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第二章 穆罕默德誕生

[複製鏈接]

540

主題

6187

帖子

2113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盤古教主

Rank: 4

積分
21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ickbird 發表於 2007-9-6 04:0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 穆聖是阿拉伯麥加地區古來什部族,哈什目(我國舊譯「哈申」)氏系的人。古來什在當時麥加附近地區是實力比較雄厚,掌握大權的部族。為各部落群眾所敬仰的古迹「開爾白」天房也歸他們掌管。他們還負責招待各地到麥加城「開爾白」天房朝覲的人,供給人們膳食和飲水,因而深得遠近各部族人士的好評。穆聖的先祖古賽爾,當時是古來什部族的首領,也稱「頭人」,他家是部族的中心。凡是商討族中的大事或是舉行婚禮等,大家都到古賽爾家中進行。對外作戰時,軍隊由古賽爾率領,軍旗由古賽爾派人掌管。
    古賽爾有兩個兒子。長子名叫阿卜杜·都達爾,次子名叫阿卜杜·麥納夫。麥納夫自幼聰明伶俐,長大后英俊瀟灑又表現得人品高尚、倜儻好施,繼承了他父親古賽爾助人為樂,公平待人的優秀品德。而且對於本部族中的大事,他都參加管理,如掌管「開爾白」天房的大權,熱情招待各地前來麥加朝覲的人士,以及統率軍隊,掌管軍旗等等。他都辦理得很好,很出色,因而深受本部族群眾的擁護。而他哥哥都達爾卻生性懦弱,辦事缺乏毅力,不像弟弟那樣精明強幹。可是他父親古賽爾還是想把古來什部族的大權,完全交給長子都達爾繼承。有了這個想法,古賽爾就加緊對都達爾的指導和培養,並不斷地在群眾中給他樹立威信。都達爾也接受了他父親的教導,努力改變了自己懦弱的性格和辦事不力的缺點,逐漸增加了他父親的歡心。這樣,古賽爾在臨終前就把古來什部族的各項權力都傳給了都達爾。古賽爾去世后,長子都達爾接管了古來氏部族的大權,登上了古來什部族首領的寶座。弟弟麥納夫,遵從父命也表示同意這樣決定,沒有發生爭權的糾紛。
    在這之前,都達爾的弟弟阿卜拉·麥納夫生下一對雙胞胎。兩個小男孩一個叫阿慕爾,一個叫賽姆斯。到了他伯父都達爾繼承了古來什部族大權成為首領時,他倆已經長大了。當他們知道了祖父把古來什部族的一切權力都交給了伯父都達爾的時候,心中很是不平。他倆認為自己的父親麥納夫自幼就一直跟隨祖父古賽爾掌理本部族的大事,而且深得本部族和其它有來往的各郵族的尊敬。可是祖父卻把古來什部族的大權,交給了伯父一人繼承,這是一件很不公平的事。父親麥納夫喪現了高尚的風格,沒有和伯父爭奪。可是現在伯父沒有和他們商量就把本部族的一切大權交給他的兒子繼承,這更是不合理的行為了。現在他倆的父親和伯父都已去世,他倆應該出來找堂兄算帳,叫他把古來什部族的大權交給他們哥倆來掌管才行。他倆商量好了,就向都達爾的兒子,他倆的堂兄正式提出交權的要求。對方拒絕了他倆的要求,表示所有本部族的大權,都是祖父古賽爾交給他父親繼承的,他父親又交給他繼承就是合法的,因此堅決不肯交權,並指責他倆是要搶權,是犯罪的行為。這邊,哥倆當然不示弱,也提出種種理由說他們要求奪權是合理合法的。說來說去,雙方越說越僵,達到了劍拔弩張的程度。雙方都做好準備,眼看一場流血決鬥就要發生。