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6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鄧小平不肯做國家主席 笑稱想再活幾年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05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張行行 發表於 2007-8-11 14:1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977 年8月,鄧小平當選為中共中央副主席,次年又在為十一屆三中全會作準備的中央工作會議上發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講話,「經過這次全會,形成了以他為核心的中國共產黨第二代領導集體」(《鄧小平文選卷3》)。到1981年6月底,鄧小平已身兼中央軍委主席及中共中央副主席兩大要職。但他終其一生都沒有當過國家主席,對於這一問題,他在後來會見香港《明報》的創始人查良鏞(金庸)時作了一番有趣的回答。
金庸看鄧小平:他是郭靖
  眾所周知,金庸是蜚聲海內外的武俠小說家,他曾用一枝筆創造了許多英雄般的大俠,其中《射鵰英雄傳》中的郭靖就是其中之一,在金庸眼裡,鄧小平就是郭靖式的人物。
  《黨史縱橫》(2004年第7期)中的《新時期鄧小平第一個接見的香港同胞為何是金庸?》(文/吳躍農)文章記載:文革期間,鄧小平被流放到江西農村。金庸在《明報》上為鄧小平打抱不平,強烈抨擊文革的不合理,並且不斷地支持彭德懷等人,讚揚周恩來倡導的「四個現代化」。由此,他成了林彪、「四人幫」眼中香港的頭號反動文人。
  儘管鄧小平在1949年後的政途大起大落,但作為社評家,金庸曾準確預測鄧小平將會「東山再起」。1976年春,鄧小平再次被逐出政壇。金庸在社評中預言鄧小平不久就會重返權力舞台中心。這一預測一年後即得到證實。對此,金庸曾說:「我的想象實際代表了中國多數人的願望,既然是眾望,大概事情就可以做到。」
選金庸做「傳話人」
  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中國開始推行改革開放的政策,一些海外的知名人士紛紛接到邀請,訪問大陸。1981年,金庸也接到了來自北京的邀請,他向邀請方提出:能否在訪問期間拜訪鄧小平先生?
  鄧小平對金庸早有聽聞,他曾託人從境外買過一套金庸的小說,而且愛不釋手。當時,十一屆六中全會(1981年6月27日至29日)通過了《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由鄧小平主持起草)將黨的工作中心調整到經濟建設上來;同時,用和平方式統一祖國也成了正式議題。鄧小平會見金庸可以向海內外傳遞中共新的對台工作信息。
  在鄧小平看來,金庸是兩岸極好的傳話人。因為他有深厚的傳統文化根底,在華人世界有號召力。此外,金庸與台灣方面也頗有來往:1973年春,金庸曾應邀去過台灣,儘管病重的蔣介石沒見他,但蔣經國就時政國事與其進行了深談。鄧小平恢復工作后,中共就曾邀請金庸回大陸訪問,而此次金庸提出想見鄧小平的報告很快被送到鄧小平那裡,後者隨即在報告上批示:願意見見查先生。

「做國家主席太花精力」
  1981年7月18日,鄧小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福建廳接見了金庸(見圖),這也是他重新走上領導崗位後會見的第一位香港人士。兩人一開始,便互道仰慕之情。鄧小平說:「歡迎查先生回來走走!你的小說我讀過,我們已經是老朋友了。」金庸則說:「我一直對鄧先生您很仰慕,今天能見到您,很感榮幸!」鄧小平回道:「對查先生,我也是知名已久!」
  很快,兩人便進入一些尖銳問題的討論。鄧小平說:「十一屆六中全會後,還有三件大事:一是在國際上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二是完成祖國統一大業;三是搞好經濟建設。」金庸說:「我覺得在國家統一這件事上,大陸的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最基本的因素。」鄧小平表示贊同:「三件大事中,國家的經濟建設最重要,我們的經濟建設發展得好,其它兩件事就有基礎,經濟建設是根本,目前的經濟需要調整。」
 隨後,兩人進一步談起十一屆六中全會的人事變動。在這次全會中,華國鋒辭去了中共中央主席和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職務,會議對中央主要領導成員進行了改選和增選:選舉胡耀邦為中央委員會主席,增選趙紫陽、華國鋒為中央委員會副主席;選舉鄧小平為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增選習仲勛為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由中央主席和副主席組成,成員有:胡耀邦、葉劍英、鄧小平、趙紫陽、李先念、陳雲、華國鋒等。

