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第十三章 白德爾戰爭

[複製鏈接]

540

主題

6187

帖子

2113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盤古教主

Rank: 4

積分
21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ickbird 發表於 2007-9-11 04:5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公元624年九月,麥加人組織了一個規模比較龐大的商隊前往敘利亞進行貿易。這次出發他們的資本雄厚,貨物充足,人員配備也很整齊,由古來什頭人阿卜·蘇福揚親自帶隊。他們出發時為了躲避美地那的穆斯林中途攔截,秘密從紅海沿岸繞道前往。等麥地那的穆斯林知道后,他們早已走過去了。
於是穆聖和眾人商議,決定等他們回來時再進行攔截。在進行準備工作時,只是半公開地宣傳了一下,為的是防止泄漏消息。9月3日,穆聖安排留下馬克吐木領導一部分幹部在美地那城內代行首領職務,然後親率300多人前往,其中大部分是美地那城內的輔士,也有一小部分是由麥加城遷採的遷士。
隊伍從美地那城出發,到離南北商路不遠的地方駐紮,等候麥加的商隊從敘利亞歸來時,就近攔截。
穆聖曾在駐地左右巡視,並和一些戰士們談話,了解戰士們的思想情況。見到戰士們都在磨拳擦掌地準備和麥加商隊交鋒。他們一方面是為了打擊麥加古來什頑固派,一方面是為了繳獲一些戰利品。尤其是一些原住美地那城的輔士,更是表示了英勇作戰的決心。奧斯族的首領賽義德說:「我們早在阿克白盟約中,就相信你是聖人,我們信仰你所倡導的伊斯蘭教,我們遵守伊斯蘭教的教規,直到現在我們仍然是擁護你和輔助你。你就遵照真主的意旨行事吧!你現在領導我們與敵人做戰,我們是堅決而有勇氣地托靠安拉。你就領著我們前進吧!
    穆聖對於戰士們的決心和勇氣非常滿意,當即下令所有人員一齊向白德爾地方進軍。
    阿文中「白德爾」一詞,原是「水井」的意思。因為在沙漠地帶能夠有一口水井,就是一個很出名的地方了。所以人們把這帶地方都叫做「白德爾」,它成了一個地方的專用名稱了。
    二, 阿卜·蘇福揚率領的商隊在敘利亞一帶銷售和收購了大量貨物。正準備返回麥加的時候,就收到從美地那送來的密信說:穆罕默德率領美地那城的戰士準備在半途中攔截你們的商隊,你們要事先做好準備。阿卜·蘇福揚當即寫信派人騎上快馬走僻靜的道路通知麥加城的頭人阿卜·來亥布,叫他們準備人馬前來迎接和保衛自己的商隊,免受美地那人的攔截。
    麥加城內的古來什族人得信后,當即召集各氏族負責人共同商討如何組織人員去迎接商隊歸來。最後決定,由頭領阿卜·哲赫利領隊,選擇了900多人,100匹馬,700峰駱駝,組成了一支隊伍,由麥加城出發。隊伍中有些人對於美地那的穆斯林有些恐懼思想。他們覺得穆罕默德在麥加城的時候,雖然勢力單薄,可是就已經團結了很多有勇力、有決心、有智慧的人士,他們都抱成了一個團兒。如今他們都遷移到美地那去,再加上那裡早已皈順伊斯蘭教的人們,他們更是如虎添翼了。
    現在他們在已經鞏固的基礎上,發動了人馬出來攔截我們的商隊,這說明他們的力量是不可戰勝的。我們雖然也組織了比較強大的隊伍前去迎敵,恐怕打不過他們吧!這種怯陣的思想不但在下層人中存有,而且在中上層的頭領中也有。因此,在備戰過程中,就出現了疲踏磨蹭的現象。來亥布和哲赫利發現了這種情況,認為這是出師不利的預兆,於是就分別動員和嚴厲訓斥,在頭人的威迫下,這一次貌似強大的軍事行動,在剛剛開始時,就已經成了外強中乾、軍心渙散,戰鬥力非常低下的一種冒險行動了。
    阿卜·蘇福揚在發出給麥加城的求援信后,恐怕麥加人一時組織不起來強大的隊伍,不能很快地前來迎接,就改變了策略,把整個商隊分成幾個小分隊,輕裝簡騎,盡量採取隱蔽的方式,陸續繞道紅海沿岸,回到麥加城。這時,阿卜·哲赫利率領的迎接隊伍正好從麥加城出發,阿卜·蘇福揚當即往見阿卜·哲赫利,提出現在商隊已經安全地回到麥加城,就此收兵吧!可是阿卜·哲赫利不同意這種意見。他說:現在我們已然出兵,豈能輕易退回。你們雖然平安回來了,可是我還想要,大張旗鼓地進軍到美地那去,玄耀一下咱們的武力,一來嚇一嚇美地那的那伙「歹徒」,二來也叫全阿拉伯的人知道知道咱們的厲害,不但使美地那的「歹徒」們此後不敢再出來攔截咱們的商隊,也使別的部族的人不敢接近穆罕默德這一幫人。這才是我的心愿呢!