本部族時·山些老人和有識之士看到這種情況,覺得本部族內上層人物如果互相鬥爭,自相殘殺,不利於本部族的生存和發展,於是就出面進行調解。經過來往勸說以及當面協商,結果決定:把本部落頭人所掌管的大權分開,由長門都達爾的後代掌管「開爾白」天房的鎖鑰,不經他們的許可,任何人不準私自進入「開爾白」天房;他們還有權接受本部族群眾的效忠、獻旗等禮儀,有權召集重要會議和做出有關本部族大事的決策。麥納夫的後代,那兩個雙胞胎弟兄則掌管招待各地到麥加朝覲「開爾白」天房的客人,熱情地給他們安排舒適的食住條件,供給他們飲水,還儘力資助比較貧寒的客人。當時古來什部族認為,做好這項工作是本部落的光榮,能夠取得各地方各部族人士的讚揚,是為本部族樹立威信,擴張實力的有效工作。所以阿慕爾和賽姆斯這對雙胞胎弟兄欣然接受了這個調解方案而且立即付諸實行。當然,長門都達爾的後代也認為這個調解方案保持住了他們大部分的權利,也就同意了。於是,化干戈為玉帛,一場將要流血鬥爭的糾紛,很快地平息了。
    阿慕爾哥倆不但繼承了他父親麥納夫的家產,而且頗有乃父的慷慨好義的精神品質。弟弟賽姆斯在大局已定的情況下,出發到敘利亞一帶旅行去了。阿慕爾獨自掌理所分擔的部族權力。他除了做好熱情招待各方前來朝覲「開爾白」天房的人的工作外,還為本部族的生產事業創造了很好的條件。當時阿拉伯半島上的居民,在每年冬天喜歡結伴到南部一帶地方去取暖;到了夏天,他們又願意成伙到北方氣候比較涼爽的地方去避暑和牧放牲畜。阿慕爾根據群眾的這種生活習慣,就決心組織好這種季節性的旅行,並且利用群眾旅行的機會,想方設法安排一些商業活動。比如到北方去避暑,就帶上一些北部居民所需要的半島中部、南部出產的貨物。到了北方,不但貨物很快地全部售出,獲得了很高的利潤,而且增強了雙方的感情。向南方取暖時也是如此。後來發展到往北一直延伸到敘利亞、巴勒斯坦地區。在那裡又和來往於美索不達米亞一帶的商隊聯合起來,因而擴大了麥加商隊的影響,又進一步招來很多到麥加「開爾白」天房朝覲的人。往南一直發展到葉門地區,甚至於渡過紅海到非洲阿比西尼亞(今阿塞俄比亞)去。買賣越做越大,收入越來越多,使得古來什部族得到了很大的發展。阿慕爾本人也因此受到本部族群眾的擁護和尊敬,同時受到各地區、各部族人士的愛戴。有些大事,人們都願意找阿慕爾去商討或請示,在這種情況下,阿慕爾實際上已成為古來什部族中掌握實權的人物了。後來在《古蘭經》第106章內記載了這種情況。
    阿慕爾為了保護旅行南北商隊的安全,曾親自到敘利亞去見「沙目」國王,並商定了沿途保障商隊安全的協議。又派人到阿比西尼亞和葉門,去見那裡的首領,和他們也商定了保護商隊安全的條款。因此,在阿慕爾時代,麥加不但是各地人士朝覲的聖地,而且也是來往商隊的中間站,成為市面繁榮、民生寬裕,遠近聞名的城市。
    有一年,麥加附近發生了一次嚴重的旱災,使得本來就炎熱乾旱的阿拉伯半島更是赤地千里,寸草不生,直鬧得人缺糧食,牲畜無草,商隊也無法出行了。這時,阿慕爾拿出自己所有的糧食、草料,賑濟各處受災的群眾;同時又派人到北方和東北方的富裕地區去購買食品分散給大家,還下令大量宰殺自己的駱駝,讓大家充饑。因此,古來什全族和各地受災部落,都非常感激阿慕爾,稱讚他的恫瘰在抱,慷慨好施,千方百計救濟群眾的高尚晶、德。大家共同尊稱他為「哈什目」。「哈什目」文個詞在阿拉伯文中,原義是「打碎東西的人」,到這時已經引申為「分散食物的人」。後來,就把古來什部族中阿慕爾一支的舌代稱作「哈什目」氏系(我國舊譯「哈申」)。