  《新時期鄧小平第一個接見的香港同胞為何是金庸?》記載了兩人對話的過程:金庸說:「鄧副主席本來可以當主席,但你堅持不做。這樣不重個人名位的事,在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上,都十分罕有,令人敬佩。」鄧小平聽后微微一笑,深深地吸了一口煙,說:「名氣嘛,已經有了,還要什麼更多的名?一切要看得遠些。我身體還不錯,但畢竟年紀大了,現在每天只能工作八小時,再長了就會疲倦……」

  鄧小平還說:「你們《明報》要我當國家主席(當時沒有國家主席的職位,該職位到了1982年的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中才恢復,而鄧小平後來也沒有擔任此職位)。當國家主席,資格嘛,不是沒有。不過,我還想多活幾年,多為國家、人民辦點事。現在和中國建立外交關係的國家有120多個,每年有許多國家元首來訪問,國家主席就要迎送、接待、設宴,這麼多應酬要花很多時間和精力。」

「社會主義有一百多種」

  隨後,鄧小平又和金庸討論了關於社會主義的問題,他抽出一根香煙遞給金庸,自己又點了一根,問:「查先生,世界上有多少種社會主義?」金庸說:「我想自從法國傅立葉、聖西門,英國的歐文首先提出社會主義理論以來,世界上已有許多種社會主義。鄧副主席,請你指教。」

  鄧小平說:「你說不上不要緊,哈哈,我也說不上……我看世界上的社會主義,總有一百多種吧。來,再抽一根煙。」說著,又遞給金庸一根香煙,然後接著說:「沒有定規么,中國要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金庸順著話題說:「六中全會開得比大家想象中的好,國內外的反應都很好。全會通過的對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很好。」

  那天,兩人的話題很廣泛。他們談到了中美關係,對文化大革命的評價,談到了中國經濟的發展,也談到了人才的培養。會談中,鄧小平給金庸遞了一根「熊貓」牌香煙。分手時,又將抽剩的煙都給了金庸。金庸後來回憶這一細節時說:「這是鄧先生的一份禮物,我收下了。」

  當天晚上,中央電視台在新聞節目中播放了鄧小平會見金庸的消息。港澳及世界各地的多家媒體也報道了這件事。當年9月,《明報月刊》發表了金庸和鄧小平談話的記錄,以及《中國之旅:查良鏞先生訪問記》,這期雜誌在一周內連續加印了三次。

  金庸回到香港后,立即給鄧小平專寄了一套明河出版社出版的《金庸小說全集》。有一次,鄧小平的女兒鄧楠見到金庸時說:爸爸很喜歡看你的小說,每天晚上睡覺之前都看幾頁。 其實,也就在鄧小平會見金庸后不久,金庸的武俠小說在大陸「開禁」,並很快成為暢銷書,至今依然。

0

主題

1495

帖子

306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06
沙發
worldland 發表於 2007-8-11 18:3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3
Hanxin 發表於 2007-8-11 20:37 | 只看該作者
形成了以他為核心的中國共產黨第二代領導集體
-------------
恬不知恥!
中共第二代領導集體核心是華國鋒。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854

主題

6919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1845
4
大西洋人 發表於 2007-8-12 20:38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Hanxin 於 2007-8-11 07:37 發表
形成了以他為核心的中國共產黨第二代領導集體
-------------
恬不知恥!
中共第二代領導集體核心是華國鋒。

不知這話是不是實事求是,華國鋒何來中共第二代領導集體核心,只是過度人物, 就象蘇聯的馬林科夫.

和平不是一個絕對的和平,而是不同的勢力在衝突和較量中所達到的一個短暫的平衡狀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85

主題

2795

帖子

1922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4

積分
1922
5
zzyzx 發表於 2007-8-13 09:04 | 只看該作者
一個不想為人民負責的人,扮演慈禧的角色,垂簾聽政,任意剝奪黨的總書記的權利,是無法無天的表現。希望這是中華民族史上的最後一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6

主題

611

帖子

198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98
6
kai-you 發表於 2007-8-13 10:39 | 只看該作者
所謂核心,不是自評的,華國鋒雖然做了主席,但並沒有成為中共第二代領導集體核心,以後雖然鄧小平不是國家主席或者總書記,但他是事實的核心。核心與官職有關,但不是絕對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7
Hanxin 發表於 2007-8-13 15:29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Atlantician 於 2007-8-12 20:38 發表

不知這話是不是實事求是,華國鋒何來中共第二代領導集體核心,只是過度人物, 就象蘇聯的馬林科夫.

過度人物就不能算一代領導(集體核心)?
這個是不是實事求是呢?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7 04:5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