    阿卜·蘇福揚見規勸無效,也就不管他了,只把自己的商隊整理起來,回麥加城去。阿卜·哲赫利帶領的古來什隊伍,進軍到美地那城附近的「白德爾」盆地中一個比較潮濕的地帶。
    由穆聖率領的美地那軍隊,原本打算是出來攔截阿卜·蘇福揚的商隊。在行軍途中,探知麥加的商隊已經分批地繞紅海沿岸回麥加城去了,於是就準備撤回美地那城。但是又得到情報說麥加城的阿卜·哲赫利率領大隊人馬前來攻打美地那的攔截隊伍,已經進駐到「白德爾」附近的地方了。因此,穆聖就和幾位「蘇哈白」(親密的追隨者)商議,決定也率領軍隊前往「白德爾」地方去迎戰麥加的隊伍。在行軍中,穆聖派阿里和宰拜嘞二人去偵察敵情。他們抓住了兩名麥加軍隊中運水的人,來見穆聖。穆聖當時正在禮拜。阿里就先審問這兩位俘虜。他們供說是麥加軍隊中運水的人,阿里不信,懷疑他倆是阿卜·蘇福揚商隊中留下和麥加軍隊取得聯繫的間諜。他倆矢口否認。阿里正要對他們動刑時,穆聖正好禮拜完畢,他先把阿里和宰拜嘞二人叫過來,問他倆為什麼要對俘虜動刑。阿里說:他倆不說實話。穆聖說:不能這樣做,因為咱們了解到阿卜·蘇福揚的商隊已經繞道回麥加城去了,他怎能又留下人來搞間諜活動?再說我命你二人前往「白德爾」,是為了偵察敵人的情況,我們好做戰爭的準備。現在他倆既然說是麥加隊伍中送水的人,我們不是正好能從他倆的口中了解對方的情況嗎?阿里和宰拜嘞也承認自己做事有些莽撞。穆聖命令把兩個俘虜隔離開,穆聖審一個,艾卜·白克嘞審一個。結果,兩個俘虜說的完全一樣,穆聖當即肯定他倆所說的是真實情況。
    根據俘虜所談,穆聖分析麥加隊伍現在駐紮在「白德爾」附近一個小沙包的後面。從他們每天宰食駱駝的數目,估計他們約有九百到一千人的樣子。從另一方面來說,他們的領隊是阿卜·哲赫利,他是穆斯林的死敵。這樣,就斷定這次麥加人是要和美地那的穆斯林決一死戰的。
    穆聖重新把自己的隊伍整編了一番,並對大家做了戰前的動員。穆聖說:「在戰鬥中堅強不屈的人,真主安拉會使他免除愁苦」。接著,就按輔士胡巴卜的建議,把隊伍進駐到「白德爾」附近一個水源比較充足的地方,挖掘了一個蓄水池,儲存下足夠的用水。然後把附近幾個水井全填死了,使麥加的隊伍找不到水源,他們就不戰自亂了。
    另外,穆聖採納了奧斯部族首領賽義德的建議,在一個比較高的地方搭了一個小棚子,在這裡指揮戰鬥。戰前,穆聖帶領全體戰士,一齊向真主祈禱,說:「真主啊!這些驕傲自大的麥加拜像集團,一貫反對認主獨一,並且造謠說我是騙子。請你按著你的諾言襄助我們吧!」