又一年夏季,哈什目阿慕爾親自帶領商隊到北方去作夏季旅行和貿易。當他們路過麥加北面的「葉斯裡布」(現在的聖喊美地那)地方時,趕上那裡正在舉行一年一度的集市貿易。他看到一位女子正在指揮手下的人做買賣,表現得非常精明強幹,指揮有方,好多人都在她的指揮下,忙得不可開交。哈什目阿慕爾很賞識她。經過打聽,知道她是當地一位頭人的女兒,名叫沙立瑪。因擇婿苛刻,年過三十,還沒有結婚。哈什目阿慕爾打聽她擇婿的條件,人們說,就是一件:她要求婚後,不許丈夫過問她的事情,如果她不滿意丈夫的某一行動,男的就必須離開她。因此一直沒有人願意向她求婚。哈什目阿慕爾考慮再三,覺得自己可以答應她的條件,向她求婚。於是就找到她的父親當地頭人宰德,說明自己是麥加城古來什部族的首領名叫阿慕爾,願意向他的女兒求婚。宰德當即對他女兒說明了這件事並說男方答應她的條件又介紹了阿慕爾的身份和名氣,沙立瑪同意了婚事。哈什目阿慕爾非常高興,即時在當地準備筵席,請女方親友赴宴,由男方跟來的族人作陪,在葉斯裡布本地舉行了婚禮。婚後住了幾天,哈什目阿摹爾就帶領商隊到敘利亞一帶去經商。返回時又在葉斯裡布住了幾天。後來沙立瑪生下一個男孩,起名叫阿卜都拉·孟·塔裡布。因為這個孩子生下來頭上就有一綹白頭髮,所以乳名又叫「撒伊伯」,「撤伊伯』』就是「白頭髮」,的意思。
    到了阿卜都拉·孟·塔裡布長大以後,哈什目阿慕爾就把自己所有的家產及在古來什部族中所掌管的權利,都交給阿卜都拉·孟·塔裡布繼承下來。這位阿卜都拉·孟·塔裡布就是本書中所記敘的主人穆罕默德的祖父。
       二 ,在穆罕默德誕生的這一年春季,阿拉伯半島上發生過一次比較激烈的戰爭。它不是各部族之間為了爭奪權益的械鬥,而是由宗教信仰不同而引起的侵略和反侵略的戰爭。遠因起始於半島南部葉門地區。當時葉門是希米爾王朝時代,國王努爾瓦斯由於信仰和尊崇猶太教,對國內的基督教徒就進行瘋狂的鎮壓和迫害。基督教徒起而反抗,他就下令將國內所有的基督教徒一律處死。其中,有一名基督教徒趁混亂之際,化裝逃到半島北方,向當時北方大國羅馬帝國拜占庭王朝訴苦求救。拜占庭皇帝是信奉基督教的,聞訊之後,非常震怒。當即寫信給臨近葉門的非洲阿比西尼亞國王納加斯,請他就近派兵渡過紅海去討伐葉門,為基督教徒復仇。納加斯接信后立即派遣大將阿雅特率兵數萬,渡海去征討葉門。大約在公元525年,阿比西尼亞軍隊打敗了葉門國王努爾瓦斯,消滅了希米爾王朝,佔領了葉門全部領土,恢復了基督教的地位。阿雅特被封為葉門總督;把葉門地方劃為阿比西尼亞領土的一部分。後來在分配戰利晶時,阿雅特辦得不公平,部下很多人不滿意,而阿雅特卻以總督的威勢,一意孤行,因而激起了大家的憤怒。在群情激憤之下,阿雅特被他的侍從布利哈刺死。接著,布利哈就篡奪了總督的職位,並向本國國王納加斯表示忠心。這樣,他不但被赦免刺殺長官之罪,而且被正式任命為葉門總督。布利哈就決定以薩那城為葉門首都,並且在這裡建立基督教中心,然後又進一步準備向北擴張,想把基督教勢力伸向整個阿拉伯半島,以實現聯結北方基督教大國拜占庭的戰略方針。以上是這次戰爭的序幕。
