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調查顯示中國富人形象不佳 成奢侈腐敗代言人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07-8-13 16:0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7年08月13日06:52   中國青年報   



最新民調發現,大家認為富人奢侈(57.1%)、貪婪(52.7%)和腐敗(45.0%);

同時92.9%的人又希望成為富人



「我要替富人說話,為窮人辦事。」


7月25日,經濟學家茅於軾在報紙上表明了他對窮與富的態度。不出所料,老先生在網上被一些人罵了,以致8月9日他又專門寫了一篇文章,題目就叫《分析網上罵人》。


此前不久,也有人因為「替富人說話」挨盡了一些網友的罵。7月23日,提交省十屆人大常委會28次會議審議的《湖南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修正案(草案)》,因為覺得「社會撫養費並未成為阻擋『大款』超生的門檻」,規定成倍提高繳費標準:違法多生育一個子女的,按照其上年度總收入的2倍至6倍徵收社會撫養費。在民間輿論的一片歡呼聲中,有評論不無擔心地指出:重罰富人超生是迎合多數人暴力——這一說法,也被一些網民以「人體排放的某種氣體」相喻。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與新浪網新聞中心聯合開展了一項調查。在7916名參與者中,有65.3%的人坦承,自己在看待一件事時,會因為當事人是富人還是窮人而看法有所不同。


回到「重罰富人超生」上,反對的聲音似乎在情在理:這種對富人的選擇性重罰缺乏法律依據,也不是遏制超生最好的途徑;「今天在重罰富人超生上,你是那個站在多數人隊伍中歡呼的人,在這種多數人的暴力下,總有一天,你也會在某個問題上成為被剝奪和侵害的少數人。」


反對「重罰富人超生」也會挨罵,為茅於軾的話做了一個註腳。茅於軾說,現在社會上為窮人說話的人很多,替富人說話的人很少。另一方面為富人辦事的人很多,為窮人做事的人很少。因為窮人是弱勢群體,哪怕說錯了,頂多是技術性錯誤;為富人說話則不同,話還沒有說,立場先已經錯了。至於做事,為富人做事是有酬勞的,所以大多數人願意為富人做事。而為窮人做事很難有酬勞,所以為窮人做事的人比較少。


在這次調查中,89.8%的人認為,社會中確實存在茅於軾先生所說的這種現象。


一段時間以來,在我們的社會裡,窮富之間忽然裂開了一道深深的鴻溝。這道鴻溝不僅僅意味著收入的差距,更表現為一種心理上的對立。可資佐證的一個例子是,普通汽車出車禍往往反響不大,但「寶馬撞人」一定群情憤懣,甚至有人開玩笑,「奧拓車主打人是人民內部矛盾,寶馬車主打人,那就是階級矛盾。」


人們不滿的,當然不是財富——這也是他們追求的目標。本次調查發現,儘管輿論對富人多有否定,92.9%的人仍然「希望成為富人」。


「我就是想混進富人陣營里去凈化他們。」有參與者開玩笑地說。


誠如他所言,富人的形象,目前確實不佳。本次調查中,參與者被要求在若干個正面、負面詞語中,選擇三個詞來形容現在的富人,結果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奢侈(57.1%)、貪婪(52.7%)和腐敗(45.0%),然後才是聰明(33.1%)和勤奮(31.7%)。


學者丁學良分析,之所以富人形象不佳,招致民眾這麼多的抱怨,是因為在人們怎麼致富、致富的程序以及致富以後財富怎樣處理這些事情上的相關法律和程序都還沒有跟上,以致人們在他們的生活經驗中發現,很多快速致富的人不是正正噹噹按法律和政策致富的,而是依靠特殊的關係、門路甚至是腐敗和犯罪。這讓那些沒能先富起來的人覺得非常不公平,而那些富起來的人也覺得非常不牢靠。


也有論者指出,在許多發達國家,富人自己花錢小心翼翼,但給社會捐款則爭先恐後。相反,中國的許多富人只用財富界定自己的地位,而沒有任何精神傳統對其窮奢極欲進行制約。在富起來之後,很多人首先是通過炫富來獲取世人的艷羨。


本次調查顯示,91.2%的人認為,富人應該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調查同時顯示,大多數人認為,更多社會責任並不意味著,違反法律、規定要受到更為嚴厲的懲罰。


「隔閡與對立對誰都沒有好處,我們需要的是改變,而不是打倒。其中首要的,不是窮人要改變什麼,而是富人要改變什麼。」有參與調查者這樣表示。

-----------------
中國新的階層矛盾加劇,
不解決好,
可能上升為新的階級矛盾.
由此產生更多的社會動蕩因素.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12:4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