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職務犯罪服刑人員調查:獄中「官員」最渴望自由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07-9-6 22:1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重慶市檢察院第五分院調查職務犯罪服刑人員發現——

    獄中「官員」最渴望重獲自由      

    最近,重慶市檢察院第五分院通過派出檢察官,採取問卷調查和個別訪談等方式,針對獄中服刑的職務犯罪人員的思想狀況進行了深入細緻的調查。由該院製作的問卷《原黨員服刑人員統計調查表》,發到重慶監獄和九龍監獄65名職務犯罪服刑人員手裡,其中包括「最想說的一句話」、「最主要的三個願望」等問題。日前,該院向《檢察日報·廉政周刊》披露了調查結果。

    這些調查對象在服刑前都曾是副處級以上黨員領導幹部,最高級別為副廳級,其中95%以上是因貪污、受賄、挪用公款等職務犯罪被判刑入獄。

    一名參與調查的檢察官告訴記者,調查中多數被調查者不約而同地都在「最想說的一句話」後面寫下了「渴望自由」,而年紀相對較大的服刑人員這方面的願望更強烈。

    檢察官認為,調查結果看起來是平淡的,但細細思索,卻令人震撼和警醒:堅守平凡才是一種合算的人生,更能享受真情幸福。檢察官希望,在位的領導幹部能吸取入獄貪官的教訓,在工作中勤政廉潔,在生活中堅守平凡。   



    問卷調查表



被調查者原職級情況副廳級4人正處級25人副處級36人

    1希望:早日獲得自由

    65名調查對象過去都曾是身居高位或手握重權,而這些當時呼風喚雨的風雲人物,現在的最大希望卻是早日重獲自由。

    「身陷牢籠,周圍是高牆電網,獄內的活動被限制在幾個點和規定的線路,天地都變成了方的,不大的天空只能看到偶爾飄過的白雲……想乾的事幹不了,想見的人見不了,想去的地方去不了,人生的最大痛苦莫過於失去人身自由。」

    這是一個被調查者說的話,但卻能代表眾多服刑人員的心聲。調查中,全部調查對象都通過填表或口頭方式,表達了對人身自由的強烈渴望。

    「活著出獄!」這是70歲的服刑人員熊某寫下的最大願望。熊某原是重慶市某區房管局局長,因犯受賄罪被判刑入獄,現在刑期還有8年。為了實現「活著出獄」這個目標,他每天堅持體育鍛煉,甚至提出了改造思路和保障措施:「多掙分,早記功,用一個健康的身體沖滿刑期!」「依法服刑,早日與親人團聚過完餘生。」記者看到,熊某填寫的問卷墨色很濃,字寫得很有力。

    重慶市某局原副廳級幹部吳某,今年已經75歲,刑期還有12年,但他仍表示要「堅定不移地走立功減刑的道路」。

    在65份問卷中,中國銀行重慶分行某支行原行長魏某的問卷格外醒目,問卷字跡工整清秀,三個願望欄內都寫著相同內容:「努力減刑,早獲自由。」

    「法律的神聖是不可侵犯的。」問卷上的字跡非常工整。何某因犯受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年零六個月,現在刑期還不到一半。他在「最想說的話」一欄,寫下了這句話。

    有30%以上的服刑人員還把有機會多做事、有機會多掙分、有機會立功都作為了主要願望之一。檢察官解釋說,做好這樣的事他們就有可能獲得減刑。

    作為憲法賦予並保護的每個公民最基本的人身自由,如今成了這些人日思夜想的最大願望,記者為之感慨不已。



    刑滿后對再就業的最大擔憂:a無擔憂(14人) b擔心跟不上社會發展(5人) c擔心生活無著落(12人) d擔心生老病死(4人) e擔心別人歧視(9人) f擔心年齡過大(12人) g不想再就業(3) h其他(6人)

    2盼望:回家與親人團聚

    重慶市某區原副區長康某,博士學位,地質專家,一直是家中的驕傲。檢察官在調查中發現,一提到父母,康某眼圈就紅。他說:「想給父母打電話,又害怕給父母打電話,因為父母一聽到我的聲音就哭得不行。」

    中國工商銀行重慶分行某主城區支行原行長黃某,在調查表的三個願望欄內都只寫了兩個字:「回家。」思親之切由此可見。

    某縣經貿委原主任冉某即將獲釋,他最大願望就是「自己病情不要惡化,父母還能見到我,能夠在膝下盡孝」。某集團公司原副總經理譚某的願望是「好好孝敬父母,好好報答家人的關愛,因為他們太辛酸,操了太多的心」。

