999年底就開始玩網路遊戲《阿聖龍的召喚》,那時她為許多人製造了大受歡迎的魔法武器,並因此聲名鵲起。可是愛林卻發現,自己每天的時間都花在幫助人們製造虛擬武器上了,就是這樣,她還是無暇顧及所有人的需求。於是,她第一次產生了收取遊戲幣作為服務報酬的想法。但這還不能造就她現實中的成就。

  2004年3月,「第二人生」開始對美英以外的用戶開放。愛林決定嘗試一下這個只對成年人敞開大門、號稱「完全由用戶搭建」的新玩意兒。於是,她根據遊戲里的「阿聖龍」將自己的虛擬化身命名為「鍾安社」。但當時的愛林還不知道,「鍾安社」將使她的人生發生巨大的轉變。

  玩「第二人生」後來居上

  剛開始玩「第二人生」的時候,愛林只是四處閑逛,看看這個虛擬社會究竟與現實世界有什麼不一樣。她發現當時已經存在許多頗有成就的精英人物,很多人早在一年前就註冊了。當她意識到商業機會的存在時,絕大多數市場已經被早期用戶搶佔了先機。

  不久,林登實驗室向用戶開放了為角色與物體創造動畫效果的新功能。愛林趁機通過轉賣動畫效果首次虛擬創業,建立了聲望。

  2004年6月,愛林發現當時的虛擬土地市場乏人問津,於是用9.95美元買下了一些土地,然後將其細分並設計三維建築和風景,再通過出租和轉賣獲得收入。一開始,所有的交易都用虛擬的遊戲幣完成。到了2005年底,林登實驗室推出了「第二人生」專用的通用貨幣———林登幣。可以直接和美元兌換,居民還可以用信用卡等購買,兌換比例隨市場行情變化而變化。「鍾安社」賺取的遊戲幣這才有了變成真金白銀的可能。

  2006年底,愛林宣布「鍾安社」在「第二人生」已經賺取了3億林登幣(合美元約110萬元),被媒體稱為「虛擬世界的洛克菲勒」。

  「地價」下跌成轉機

  雖然是虛擬房地產市場,但其中的風險也難以預測。2004年9月,愛林進入虛擬房產市場已經兩個半月,她的商業模式還處於簡單的「倒買倒賣」狀態,並沒有太多的開發成分。雖然當時的土地價格相對較高,利潤可觀,但和她做同樣事情的大有人在。

  忽然有一天,林登實驗室大幅度提高了新土地的開放速度。一夜之間土地價格驟然下跌,還不及原先的一半。而這正是愛林異軍突起的轉折點。

  「我的絕大多數競爭對手都不願意賠本甩賣土地,只是把土地屯在手裡。但與此同時,他們已經沒有任何資金去購買更便宜的新土地了。」愛林回憶。而她聽取了丈夫的建議,在將土地低價拋售的同時,大量吸納新開放的廉價土地,從此在「第二人生」的地產界站穩了腳跟。

  成立實體公司

  2006年初,為了進一步擴大經營規模,愛林在老家中國湖北武漢設立了鍾安社工作室,招聘當地人才進行虛擬世界中的地產開發。在籌備公司的過程中,她兌現了價值約15萬美元的林登幣用於支付薪水、租寫字樓、購買電腦等事務。目前,這家公司已經擁有近50名員工,他們有的曾在網路遊戲公司工作過,有的曾在一些日本遊戲的外包公司工作過,但大多數都是剛剛走出校門的年輕人,有的精通三維建模,有的熟悉標準化的程序語言。所有的員工都必須在接受特殊訓練之後才展開工作。

  當事業形成規模后,愛林依然堅持著原先的定價策略———在買入價格之上添加一個並不誇張的利潤幅度,並且不斷擴大規模。愛林說:「我的經營理念並非『我可以讓人們多掏多少錢』,而是以薄利多銷為基礎拓展商業版圖。」

  掌握「生殺權」

  如今,「鍾安社」在「第二人生」中持有的土地具有全世界各種風格———包括亞洲、極地、歐洲、地中海等等。她並不僅僅簡單地搭建房屋,她還將內部裝修、物品陳設甚至是院中盆景和島嶼周邊環境都依據建築風格進行了配套設計,還建立了多家商場和連鎖店,創建了自己的品牌,同時提供各種配套服務。

  林登實驗室的創始人菲利浦·羅斯戴爾稱,如果「鍾安社」把某位玩家趕出自己的產業,那麼那個人等於被驅逐出了「第二人生」,因為自她加入這個遊戲以來,創造了不少原先沒有的內容,如果不在她的版圖中玩遊戲,那麼玩家等於回到了荒蕪的原始版本,和現在的玩家們完全脫節。

  愛林認為,隨著「第二人生」吸引的玩家數量日益增加,越來越多的商機將會湧現,想發財的玩家應該多問問自己,「怎樣才能讓大家開心?」一旦回答了這個問題,他們的夢想就不遠了。不過她還是提醒玩家不要盲目投資。她認為,「把自己在現實生活中辛辛苦苦積攢的20萬美元投入虛擬世界這種做法太冒險了」。

  味「第二人生」

  為「第一人生」還債


  36歲的英國人米德曾是一個工廠工人。當他和同樣在外工作的妻子有了第三個孩子,米德決定呆在家裡照顧孩子。出於好玩,他上了「第二人生」,為情侶們製作動畫遊戲,例如跳舞或者擁抱,大受歡迎。他每周可以賺1900美元,幫助償還抵押貸款。

  第一家新聞媒體2006年10月,路透社開始在「第二人生」派駐專職記者,並正式成立分支機構,以文字、圖片、視訊等各種形式發布新聞,除了報道虛擬世界的新聞,也向居民報道真實世界的新聞。

  第一家進駐公司

  AmericanApparel於2006年6月在「第二人生」里開設了一家虛擬店鋪,成為第一家進入這個虛擬世界的公司。顧客只需點擊想購買的產品,在線完成交易即可。

  第一家大使館之爭

  瑞典早在今年1月就提出要在「第二人生」設立虛擬大使館,但印度洋島國馬爾地夫趕在瑞典之前,於5月22日搶先設立,成為第一個開設網路大使館的國家,用於諮詢有關簽證和貿易等問題。瑞典最後在5月30日設立了大使館。

  「第二人生解放軍」

  在「第二人生」里有一支叫做「第二人生解放軍」的神秘組織,據稱為居民們爭取基本的權力,主張「第二人生」里的事情應該由全體公民投票表決,反對林登實驗室的「獨裁」。

  第一所在線學校哈佛大學是第一家在「第二人生」開課的教育單位,提供遠程教學課程。林登實驗室也已創建了一塊校園島,免費提供教學。目前全球有50多家大學進駐。
2009,我等你……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 22:4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