    布利哈在葉門站穩腳根以後,就開始執行他的擴張計劃。他首先在薩那城內修建了一座非常富麗堂皇的基督教堂。並設法強迫要求所有各地去麥加城開爾白天房朝覲的人,不要再去麥加城而必須到也,爾薩那城去朝拜他們的基督教中心教堂,想藉此貶低開爾白天房的宗教威信,奪取麥加城的商業經濟,並一心想把葉門薩那城當作阿拉伯半島上政治、經濟、宗教的中心城市。布利哈這個方案不知怎麼被麥加的商隊獲悉。有些商隊的人就想尋找機會在薩那城內破壞他們的基督教中心堂。有一天,幾個麥加商隊的青年在薩那基督教堂門前說了幾句諷刺的話,當地人就出來質問他們,於是雙入衝突起來。這幾位麥加的青年人就闖進教堂內,把葉門人認為最神聖、最莊嚴、最尊貴的基督教堂亂砸了一通,破壞了教堂裡面的一些設施,等到總督布利哈接到報告派兵前去捉捕時,這幾個青年早已逃走了。布利哈因此大為震怒,暴跳如雷,決定親統大兵前往麥加去拆毀開爾白天房古建築,並揚言一定要用寶劍——武力強迫去麥,加朝覲的人轉到葉門薩那的基督教堂去朝拜。正當布利暗盛怒之下準備調動大軍的時候,又接到報告說:他派到北方去的偵察員被麥加人捉住殺害了。於是,他一方面立下令發兵,攻打麥加城,一方面向本國阿比西尼亞納加斯國王報告葉門的形勢和自己的計劃並要求派增援軍。這就是此次戰爭的近因和導火線。
布利哈的報告和請派援軍表章,很快就得到阿比西尼亞國王納加斯的批准,國王立即派了一支隊伍,並配以幾隻非洲的大象,一齊渡過紅海來到葉門地區,支援布利哈發兵北進,攻打麥加城。這些非洲的大象大多身高5米體長7米,特別兇猛。兵士們騎在大象身上,奔跑起來,無法阻擋,而且大鼻子一甩,不管什麼人畜、建築物,立即摧毀無遺。用它們作為先遣部隊,真是無堅不摧。在進攻的道路上,雖然他們也遇到一些關隘和比較難通過的地方,也遇到幾處對方守軍的抵抗。可是這些象軍,勢如破竹,毫不費力地就攻列肉麥加城不遠的地方,並且一路上不斷地喧嚷:定要踏平麥加城,徹底摧毀開爾白天房!
麥加城內早巳得到消息,在古來什部族頭領阿卜都·孟·塔裡布領導下整個麥加城都做好了嚴密的防禦工事。井準備利用敵人的空隙,趁機出擊。可是聽到報告說:葉門侵略軍的先鋒是一支非常兇猛的象軍,於是有一部分人產生了動搖心理。他們提出是否可以向葉門侵略軍提出和平解決爭端的辦法。恰巧葉門侵略軍在半途中收買了另一個部族的頭人,這個頭人提出可否由他去麥加城動員麥加人出來議和。於是侵略軍就命他去麥加城裡向古來什頭領阿卜都·孟·塔裡布勸降,並說明葉門軍隊來此就為的是搗毀開爾白天房,如果古來什人不抵抗,就不會發生流血戰爭等等。經過阿卜都·孟·塔裡布和各氏系家族的頭人商議,結果是:我們不主張戰爭,願意通過和平談判解決爭端,但是對方必須放棄搗毀開爾白天房的行動,其它任何條件都可以商議解決。可是葉門總督布利哈不答應這樣的談判條件,一定要打進麥加城內,搗毀開爾白天房。這樣,和談就破裂了。古來什全族加緊準備迎敵,對方也在步步逼進,眼看一場大戰就要發生。就在這時,葉門軍隊內部突然發生了嚴重的傳染病——天花,大部分士兵都受到了傳染,喪失了戰鬥力,連布利哈也染病在床。那些大象在無人飼養下也都疲弱不堪。整個葉門侵略軍出兵時的囂張氣勢,大大減退,處於衰敗的地步。麥加城內古來什族人抓住這個有利的時機,奮勇出兵殺敵,沒有費多大的事就殲滅了葉門侵略軍的大部。他們那位統帥布利哈也被打死。那些疲弱不堪的大象也都被擊斃。剩卜的殘兵敗將,拖著染病的身軀,慌忙逃走,在途中又被古來什部隊迫殺了一陣,結果等等於全軍覆沒。古來什人取得了最後的勝利,不但保衛了聖地古迹開爾白天房免遭搗毀,而且也使麥加城內外居民避免了一次戰火的災害。又因為這次是和帶有大象的軍隊交鋒,當時阿拉伯半島上的人就把這次戰爭稱為「象戰」。按當時當地的習慣把交戰的這一年稱為「象年」。阿拉伯文又把大象叫做「飛力」。因此,這一年也稱為「飛力元年」。
    正當麥加城內古來什部族群眾熱烈慶祝勝利的時候,我們最尊敬的穆罕默德至聖誕生了。
