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耶路撒冷老城發現2000年前逃亡古道(圖)

[複製鏈接]

517

主題

4041

帖子

137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4

積分
137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zgb9333 發表於 2007-9-11 15:3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考古人員說,這座地道可能為古代耶城地下排水設施,但它的「功能」除泄洪外還包括「藏身」,古代猶太人可能曾利用這一地道逃離處於古羅馬暴政統治下的耶城。

以色列考古人員9日宣布,他們在耶路撒冷老城挖掘歷史遺跡時,「意外」發現一條修建於2000多年前的「神秘」地下通道。

  考古人員說,這座地道可能為古代耶城地下排水設施,但它的「功能」除泄洪外還包括「藏身」,古代猶太人可能曾利用這一地道逃離處於古羅馬暴政統治下的耶城。

  這條地道是考古人員「意外」發現,與其形成反差的是,以軍正苦苦尋找加沙地帶另外一些地道,以軍稱,巴武裝人員通過這些地道向以軍哨所發起襲擊。

  逃亡古道

  以色列海法大學考古學教授龍尼·賴克和以色列文物局考古專家埃利·舒克隆9日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說,已挖掘出的古地道長約100米。考古學家推測,這座地道可能修建於歷史文獻中記載的耶城「第二神殿」時期。

  考古學家說,這條古地道位於耶城2000多年前的一條主幹道地下,地道已填滿碎石,已挖掘部分仍保持完整,並留有若干地道出入口。

  舒克隆說,地道深約1米,一些地方深度超過3米。地道牆壁由石頭堆砌成,部分牆壁還留有灰泥。地道頂部為地上道路的鋪路石板。

  考古人員在地道內發現了一些「第二神殿」末期的陶器碎片和硬幣,由此可推斷地道修建時間。

  考古人員預計,地道總長約為1公里,可能經過耶城南端的「西羅亞池」,向北延伸至被猶太人所稱的「聖殿山」。考古學家認為,這一地道可能最終通往匯入死海的基德隆河。

  意外發現

  發現這條古地道對於考古人員來說,純屬「意外驚喜」。

  舒克隆說,考古人員正在挖掘、探測耶城「第二神殿」時期的主幹道時,意外挖掘出一條狹小排水渠。考古人員「順藤摸瓜」,最終發現這一大規模地下通道。

  「我們原本正在挖掘(古代耶城)主幹道,突然發現了這條地道,」舒克隆說,「我們的第一反應是,『哇』。」

  他說,這一發現最誘人部分是,考古人員已弄清地道走向。

  據資料記載,古代以色列王國統治者公元前10世紀在古耶城錫安山上修建了所羅門神殿,但神殿公元前586年毀於巴比倫人之手。神殿於幾十年後重建,公元70年前後又遭古羅馬軍隊破壞。現只剩西牆一段,即現今「哭牆」。

  雙重意義

  考古和歷史學家認為,這一古地道的發現具有雙重意義。

  以色列歷史學家喬·齊亞說,這一地道可能是古耶城用於泄洪的排水設施,它的規模「說明當時的統治者在城市規劃上注重規模化,這與亞洲西南部其他古城不同」。

  更重要的意義在於,這條地道被古代猶太人用作逃離羅馬人治下耶城的通道。

  資料顯示,公元前63年,古羅馬人攻佔耶路撒冷,對猶太人實施暴政。暴政引起四次大規模起義,遭羅馬人血腥鎮壓。羅馬人屠殺100多萬猶太人,並把大批猶太人掠往歐洲,淪為奴隸。

  不少猶太人外逃,主要去向是現今英、法、意、德等國,后又有大批猶太人流向俄羅斯、東歐、北美等地區,從此開始猶太人流散史。公元636年,阿拉伯人開始統治耶路撒冷。

  以色列歷史學家約瑟夫斯·弗拉菲烏斯認為,大批猶太人把新挖掘出的這條古地道當作避難所,並通過這一地道抵達耶城南端,由那裡逃離耶城。

  弗拉菲烏斯的觀點得到舒克隆認同。舒克隆說:「這是人們逃出耶路撒冷的藏身地和逃亡通道。」(耿學鵬)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00:1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