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大學生為讓弟弟上學不惜退學 去北大當保安蹭課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雲遊大俠

Rank: 5Rank: 5

積分
1357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allenjsau 發表於 2007-8-8 18:3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7年08月08日     中國青年報

  實習生 潘聰平 本報記者 蔣昕捷


韓非在熬夜學習


  一件褪了色的北大文化衫,淺藍色的牛仔褲,肩上搭一條舊毛巾,剛完成校園巡邏任務的北大保安韓非換上這身衣服就匆匆往教室跑。熟悉他的人都知道,這傢伙又要去蹭課了。

  絕不能淹沒在鍋碗瓢盆中

  25歲的韓非自稱是「賭徒」,他自信走出校門能找到一份更賺錢的工作,但他願意拿這份「虛擬的收入」做賭注,圖的是北大的學習環境和資源,為的是一個大學夢。

  2002年,韓非如願考上了北京某重點大學美術學院,但僅僅讀了一年。2003年,弟弟成了本市的理科高考
狀元,兩個孩子的學費難住了這個並不富裕的家庭。為了讓弟弟讀大學,韓非決定放棄學業。

  輟學后,韓非輾轉於北京、天津、山東等地,靠一根笛子和一枝毛筆在街頭賣藝為生,餓了就嚼幾口乾糧,困了就趴在通宵快餐店裡過夜,就這樣流浪了一年多。

  每到一地,韓非總是要走遍當地所有的高校,買幾個學校的信封。晚上一個人偷偷地拿出來看。有時想到自己的處境總是很黯然,因為下一頓飯還沒著落。

  反覆思量之後,2004年冬天,韓非又回到北京,揣著自己在心裡準備了上百次的台詞,闖進了北京一所高校的後勤辦公大樓。他尋思著,「見到領導,我就求他,只要學校能給個活兒干,錢再少,再苦再累都沒有關係。」正當韓非左顧右盼尋找領導辦公室的時候,他被一個胖乎乎的工作人員當成「有不良企圖的青年」拽出來,隨後又被學校的保安架走了。

  幾次碰壁,韓非決定試試傳說中北大的「兼容並包」。「學生都是同齡人,我只是想留在學校學點東西。」這句話打動了北大餐飲中心的負責人。後來,他被安排到食堂做了一名服務員,不過每個月只有幾百塊工資,算起來還沒有賣藝的錢多。

  北大有3000多名外來務工人員。大家每天都在忙著自己分內的工作。這個黑龍江小夥子卻有點兒不同,想著通過旁聽和自學,成為一名老師。「絕不能淹沒在鍋碗瓢盆中。」韓非不斷提醒自己,來這兒是學習的,可千萬別偷懶。

  我就是一本勵志書

  八人間的地下室,上下鋪。窄窄的木床板,一半兒被書「侵佔」,一半兒用來睡覺,晚上翻一個身都可能掉下去。他拉一根電線,接一盞檯燈,拉上床簾,伸手就能摸到書,啥時候看書看得困了,就啥時候睡覺。韓非在這間宿舍里開始了他的「大學生活」。

  「毛澤東當年在北大當圖書館助理員的時候,和蔡和森等8個人擠一個炕,每次翻身都要先同兩旁的人打招呼。」韓非時常說起在北大聽到的這個典故,「我比他好多了,一人一床,拉上床簾也不影響別人。」如此兩年多鍛煉下來,再窄的凳子,韓非躺上去就能睡著。

  今年6月,韓非轉到北大校衛隊。新住處由保衛部統一管理,床上不能再放書了。韓非把衣櫃騰出來放書,還是不夠用。最後,他想出一個自己頗為得意的方法:掀開床單,在床板上鋪了滿滿一層書。因為書的厚度不同,床變得凹凸不平,晚上睡覺很不舒服。但這樣能夠為他的書找到一個寄存地,躺在「書床」上,韓非甚是踏實。

  在食堂工作時單位管吃管住,韓非的日常花銷很小。3年來,他幾乎沒有買過衣服,除了工作服,都是別人送的舊衣。他的工資基本上都用來買書,包括外語類、歷史學、教育學、心理學……唯獨沒有勵志書,「我覺得自己就是一本勵志書」。說到這裡,韓非嘿嘿地笑。