    親情是平淡生活的養料。記者看到,在調查表中,100%的服刑人員用不同的語言表達了他們對親情的強烈渴望:「家人現在生活艱辛,祈禱兒女成才、父母安康、妻子平安。」還有人這樣寫:「以前忙於應酬,忽視了對家人關愛,現在後悔莫及。」調查中,一些服刑人員還表露出無盡的懺悔,認為自己使家人蒙羞辱、遭受心靈打擊;有的則盼望早日回家,盡自己作為人子、人夫、人父應盡的義務。

    檢察官介紹說,這些過去有相當身份的人,入獄前大都有幸福和美的家庭,但他們並沒有感到要特別珍惜。如今,牢獄生活的親情阻隔,才使他們刻骨銘心地感受到了平凡親情的無價和珍貴。



    最主要的願望比例圖:a好好改造早日出獄 b重新得到社會認可 c自己身體健康無病 d希望家庭成員平安 e希望得到養老保險 f今後爭取重新入黨 g其他3醒悟:平平淡淡才是真

    入獄前,65名調查對象對個人生活不同程度表現出不甘寂寞、不甘落後或不甘平凡,要高人一等,以致在燈紅酒綠和物慾橫流面前失足。入獄后,他們對生活都表現出非同一般的冷靜和深刻。他們表示,寧願要一個平平淡淡的人生。

    重慶市某國有公司原總經理丁某,碩士學位,他的願望是家人身體健康,孩子學習認真,自己出獄后自食其力。他最想說的一句話是,持平常心,干平常事,做平常人。

    重慶市某主城區街道辦事處負責人湯某深深地感受到「平安是福、平淡是真」。某縣縣委原副書記林某的第一個願望就是「平平安安」。某區財政局原局長李某現在只求「兒子學有所成,家庭穩定,親人平安」。

    重慶市某國有公司原董事長張某現年65歲,還有11年刑期,他的願望只是「能陪老伴度幾年晚年生活」。某縣信用社原主任羅某今年已經55歲了,1993年10月因犯貪污罪被判無期徒刑,入獄后無期徒刑改有期徒刑並獲減刑6年,已服刑近14年,即將獲釋。他的願望是能為社會作點貢獻,教育子女建立一個和諧的家庭。

    一名檢察官說:「這些曾經大權在握的人,對今後生活的願望,都驚人的一致,就是想要平安、平淡、平凡,渴望純樸的親情、友情、人情。前後的反差,個中的緣由,確實令人警醒和深思。」



4擔憂:出去遭人冷眼

    65名調查對象過去在工作、生活中,都擁有太多的鮮花和掌聲,可以說是風光無限,享受著大大超過一般人的人格尊重,可能無暇思考也用不著擔心人格尊重的危機。但入獄后,作為接受教育對象,人格受到相當限制。參與調查的檢察官告訴記者,他們在監獄開展調查時,在教學樓的樓梯間偶遇10餘名服刑人員下樓,可能是監獄的規定,服刑人員見到檢察官后,立即面向牆壁並低頭讓路。這,自然與平民百姓的人格平等相去甚遠。

    刑滿后的人格尊重問題也是他們目前的最大擔憂:人們會不會長期把他們與罪犯聯繫在一起?親人每次出門是否要有意躲過熟人?怎樣面對老部下、老同事、老朋友?親朋在世人面前能否抬起頭?兒女前程會不會受影響?

    調查中,多數服刑人員都強烈希望不受社會冷眼、減少社會歧視,人格受到尊重,得到社會認同,社會能夠寬容地接納自己。正如一名服刑人員所說:「我即將獲釋,希望回歸社會後儘快適應社會,走就業謀生之路,希望能得到社會的理解和支持。」他把近日來睡不著覺的擔憂,真實地寫在了問卷上。

    「我也曾為黨和國家做過一些有益的事情,請客觀地看待我的過去、現在和未來。」這是王某最想說的一句話。王某今年52歲,曾是一家公司副總經理(副處級幹部),因犯貪污罪於1996年12月被判刑入獄。他最擔憂的是社會的冷眼和歧視。他最大的願望,就是「早一點出獄,早日與妻兒團聚,侍奉白髮老母」。

    一度備受別人尊重的他們,現在卻感到平民百姓享受的人格平等對他們來說是一種奢求,這就是他們犯罪所要付出的代價!

