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可以悟出點道理的文章

[複製鏈接]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07-8-9 23:4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若人慾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惟心造。

https://big5.backchina.com/newspage/2007/08/09/129931.shtml
日知而智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沙發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07-8-10 00:41 | 只看該作者
花的顏色是引導昆蟲尋花的標誌之一。由於視覺光譜不同,昆蟲眼中的花朵與人類看來其實完全不同。挪威科學家、攝影家羅斯萊特通過拍攝自然光和紫外光下的對比照片,讓我們領略了昆蟲看到的神秘色彩世界。
  據《每日郵報》報道,包括蜜蜂在內的許多昆蟲能接收的光譜範圍都比人類要廣,紫外光就是它們能辨別的光線之一。在紫外光下,花粉、花蜜所在的部位往往格外耀眼或者顏色更深,能吸引昆蟲找到正確的位置,進行采蜜傳粉。

  生長在河畔沙地上的月見草在人類看來完全是黃色,在昆蟲眼中它的中心部位卻格外艷麗。同樣,蜜蜂看到的蒲公英,其中心與周邊也有明顯的色彩差異,俗稱「白頭翁」的銀蓮花可能變成一片藍色,而中心的黃色花蕊則會呈現暗黑色。原本紫紅葉、黃色蕊的藏紅花在紫外光下分出鮮明的三個色區,中間的花蕊部分呈現出很深的紅褐色。




自然光下(左)、紫外光下(右)的銀蓮花。(《每日郵報》圖片




自然光下(左)、紫外光下(右)的鵝藏委陵菜。(《每日郵報》圖片



自然光下(左)、紫外光下(右)的蒲公英。(《每日郵報》圖片)

[ 本帖最後由 chico 於 2007-8-10 00:44 編輯 ]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64

主題

2萬

帖子

677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離去道別間

Rank: 5Rank: 5

積分
6771
3
子竹青青 發表於 2007-8-13 17:4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17

主題

4041

帖子

137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4

積分
1373
4
zgb9333 發表於 2007-8-14 18:20 | 只看該作者
黃變白、白變藍
綠綠變青青

一切惟心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5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07-8-14 23:4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4 zgb9333 的帖子

一切惟心造。這句話來自華嚴經,大菩薩們可以見到「實相」能完全理解這句話。我們凡夫不容易理解。

從圖片上可以看出來,我們看見到物體的顏色不是物體「真正」的顏色。是我們的「錯覺」。 因為我們眼睛可見的光,是全部光中的一部分。所以說是「妄」不是「真」。
我不是學物理的,搞物理的人,他們會用科學名詞解釋得更清楚。

[ 本帖最後由 chico 於 2007-8-14 23:50 編輯 ]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17

主題

4041

帖子

137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4

積分
1373
6
zgb9333 發表於 2007-8-15 10:2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5 chico 的帖子

現在的儀器可以看到七色之外的紅外和紫外線,看七色與看九色相比,是差了一步。
既然昆蟲類可以看到紫外光,一些夜間活動的捕食類動物估計就可以看到紅外光線了。
看來,儀器和動物比人更接近「慧眼」的可看到的東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1

主題

1萬

帖子

8420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420
7
同往錫安 發表於 2007-8-15 13:58 | 只看該作者
眼見未必為實。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1

主題

2102

帖子

1151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51
8
柏桐 發表於 2007-8-15 20:2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2 chico 的帖子

用因果解釋可能更合理.
你看見的顏色都是物體「真正」的顏色, 不是「錯覺」。不同的光源(因)產生不同的顏色(果). "真正"不等於"唯一". 花真正的顏色應該是無, 無顏色. 因為如果懂得產生顏色的原理, 那麼你的心中就不再是什麼五顏六色, 而是光波的吸收,反射和激發. "悟"了這個理, 就不會"誤"了那些"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主題

402

帖子

90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90
9
Yzrsg 發表於 2007-8-15 22:09 | 只看該作者
這就是根、塵、識的問題。
視覺能力是眼根,外界的光波形狀等等刺激是色塵。
眼根與色塵相接,於是產生眼識。
人與蜜蜂的眼根是不同的,在遇到同樣的色塵時,產生出的眼識就不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10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07-8-15 22:1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8 柏桐 的帖子

柏桐確實不同。你比我有「悟」性。
陽光的全部都照到了花上,眾生業報不同,眼睛看到的光不同,顏色就有差別了。
「真正」的顏色, 和「錯覺」的顏色不一不異。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11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07-8-15 22:1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9 Yzrsg 的帖子

透徹!根、塵、識。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1

主題

2102

帖子

1151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51
12
柏桐 發表於 2007-8-15 22:5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0 chico 的帖子

Yzrsg #9 對人與蜜蜂差異的解釋比較合理. 簡單地說, 人眼看到的是"真正"的一小部分;蜜蜂也只是看到另外一小部分.

