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馬英九首度提出台灣現狀是「一台各表」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雲遊大俠

Rank: 5Rank: 5

積分
1357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allenjsau 發表於 2007-8-7 14:0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7日09:37 台海網

  台海網8月7日訊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馬英九昨天接受台灣「中央社」專訪表示,台灣現狀是「一個台灣、各自表述」。民進黨認為台灣已經獨立,只是目前叫「中華民國」,國民黨始終認為,「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國家,而中國大陸對「中華民國」也比對「台獨」較能容忍,現狀各自表述下,「中華民國」是各方最大公約數。

  據報道,馬英九首度提出「一台各表」,認為即便是藍綠,對現狀描述也可重疊,並非平行線。

  「行政院陸委會」年度分析報告,台灣民眾自認「台灣人」的比重已超過「中國人或兩者皆是」,顯示台灣民眾「國家認同」出現結構性變化。民進黨 「總統」參選人謝長廷也曾表示,只要台灣人民自我「國家認同」越來越高,一旦形成趨勢,屆時台灣自然就能完成制憲等工作。馬英九對此有不同見解。

  他指出,台灣意識不等於台獨意識,雖然多數民眾自認是「台灣人」,但支持獨立者仍屬少數,維持現狀仍是主流民意。就算是最反「台獨」的中國大陸,都只把目標放在「法理台獨」,即所謂正名、制憲,其他大致都在大陸容忍範圍內。

  他認為,台灣可以選自己的「總統」,自己的「國會」,自己管理自己事務,「請問這叫不叫獨立」?但目前兩岸並未發生戰爭,這就變成「一個台灣,各自表述」。國民黨認為叫「中華民國」,民進黨認為台灣已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只是目前叫「中華民國」。

  馬英九表示,中國大陸原本不接受「中華民國」,但隨兩岸關係演變,中國大陸已將過去「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調,調整為「防獨重於促統」,大陸現在發現,「中華民國」是兩害相權取其輕下,「較能容忍的選項」。這就是現狀,「中華民國」可以成為各方的最大公約數。(千尋虹)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雲遊大俠

Rank: 5Rank: 5

積分
13578
沙發
 樓主| allenjsau 發表於 2007-8-7 14:26 | 只看該作者
台灣可以選自己的「總統」,自己的「國會」,自己管理自己事務,「請問這叫不叫獨立」


這不叫獨立,這應視為自治,就象原蘇聯和前南斯拉夫下面的許多自治共和國,只有部分主權,沒有在國際上的一級主權.

所以中共國台辦,應與時俱進,將主權分為多層次,最高層次的是現今在國際上通行的,這不會欲與台獨,但可將類似於自治共和國的低層次主權欲與台灣當局,後者如不搞台獨,甚至可共享部分一級主權,就象原蘇聯在聯合國3-4票,但真正在國際上有一級主權的就一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28

主題

854

帖子

368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68
3
miaugogo 發表於 2007-8-12 04:3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 allenjsau 的帖子

評馬英九的「一台各表」

■ 黃玉霖

馬英九說,國民黨始終認為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國家,相對於民進黨所說的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只是目前叫「中華民國」,這是「一台各表」,是對台灣現狀的各自表述。對「一台各表」這個新名詞,各方多有解讀,但究竟是甚麼意思,有必要進一步剖析。

當年「香港會談」,兩岸為了進一步協商,達成「以口頭各自表述一個中國」的默契,後來蘇起稱為「九二共識」。國民黨雖自認與北京達成「一中各表」的共識,但北京始終不承認,只是一再對國際宣稱,所謂「九二共識」就是「一個中國原則」 ,大玩「內外有別」的遊戲。

北京不願承認「一中各表」 ,有其道理,因承認「一中各表」,可能在國際上形成對「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雙重承認」 。

那甚麼是「一中原則」呢?「反分裂國家法」 第二條宣稱,「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容分割。」這就是「一中原則」。在「一中原則」之下,中華人民共和國早已透過聯合國第二七五八號決議文繼承了中華民國;中華民國是非法政府。

國民黨的「一中各表」顯然在對岸「踢到鐵板」,但現在回過頭來,由馬英九提出「一台各表」,是不是也想學北京,玩「內外有別」的遊戲?換句話說,「一中各表」是說給中國人聽的,是想透過「中華民國」來「連結中國」;而「一台各表」則是說給台灣人聽的, 是想透過「中華民國」來「連結台灣」。

這要看馬英九怎麼說。他進一步解釋,中國大陸原本不接受「中華民國」,但隨兩岸關係演變,中國大陸已將過去「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調,調整為「防獨重於促統」;大陸現在發現,「中華民國」是兩害相權取其輕下,「較能容忍的選項」 ,可以成為「各方的最大公約數」。

這裡所謂北京「防獨重於促統」,純屬政治判斷,馬英九應有足夠訊息,才會做出這樣的結論 。但「反分裂國家法」第六條所列諸多對台的政治措施,如「鼓勵和推動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等,不正透過「國共論壇」定期商討中?可見,北京平時所推動的是「防獨與促統併進」。

至於所謂「中華民國」是「較能容忍的選項」,可成為「各方的最大公約數」,這倒要去問一問北京,願不願意承認「中華民國」?

如願承認,那再好不過,因既然連中華人民共和國都承認,那不管是國民黨的「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的國家」,或是民進黨的「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只是目前叫『中華民國』」,都是對的,沒有所謂「一台各表」的問題;如不願承認,那表示馬英九的說法是站不住腳的。

如果北京不願承認,而馬英九又要主張「一台各表」,那他是否必須放棄「一中各表」?否則,一方面想用「一中各表」來「連結中國」,另一方面又要用「一台各表」來「連結台灣」,會不會是另一種形式的「終極統一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15:3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