    5檢察官:在三方面用好調研成果

    重慶市檢察院第五分院參與這次調查的檢察官告訴記者,通過這次調查,他們了解和掌握了服刑人員特別是職務犯罪服刑人員的所思所想。該院將利用這一難得的調研成果,有針對性地做好三方面工作:

    做好服刑人員的心理疏導工作。近年來,服刑人員的心理問題日益受到重視和關注,心理矯治已悄然成為繼監管改造、教育改造、勞動改造之外的第四種手段。重慶市檢察院第五分院的檢察官說,他們將通過開展心理諮詢,疏導服刑人員的情緒,教育他們好好改造,理性對待自己的過去、現在和將來。同時,促使服刑的職務犯罪人員多學法律知識,明白事理,爭取早日回歸社會。

    做好服刑人員的幫教工作。檢察官們說,下一步他們將和監獄民警一起,對服刑的職務犯罪人員提出具體希望和要求,讓其安心服刑,服從管教,爭取減刑,早日出獄,不辜負政府、家人的期望。同時,重點開展個體幫教活動。檢察機關將組織街道、社區幫教工作志願者,與服刑人員進行面對面談心幫教,幫助其丟掉思想包袱,認真改造,爭取重獲自由。另外,還將開展親屬幫教活動。檢察機關將安排部分服刑人員與家屬見面,用親情來幫教、感化他們。

    警示他人自省自重。該院決定將《65名原副處級以上黨員領導幹部服刑人員願望調查及啟示》作為警示教育資料,採取宣講、登報等方式,向廣大幹部尤其是手握一定權力的黨員領導幹部進行宣傳。通過教育,使其自覺拒腐防變,用手中的權力為民造福,自己在事業上也有所建樹。告誡他們,如果思想道德防線不牢,以權謀私、權錢交易,做出違紀違法的事情,不但危害國家社會,還會危害家庭,自己也將失去自由。到時,將悔之晚矣。 (沈義 吳芬苑 楊洪梅) 

    檢察官點評:領導幹部請「堅守平凡」

    領導幹部,一個較為敏感的群體,他們能「耐得住平凡,守得住清貧」嗎?一些過去位高權重的人,在身陷囹圄失去自由后,對平凡又有什麼看法和領悟呢?

    我們針對這個問題,對重慶監獄和九龍監獄的65名原副處級以上黨員領導幹部服刑人員進行了調查。從這些人真實的獄中生活產生的人性化願望中,我們感受到,國家公職人員特別是領導幹部一定要「堅守平凡」。

    堅守平凡,是指在個人生活上做一個普通人、平凡人,過普通老百姓的日子,但不排除在工作上的開拓進取和不懈追求。堅守平凡看似平淡、低調人生,實則體現了人生的一種大智慧、足勇氣、高境界。

    堅守平凡,是一種合算的人生,更能享受真情幸福。現實生活中,相當多的人只有在一些東西失去后才知道珍惜,失去了才學會算賬。65名接受調查的服刑人員,想得到更多反而失去更多:政治上自毀前程,經濟上傾家蕩產,名譽上身敗名裂,家庭上愧對家人,友情上眾叛親離,自由上身陷牢籠,健康上身心交瘁。

    堅守平凡,也是自我的超越,更能體現個人修養。一般人過平凡生活是容易做到的,而擁有權力的黨員領導幹部,要堅守平凡「不越雷池」則需要超越自我的良好素養。通過調查,我們感到現在挑戰人們特別是有職有權的領導幹部們的因素較多,歸納起來有七種:一是權力較大,因為監督不到位,謀求不正當利益簡直是輕而易舉。二是職位較高,說話管用,易於產生權比法大的幻覺。三是社會轉型,各類暴富現象很容易引起公職人員心理失衡。四是社會上暴發戶似的非正常消費觀念,引發大量高消費、追逐奢華現象,易於滋生享樂攀比心理。五是手中有權,即使自己不亂來,別人也會主動拉攏腐蝕,而且手段花樣翻新,理由聽起來也冠冕堂皇,很容易舒服地中彈受制於人。六是如果教育不當,配偶親屬也會施加壓力甚至狐假虎威。七是腐敗都是由小到大、由量變到質變、由膽小到膽大的過程,有人可能已經走在腐敗路上而自己並不警覺。

    堅守平凡但崇高的境界,更能實現人生價值。65名服刑人員之所以失去了彌足珍貴的自由,在很大程度上是受虛名浮利所累。一般人所擁有的諸如自由等太平凡不過的東西,竟是這些曾經以不法手段追求所謂不平凡人生的人經過靈魂煎熬、良知回歸后的渴盼。所以,人一定要知足,堅守平凡才是最真實的人生,千萬不能貪,否則,將會失去自由、幸福等原本所擁有的一切。

    希望每一個擁有相當權力、擁有美好生活的黨員領導幹部,以那些服刑人員為教訓,自律、自警、自省,堅守平凡。這,就是我們進行這次調查的初衷和想要達到的目的。(楊洪梅 重慶市檢察院第五分院副檢察長)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38

主題

59

帖子

53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53
沙發
古月雲水 發表於 2007-9-7 10:57 | 只看該作者
人受到健康和自由的制約,苦不堪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31 13:3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