  開始考研奮鬥

  為了實現考研的夢想,他從2004年冬天開始準備。沒有時間也沒有錢上考研輔導班,他自己研究考試大綱。基礎太差,就先買自考的書看,定期做試卷,不懂的問題找機會問北大學生。和同學熟了,一些課程、講座、考試的信息,大家也都樂意告訴他。

  韓非從去年開始去「蹭」教育學院的研究生課程。每次去新課堂,總是他最尷尬的時候。老師會讓大家自我介紹,輪到韓非時,他吞吞吐吐,認識他的人常常替他捏一把冷汗,怕他會被攆出去。所幸的是,至今為止,這樣的事還沒有發生。相反,老師們也漸漸習慣了有這麼一個準時來「蹭」課的保安,偶爾還會讓他準備PPT文件做個課堂發言,小組討論的時候也會問問他的觀點。

  有工作在身,要「蹭課」也不容易。在餐廳打工的時候,韓非常常是在食堂不忙的時候,向領班請個假,換下工作服就往教室跑。一下課,他就找最近的
衛生間,以最快的速度換上工作服再往食堂趕。工作服太顯眼,出來和進去判若兩人,在衛生間門口排隊等待的人經常會用很驚異的眼神打量他。

  北大清華不是只有一個「饅頭神」

  來北大之前,韓非在清華的餐飲中心待過一段時間,和後來很出名的清華「饅頭神」是同事。

  在那裡,韓非沒少聽說被譽為「英語神廚」和「饅頭神」的張立勇的故事。當時韓非的生活很迷茫,不知道何去何從。聽說神廚故事後,他心裡一驚:學校後勤服務員中居然能出這樣的人物。

  後來在北大學宿中心,韓非又碰到了22歲的湖南小夥子劉俊,2005年,劉俊高考落榜,但是他心中的電影夢並沒有「落榜」。

  劉俊每天的工作就是騎著三輪車,清運宿舍樓的垃圾。為了有時間能去旁聽藝術學院的課程,劉俊常常是在學生們還在睡夢中的時候起來,一個人先把上午的活兒都幹完。沒有封口的垃圾會掉出來,他就一點一點撿回去,過夜的沒吃完的西瓜散發著臭味,扛垃圾時西瓜汁還會濺到衣服上。但再臟再累,他都沒有喊過苦。在劉俊看來,這是學校最適合他乾的活兒。時間自由,他可以自己掌控時間去聽課學習。

  在求學的路上,韓非碰到了不少這樣的「同道中人」讓他覺得自己不是孤軍奮戰,同時他也立志,要比「饅頭神」做得更好。

  2005年的一天,他正在廚房裡打雜。食堂的前廳來了一對50歲左右的外國夫婦,說了一通英語,前廳沒有人能聽懂。著急的同事到處求助。韓非猶豫了一下,最後還是鼓足勇氣跟著走了出去。配合著手勢,他用以前學的最簡單的英語問老外需要什麼幫助。「老外說想吃甜點,我推薦他15塊錢一盤的南瓜餅」,這是這個和大學生同齡的食堂服務員第一次在公開場合說英語。

  從那以後,韓非開始更努力地學英語。找資料,買磁帶,在宿舍練,在未名湖邊上練,走在路上也會嘟囔幾句。然後他又開始學習日語和法語。起先是自學,後來覺得有些問題靠自學解決不了,他咬咬牙,在外面報了兩次學習班。

  因為缺錢,韓非覺得學習班他消費不起了,後來乾脆就在餐廳里「抓」著老外來練。一年多下來,也能應付最簡單的餐廳會話了。

  也是北大優秀志願者

  除了工作,準備考研,練外語,韓非還常常參與學校的活動。11歲開始學笛子的他是北大笛簫社的「元老級」人物,常常帶著社團去演出,未名湖邊上常常飄蕩著他悠揚的笛聲;在北大為外來務工人員開辦的平民學校里,他又和北大學生一起當上了志願者,為大家發資料、收作業、做記錄,最後獲得了「優秀志願者」稱號。

  這些年來,韓非一直都把當年自己的美術學院錄取通知書貼在枕邊的牆上,每天睡覺翻身都能看到。他說並不是為了炫耀,而是怕自己倦怠。信心不夠的時候,看幾眼,心裡對自己說「你也是能行的」;想放鬆時,看幾眼,對自己說,「來這兒是學習的,可千萬別偷懶」。

[ 本帖最後由 allenjsau 於 2007-8-8 18:35 編輯 ]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8 01:4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