    在伊斯蘭教內部傳說:這次所以能夠戰勝葉門大象侵略軍是因為真主安拉派遣來很多大鳥,每隻鳥都口銜一塊石頭子,兩爪又各抓一塊石頭子。,葉門侵略軍進攻麥加途中,這些大鳥飛臨在他們的頭上,撒下大批的石頭子,把葉門侵略軍紛紛打死打傷,把那些兇猛的大象也都打躺下了。古來什人趁機衝殺過去消滅了侵略軍,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這段歷史過程,在《古蘭經》第105章內曾做了扼要的敘述。
             三, 古來什部族哈什目氏系,阿慕爾之子阿卜都·孟·塔裡布自從繼承了他父親的職位和家產之後,頗有乃父之遺風,又在象戰中率領古來什部族打退了葉門侵略軍,保護了開爾白天房的安全和麥加城的安寧,因此,被本部族群眾一致擁戴為全部族的首領。他共生有11個兒子。只有阿卜都·塔裡布、阿卜頓拉和祖培爾三人是同母弟兄,塔裡布居長,阿卜頓拉次之,祖培爾最小。阿卜頓拉在18歲時奉父命與遠支瓦哈甫之女阿美娜結婚。婚後不久,阿美娜就身懷有孕。這時阿卜頓拉隨商隊去北方敘利亞一帶經商。出發時,其父孟·塔裡布曾吩咐他回來時在葉斯裡布(后改名美地那)帶些那裡出產的大棗回來,以備阿美娜產後食用。不料阿卜頓拉行至離葉斯裡布不遠的地方,就得了重病。在旅途中本來就缺醫少葯,又不能很好地休息調理,所以,沒過幾天就去世了。幸好在當地有他勇舅的遠支同族家屬,於是就把他埋葬在那裡。等商隊回來后,只有同去的人把葉斯裡布出產的大棗帶回來很多,而阿卜頓拉卻長眠在異地了。其父孟·塔裡布和其妻阿美娜;除了悲傷悼念之外,也只好繼續生活下去。阿美娜懷胎十月,嬰兒誕薴』即成了遺腹子。這個嬰兒就是本書的主人公,後來成為世界名人伊斯蘭教至聖的穆罕默德。
穆罕默德出生的日期是公元571年4月21日星期一。阿拉伯歷是象戰元年「來比爾嘞奧卧里」(三月)初九日。那時正是我中國南北朝時代,南朝陳宣帝太建三年辛卯正月。北朝北齊後主武平二年;北周武帝天和七年。
    嬰兒生下后,阿美娜就派人向他祖父孟,塔裡布、伯父阿卜都·塔裡布、叔父祖倍爾報喜。三人得到喜訊,很快都來探視,向阿美娜賀喜,當即給嬰兒取名「穆罕默德」這個名子在阿拉伯各部族的歷史上還沒有人使用過。並商定由阿美娜的女傭白如凱做嬰兒的保姆,由阿卜都·塔裡布的女傭蘇爾白為嬰兒哺乳。
    阿拉伯人為嬰兒聘請乳母,習慣到農村去訪求愜意的人。並且是要求乳母把嬰兒帶到農村去哺養。因為有些人認為在城市裡哺育長大的幼兒會受到城市中一些不良風氣的影響而養成愚鈍、懶散、門和、等不良習慣t,同時電有一些鄉下的婦女 II寸常進城來拜訪有初生嬰兒的家庭,爭取攜帶嬰兒到鄉下去哺育。因此,阿美娜徵得嬰兒祖父阿卜都·孟·塔裡布的同意,準備為穆罕默德選聘一位可靠的鄉下乳母,把他帶到農村去哺養。正好有一位貝尼·賽義德部族的婦女名叫哈利縵的人,進城來拜訪有嬰兒的家庭;表示願意承擔把嬰兒帶到鄉下去哺養的工作。阿卜都·孟·塔裡布久聞貝尼·賽義德部族和古來什部族有很好的交誼,於是就和阿美娜一起聘定哈利娘為穆罕默德的乳母,並帶嬰兒到鄉下去哺養,按期給她一定的報酬從此,哈利始就負擔起哺養教育穆罕默德的光榮而艱巨的任務,長達四年之久。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1 03:1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