    三,麥加的侵略隊伍,在行軍途中就已經發生了不團結的現象。在阿卜·哲赫利的威迫下才勉強進軍到「白德爾」附近,他們本想玄耀一下武力,震一震美地那的穆斯林,在這裡玩耍兩天就回麥加城去。不料想,剛剛到達「白德爾」地方,就被美地那的穆斯林把水源給斷了。又聽到穆斯林已經組織了戰鬥的隊伍,準備和他們大戰一場。他們更是人心混亂,準備逃回了。再加上和他們一同前來的盟友一貝尼祝赫拉家族和艾德家族的人士,都對阿卜·哲赫利的專橫武斷非常不滿。於是這兩族的人就都不辭而別。退回本地區去了。這就使麥加古來什頑固派的戰鬥力減弱了很多。在這種情況下,頑固派內部就有人向阿卜·哲赫利提出退兵的建議,結果被阿卜·哲赫利斥為膽小鬼。哲赫利並揚言:不戰勝穆罕默德決不收兵。可是他們也考慮到目前他們急需的是水。他們看到穆斯林隊伍挖的蓄水池,非常眼紅。有一個名叫艾斯韋德的人大嚷。我一定要喝到他們蓄水池裡的水,並且還把他們的水運到我們這裡來。他邊嚷邊跑,一直朝蓄水池這裡衝來。穆斯林這邊豈肯容他破壞蓄水池呢,哈木宰急忙迎上前去,用刀砍斷了艾斯韋德的一條腿,把他摔倒在地上。艾斯韋德不顧斷腿的疼痛,在地面上連滾帶爬,繼續向蓄水池移動,哈木宰上前又一刀,結果了他的性命。戰爭從此開始。
    麥加隊伍一看艾斯韋德被殺,當時噪亂起來。有的說穆斯林先殺了我們的人,咱們跟他拼了;有的說艾斯韋德私自去奪水,是自取滅亡;有的說穆斯林隊伍中的哈木宰是一位英勇善戰的人,咱們怕要吃他虧。眾說紛紜,隊伍大亂。阿卜·哲赫利勉強壓住陣腳,命令歐太卜、謝白和瓦立德3人向穆斯林叫陣,說是要為艾斯韋德報仇。當時穆斯林隊伍中出來3位輔士上前應戰。麥加隊的3個人說:我們不和你們打,我要從麥加逃出去的古來什人出來對陣,於是穆聖就命令阿拜德、哈木宰和阿里3人出陣迎敵。殺了幾個回合,哈木宰和阿裏手起刀落把謝白和瓦立德殺死。只有阿拜德和歐太卜二人打了個平手。歐太卜一見自己兩個戰友被殺,一時情急,趁阿拜德稍一疏忽,就用刀砍在他的.腿上。阿拜德受傷倒地,歐太·卜正要向前殺他的時候,哈木宰和阿里趕過來r殺死了歐太卜,救起了阿拜德,並把他抬到穆聖的指,揮棚中。見他一條腿受重傷,穆聖叫他枕在自己的腿上,命人給他包紮、醫治,阿拜德在傷痛難忍時說:他記得小時候他父親教他念的兩句詩:
    我們用生命和鮮。血捍衛穆罕默德!
