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的高速經濟增長正在越來越廣泛和深刻地影響非洲大陸

[複製鏈接]

4854

主題

6919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18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大西洋人 發表於 2007-8-12 10:2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的高速經濟增長正在越來越廣泛和深刻地影響非洲大陸。看好這種趨勢的分析家說,中國的投資極大推動了非洲經濟的發展,尤其是承擔了非洲國家必要的基礎設施建設,這正是非洲經濟恢復和發展所必須的最基本需求,而大部分的西方投資者卻忽視了這一點,中國讓非洲無須再仰賴西方。

而唱衰中國這種政策動向的批評者認為,中國為了能源,無視腐敗和對正義的踐踏,破壞了國際社會孤立流氓政權的努力。中國與非洲國家的任何協議,都是對非洲發展出更好的治理方式的阻礙。中國的投資和貸款協議沒有促進非洲的成長,相反卻用貸款威逼利誘,這就破壞了近來債務免除的國際社會的努力,同時帶來環境破壞和苛刻的勞工標準。



中國承建的非洲最大水電工程項目完成主河道截流。(資料圖片)

倫敦經濟和政治科學學院的克里斯·奧爾登(Chris Alden)博士近日發表的一篇標題為「中國改變非洲,還是非洲改變中國」(IS CHINA CHANGING AFRICA OR IS AFRICA CHANGING CHINA?)文章,可以說代表了上述後者,即唱衰中國非洲註冊的批評者。奧爾登認為,中國的非洲新政策,一反中國的傳統立場,使得中國的聲譽正成為非洲獨裁者的「人質」。

據刊登在英國皇家非洲學會(Royal Africa Society)網站上的這篇文章說,這些天來,從西方議會大樓里傳出來的那些代表傳統觀念的論調,給人們描繪的是這樣一幅圖景:中國作為一種巨大的經濟和外交勢力出現在非洲大陸,正在對非洲的形成良好的治理前景,產生著一種不利影響,中國的「無條件」的外交政策在短期內,在所有政治地帶都贏得了朋友,這個地區長期來已經對鄭重其事的西方人在這方面的標榜所厭倦,中國這樣做,卻威脅到了對那裡的統治方式和政治透明度。

今年5月,中國總理溫家寶在上海出席2007年非洲開發銀行集團理事會年會開幕式,並表示,中國政府擴大對非援助、免除非洲重債、向非洲開放市場。中國將全面兌現承諾,同非洲國家共同努力落實各項政策措施。中國官方報導說,中國援助沒條件,非洲國家喜歡中國這樣的真誠夥伴(中新社)

其結果,據說就是,那些負責任的非洲各國政府,加上那些更臭名昭著的、被邊緣化的國家政府首腦,因此而被誘惑,拒絕在日常實踐中引入負責任的政策,而傾向於贊成「不附帶任何條件」的來自北京的貸款。例如在遭受了三十多年內戰蹂躪的安哥拉,羅安達政府拒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貸款,轉而接受來自於北京政府的裝油設備貸款和賒欠,其價值超過30億美元,並且少有附帶條件。中國也因此受到批評。

雖然顯而易見的是,是中國影響了與非洲各國政府和國際金融機構的關於以發展條件效能的辯論,讓安哥拉逃避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其貪污腐敗的監督,但是人們比過去更少注意到,中國與非洲那些被邊緣化的國家和石油國家的的這種新型聯繫的作用。

奧爾登的文章指出,事實上,最近發生在蘇丹的事態顯示,不是非洲正在世界新超級強國的重壓之下作改變,而是中國外交政策正在被非洲所重新塑造。非洲石油國家是由那些緊密結合的精英所控制,他們的地位在他們的貧困社會之內不可避免地發生衝突的,這些國家成為中國關注和經濟厚禮的頭等接收者。

