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出了問題,你不能不認賬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05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張行行 發表於 2007-8-19 16: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正陷入有關「中國製造」的一場風暴中。最新的例子是美國玩具公司美泰第二次宣布全球召回中國造的玩具。從公共關係的角度來說,這場風暴帶給了中國一場災難。



中國政府做出了許多動作以求這場災難帶來的影響,包括高層官員的解釋、澄清,包括對國內市場的大舉清理,也包括高級別代表團到美國的連串訪問。但是,這些行動是否能夠起到作用,是讓人懷疑的。



產品(包括食品、藥品、玩具等)質量問題不是今天才有的,而且也不是只有中國才有。早年的日本、台灣在經濟起飛過程中都是問題產品的世界,為什麼只有中國、只有今天的中國才陷入這樣一場災難呢?回答了這個問題,玄機也就大白於天下。



不用舉出具體的數據,現在的中國的製造業獨步天下,中國製造的產品現在遍布全世界。在這些產品之中,有問題的產品只佔少數。按照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的《中國的食品質量安全狀況》白皮書的數據,中國出口食品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



占極少數的問題產品,卻能夠掀起全球風暴,從早期的食品問題,到今天的玩具問題,這裡面是需要一些運作的。



運作的方法就是過度渲染,以及不負責任的指責。我們可以用美泰出口玩具的例子來拆解一下這種運作術。



中國有世界上最龐大的玩具產業,全球79%的玩具產自中國,其中包括美泰的玩具。在中國的製造商按照美泰的訂單生產玩具,美泰採購這些玩具,並以自己的品牌在美國向消費者出售這些玩具。



很明顯,玩具製造商的責任在於生產,它向美泰負責。而美泰則出售這些玩具,美泰向美國消費者負責。



當美國的消費者發現了美泰玩具的質量問題的時候,顯然是美泰在玩具質量檢驗環節出了問題,這是美泰的問題。美泰需要為它的質量問題向美國消費者承擔責任,當然它的供應商需要為此向美泰負責。



這件事情的真相是,美泰是玩具質量問題的肇事者,這筆帳當然不應該算在「中國製造」的頭上,因為美泰的質量檢驗出了問題,無論這些玩具在哪裡製造,問題也是會出現的。



但是,你去看看西方媒體的報道,他們在涉及到產品質量的新聞的時候,從內容到標題,都將美泰輕輕地放過,而是把責任推給了中國的製造商。這到底是這些西方的記者或編輯無知,還是另有原因呢?



如果只是一兩個記者無知也就罷了,異口同聲的無知讓人懷疑這裡面的動機。



這幾年,美國一直向中國施加壓力,要求中國提高人民幣的匯率。按照美國國內的一些說法,要求人民幣升值的理由是,中國的企業利用匯率上的優勢,侵犯了美國企業的利益,造成了美國的失業問題。



稍微有一點點常識的人都知道,美國八十年代推動產業升級以來,除了涉及高科技領域的製造業,美國的製造業已經轉移到其他國家,就連美國本土的汽車業也開始式微了。以成本核算,美國的製造業根本就沒有生存的空間。這是美國貿易赤字的根源,也是美國製造業工人失業的原因。



不是中國工人搶了美國工人的飯碗,而是美國的產業政策使得美國工人丟掉了飯碗。這些飯碗流失到了其他國家,現在中國做的比較好,得到的份額比較多。



在柯林頓總統時代,美國的經濟政策就是推動「經濟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其真義就在於全球產業分工。這樣,美國就不需要繼續從事他們沒有優勢的製造業,而是把資源集中在美國具有優勢的高科技領域,美國經濟由此得以繼續繁榮。



這就是美國二十年來精心部署的全球經濟格局。以沃爾瑪為例,沃爾瑪全球6000家供貨商中,中國就佔了80%。按照《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托馬斯·弗里德曼的說法,「沃爾瑪若是一個國家,將成為中國第六大商品輸出國和第八大貿易夥伴」。如果沒有「中國製造」,沃爾瑪不可能成為一個企業巨人。



但是,每當大選臨近,美國的政客就拿中國做靶子,把美國的失業問題推到中國身上,以謀求選民的支持。人民幣匯率的問題,美國工人飯碗的問題,統統成了中國的問題。



這就是炮製「中國製造」妖魔化的根源和政治意圖。顯然,他們在問題玩具或問題食品上找到了他們要的主題。他們不是不知道,他們只是閉上眼睛胡說八道而已,是典型的「顧頭不顧腚」的說法。



試問,你到底要中國怎麼樣呢?不要「中國製造」嗎?



美國記者兼作家邦喬妮給出了一個答案。她和她的丈夫及兩個孩子在2005年不買任何「中國製造」的商品。一年後,她得出的結論是:「在技術上,你可以。但你的生活會失常。」她說:「當你擔心失業、勞工權益和環境問題的時候,你會更容易看到對華貿易的負面。但我也重視另一面:獲得價廉物美的產品。」



請那些自命為「為民請命」的政客們看看,什麼是美國的利益。這就是美國的利益。美國大約八成的玩具來自中國,美國業界利用「中國製造」的低成本賺了大錢。美國的消費者也得到了好處。



現在,它要做的事情就是好好去檢驗這些美泰們,不能得了好處還賣乖,出了問題就把責任推到中國的身上。這實在讓人憤懣和不齒。



這都是你們乾的,也是你們想要的。出了問題,你不能不認賬。(文/本報評論員 徐禕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5 15:4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