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人大學生憶溫家寶訪校:總理36門功課35門優秀

[複製鏈接]

9777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禁止發言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積分
1200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dullbird 發表於 2007-9-5 11:5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文/圖中國人民大學提供

人大哲學院04級本科生林帆:

36門課,溫總理得了35門優秀

今年5月4日,溫總理與我們交流時我問:您在講話中經常引用詩文,有很深的文學造詣。我想請問一下您對於弘揚傳統文化的看法。

溫總理說:我在網上看到,瀋陽師範大學有位文學教授,曾把我前四次記者招待會引用的古代詩文統計了一下,他說:「總理百分之九十五引用的詩文是教科書沒有的,這應該引起我們教學上的深思。」確實,我引用的詩文都是我自學的,主要是因事因時而用。比如說,過去我們常講憂患意識,我就引用「人要有憂患意識」。但為什麼要有憂患意識?我就讀《貞觀之治》,讀唐書,它就會告訴你理由,說如果你不知道亂,你不知道之所以亂,你就不知道治。最近我又在考慮,可能比它更深的有一段話,這段話可能你們也知道,叫「非知之難,行之惟難;非行之難,終之斯難」。知道不是很難的,行動才是很難的,行動還不是最難的,善始善終地行動才是最難的。

我想,一個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的學校的學生應該多讀些書,多讀些課外的書。我在大學時是各佔一半:50%讀教科書,應付考試;50%讀課外書,那是我的喜好。考試,我也不是今天自我表揚,我36門課,得了35門優秀。我只是把別人睡覺的時間拿來讀書,因為那時候我沒有表,晚上回到宿舍,人們都睡了,我總是在教室里最後熄燈。然後睡到半夜「噌」就起來,也不知道幾點,又上教室了,我的意思不是讓你們把身體搞壞,是要你們博覽群書,多積累知識,會有用的。

人大信息學院06級研究生羅學勇:

節假日,溫總理100%都搞自選動作

我不禁問溫總理:您是學工科出身的,卻如此博學。希望您能給我們提點建議,使我們在繼承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學好現代科學知識。

溫總理說:我是學工科的,文學知識卻不亞於學文科的,為什麼呢?我剛剛講了,我的學習安排是各佔50%。50%是學校規定課程,叫規定動作,50%叫自選動作,這自選動作就是我當時積累知識的主要來源。如果說哪天節假日,我100%都搞自選動作,這點很重要。

人大農業發展學院04級博士生方松海:

溫總理希望不管學什麼專業,都要懂得中國的農村

我在座談會上說:總理,我是學農業經濟的,不知道這一屆政府還會針對「三農」問題提出哪些新的政策?

溫總理說:一提到「三農」問題,我就非常有感情……今天我們坐在這兒,大家一起談談笑笑、討論問題,是因為我們填飽了肚子,是因為我們整個經濟形勢好,農業沒有拖累。一旦農業形勢不好,糧食減產、物價上升,那我可能就來不了人大,或者說我們要把精力更多地放在解決當前的問題上。很多人不懂這個道理。所以,我希望人大的學生,不管學什麼專業,都得懂得中國的農村。當中國的幹部、官員,不懂得農村是一大缺陷,是做不好工作的。

人大新聞學院03級本科生朱懷強:

溫總理說:做新聞工作者,責任第一

我在座談會上問溫總理:您在新聞職業道德、新聞道德實踐方面能不能給我們點建議?

溫總理說:我以為新聞最重要的是它的真實性。真實是由很多因素決定的,真實的第一因素是要客觀,不帶一些偏見;第二得深入,你不深入,了解的都是表面;最後就是責任。做新聞工作者,責任第一,但是從作品來講,就真實性第一。

有一次我在德國訪問,人家問我有關自由人權方面的問題,我就引用了一位新聞工作者的話。我說美國有一個著名的報人,叫斯特朗斯基。他說,你要了解民主和自由,不要只是坐在圖書館里讀亞里士多德,應該多坐公共地鐵、公共汽車。這個話很簡單,但寓意很深刻。路透社的記者中午吃飯時就追過來,說你這個話引自哪裡?我就告訴他們在什麼地方,然後我們外交部很快就把原稿打出來。

人大新聞學院04級本科生周慧:

溫總理講:不當官也應該知道民生

我直接問溫總理:您覺得我們學生通過什麼樣的方式能更好地了解傳統、歷史?

溫總理說:我剛才講過一句話,只有對國情、歷史有較好的了解,對人民愛過的人,才能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我常引用的一句「衙齋卧聽簫簫竹,疑是民間疾苦聲」,那是指當官的。其實不是當官的也應該知道民生,這個「生」,是生活的生,也是生命的生。民生,要知道他們的生活,還要知道他們的意見和批評。這一點對領導來講太重要了。有人說有些領導這樣做不一定是真的。我的判斷標準是這樣的:分清真的和假的要看一時還是看一生,只有堅持到底、一生不變,他才是真的;只能一時做到,那他就不是真的。只有持久的才是真實的,只有真實的才能持久。

人大商學院05級博士生李林:

溫總理認為學生最重要的是要追求真理的創造理念

我代表青年研究者問了溫總理一個問題:青年研究者,特別是社科方面的研究者,如何把自主創新和構建民生、互建民生互相結合,如何在學術貢獻和實務貢獻上相結合?

溫總理說:人大的學生,要把社會,要把國家的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作為大課題,這是第一。第二,既要學習業務,就是基本理論,又要重視實踐。回到你剛才的問題上說,我認為學生最重要的是要追求真理的創造理念。世界是無窮的,真理也是無窮的,認識世界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追求真理也是一個不斷的探索過程,所以上學只是個開始,是人生認識世界、追求真理的開始,而大量的是在將來的社會實踐中。你一到工作崗位上就會感覺到,你學得東西很不夠用,你就知道還得學,還有很多東西不懂。
我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但我可以增加它的深度,我不能左右天氣,但我可以掌握心情;

我不能改變容顏,但我可以展露笑容,我不能控制別人,但我可以主宰自己;

我不能預知明天,但我可以把握今天,我不能樣樣第一,但我可以事事儘力。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2 19:0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