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大陸愈加重視對美國會外交 說客"暗戰"國會山

[複製鏈接]

9777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禁止發言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積分
1200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dullbird 發表於 2007-8-23 22:2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美國國會山 CFP/圖
美國國會有100位參議員,435位眾議員,這些人互不隸屬,在美國政治架構中掌握實權。在因不夠重視國會而吃苦之後,大陸開始愈加重視對美國會外交

歷史「悠久」與「空白」

台灣對美國國會的重視可謂歷史悠久。台灣前資深外交官張亞中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對美國國會的遊說,始於上世紀40年代,國民黨政府的宋美齡、宋子文、孔祥熙等人通過拜訪國會議員、在國會演講等方式,爭取美國援華抗日。
雇傭公關公司為台灣服務,肇始於上世紀50年代末,紐約州州長杜威向台灣駐聯合國大使蔣廷黻推薦賴特公司,蔣介石為此親自批下30萬美元。
1979年美國與台灣斷交后,台灣就把聘請公關公司在國會遊說,作為影響美國台海政策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在民主黨執政的卡特時代,台灣聘請了民主黨背景深厚的貝隆公司;共和黨執政的里根時代,又換成與共和黨關係密切的漢納·福特公司;柯林頓上台後,李登輝雇傭了與民主黨關係良好的卡西迪公司,並最終促成李登輝訪美。
陳水扁上台後,繼承了李登輝留下的關係網,遊說活動也由政府幕後出錢、民間出面演變為政府直接出面,雇傭公關公司遊說國會,促進國會通過有利於台灣的議案,幫助台灣外交人員和議員建立溝通渠道。
肯塔基州參議員、曾做過十年職業說客的理查德·羅丁指出,世界上幾乎所有國家和地區都花錢在美國遊說。
而如華盛頓遊說界所言,台灣和以色列是華府最具影響力的遊說集團,也並不是指二者花費的絕對數額最多,而是其絕大部分都花在政治和軍事方面,所以在美國政壇的影響力更為巨大。
來自美國司法部的信息顯示,中國政府對美遊說一度幾乎為空白。自1986年起,中國政府才與Jones Day公司簽約,內容是中國宗教自由和北京奧運會。待2005年周文重任駐美大使后,對遊說工作給與更多重視。
北京大學中國國家戰略研究中心秘書長於鐵軍認為,中國以往總是把對自己的印象挪到他國身上,總以為美國政府也和自己一樣,是一個整體,而往往忽視了美國三權分立體制中國會的重要作用。
中國長期以來不夠重視美國國會公關,累積的負面效應已大幅顯現。據《華盛頓觀察》統計,2000年後,美國國會平均每年提出八十多個涉華議案,超過其他任何國家,其中90%以上或是指責、批評中國,或對白宮對華政策表示不滿。
遊說花費懸殊
據《華盛頓觀察》報道,2005年9月,中國駐美國大使館公使銜參贊蘇格代表中國政府,與遊說公司帕頓·博格斯公司簽約,請其在「國會事務」方面提供建議,這是中國第一次明確地以美國國會為目標的簽約。
帕頓·博格斯公司在遊說機構多如牛毛的華盛頓被看成是三大遊說公司之一。它的客戶包括了沙特、巴基斯坦和墨西哥政府等。帕頓·博格斯公司旗下的遊說主力包括美國前駐新加坡大使蒂莫西·查爾巴、美國前交通部長羅德尼·斯萊特等。
來自紐約的美國民主黨參議員休默曾以對華強硬著稱,曾在2003年以中國「操縱貨幣」為名,要求對所有進口自中國的產品施加27.5%的懲罰性關稅。2005年9月帕頓·博格斯公司與中國簽約后,曾三次拜訪休默。隨後,休默在2006年初主動要求訪問大陸,3月20日來華考察中國貨幣政策。回國后,休默宣稱「在中國看到了一些積極的變化,認識到中國推進匯改的誠意和決心」,並對人民幣實現完全自由浮動表示樂觀。
此外,這家公司還先後拜訪參議院外交委員會、眾議院國際關係委員會,會見參眾兩院領袖。從2005年始,該公司三度約見參院軍事委員會主席華納的助理,向其介紹台海局勢等情況。華納多次在公開場合批評陳水扁,認為其「過激言行」威脅台海穩定。
曾在華盛頓某遊說公司實習的鄧三遇指出,就目前來看,和台灣相比,大陸的國會遊說仍「相形見絀」。在華盛頓圈內人士看來,台灣的公關能力和以色列政府不相伯仲,是歷史最悠久,影響力最強大的國外遊說勢力。
南方周末記者自美國公共誠信中心了解到,從1998年至2004年,來自中國(包括政府、民間機構、企業)遊說費用累計422.5282萬美元。而同一時期,台灣的遊說費用則是625.4萬美元。從總數上看,似乎相差不算太遠。但中國遊說的詳細列表顯示,這422萬遊說費用中,僅香港貿易發展委員會一家的費用就佔418萬,中國大陸遊說總花費竟不到4萬美元。中國大使館與帕頓·博格斯(Patton Boggs)簽約金額是每月2萬美元,而目前,台灣無論哪家公司簽約,每個金額均在每月20萬美元以上。
此外,據南方周末記者統計,中國與公關公司所簽訂的17個合同當中,只有2個是以政治為目標,其餘都是貿易、教育、信息產業、打擊跨國犯罪等。而反觀台灣,三分之二的遊說合同為政治和軍事議題,指向十分明顯。
自2005年始,大陸在美國國會遊說規模迅速增加。南方周末記者在美國公共稱心中心了解到,2005-2006兩年間,中國大陸遊說迅速飆升至371萬美元。
從「登門拜訪」到「請進來」
說客之間的暗戰,不僅限於國會山。除「登門拜訪」外,還注重邀請議員訪問。
台灣「中華民國工商協進會」以及「中華民國國際經濟合作協會4年花費23萬美元,邀請了34位美國會議員赴台訪問。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沈莫寒分析,大陸邀請議員訪問,大多採取正式官方形式,且邀請議員「集體來訪」,而台灣更多採取邀議員單獨訪台,以示尊重。台灣的做法更加便於「溝通感情」,而大陸則顯得靈活性不足。此外,美國議員即使單獨訪台,也能獲得陳水扁或呂秀蓮的接見。
2001年4月,美國討論是否向台灣出售「宙斯盾」驅逐艦作出判斷的敏感時刻,馬里蘭州共和黨議員Barratt應邀訪台,得以會見陳水扁、呂秀蓮等。回國后,他就上書布希,力陳應將「宙斯盾」艦賣給台灣。
據美國華人團體「百人會」的民意調查顯示,在被問及對中國的印象時,普通民眾認為中國是積極因素的比例為六成;商業領導人認為中國是積極因素的佔63%。但在國會,被訪者80%持負面態度。
大陸與台灣在美國國會的遊說不能只看數字。吳東指出,大陸與美國有外交關係,各種問題均可通過官方正常渠道溝通,也是大陸不重視國會的客觀原因。另外,如波音、IBM等在華大量投資的美國商業巨頭,在政府和國會擁有強大影響力,從自身利益出發,也會強調中美共同利益,替中國說話。隨著中國經濟發展,這些大公司也會越來越多。
我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但我可以增加它的深度,我不能左右天氣,但我可以掌握心情;

我不能改變容顏,但我可以展露笑容,我不能控制別人,但我可以主宰自己;

我不能預知明天,但我可以把握今天,我不能樣樣第一,但我可以事事儘力。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07:0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