    為了;他我們甘願捨棄子女和財物 !並說指真主發誓,現在我最有資格吟誦這兩句詩了。不久,阿拜德因為傷重救治無效,以身殉教,成為聖戰中第一個「舍犧代」(烈士)。
在麥加隊伍中,當他們看到自己這方面的3個人都先後被穆斯林殺死,覺得大勢已去必敗無疑。不等阿卜·哲赫利下命令,就開始潰退。本來就是軍心渙散的隊伍,這一潰退,隊伍大亂,爭相逃跑。穆聖抓住這個有利的時機,發動穆斯林隊伍,衝殺過去。殺死和俘虜了很多敵人,繳獲了無數的戰利品。在穆斯林取得決定性勝利的時候,穆聖下令,窮寇勿追,即時收兵。那些沒有被殺死或被俘獲的麥加頑固派多神教徒,借著這個機會,都如喪家之犬一般地逃回麥加城去了。
    這次戰爭,據統計共殺死麥加古來什族中著名的頑固派、多神教徒共五六十人。麥加隊伍的殘暴統帥、古來什族中最兇惡的頑固派頭領、穆聖的族叔阿卜·哲赫利也在戰爭中被殺死了,連阿卜·蘇福揚的兒子罕澤賴也被穆斯林殺死,結束了他們醜惡的一生。還有一個名叫武麥葉·本·海賴卜的人,他原來是遷士畢倆採的主人。過去在麥加城時曾對畢倆采進行過種種非人道的殘害。這次也在戰爭中被殺死了。另外,在麥加城曾多次諷刺和欺凌穆聖的歹徒烏格巴和奈子爾二人是在戰爭中被穆聖親手殺死的。俘虜的數目是70多人。
    戰爭結束后,穆聖領導眾穆斯林掩埋雙方遺下的屍體,打掃戰場。同時命人分兩路回美地那城報捷,宣布勝利的消息的原來,在穆聖率領眾穆斯林從美地那出發前去攔截阿卜·蘇福揚的商隊的時候。城內的猶太人和偽信者就散布流言,說穆罕默德這次出發就回不來了。他一定會被商隊的人殺死。如果商隊沒把他殺死而是他打敗了商隊,那他就會搶掠了商隊的資財貨物撇下你們,回麥加過好日子去。這樣毫無根據的流言,並沒有人相信。因為留在美地那城裡的穆斯林,對於穆聖和他領導下的各位「蘇合白」是非常信任、尊敬的。那些惡毒的流言是打不動他們的。何況,穆聖在出發前,就安排好了代行他的職務的可靠人士馬克吐木。他就像穆聖在城內一樣的辦理應辦的事情,城內的穆斯林人人都有主心骨,決不輕易為流言所動。
    那些猶太人和偽信者見散布流言沒有打動城內穆斯林的信心。於是又想再抓機會進行擾亂。可巧這時傳來了麥加城的古來什人發兵進攻「白德爾」的消息。這就使他們有了可乘之機。他們大肆宣揚,說什麼麥加古來什軍隊勢力雄厚,美地那的人是絕對打不過他們的。後來又說:雙方交戰後,麥加人得勝,美地那人都失敗了,穆罕默德也下落不明,準是被他們打死了等等。說得有鼻子有眼,使人聽了不得不動搖。又加以那時通訊設備不發達,穆聖的隊伍在城外忙於作戰,無暇往城內送信,所以猶太人和偽信者這次的謠言,鬧得美地那城內人心惶惶。負責代理穆聖職務的馬克吐木因為沒有得到確實的消息,所以在僻謠方面也做得很無力。
    正當他們六神無主的時候,穆聖派回報捷的人來了,一位往東城,一位往西城,大聲宣傳穆斯林得勝的消息6當時留在城內的眾穆斯林和代理穆聖職務的馬克吐木等人一齊歡騰起來。大家不停地感贊真主,讚美穆聖和跟隨他的人。大家都盼望穆聖早點凱旋,共慶勝利。而那些造謠的猶太人和偽信者都成了泄了氣的皮球,同時也成了眾矢之的,受到了眾穆斯林的斥責。
過了幾天,穆聖率領全部人馬得勝回城。麥地那城內的穆斯林在馬克吐木的領導下一齊出城迎接。當時人們唱著一首充滿熱情的贊詩。內容是:
    穆罕默德聖人從主的天房麥加城,來到了我們的家鄉!
    他像皎潔的圓月把我們照亮!
    感贊安拉,是我們的天職,
    我們願作人間的穆斯林,
    聖人給我們帶來了伊斯蘭教,
    我們都皈依了這美妙的正道!