老兄就別笑話了. 我以前看到的佛都是"黃"顏色. 有幸在這裡了解一些佛學, 也看到了不同顏色的佛.

繼續發獃地, 無望地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13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07-8-15 22:5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2 柏桐 的帖子

柏桐從來都是活活潑潑的,妙語連珠。
「繼續發獃地, 無望地看。。。」多讓人傷心呀!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14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07-8-15 23:0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6 zgb9333 的帖子

根據佛法,我們本來有能力見到全部「光」。由於妄想,分別,執著只能見到一部分「光」了。但見到全部「光」的能力並沒有消失。學佛就是消除障礙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恢複本來具有的能力。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主題

402

帖子

90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90
15
Yzrsg 發表於 2007-8-15 23:53 | 只看該作者
既然說顏色的話,那麼就必然要依靠各種不同的「相」而樹立。
黃的「相」稱為黃顏色、紅的「相」稱為紅顏色、黑的「相」稱為黑顏色。
黃顏色、紅顏色、黑顏色等等,分別是給不同的「相」而樹立的不同的「名」。
心依照「相」和「名」的一一辨別,而有「分別」。
「相」與「名」各自對應清晰,無有混淆,而有「正知」。
依「正知」而見,一切「相」歸於一,一含攝一切「相」,即是「如如」。

「如如」有空性的一面,它真實存在,但並不落入一切「相」與「名」。
「如如」也有不空的一面,即它依不同外緣而能顯現不同的「相」與「名」。

顏色其實只是光因著眼根而產生的「相」與「名」,
從究竟意義上講,是不能說光本身是什麼顏色的,但可以說人看到了什麼顏色、鳥看到了什麼顏色、蟲子看到了什麼顏色、機器拍攝到了什麼顏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1

主題

2102

帖子

1151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51
16
柏桐 發表於 2007-8-16 01:0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5 Yzrsg 的帖子

以#2 中的照片為例, 什麼是「正知」, "一", 「如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64

主題

2萬

帖子

677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離去道別間

Rank: 5Rank: 5

積分
6771
17
子竹青青 發表於 2007-8-16 07:21 | 只看該作者
色盲也是有道理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64

主題

2萬

帖子

677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離去道別間

Rank: 5Rank: 5

積分
6771
18
子竹青青 發表於 2007-8-16 07:51 | 只看該作者
人的可見光波長好象是在400納米到700納米之間,這只是電磁波譜中一個很小的範圍。
人所看到的色彩也只是人的視覺系統對波長的描述。
牛頓說過,光線是沒有色彩的,物體上的色彩只是一種配置。

人用自己的系統來感受世界,儘管世界本身如一,但映射在不同的群體中,世界亦是不同。

佛教美妙的地方,在俺看來,就是不執著於那些感受后的色彩,而是知道自己目前處於400納到700納之間。
簡單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19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07-8-16 08:0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8 子竹青青 的帖子

謝謝青青
自誇一下。 我們這裡才是越討論越明白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主題

402

帖子

90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90
20
Yzrsg 發表於 2007-8-16 09:47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柏桐 於 2007-8-16 01:05 發表
以#2 中的照片為例, 什麼是「正知」, "一", 「如如」?


見黃色知是黃色、見紅色知是紅色、見黑色知是黑色……「相」與「名」對應清晰,不混淆,就是「正知」。如果你看見了黃色說成是紅色、看見紅色說成是黑色……看見小夥子說是大猩猩、看見大老虎說成是小花貓,這些就是「相」和「名」的混淆,就不是「正知」。換句話說,「正知」是不能違背世間普遍認識的。

當我們知道「顏色」和眼睛、光線之間的關係法則時,我們就對光線有了近一步了解——

1)原來光線並沒有真正唯一的顏色,所謂顏色只不過是對光線的一個片面的描述。
2)光線在不同的環境條件下可以顯現出不同的顏色,每一種顏色都是對光的一種描述。

在這裡,1)的角度是否定了「相」與「名」,是空性的「如如」。2)的角度則承認各個「相」與各個「名」的存在,是不空的「如如」。嚴格說「如如」是由見關係法則而得的一種思考態度。

「一」在這裡就是光。(一切顏色離不開光,光能顯現一切顏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6:1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