然而,對中國的利益而言,遠未產生預期的更安全感,這種與石油國和邊緣化專制國家的自我同一似的關係,給北京造成了更多的麻煩,比它以前在非洲保持的常規關係更多麻煩。



法國總統候選人貝魯在一個名為「達爾富爾救助集體」的非政府組織集會上說,鋻於中國反對對蘇丹政府進行制裁,「如果中國繼續堅持這條路,法國應以抵制參加2008年奧運會來展示自己的榮光」。(資料圖片)

舉例說,蘇丹政府就千方百計尋找避免讓國際維和部隊進入戰區,解決達爾富爾衝突的方法,使得北京成為他們知名度最高的(同時,也越來越勉強的)保衛者。

辛巴威的羅伯特·穆加貝(Robert Mugabe)在本國經濟自我崩潰后,就一直渴望著中國的「援助」,穆加貝為此還專門制定出一個「望東」政策,積極的以在所謂的西方運動下挽救他的政權的名義來追求中國的經濟和外交援助(不過,除了中方給予一些象徵性的資助外,穆加貝的計劃到目前為止大都是失敗的)。

而在安哥拉首都羅安達,安哥拉人民解放運動(MPLA)政府顯示出了他們實行多樣化的經濟合作夥伴的政策的決心,突然通知中石油他們的洛比托(Lobito)原油加工廠不再需要中石油的服務。



圖為美國海軍阿利-伯克級驅逐艦海上編隊。美海軍將在西非建基地監控中國非洲油路。主要是在非洲幾內亞灣沿岸的聖多美和普林西比修建雷達網,並有設海軍基地的長遠打算。美海軍棲身於不起眼的小國,有重要的戰略考慮,就是力圖控制非洲最大的油源——幾內亞灣,以隨時切斷向中國供應石油的「非洲油路」。(資料圖片)

就如中國為了保證他們的能源儲備而在非洲大陸上展開一場前所未有的資源收購狂潮一樣,中國的尋找與他們共享相同主權觀點的國家的外交政策的立場,使得眾多中國外交官帶著精緻的計劃來到各非洲國家首都建交。

不無諷刺意味的是,隨著中國人越來越深入非洲大陸,北京政府在蘇丹和利比亞等國際糾紛區上一向保持的中立與不干涉的立場開始漸漸動搖,北京在偏離其曾經堅如磐石的原則。人們可以感覺到,北京已經開始意識到非洲那些最糟糕的政府的壞處,從這些獨裁軍政府身上領略到了不少教訓。


今年2月2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抵達蘇丹首都喀土穆,開始對蘇丹進行國事訪問,蘇丹總統巴希爾在機場歡迎。胡錦濤在訪問蘇丹期間,就達爾富爾問題與蘇丹總統巴希爾會談,並提出了中方處理達爾富爾問題遵循的四項原則。(新華社)

奧爾登的文章最後指出,中國崛起,成為了非洲的最大外交夥伴,當然也改變了當前國際政治的格局,應當說是足以震驚世人的國際事件。但是,被改變的,並不是非洲,而是中國。中國最終領悟到,這種新關係對他們自己的外交政策所帶來的影響。

隨著在中國的巨大的能源需求中,對非洲幾個政局動蕩不安的政府依賴性越來越大,以及在更廣泛的國際舞台上,他們的聲譽正在成為非洲獨裁者命運的人質,中國面臨著艱難而重大的外交政策選擇,她必須確定,今後應該如何對待這塊她曾經視為獲取新能源的良性環境的大陸。

[ 本帖最後由 Atlantician 於 2007-8-11 21:34 編輯 ]

和平不是一個絕對的和平,而是不同的勢力在衝突和較量中所達到的一個短暫的平衡狀態。

4854

主題

6919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1845
沙發
 樓主| 大西洋人 發表於 2007-8-12 10:38 | 只看該作者

樹欲靜而風不止, 非洲這個泥潭不是好趟的地方,非小心謹慎不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0 20:1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