     四, 穆聖從「白德爾」得勝回城后,就著手解決兩個問題:一個是怎麼分配戰利晶;一個是如何處理戰俘。
    對於分配戰利品的問題,穆斯林中產生了不同的意見。有一部分人認為戰利品應分給跟隨出征的人所有。有的人主張留在城內工作的人也應該分到一份。還有人認為一些年老的人雖然沒有跟隨出征,在城內也沒有分擔工作,可是他們對於伊斯蘭教,對於穆聖也都曾經出過很多力量,戰利品也應該有他們的一份。大家思想彳艮不統一。這種分歧如果不能很好解決,勢必造成隔閡,產生成見,破壞團結,削弱力量。在這種情況下,穆聖口誦真主的啟示。內容是:他們問你戰利品(應該歸誰)你說:戰利品應歸真主和他的使者,你們應該敬畏真主,應該調停你們的紛爭,應該服從真主和他的使者。如果你們是信士。」這段啟示,後來編排在《古蘭經》第八篇第一節內。大家聽了這段啟示,統一了思想,一致決定,所有的戰利品統一聽從穆聖的分配。
    穆聖按照步兵、騎兵的不同標準分配給他們各一份戰利品。在城內執行穆聖安排的工作的人,分給他們適當的一份。一些老年人,烈士的家屬以及孤寡貧窮的人,也都分配給他們各自適當的一份。結果大家非常滿意,一齊感贊真主,稱讚穆聖。美地那城內的穆斯林,處於一種無比歡騰的景象之中。而一些猶太人和偽信者,他們本想借著分配戰利品的機會重新挑起穆斯林內部的糾紛,結果他們的陰謀還是沒有得逞,他們的詭計又一次遭到慘重的失敗。
    第二件事,就是如何處理戰俘的問題。穆聖召集一些門弟子和各組負責人開會商議。歐麥嘞說:「真主的使者呀!這些人都是反對認主獨一,反對伊斯蘭教和打擊迫害你的罪犯。他們把我等趕出了家鄉;現在又用武力攻打咱們,因此,我認為決不能輕饒了他們。請你把我的那個親戚,交給我殺掉。把阿拔斯交給他弟弟哈木宰殺掉。把烏開依嘞交給他弟弟阿里殺掉,因為這幾個人,都是古來什族中,比較著名的頭領,他們都是極端的頑固派和拜像集團的人。我們這樣做,是為了使大家都知道,我們對於反對伊斯蘭教的人,不論親朋,都是不講情面的。」當時有兩個人同意歐麥嘞的意見。可是艾卜·白克嘞卻提出不同的看法。他說:「這些俘虜都是咱們的同族宗親,現在真主安拉襄助你,使你戰勝了他們,我主張不要殺害他們,叫他們繳納贖金,就釋放他們。這批贖金可以增強我們對付不信主者的力量。真主是要通過你來引導他們的。他們這些人日後也許會變得對咱們有利的。」最後,穆聖對於兩方面不同的意見都給以讚揚,因為這兩種意見,目的是一致的,都是為了增強伊斯蘭教的力量,都是為了打敗多神教徒。不過艾卜·白克嘞的主張,還是對今後伊斯蘭教的傳播有利的。因此,穆聖就決定按照艾卜·白克嘞的意見;宣布戰俘可以繳納贖金,而獲得自由。
    麥加城的古來什族人,聽到穆聖宣布可以用金錢贖回自己被俘的親人的消息,就都準備前往美地那贖人。當時頑固派的頭領雖然禁止他們去美地那贖人。可是有些俘虜的親屬還是暗地裡派人去了。有個名叫穆台利卜的人,悄悄來到美地那,用四千銀幣贖回了他被俘的父親。大家見到穆聖說的話真的能夠兌現。於是就都紛紛到美地那來,用金錢贖回自己被俘的親人,贖金多少不等。實在無力繳納贖金,但會讀會寫的俘虜,只要他們能在短期內教會美地那城的兒童讀書識字,他們也可以得到無償釋放。
「白德爾」戰爭是遷移到美地那城的麥加穆斯林和美地那城的穆斯林在穆聖的統一領導下,第一次戰勝了入侵的麥加頑固派軍隊。這次戰役的結果,對交戰雙方都產生了極為深刻的影響。在戰勝的穆斯林一方是鞏固了美地那城的陣地,鼓舞了眾穆斯林爭取進一步追隨穆聖擴大傳布伊斯蘭教的信心,也使美地那城內心懷二意的居民打消了顧慮,一心一意地和穆斯林們團結在一起共同奮鬥。同時對於胸懷敵意的猶太人和其它各族人士,也都起到了震懾的作用。伊斯蘭教的:政權軍權組織在美地那地區更加壯大、發展起來,阿拉伯半島北半部居民對穆聖傳布的伊斯蘭教和它的政權組織也更加嚮往。
    在麥加頑固派方面,這次戰爭既打擊了他們侵略的凶焰,同時也激起了他們復仇的烈火。為第二次發動侵略戰爭做了思想準備。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00:1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